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米阳光|“每一棵的下面都是一座坟”‖《柳僧》



最后一米阳光|“每一棵的下面都是一座坟”‖《柳僧》
本文插图
?“父亲会在这里一直长下去 , 长下去 , 有一天会像那些巨大的老树一样也长得遮天蔽日 , 长成一种最坚固的活着 。 ”——孙频·《柳僧》
作者丨谢丹儒
摄影丨王白石真
1.
“文字是有力量的 。 ”这句话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听说的 , 我估计也是当时看到这句话的同时 , 还接收到了很多信息 。 也就是说 , 这不是“无的放矢” , 而是有理有据 , 让我很是信服 。 所以 , 这么多年来 , 我一直坚信着这句话 , 尽管原因就像我遗忘的很多事情那样遗忘了 , 可我还是坚信着 。 实在是 , 坚信所带来的好处 , 我不想失去 。 要知道 , 当你坚信一件事 , 相信某个道理 , 它在无形中会给你带来力量 , 尤其是带来信心 。 换句话说 , 信心是重要的 , 信什么反而无关紧要了 。
可能就是这样 , 如果我们真的能够提前预知一些事情的发展 , 以及它的结果 , 若是它的结果并非我们所想 , 我们可能在心底就先放弃了 。 相反 , 如果你坚信着某些东西确实能够带给你好处 , 你也确实坚定不移的相信它 , 我想 , 即使结果并非我们所想 , 我们也依旧能够更好的接受它 。 尤其是在事情尚未彻底结束之前 。 至于为什么 , 无非是它给了我们更多的想象的空间 , 给我们留有余地 。 这就是信心的好处 , 也是我能够坚持这么多年一直写下去的原因 。 它带给我希望 , 同时 , 还给了我足够的想象空间 。 下一秒 , 可能是明天 , 不论是什么时候 , 只要我还没有放弃 , 那就还有希望 , 那就还有可能 。 就是这么一种希望 , 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 , 我所信仰的东西会带给我力量 , 让我重新鼓起勇气去面对它 , 去迎接挑战 。 当然 , 更多的时候 , 可能“希望”也并非那么重要 , 尤其是当自己坚信不疑的时候 , 信心就是最大的力量 。
提前预知结果和相信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 提前预知结果几乎是不可能的 , 但我们就是会很轻易的就胡乱猜测、妄自断论 ,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入为主”了 。 有一段时间 , 网上特别流行一种说法 , 叫“我不要你以为 , 我要事实” 。 说白了 , 我们的经验并非那么的牢固可靠 , “我以为”很大程度上可能只是“我以为”而已 , 仅此而已 。 也就是说 , 它可能是错的 , 可能是不全面的 , 甚至是偏见 , 极大的偏见 。 而相信 , 本质上虽然和这种偏见也差不多 , 甚至它就是单纯地由一个恰好的时间、恰好的地点的恰好的注视所引发的 。 然而 , 相信一些自己不曾相信 , 反而能收获更多 。 这也就是说保留偏见 , 而不是一味的盲目的相信经验之谈 。
虽然我也知道 , 这可能是一种更大的偏见 , 甚至有时候就是这种偏见导致了我们犯错 , 相信经验则会轻松很多 。 即使错了 , 那也可能是事情本身出了问题 , 而不是经验有问题 。 最起码 , 经验相对而言是有依据的 。 然而 , 就我自身的感受而言 , 我还是更愿意去相信一些我未曾尝试过的 , 具有一定可能性的 , 哪怕它是错的 。 因为 , 通常而言 , 经验范畴内的我们绝大多数已然熟知 , 了然于心 , 而相信一些具有一定可能性的 , 则意味着给我们以更多的视角 , 以便于我们更加全面的看待问题 。 最起码 , 它是远高于当下的一种视角 , 再不济 , 也是为我们提供了多一种选择的可能性 。
就比如说 , “文字是有力量的” 。 在这之前 , 我也未曾思考过它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 更不曾思考过文字是否有力量 。 读书 , 我也只当是一种消遣 , 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而已 。 可是 , 当我相信这句话的时候 , 我就开始去寻找它的力量的来源了 。 直接跳过了怀疑的环节 , 并很快的进入下一个环节 , 去验证它 , 去证实它 , 去感受它 , 也去理解它 。 这给我带来的好处就是 , 确实文字是有力量的 。 很显然 , 这对于我来说是意外收获 。 它刷新了我的认知 , 扩展了我的思维 , 并且这个事情也让我警惕了许多 。 它给我带来的启示便是:不要轻易的否定一些可能性 , 不要自以为是 , 对于意见也好 , 偏见也罢 , 最好是有所保留 。 也就是说 , 尽可能的保留自己的偏见 , 不要火急火燎地就给它画上句号 , 首先应该做的是去感受它 , 体验它 。分页标题
读书 , 最好也这样去做 。
2.
