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周刊|相爱相杀的人们,都得了“一种病”


自己在关爱的人心目中 , 要么完美无瑕 , 要么一无是处 , 对方的看法莫名其妙地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变幻不定 。
文 | 夏学杰 编辑 | 沈小山
一会爱你爱到骨头里 , 对你崇拜无以复加;一会对你又恨之入骨 , 恨不得杀了你而后快 。 你是否遭遇这样的人?
今天 , 就跟你讲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 , 光看书名 , 会让人摸不着头脑 。 这是第一本写给边缘性人格障碍者亲友的疗愈之书 , 是这个领域的开山之作 , 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家保罗·梅森与美国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自助网站发起者兰迪·克莱格合作撰写 。
我恨你 , 别离开我

南都周刊|相爱相杀的人们,都得了“一种病”
本文插图
电影《苦月亮》的主角就是一对爱的死去活来 , 却又互相折磨的爱人
首先 , 需要弄懂什么是边缘性人格障碍 。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一种在学理上一直存在争议的心理疾病 , 有临床医生认为边缘性人格障碍并不存在 。 有专业人士表示 , “边缘性人格障碍”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或是“废纸篓诊断” , 用以描述那些疑难杂症 。 有些临床医生坚信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一种污名 , 他们不愿意为病人贴上这种标签 , 害怕病人被心理健康系统放弃 。 直到1980年 , 美国精神病学会才在《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正式确认边缘性人格障碍 。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一种开始于成年早期并出现在各种情境中的普遍行为模式 , 表现为不稳定的人际关系、自我意象、情感(情绪) , 同时具有明显的冲动性 。
典型特征包括:疯狂地努力避免真实或者想象中被抛弃的可能性 , 对他人的极端理想化与极端贬低之间交替变化 , 持续明显不稳定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感知以及长期感到空虚 , 反复发生的自杀行为、自杀企图或自杀威胁以及自残行为等 。
具体地对讲 , 面对人格障碍患者 , 大致会有这样的遭遇:你会觉得 , 自己在关爱的人心目中 , 要么完美无瑕 , 要么一无是处 , 对方的看法莫名其妙地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变幻不定 。
有时候自己突然就成了强烈、暴虐、莫名其妙的怒火倾泻的对象 , 然后又突然面对对方完全正常 , 充满爱意的行为 。 如果你试图结束这段亲密关系 , 对方会设法阻止你 , 从充满爱意的告白 , 信誓旦旦说改变 , 到明里暗里的威胁 。 几乎所有的非边缘性人格者都表示 , 他们在生活中总是能感受到边缘性人格者的情感勒索 。 如果他们没有按照边缘性人格者想要的那样去做 , 对方就会威胁要断绝关系、报警 , 甚至是杀掉对方或者自杀 。
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过
【南都周刊|相爱相杀的人们,都得了“一种病”】现在人们常常将患有自闭症的孩子称作星星的孩子 , 因为自闭症的孩子对世界的认知迥异于常人 , 虽然他们的身体离我们很近 , 但是心却很遥远 , 就跟星星一样 。
同样 , 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所思也与常人不同 。 大部分人都假定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思维和感受方式是与自己一样的 , 因此他们难以理解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行为 。 通常 , 情感健康的人产生的感觉是基于现实的 。 你的父亲大醉回家(现实) , 你会觉得担忧或者关心(感觉) 。 如果你的老板因为一桩大工程而称赞你(现实) , 你会感到骄傲而开心(感觉) 。

