彩陶|听小姐姐讲彩陶第6期 | 这条彩陶之路早了张骞四千多年


_本文原题:听小姐姐讲彩陶第6期 | 这条彩陶之路早了张骞四千多年
【彩陶|听小姐姐讲彩陶第6期 | 这条彩陶之路早了张骞四千多年】想必大家对张骞开凿的“丝绸之路”一定不陌生 , 但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是 , 早在距今6000年前 , 有一条“彩陶之路”已经将中西方联结在一起了 。
这条“彩陶之路”是由“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先生率先提出的 , 但“彩陶之路”概念本身却源自一位影响了中国考古学史的大人物——安特生 。 上世纪20年代 , 在中国勘探矿藏的瑞典人安特生偶然发现 , 中国仰韶文化的彩陶与中亚安诺文化、东欧特里波利文化发现的彩陶纹饰十分相似 。 特别是他后来在西北甘青地区考察 , 发现这里的彩陶比仰韶更为丰富且发达 , 故而提出仰韶文化是从西方传入的 , 这也为西方学者一直鼓吹的“中国文化西来说”提供了所谓的事实依托 。

彩陶|听小姐姐讲彩陶第6期 | 这条彩陶之路早了张骞四千多年
本文插图
安特生 , 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 。 北京周口店遗址、河南仰韶等遗址的发现都与安特生有关 。 他曾被中国评价为“了不起的学者” , 也被骂作“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帮凶” , 但最终还是回归为一个成就卓著的学者 。
那么何为安诺文化和特里波利文化?前者分布在土库曼斯坦南部的一支史前文化 , 距今7000年至5000年 。 后者也叫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Cucuteni-Tripolye Culture) , 是一支分布在黑海西部和北部重要的史前文化 , 年代为距今6800年至5000年 。 它们兴起的时代 , 大体与中国的庙底沟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早期阶段相当 。
从陶器造型来看 , 特里波利流行使用的小口折腹罐、小口鼓腹罐、高颈罐、盆、瓮等陶器 , 在庙底沟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中可以找到类似的;从彩陶纹饰来看 , 弧线三角、平行斜线、平行弧线、圆点纹和花瓣纹 , 舞蹈人和动物形象在特里波利文化和庙底沟、马家窑文化中都有发现 , 有人甚至能利举出近十种相同的彩陶题材 , 可见他们的相似度有多高 。 也难怪安特生初见仰韶彩陶时 , 会把它和遥远的西方联系起来了 。 然而即便有如此高的相似性 , 我们至今还是难以断言两者之间有直接的交流 ,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新疆和中亚地区均未见同时期的、可以作为两者桥梁的彩陶文化 。 彩陶总不可能插上翅膀 , 从黑海沿岸直接飞到中国腹地 。 因此 , 彩陶交流问题的深入研究 , 还有待于中间地带的新发现 。

彩陶|听小姐姐讲彩陶第6期 | 这条彩陶之路早了张骞四千多年
本文插图
另外 , 随着考古新材料的不断丰富以及考古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 中国彩陶本土起源及演化发展的脉络已日渐清晰 , “中国文化西来说”早已站不住脚 , 但时代相同又相隔万里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彩陶与安诺文化和特里波利文化彩陶所呈现出的客观相似性 , 仍然是非常引人入胜的问题 , 为探讨早期文化交流和文明起源问题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 。
经过几代中国考古人的努力 , 不仅推翻了安特生的“彩陶西来说” , 还摸清了中华彩陶文化传播扩散的大致方向——从公元前4千纪至前1千纪 , 源于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彩陶 , 一路向西 , 先后历经了几波大规模的传播浪潮 , 影响势力波及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甚至中亚 , 通过这条路线 , 源自中国腹地的彩陶文化渐次西播 。 同时 , 西方的麦、羊、马、车以及青铜器和铁器冶炼技术也顺势渗入中国 , 由此还可能引发早期中西方在思想观念方面更深层次的交流 。

彩陶|听小姐姐讲彩陶第6期 | 这条彩陶之路早了张骞四千多年
本文插图
彩陶之路示意图
(图片摘自韩建业:《再论丝绸之路前的彩陶之路》) 分页标题
彩陶之路的存在再次印证了:中国同西方文化的交流是由来已久的 , 任何文明的产生都很难撇清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 文明的交流也从来不是单向的 , 往往伴随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双向互惠 。 读懂了这一点 , 才能对“彩陶西来说”乃至“中国文化西来说”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
从中国彩陶从何而来到中国彩陶如何传播 , 从安特生勾勒的“彩陶之路”到新定义下的“彩陶之路” , 从迷茫到怀疑、从求证到笃定 , 历代考古人用求真务实的精神重现了中华彩陶艰难跋涉的壮阔图景 , 也用实际行动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无法撼动的重要地位 。
“彩陶之路”没有固定的开凿者 , 也不像丝绸之路那般广为流传 , 但却成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突破口 。 正如考古学家韩建业先生所说 , “‘彩陶之路’是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首要通道 , 是‘丝绸之路’的前身 , 对中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 ”沿着史前彩陶之路 , 黄河流域的居民携带着他们引以为豪的彩陶艺术品 , 一路向西艰难跋涉 , 最终将中原远古文化与古老的西方文化有机融合 , 展示出深邃而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 。
( 版权所有 转载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