弗朗索瓦·基佐曾经说过:“人之所以言之凿凿 , 是因为知道的太少 。 ”
苏格拉底也曾说过:“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 ”
这些都是在某些领域著名的大咖 , 他们说的话就算并非那么可信 , 可从中你能发现他们的态度 , 对认知的谦逊 , 以及这种虚怀若谷的心胸 。 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去做呢?难道只是说说而已?何况我们知道 , 无论是他们中的哪一个 , 相较于平凡的我们而言 , 都足以让我们望尘莫及 。 我想 , 可能确实如他们所说 , 未知的东西太多了 , 但我认为更大的可能性是 , 这种心态有助于提升自我的认知和打破自我束缚 , 尤其是思想的束缚和经验的束缚 。 当然 , 这些也只是我的个人的猜想 。
【最后一米阳光|“每一棵的下面都是一座坟”‖《柳僧》】但是我知道读书是需要这种心态 , 最好的阅读就是怀着空白之心去阅读 。 放空自己 , 抛开偏见 , 抛去经验 , 忽视常识 , 甚至不去计较其逻辑 。 如果这本书足够好的话 , 大可不必担心这一点 。 这样的阅读才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宽广 。 相反 , 如果总是以先入为主的方式去阅读 , 就像挑菜 , 只会把嘴养得越来越叼 , 而可供选择的自然也就越来越少 , 甚至 , 自己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狭窄、极端 。 这是极其可怕的一件事 。 用现在的话说 , 这就是冥顽不灵 , 顽固不化 。
说到底 , 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我认为其中最大的目的是丰富自己 , 改变自己 , 又或是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和检查自己 , 而不是为了让自己原地踏步 , 始终如此 , 没有变化 。
要做到这一点 , 可能阅读经典名著或是过去时代的作品会较为轻松一些 , 因为你只能被动的接受 , 接受它们的局限 , 也接受作者给出的答案 , 甚至你想细究那段历史、那个时代都极为困难 。 可是 , 面对近现代作品的时候 , 要做到这一点就较为困难了 。 当下的时代太容易给我们造成种种束缚了 , 我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就陷入困境中去 , 去计较细节 , 去计较它是否合理 , 甚至会不由自主的就直接跳出阅读的圈子 , 但凡有一点不适就容易读不进去 , 要是不符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就更是拿它一点办法没有 。 我们依赖它 , 同时也受限制于它 。
确实 , 你有你的经验 , 作品也不可能每一部都符合你的生活经验 。 但如果就此你就不去读它 , 或因此就觉得它不好 , 那这不仅仅是优秀作品的损失 , 更大的损失是自己 。 一直活在自己的舒适圈子中 , 困囿于自己的认知 , 根深蒂固的偏见 , 顽固不化的思想 , 这无论是对个人的成长 , 还是丰富生命本身 , 无疑是巨大的损失 。
所以 , 如果可以的话 , 尽可能的保留自己的偏见 , 给自己以更大的思想空间 , 用放空的心态去阅读 , 而不是先入为主的方式去阅读 。 尤其是 , 面对现代文学作品 。
就如余华在《永远不要被自己更愿意相信的东西所影响》中所写的那般:
“阅读首先是感受到了什么 , 无论这种感受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 欣赏还是不欣赏 。 读完以后有感受了 , 这种感受带来的是欣赏还是愤怒 , 都是重要的 。 然后再去研究为什么让我欣赏 , 为什么让我愤怒 , 为什么让我讨厌?研究应该是第二步的 , 应该是阅读之后的 。 ”
3.
