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父母在线1|“共读一本书”读书会 《浮士德》精彩回顾


_本文原题:“共读一本书”读书会 《浮士德》精彩回顾
在湖北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下 , 由湖北省大学生全民阅读示范基地主办的“共读一本书”读书分享会第六期《浮士德》于七月一日晚上8点在腾讯会议成功举行 。
读书会一共有四个环节 , 主持人首先与我们温习了书籍主要内容与相关资料 , 随即便是动人心弦的自由讨论环节 , 最后对读书会也进行了总结 。 接下来 ,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读书会的精彩内容吧!

新父母在线1|“共读一本书”读书会 《浮士德》精彩回顾
本文插图
【新父母在线1|“共读一本书”读书会 《浮士德》精彩回顾】扫码加入QQ群
获取活动时间地点及参与方式
作者简介: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 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 , 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 , 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 , 他是魏玛(德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共和国)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 。 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 , 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 , 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 。 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 , 从此蜚声德国文坛 。 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 , 更使他名声大噪 。
歌德一生跨两个世纪 , 正当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 。 封建制度的日趋崩溃 , 革命力量的不断高涨 , 促使歌德不断接受先进思潮的影响 。 从而加深自己对于社会的认识 , 创作出当代最优秀的文艺作品 。 歌德的绰号为浪游者在法兰克福 。 (《浪游者的夜歌》)

新父母在线1|“共读一本书”读书会 《浮士德》精彩回顾
本文插图

新父母在线1|“共读一本书”读书会 《浮士德》精彩回顾
本文插图
书籍简介:
《浮士德》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 , 第一部出版于1808年 , 共二十五场 , 不分幕 。 第二部共二十七场 , 分五幕 。 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 , 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 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 , 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 , 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 , 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 。 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
《浮士德》(Faust)是歌德的代表作 , 是他毕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结晶 。 《浮士德》的构思和写作 , 贯串了歌德的一生 , 1768年开始创作 , 直到1832年——前后一共64年 , 即歌德逝世前一年才最后完成 。
《浮士德》构思宏伟 , 内容复杂 , 结构庞大 , 风格多变 , 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 , 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糅一处 , 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 , 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
相关翻译:

新父母在线1|“共读一本书”读书会 《浮士德》精彩回顾
本文插图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 , 幼名文豹 , 原名开贞 , 字鼎堂 , 号尚武 , 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 , 甲骨学四堂之一 , 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 从1926年参加北伐 , 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 , 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 , 流亡日本 , 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 , 1958年9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 主编组品有《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 , 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 1952年4月9日郭沫若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 。分页标题

新父母在线1|“共读一本书”读书会 《浮士德》精彩回顾
本文插图
钱春绮 , 1946年毕业于上海东南医学院 , 后长期行医 , 20世纪60年代转而从事外国文学翻译活动 。 历任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德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上海翻译家协会名誉理事和上海文史馆名誉研究员 。 翻译出版有席勒、海涅、歌德、尼采诗集及波德莱尔等法国象征派诗人诗集多种 。 2001年 , 他被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 。
自由讨论:
在这一环节 , 来自各地、各校的读友们 , 以书结缘 ,“欢聚”一起 , 各抒己见、积极发言 , 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 , 阐述自己的观点 , 好不热闹!

新父母在线1|“共读一本书”读书会 《浮士德》精彩回顾
本文插图
@江汉大学—姚程玉:“浮士德的故事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 , 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 , 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 。 浮士德的形象是当时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 , 他穷极一生都在无休止地追求着一个理性与感性完美结合的理想国 , 在摆脱了中世纪的阴影后 , 每个人都把目光投向世俗生活 , 在世俗社会中建功立业成了人们生存的目标 , 浮士德在这种鼓励追求的社会思潮的感召中走向爱情、政治和人生的终点 。
在这一个生命不断追求的过程中 , 由于魔鬼的诱惑 , 浮士德也曾迷失自我 , 荒唐堕落 , 沉湎于自责和迷惘的痛苦中 , 找不到正确方向 。 但是失败后的成功 , 终让他提高自己生命的高度 , 免遭沉沦的厄运 , 实现追求的目标 。 因为无论怎样迷失 , 脑中都有一个正确意识 , 告诉他要迷途知返 , 走向正途 , 使他迷途知返 , 在大彻大悟后实现了自己的追求 。 ”
@华中师范大学—皮福玲:“在《浮士德》中让我记忆犹新的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停止抚慰你那痛苦吧 , 它像一只恶鹰吞噬着你的胸口!最糟糕的人群都会让你感到你只是人类中的一员而已 。 ”这句话延伸到现在 , 就是告诉我们不要总活在失望后悔还有痛苦中 , 长期驻扎在黑暗中的灵魂是无法看见光明的 , 最终会完全被黑暗吞噬 , 化为乌有 。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 人生就是一趟驶向终点的单程列车 , 只有向前看才能有所期待 , 一味地沉沦于过去的痛苦 , 就是一步步的靠近黑暗 , 最后化为黑暗 。 ”
@上海交通大学—马誉菡:“整本书用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 , 勾勒出文艺复兴以来欧洲三百年历史活动的轨迹 , 他把帝王将相、平民百姓、神与英雄、鬼怪妖魔这些光明与黑暗 ,进步与落后 , 科学与迷信两种势力的不断斗争展现的淋漓尽致 。 最后浮士德终于悟出的人生的意义 , 这本书对后人是有指导意义的 , 指导人们要对人类的未来抱有远大而美好的理想 。”
一句话总结:

  • 上海交通大学—马誉菡:整本书用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 , 勾勒出文艺复兴以来欧洲三百年历史活动的轨迹 。
  •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姚吴慧:我们要去做一个有用的人 , 能为大众服务的人 , 只有这样 , 人生才不会虚度 , 人活得才有意思 , 才有价值 , 才更精彩!
  • 中国地质大学—张杰灵: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 , 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 。
在2020年下半年的第一天 , 我们因为《浮士德》而相遇 , 共读一本书 , 通过阅读热爱生活 , 享受生活 , 学会俯身倾听身边的美好 , 珍惜善待所拥有的 , 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