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经|淅川范蠡考⑦ 做有范的人:陶朱公是不是在向丹朱致敬 | 吴元成


_本文原题:淅川范蠡考⑦ 做有范的人:陶朱公是不是在向丹朱致敬 | 吴元成
淅川范蠡考⑦做有范的人:陶朱公是不是在向丹朱致敬
商於地、丹淅地、三户城 , 为什么能够诞生范蠡这样千载难遇的奇才、圣贤?
淅川成为范蠡故里不是偶然的 。 抑或说 , 他必须出生在这样的土地上 , 必须在这里学习、成长 , 度过他的青春时代 , 并将到吴越大地谱写自己的“春秋”华章 。

新诗经|淅川范蠡考⑦ 做有范的人:陶朱公是不是在向丹朱致敬 | 吴元成
本文插图
有居才能乐业 。 《吴越春秋》记载:“尧遭洪水 , 人民泛滥 , 遂高而居 。 ”
和这条记载对应 , 淅川有民谣云:“唐在高山宋在洼 , 明朝住在山底下 。 ”又云:“穷奔山 , 富奔川 。 ”说的古代民居建筑风格、百姓居住环境与时代大势(战乱 , 或 洪水等自然灾害)有关 , 跟物质生活贫富状况有关 。
恰恰淅川境内有山脉 , 有江河 , 更有丹阳川、板桥川和四十五里顺阳川 , 自古适合人类依山而居、逐水而居、沿川而居 。
目前在淅川境内发现的最早的房屋遗迹已逾5000年 。 上世纪七十年代发掘的淅川盛湾镇河扒村下王岗仰韶文化遗址 , 东、南、北三面为丹江环绕 。 发掘报告显示 , 遗址内一排长屋大体呈东北西南向排列 , 宽约8米 , 长约84米 , 有房29间 , 另在长屋东端向南拐出3间 。 每个单元房的室内面积约15—39平方米不等 , 灶都设在内间 。 屋墙以木柱架荆笆建成 , 壁面用草拌泥抹平 。 室内居住面垫土 , 并铺设竹编物 。 地面和墙都经火烧烤 , 比较坚硬 。 有研究者认为 , 长屋的平面结构具有相当先进的设计原理 , 体现了一种较为进步的社会组织结构 。
依山而居、逐水而居、沿川而居是古人优选环境的结果 。 淅川境内的楚始都丹阳如此 , 丹水城、商於城、顺阳城和范蠡故里楚三户城亦如是 。 已经淹没在丹江口水库下的老马蹬驿、埠口街、李官桥古镇亦如是 。
高眉寨下、丹江支流黄水河畔的淅川盛湾镇土地岭村 , 1500余间石板屋迄今仍保存完好 , 村民安居其内 , 虽然建于清初 , 也是一个很有力的实证 。
有粮才能生存 。 文物考古发现 , 早在仰韶文化时期 , 淅川就是一块宜耕宜农 , 宜渔宜樵的文明之地 。 下王岗遗址位于丹阳川中部 , 不仅包涵仰韶文化 , 还有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和西周、汉魏等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 。 遗址内更出土了5000多年前的稻谷痕迹和筷子遗物 。 说明这里水稻种植条件相当优越 , 曾长期是丹阳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有筷子就得有锅、有碗 。 下王岗遗址出土的陶器多红色素面 , 以鼎、罐、钵、壶为主 , 具有仰韶文化早期特征 。 1959年开始发掘, 2007年发掘完毕的淅川上集镇张营村沟湾遗址也出土了一批红陶碗、红陶鼎 。 该遗址位于板桥川盆地的鹳河 (古称淅水)东岸二级台地上 , 周围群山环绕 , 同属仰韶文化时期 。
而淅水、淅川的“淅”字本义就是淘米 。 下王岗和沟湾的先民们 , 在河川盆地种植水稻 , 在丹江边 , 在鹳河边汲水淘米 , 再析木为柴 , 伐荆为薪 , 让鼎釜沸腾 , 让无边的炊烟袅袅升起 , 一直弥漫到今天 。