南都周刊|相爱相杀的人们,都得了“一种病”
本文插图
电影《苦月亮》剧照
而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恰好相反 。 当他们的感觉与现实不符时 , 他们就会无意识地去修改现实以匹配自己的感觉 。 这正是他们对现实的感受和你不一样的原因之一 。 威尔打电话告诉妻子米奴 , 他下班后要和同事们一起去喝一杯 , 晚点回家 。 米奴觉得非常焦虑、妒忌 , 甚至感觉自己被拋弃了 。 为了搞清楚自己的感觉 , 她认为一定是威尔做了什么才带来这些情绪 。 她想要指责威尔酗酒;她想告诉威尔 , 他是个很糟糕的家伙 , 在一周辛苦的工作之后不想着陪伴妻子 , 却想要和朋友在一起 。 她无意识地修改了现实 , 好让自己的感觉合情合理 。分页标题
一位女子跟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丈夫离婚后写道:“前夫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从没幸福过 , 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过!’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流淌在他脸上的泪水 , 也永远都不会忘记他话语中的痛苦 。 ”
边缘性人格障碍来自哪里呢?本书表示 , 边缘性人格障碍并非单一成因 。 相反 , 会有多种风险因素导致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产生 , 比如现在 , 个体患上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概率比过去大大增加 。 这大概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 , 压力大增有关 。 风险因素主要分成两大类:生理因素与环境因素 。 对边缘性人格障碍存在易感性的人群 , 一旦处于有问题的环境 , 就有可能导致患上边缘性人格障碍 。 对于某些人来说 , 生理因素可能占主导地位;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 , 环境风险因素则可能有更大的作用 。
发病率等于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之和
本书让很多读者找到了多年困惑的症结 , 在中国某读书网站上 , 读者纷纷吐槽 , 说出自己好多年的痛苦 。 好多人觉得书中说的就是自己 , 或是自己的家人 。 有人说:我妈就是这样 , 让我十分恐惧 。 任何一点小事 , 都有可能引发她的咒骂 , 侮辱 。 有人说:我妈就是这样 , 现在我也是这样 。 有人说:原来我就是这样 , 难怪我男朋友一直说受不了我 , 性格多样化 。
据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统计 ,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发病率几乎相当于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的发病率之和 。 很多读者直指 , 自己的心理问题来自原生家庭 。 虽说本书并不认可边缘性人格障碍是由儿童时期的受虐经历造成的说法 , 但是家庭对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 有人研究 , 在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成年人和具有边缘性人格倾向的青少年中 , 有很大一部分是被领养的孩子 。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典型特征是 , 具有不安全感 , 害怕被抛弃 。
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过:“人是被抛入世界、能力有限、处于生死之间、对遭遇莫名其妙、在内心深处充满挂念与忧惧而又微不足道的受造之物 。 这个受造之物对世界要照料 , 对问题要照顾 , 而自己本身则常有烦恼 。 ”常人都自觉有被抛掷感 , 而边缘性人格尤甚 。
看到别人父母爱抚自己孩子 , 我就想哭
我想起法国儒勒·列那尔的自传体故事集《胡萝卜须》中的胡萝卜须 , 胡萝卜须的绰号 , 是他妈妈给起的 , 因为他的头发是赭红的 , 皮肤上有不少雀斑 。 给个嘲笑的绰号不算什么 , 妈妈对他比这狠的多去了 。 不给他好吃的 , 不给他好穿的 , 就是胡萝卜须睡觉打鼾影响了她的睡眠 , 她就掐他的屁股 , 直到掐出血来 。 胡萝卜须尿床了 , 妈妈竟然将尿做成羹汤喂他 。 喂完了 , 妈妈带着那份又嘲弄又厌恶的神气说:“啊!我的小赃货 , 昨天你自己撒下的那些你统统吃下去啦 , 统统吃下去啦 。 ”“我早猜着了 。 ”胡萝卜须漫声回答 , 脸上面无表情 。 而他的父亲也没好到哪里去 , 他要买书 , 父亲回信道:“你跟我讲的这些作家也是跟你我一样的人 , 他们所做的 , 你也能做到 。 你可以自己写几本书 , 自己去读 。 ”
在这样的父母手里长大 , 人格不障碍都困难吧?
许多年前的一个场景 , 我至今记忆犹新:一天 , 妻子的妹妹带女儿到我家找我儿子玩 , 我儿子和他表妹那年九岁 , 他俩出生时仅仅相差几个月 。 在疯闹中 , 我儿子磕碰到脚 , 破了一点小皮 , 当我小心翼翼地拿碘伏和棉签给儿子擦洗时 。 他那坐在一旁的表妹莫名其妙地哇地一声哭了 。 原来 , 她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待遇 。 她的父母尚可 , 对孩子持散养的态度 , 上心程度稍差而已 , 即便如此 , 见小哥哥被疼 , 她还那样失落 , 更何况那些遭遇边缘性人格障碍父母的了 。 他们的一生阴影该有多深 。
《与内心的小孩对话》是《与内心的恐惧对话》的姊妹篇 , 专门阐述如何去除边缘性人格障碍父母给人的童年带来的负面影响 。 该书提出遭遇人格障碍父母的孩子常有这样的感受:“别人对我好的时候我就会感觉不舒服 , 但我说不上是为什么 。 ”“每当看到别人的父母充满爱意地抚摸自己的孩子 , 我就想哭 。 ” 分页标题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不只是让读者认识边缘性人格障碍 , 更是让读者学会如何跟边缘型人格相处 , 如何帮助身边边缘人格障碍者 。 很多心理咨询师认为 , 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痊愈的希望并不大 。 本书不认同这样的判断 , 兰迪·克莱格写道:“在美国在线和互联网上 , 我遇到了许多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 , 综合应用了心理疗法、药物治疗与情感支持 , 得到了极大的好转 。 这些患者在他们的人生中第一次体验到正常情感时那种欢喜 , 往往也会令我随之感动落泪 。 ”识之 , 方能解之 , 这就是了解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意义 。 未埋头深耕 , 怎么就能断定肯定不行呢?巴甫洛夫曾说:无论在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知道了一切 。

南都周刊|相爱相杀的人们,都得了“一种病”
本文插图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
作者:[美]保罗·梅森(Paul T.Mason)/[美]兰迪·克莱格(Randi Kreger)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译者:李寒
出版年:2020-2
来源|南都周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