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与古希腊文明深度对话


祖父|与古希腊文明深度对话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罗念生 。
罗 彤供图

祖父|与古希腊文明深度对话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埃斯库罗斯悲剧六种》封面 。
资料图片

祖父|与古希腊文明深度对话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罗念生译古希腊戏剧》封面 。
资料图片

祖父|与古希腊文明深度对话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希腊雅典一景 。
影像中国
1979年深秋的一晚 , 北京政协礼堂剧场内灯火通明 , 观众鱼贯而入 , 期待着一场不同寻常的戏剧开场 。
那一年 , 我10岁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政协礼堂 , 年少的我虽不懂其中的深意 , 但也被那庄重的气氛所感染 , 静静地跟在祖父身后落座 。人们悄声低语 , 不愿破坏现场的氛围 。我从他们的谈话中得知 , 当晚是来自希腊国家剧院的艺术家首次在华演出 , 将为观众献上古希腊著名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的代表剧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 而这部作品汉译本的译者正是我的祖父罗念生 。
峥嵘岁月里的翻译征程
那时 , 中国正向世界打开大门 。在戏剧领域 , 国内的艺术家们首先便想到了希腊 。希腊国家剧院的同行们很快给出了回复 , 他们刚好于1979年8月初排演了埃斯库罗斯的著名戏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于是 , 希方欣然接受了同年10月来华演出的计划 。金秋时节 , 希腊戏剧艺术家先后来到上海、南京、北京巡演 。对他们的到来 , 最兴奋的 , 当然还是我的祖父 。
罗念生版《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文译者序的落款是“1939年11月5日 , 峨眉东麓” 。那时正值抗战时期 , 祖父随四川大学、武汉大学辗转峨眉、乐山、成都等地 , 一边教书 , 一边艰难地翻译古希腊戏剧 。伴随他的 , 是一盏昏暗的油灯 , 远处飞机的轰鸣 , 还有不时传来的警报声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翻译而成 。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是埃斯库罗斯以希腊神话人物普罗米修斯为题材创作的三部曲之一 , 讲述了普罗米修斯因将火种赠予人类而受到宙斯的惩罚 , 但他不畏艰难、坚定抗争 , 始终坚持认为帮助人类是正义的行为 。普罗米修斯坚信 , 总有一天正义将战胜暴力 。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潜心文学 , 埃斯库罗斯笔下的英雄人物及其传递的精神力量 , 给了祖父以极大鼓舞 。他更坚定地投身于文学创作和研究 , 出版了《希腊漫话》《芙蓉城》等散文集 , 翻译了欧里庇得斯的悲剧《特洛伊妇女》、埃斯库罗斯的悲剧《波斯人》等古希腊戏剧 。这些作品不仅让中国人领略到希腊文化与古希腊戏剧的魅力 , 也给历经战争磨难的中国人民以鼓舞和激励 。
担起中国文人应尽的责任
1904年 , 祖父出生在四川威远县连界场的庙坝 , 那里青山环绕 , 翠竹林立 。老乡们普遍从事两种营生 , 种树或开矿 。幼年时期 , 祖父喜爱诗文 , 熟读古书 , 也对田野乡间的一切很感兴趣 , 课余时常和小伙伴们去水边钓鱼 , 去山中打猎 。作为孙辈 , 我实在无法想象学究式的祖父还能变身“孩子王” , 奔跑在山林绿野 。我也只能从他的散文集《芙蓉城》和诗集《龙涎》中寻得一些踪迹 , 想象着一个曾经无忧无虑的少年如何离开大山深处 , 辞别四川 , 远渡重洋 , 去异国留学 , 与希腊结缘 。
在北京读书时 , 祖父念的第一篇英文课文就是“阿喀琉斯”大战“赫克托耳”——这是英译本的古希腊文学经典《伊利亚特》 。古希腊戏剧就这样闯进了他的世界 。后来 , 他放弃了美国的学位 , 转而去希腊留学 , 成为第一个到希腊留学的中国人 。古希腊文学内容深奥、典故繁多 , 祖父却坚持了60多年 , 一生致力于研究古希腊文化 , 推动中希双方的文化交流 。1987年12月 , 祖父作为第一位将古希腊戏剧系统地译成中文的中国人 , 获得了希腊雅典科学院授予的“最高文学艺术奖” , 那时全球范围内仅有4人获此殊荣 。分页标题
对翻译事业的坚持 , 也源于他对祖国深沉的爱 。祖父经常借用古希腊人抗击侵略、反对战争的作品 , 抒发对日本侵华的愤慨之情 , 用古希腊英雄的故事 , 激励中国读者 。阔别20年后回到故乡 , 祖父以满腔热血投入到没有硝烟的文学战场 。战争的侵袭和生活的窘迫没让他放下笔砚 , 反而更激起了他内心对正义的渴望、战胜苦难的斗志 , 并将此视为一个正直中国文人对祖国应尽的责任 。
祖父曾写下诗句:“我难忘天赋的使命 , 一生的艰险;我要下水去斩杀蛟龙鼍鳖 , 拯救那苦海的生灵;任海神暴烈 , 掀起狂波巨浪 , 我总不惊惶 。”面对苦难 , 充满力量与勇气 , 没有丝毫畏惧 。从祖父的散文和诗作中 , 我读到了他血液里流淌的爱国热情 。
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
祖父将翻译希腊文学著作看作与古希腊文明的深度对话 。他曾说:“每天早上 , 我展开希腊文学书卷 , 其余事皆置之脑后 , 我感到这是最大的幸福 。”多年与希腊先贤对话 , 古希腊的戏剧精神一直激励着祖父 , 并成为他的创作源泉 。
祖父钟爱的剧作家埃斯库罗斯 , 也是战争的亲历者 , 对正义与和平的渴望成为他戏剧创作的底色 。埃斯库罗斯的作品虽多为悲剧 , 却总是充满张力 , 冀望以崇高的品格宣扬正义的力量 。“我们必须叙述那些高雅的事物 。”埃斯库罗斯曾这样说 。以《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为代表的古希腊悲剧 , 所表现的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悲戚 , 而是一种人类精神的升华 。
祖父的坚持也深深地影响了父亲和我 。从上世纪80年代起 , 父亲开始尝试导演希腊戏剧 。1986年 , 他执导的第一部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在中央戏剧学院上演 , 引发热烈反响 , 随后走出国门 。这部戏剧由祖父翻译、父亲导演 。排练时 , 82岁的祖父出任文学顾问 , 为大家讲解剧本文化内涵 , 并多次到现场观看和指导排演 。30多年来 , 父亲先后将16部古希腊戏剧搬上舞台 , 并尝试将川剧的帮腔融入希腊戏剧中 。
从公元前5世纪《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首次在雅典上演 , 到1939年该剧汉译文本完成 , 再到1979年希腊国家剧院的艺术家首次来京演出 , 以及日后该剧多个版本被搬上中国舞台……时间跨越2500多年 , 空间横跨千山万水 。如今 , 接力棒传到了我的手中 , 我要把中国的文化和艺术更多地传播到希腊 , 延续并进一步拓展长辈们毕生坚持的中希文化交流事业 。
【祖父|与古希腊文明深度对话】《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12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