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手|揭开尘封的历史: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的渊源

19世纪初期 , 英国国际象棋协会每年都会组织一次国际象棋大会 , 期间会举办许多不同的比赛 。1922年在伦敦举行的大会除通常的活动外 , 还包括了大师赛 。卡帕布兰卡在赢得世界冠军后首次在大师赛上亮相 , 并获得冠军 , 紧跟他之后的是阿廖欣和鲁宾斯坦 。当时居住在巴黎的俄罗斯大师波罗夫斯基在比赛中宣布 , 法国国际象棋协会希望举办一场伟大的比赛 , 以配合将于1924年在法国首都举行的奥运会 。棋手们对此消息很感兴趣 , 表示希望法国人能够履行诺言 。
回顾国际象棋历史 , 人们发现这是与后来国际棋联和成立和国象奥赛最早的紧密参考 。
法国的计划得到实施 。首届世界团体大赛于1924年在巴黎举行 , 被称为“国际象棋奥运会” 。但是它不被视为官方的“国象奥赛” , 一方面它不是由国际棋联组织的 , 另一方面这个比赛的计分方法与后来的方法有所不同 。
来自世界各地的54名参赛棋手被组委会分配到实力大致相等的9个小组中 。9个小组的获胜者有资格进入决赛 , 决赛是以个人为代表的循环赛 。其余的45名选手也参加了另外八轮比赛 , 但是都分成一个组 , 下今天所说的瑞士制赛 。此外 , 队伍的排名是根据每个国家/地区的队员在两次预赛(半决赛和决赛)中获得的总积分决定的 。
巴黎“国际象棋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团体比赛自然引起争议 , 因为参赛的大多数国家/地区的代表人数少于4名;此外 , 在比赛过程中 , 来自同一国家/地区的棋手相碰 。还应注意 , “代表”俄罗斯的两个棋手是居住在巴黎的难民 , 他们是以个人身份参赛 。
1924年是国际象棋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 并不是因为这场比赛 , 而是因为它见证了那时在巴黎的棋手们组成的国际棋联 。法国人皮埃尔·文森特是第一个提出这个想法的人 , 也正是他为实现这一想法采取了最早的行动 。国际棋联的第一任主席荷兰的Rueb博士也是在巴黎当选 , 并且在25年的时间里 , 他以高明的技巧和外交手段履行着这一重要职责 。
1926年在布达佩斯举行的国际棋联大会期间组织了几场比赛 。在当时 , 主要是举行个人赛事 , 其中包括大师赛、公开赛和女子锦标赛 , 还宣布举行由4名棋手组队的团体赛 , 有6支队伍参加了比赛 , 但是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后来退出了比赛 。其他4支队伍的循环赛得分为:匈牙利9; 南斯拉夫8; 罗马尼亚5; 德国2 。这就是小型版“国象奥赛”的雏形 。
但这场比赛也未被承认是官方赛事 。

棋手|揭开尘封的历史: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的渊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927年 , 来自16个国家的代表聚集在伦敦 , 参加了一个国际团体赛 , 这被认为是第一届国象奥赛 。尽管这个比赛多年来一直自称是奥赛 , 但直到1952年才正式被官方认可 。当时在这个比赛中 , 每个队伍由4名队员组成 , 其中有1名或2名替补队员 。

棋手|揭开尘封的历史: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的渊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927年奥赛现场
在前三届奥赛中 , 棋手的台次顺序不固定 , 因此台次不一定与其实力相同 。但是自1931年以来就确定了比赛规则 , 即上场的台次顺序在整个比赛中不能更改 。如果某个棋手休息 , 那么他下面的棋手必须下更高的台次 。团队的最终排名取决于个人的局分 , 如果局分相同则计算场分(在国际比赛中多次使用此规则) 。

棋手|揭开尘封的历史: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的渊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首届冠军队波兰队合影
在早期的奥赛上 , 棋手往往因为赛程安排精疲力尽 , 特别是在参赛数量达到20支队伍时 。两天内进行三轮比赛 , 时限为每小时20步 , 并且还需要休赛 , 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因为年轻棋手能够更好地承受激烈的节奏 , 因此对于年长的大师和特级大师而言 , 这个负担更重 。因此 , 考虑到比赛实际情况 , 让年轻棋手加入队伍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 这个策略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三十年代美国队伍的可以保持连续地成功以及爱沙尼亚队、瑞典队和荷兰队的进步 。分页标题
年长的特级大师的得分通常不多; 他们对队伍的价值更多的是经验和声誉 , 而不是得分能力 。如果队伍恰好有合适的年轻棋手 , 那么他们就可以带领队伍取得巨大的胜利-就像当时马罗奇、维德玛尔、马歇尔和马蒂森起到的领头作用一样 。
早期的国象奥赛中非常明显地展现了国际象棋的体育竞技精神 。良好的体形、精力、适应能力和耐力对于夺冠至关重要 。那些能够迅速客观地总结局面并具有一定胆识和冒险精神的棋手往往处于优势地位 。
近年来 , 这种情况在奥赛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由于现在有两个替补 , 并且采用了更合适的每天一轮的赛程 , 大大减轻了棋手的负担 。
尽管青年人仍然具有优势 , 但现在下棋能力却比体能更加重要 。成功的必要条件是更深入的知识和准确周全的准备 , 太冒险的风格也是不可行的 , 因为对手通常可以借助短短的休息时间进行分析 , 将最小的优势最大化 。

棋手|揭开尘封的历史: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的渊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937年美国队领奖
Gens una sumus(我们都是一家人)! 这是国际棋联的座右铭 , 历时近40年的国象奥赛证明了这一点 。现在每两年有50多个国家/地区组队参赛; 每个洲都有代表队伍 。几乎所有世界冠军和争夺者都曾参加过国象奥赛 , 更不用说众多的大师和特级大师们 。在棋盘上 , 所有差异都消失了:因为血统、财富或智力被划分为贵族的人和那些不得不艰难生活的人 , 例如出租车司机 , 渔民或服务员等 , 在棋盘上是平等的 。有些棋手将国际象棋作为职业 , 他们可以到处旅行 , 而有些棋手将国际象棋作为业余爱好 , 他们通过国象奥赛实现国际交流 。
1939年 , 14岁的亚诺夫斯基代表加拿大参赛 , 他是布宜诺斯艾利斯那届奥赛的最佳棋手;1954年阿姆斯特丹的奥赛上 , 国际象棋界的元老72岁的伯恩斯坦绽放异彩 。即使是近年来举办的奥赛上 , 也能发现参加过早先那些奥赛的棋手身影 。
【棋手|揭开尘封的历史: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的渊源】国象奥赛越来越受欢迎 , 但是参赛者的初心不变 , 即为荣誉而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