从某种程度上说 , 《柳僧》这篇小说给我的代入感太强了 。 以至于角色一出来 , 我便很轻易的将自己代入了进去 。 如此迫不及待 , 如此不由自主 。
于是 , 各种混乱的猜想 , 各种期待和好奇 , 自己生活的经验 , 猜测着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 这讲的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 以及为什么要取名为“柳僧”等等 。 我甚至没办法正常的阅读下去 , 脑子里全是自己的想法和以往生活的经验 。 这种阅读体验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欣赏它原貌的可能性 , 这种感觉一直到阅读至“第二章节”时才算打破 。 因为这是意料之外的 。 然后 , 才慢慢的忘了自我的存在 , 这才真正的融入了进去 。 无我 , 忘我 , 享受其中 , 感受着 , 也理解着 , 一步步跟随着作者的视角 , 跟随着角色进去到属于她的生活中去 , 直至小说完结 。分页标题
读完后的第一感受是揪心的 。 因这疼痛的真切 。 无论是这篇小说中的母亲对女儿还是女儿对母亲 , 以及那只有“只字片语”的父亲 , 说到底 , 他们身上都背负着沉重的担子 。 女儿对母亲的照顾 , 母亲对女儿的依赖 , 父亲早早的离世 。 再加上倪慧离婚了 , 也失业了 。 母亲还病了 , 甚至医生说可能会逐渐走向痴呆 , 失眠、失忆、肥胖 。 种种负累之下 , 沉重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 然而 , 惊异的是 , 它似乎还孕育着希望 。 回老家山西 , 可能是个契机 。 毕竟 , 那是父母的家乡 , 是温暖 , 是真正的家 , 他们的“家人”都在那儿 。 可就像那次九寨沟的旅游 , 这是倪慧对母亲的亏欠 , 结果也都未必如愿 。 所以 , 她最后的希望 , 也她唯一能做的补偿母亲的 , 就是带母亲回趟老家 。
这一家子 ,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 父亲活在了骨灰盒里 , 母亲还对昔日恋人心存幻想 , 倪慧则一直想找个机会和母亲道歉 。 母亲的婚姻是不幸的 , 当初仅仅因为人家有个工作就嫁给了他 , 然后在二十出头的时候便背井离乡南下湖南 , 一待就是四十年 。 这四十年是怎么过的 , 在湖南连个亲戚都没有 , 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 就只能一天一天熬 。 倪慧的性格则跟他父亲一样 , 嘴上永远说不出来一句体己话 。
这是奇怪的一家子 。 “从很小就这样了 , 倪慧和母亲和父亲三个人之间有一种默契 , 就是表达出感情似乎是一件羞耻的事情 。 他们永远不会对对方说 , 我是爱你的 。 他们都学不会 。 ”所以 , 所有的爱意、亲情、感激和歉意 , 都只能藏着 , 藏在一言一行中 , 藏在这生活里 。 可是 , 他们太熟悉对方了 , 熟悉到近乎稍有不对劲 , 就觉得羞耻 。 而想要掩饰这种羞耻就不得不表现出“恶”来 , 好叫大家一起承受这伤害 , 不分彼此的伤害 。 这样大家又都在一起了 , 一起承受着 , 一起疼痛着 。 似乎 , 这才是爱 , 真正的爱 , 爱的形式 。
在极致的深情中 , 可能语言、表达感情 , 并非是必须的 。 只要在身边 , 只要惦念在心中 , 只要还有希望 , 哪怕背井离乡 , 哪怕瞎活着、煎熬着、疼痛着 , 似乎也都是不痒不痛、隔靴挠痒 。 是的 , 只要是爱着对方的 , 只要还有爱 , 任何的疼痛都不能使人真正的妥协 , 反而是这种疼痛将他们更加急迫的挤在一起 , 围在一起 , 紧紧拥抱在一起 。 可就是这样一种近乎畸形的关系 , 畸形的爱 , 必然需要足够酷烈的疼痛才能与之一起 。 否则 , 如何知道这爱竟那么深呢!