新诗经|淅川范蠡考⑦ 做有范的人:陶朱公是不是在向丹朱致敬 | 吴元成
本文插图
有容才能发展 。 有大胸怀大格局才会有大作为 。 到了4000多年前 , 尧帝之子丹朱也来到了淅川 。
至于是尧帝禅让于舜 , 还是舜在帝位之争中斗败了丹朱 , 已不得而知 , 且让《史记》和《竹书纪年》各执一词吧 。 咸丰十年 , 淅川厅抚民同知徐光第也在其《丹朱墓》一诗中说:“缘何降宅在丹水 , 未正储位居青宫 。 ”
但本名为朱的尧帝子 , 来到了淅川丹江之畔后 , 弭平丹江水患 , 教化百姓耕作 , 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丹朱 。分页标题
【新诗经|淅川范蠡考⑦ 做有范的人:陶朱公是不是在向丹朱致敬 | 吴元成】和丹朱同时代的弃是尧帝的“农业部长” 。 《吴越春秋》记载 , 弃善于根据土地情况种植五谷 , “尧聘弃 , 使教民山居 , 随地造区 , 研营种之术 。 三年余 , 行人无饥乏之色 , 乃拜弃为农师 , 封之台 , 号为后稷 , 姓姬氏 。 ”
可以推测 , 丹朱把后稷的耕作技术也带到了淅川 , 并与下王岗、沟湾的农耕文明融为一体 , 使得淅川成为一方乐土 。 正因此 , 位于“城(淅川老县城)西北七里”(见咸丰十年《淅川厅志》) 今老城镇石门村的丹朱墓 , 数千年来仍享百姓香火(丹江口水库水位高于150米后在水下 ) 。
到了3000年前 , 楚国先民也自中原来到了这方热土 。 他们在披荆斩棘的同时 , 同样和原本生活在丹淅地的淅川人有过很充分的交流、融合 。 当然 , 他们也会有效地吸收周王朝的文明制度, 并加以革新 。
楚国开始逐步强大 , 淅川变得更加生机勃勃了 。
有范才能完美 。 到了2400多年前 , 范蠡功成身退 ,辞别雪耻后不可同安乐的越王勾践 , 与西子泛舟五湖之后 , 曾定居山东定陶经商 。 《史记·越王句 (勾)践世家》记载:“居无几何 , 致产数十万……卒老死于陶 , 故世传曰陶朱公 。 ”
陶地的制陶业想必曾经是很发达的 。
模制陶器、铸造青铜都需有陶范 。 从前300年都于淅川丹阳 , 到楚都南迁之后的500年 , 拥有800年历史的楚国 , 把大量瑰丽奇幻的青铜重器与他们的亡灵和复国梦一起 , 埋葬在淅川顺阳川上 , 下寺、和尚岭、徐家岭遗址出土的编钟、王子午升鼎、铜禁、神兽 ,皆为国宝级文物 , 都离不开“范”的支撑 。
天下范氏的先祖必定是负责制范的工匠 , 精准到严丝合缝、完美到无可挑剔是他们的从业标准 。
淅川三户城的范蠡及其后生活在丹阳川、顺阳川的范氏俊杰 , 诸如范晔、范缜、范传正等 , 都像陶匠范工一样 , 在追求峭拔、完美的人生价值 , 并因此成为文明典范、人文模范 。
范蠡 , 陶朱公也 。 他是不是在以此向自己制陶作范的先祖和造福淅川的丹朱致敬呢?
不知道 。
因为 , 名字是次要的 , 关键是 , 我们是否有范 。
(2020年7 月3 日 , 记于郑东三者堂)
(本文配图均为淅川沟湾遗址出土的红陶器/唐新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