所以 , 哪怕母亲总是时不时的做出一些令她感觉到丢脸的事 , 任性、无理取闹 , 甚至还时不时的表现出孩子的一面 。 还有臭美、贪小便宜、虚荣等等 , 她也都一一接受了 。 最后 , 还是会愿意为了满足母亲的心愿 , 而毅然决然的自己开车带着母亲回老家 。 母亲 , 也是如此 。 哪怕背井离乡四十多年 , 哪怕她和父亲已经结婚了 , 甚至对方也都结婚了 , 可她还是愿意花一大笔钱买一个真皮钱包 , 哪怕逐渐走向痴呆 , 时不时的失忆 , 以及吃药所带来的后遗症肥胖 , 她还是将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 只为去见昔日情人 。 而且 , 那是她最后一个见的人 。 哪怕她是如此的急切 , 如此的想念他 , 甚至心中还在爱着他 , 一直爱着他 , 她还是将他放在了最后见的人的位置 。 不由得想到以前暗恋的时候 , 不知道怎么跟心上人说话 , 于是就跟所有的人都说话 , 最后再和对方说话一样 。 不想表现得太刻意 , 不敢太暴露 , 但就是会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去付出很多很多 。
甚至 , “母亲需要人的照顾 , 她一直就希望能得到别人的重视和照顾 。 ”可是 , 她永远都不说 , 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想要将身边的人推开 , 却又在推开的时候兀自难过、舍不得 。 “慧慧你说我要是痴呆了可怎么办 , 我连你都不认识了 , 我连谁都不认识了 , 我见了你就像见了一个陌生人一样 , 你会不会害怕 。 ”“慧慧你说我要是真得了老年痴呆症 , 你会怎么对我?会不会把我送到老人院里 。 ”就是这种残忍的窥探 , 就像是在一点一点地拿镊子 , 小心翼翼地要把她身上的某个地方的皮挑开 , 她想一直看到最里面去 。 这种情景类似一个愚蠢的女人在问自己的男友 , 我和你妈掉水里了倪慧先救谁 。 这是试探 , 是窥探 , 何尝不是在意和恐惧呢!这样的事情在父亲那儿 , 何尝不是如此呢? 分页标题
“自打记事以来 , 倪慧就觉得自己和母亲从没有过任何的身体接触 , 她好像从没有她 , 甚至没有拉过她的手 。 而母亲和父亲的关系一直也很糟糕 , 多少年来两人一直在吵架 , 她印象最深的就是母亲会在厂里四处向别人哭诉 , 他根本就不爱我 , 他心里就没有我 , 要不怎么就对我连一点关心体贴都没有 , 连一句话都没有 。 我知道他心里根本就没有 , 我要离婚 , 这不离婚可怎么过下去啊 。 ”
可即使这样 , 即使心中还有个青梅竹马 , 她终究还是没有离开他 。 没有离婚 。 依旧给他当牛做马 。 这些酷烈的疼痛 , 四十年的光阴 , 从最好的年华开始 , 直至垂垂老矣 , 如果这些还不能称之为深情 , 那深情又该是怎样的呢!
4.
父亲呢?
“他死于脑梗 , 摔倒就死了 , 没在医院花一分钱 , 他的死法好像存心要为她们母女省钱一般 。 ”
甚至 , 死了也只能做一棵树 。
“父亲会在这里一直长下去 , 长下去 , 有一天会像那些巨大的老树一样也长得遮天蔽日 , 长成一种最坚固的活着 。 ”
“柳僧”是什么 , 是父亲 , 是那些换了种形式 , 换了副样子 , 是一棵棵树 , 是活着的人和死了的人又在一个世界里遇见了 , 是每一个人一世卑微吃尽做人的苦头最后的回报 , 到死了总该有自己的一棵大树替他活着 , 做不了人总能做棵树?还是 , 这喻示着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呢?就像属于父亲的那棵树 , 他小得足以在这片柳林里重新开始 。
母亲也说 , “我要是死了你也把我埋在这里 , 这里有我所有的亲人 。 ”更是四十年来 , 第一次不在为表达情感而感到羞耻 , 她还说 , “你和你父亲是我唯一的亲人 , 其实我是那么地依赖着你们 , 如果没有了你们我一个人一天都活不下去 。 所以我才总是嫌他不够关心我 , 我唯恐他给我的爱不够 , 所以我总是和他吵架 。 现在想想其实我也对不住他 。 ”
生老病死 , 死无疑是最沉重 , 可这在母亲这儿——“老太太忽然尖着嗓子又说 , 要是有一天我也变成你舅舅那样了 , 谁都不认识了 , 成了一个傻子了 , 你就帮我了结了 , 不要让我再受罪好不好 。 你就把我埋在这里 , 插一根柳枝在上面我就很高兴了 。 ”
母亲终究是摆脱了自己的耻辱感 , 表达出了自己想说的 , 也可能是她最想听到的体己话 。 “对不起 。 ”
可对于倪慧来说 , 这句话却成了她临终的遗憾了 。 那是她的遗憾 , 何尝又不是父亲的遗憾 , 又或是母亲的遗憾 , 一家人的遗憾呢?
“她想 , 无论怎样还是要对母亲说一句对不起 。 替她也替已经死去的父亲 , 那个老实巴交的父亲活着时受的苦也许比她还多 , 但还是要替他向她说一声 , 对不起 。 为他从来没有来得及说出口的那句话 , 她明白 , 他仅仅是因为说不出口 。 ”
“你和你爸就是一个模子里拓出来的 , 心好 , 嘴上却永远不会说出来 。 你们啊 。 我想听他一句体己话 , 愣是等了一辈子也没听到 。 ”
最后的结局是伤感的 , 倪慧母女两人死于凶徒的镰刀之下 , 那三个凶徒中就有母亲的昔日情人 , 张铁生 。 那是另一家子人 , 凶徒的一家子 , 为了八百二十三块钱 , 为了一辆半旧的雪铁龙 。
“其实只有有钱人才高尚得起来文雅得起来 。 ”
这句话似乎印证了张铁生的一家子 。
“车不错 , 留下 , 人不能留 , 会报警 。 ”
这就是动机吗?这就是两条命的价值吗?不知道他们在下手的那一刻 , 是否会感觉到疼痛呢?
最后 , 一对母女的尸体被扔在了阴森的柳树林里 , 来年 , 一切又都可以重新开始了吧?
倪慧的那句“对不起”终究还是没来得及说出来 。
“周围的无边的柳树 。 古老的柳树像一群穿着黑衣的僧侣 , 正静静地看着她们 。 ”
“每一棵的下面都是一座坟 。 ” 分页标题
“从此以后他就是有故乡的魂魄了 。 ”
说到底 , “柳僧”是什么呢?是不动如山的活着 , 扎根于故乡的魂魄 , 是另一种形式的重新开始 , 还是沉默 , “家”、归宿 , 又或是痛到极致的深情 , 最酷烈的疼痛 。
本文作者已签约快版权维权服务 , 转载请经授权 ,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