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收藏,乾隆|《玉博文物大讲堂》第63期|乾隆朝的霁红釉瓷器 ——容县博物馆藏清乾隆霁红釉瓷器赏鉴

【文物收藏,乾隆|《玉博文物大讲堂》第63期|乾隆朝的霁红釉瓷器 ——容县博物馆藏清乾隆霁红釉瓷器赏鉴】红釉是我国古代瓷器颜色釉中的一种 , 其依据烧成温度的高低 , 可分为高温红釉和低温红釉 。低温红釉主要指的是以氧化铁、金为着色剂在大约1000°以下烧制成的铁红釉和金红釉 , 铁红釉的呈色有矾红、珊瑚红釉等 , 金红釉的呈色是胭脂红、胭脂水釉等 。而高温红釉则主要指的是高温铜红釉 , 即以铜为着色剂在1300°左右的高温还原气氛下烧制成的红釉 , 其呈色鲜艳、纯正 。
高温铜红釉在宋代开始出现 , 其中以钧窑烧制的钧红釉最具代表 , 但呈色并不稳定 。元代 , 出现了浑然一体的铜红釉瓷器 , 但存世量极少 , 很难见到 。明清时期是铜红釉瓷器发展的鼎盛时期 , 特别是在明永宣和清康雍乾时期 , 先后出现了宝石红釉(又称作鲜红、霁红等)、郎窑红、豇豆红釉等 , 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我国高温铜红釉瓷器的种类和数量 。
红釉瓷器中 , 低温红釉呈色稳定 , 烧造相对容易 , 而高温铜红釉的烧造则不易控制 , 烧造难度极大 , 所以民间有“十窑九不成” , “若要穷 , 烧郎红”等说法 。
由于高温铜红釉瓷器难以烧造 , 因此历代的产量都不高 , 得以留存下来的精品瓷器亦比较稀少 。在玉林 , 有关于高温铜红釉瓷器的收藏主要集中在容县博物馆内 , 且以清乾隆时期的霁红釉瓷器为最多 , 也最具价值 , 下面我们就将其一一介绍给大家以飨读者 。
清乾隆官窑霁红釉瓷器
清乾隆款官窑霁红釉盘 , 口径20.9厘米 , 底径13.8厘米 , 高4.7厘米 。盘敞口 , 弧腹 , 圈足 。盘内外均施霁红釉 , 口沿处釉薄透出白色胎骨 , 形成“灯草边” , 整齐、规矩 , 足底饰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此件红釉盘造型规整 , 釉色艳丽 , 是难得的清乾隆霁红釉官窑瓷器 。

文物收藏,乾隆|《玉博文物大讲堂》第63期|乾隆朝的霁红釉瓷器 ——容县博物馆藏清乾隆霁红釉瓷器赏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物收藏,乾隆|《玉博文物大讲堂》第63期|乾隆朝的霁红釉瓷器 ——容县博物馆藏清乾隆霁红釉瓷器赏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霁红釉
霁红釉是高温铜红釉的一种 , 因其烧成之后釉面凝厚莹润 , 色调深红 , 釉面呈失透状 , 像是大雨初霁阳光映衬下的红霞一般 , 故称为霁红 。霁红釉官窑瓷器在明清时期多被用作日坛祭器 , 故又被称为祭红 。
霁红釉于明代初期烧造成功 , 永宣时期是其高峰 , 有宝石红釉、鲜红釉之说 , 嘉靖时期由于原料和工艺的问题而被迫中断 , 改烧低温矾红釉来替代 , 明万历黄一正《事物绀珠》载“嘉靖窑回青盛作 , 鲜红土断绝 , 烧法亦不如以前 , 惟可烧矾红色 。”《大明会典》卷二〇一载“嘉靖二年 , 令江西烧造瓷器 , 内鲜红改作深矾红 。”霁红釉瓷器在明嘉靖断烧之后 , 直到清康熙时期 , 才再度复烧成功 , 并在雍正乾隆时期大量烧造 。
清乾隆民窑霁红釉瓷器
清代 , 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 , 禅位后又继续训政 , 实际在位时间长达六十三年 , 在乾隆皇帝执政的这一时期 , 清初复烧成功的霁红釉瓷器 , 在烧造技术和工艺方面日趋成熟 , 不仅官窑大量生产 , 民窑亦开始逐渐投入 , 并有所生产 。

文物收藏,乾隆|《玉博文物大讲堂》第63期|乾隆朝的霁红釉瓷器 ——容县博物馆藏清乾隆霁红釉瓷器赏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乾隆霁红釉梅瓶 , 口径4.5厘米 , 底径10.6厘米 , 高32.5厘米 。瓶小口 , 短颈 , 丰肩 , 腹下渐收 , 圈足 。

文物收藏,乾隆|《玉博文物大讲堂》第63期|乾隆朝的霁红釉瓷器 ——容县博物馆藏清乾隆霁红釉瓷器赏鉴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乾隆霁红釉蒜头瓶 , 2件 , 口径4.3厘米 , 底径 6.5厘米 , 高19.3厘米 。瓶蒜形口 , 细长颈 , 溜肩 , 胆形腹 , 矮圈足 。

文物收藏,乾隆|《玉博文物大讲堂》第63期|乾隆朝的霁红釉瓷器 ——容县博物馆藏清乾隆霁红釉瓷器赏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乾隆霁红弦纹瓶 , 口径8.6厘米 , 底径 12.9厘米 , 高32.4厘米 。瓶洗口 , 圆唇 , 中长颈 , 宽肩 , 鼓腹 , 腹下渐收 , 圈足 。颈中部饰凸弦纹一圈 。
终清一代 , 霁红釉瓷器都广受各界推崇 , 但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 , 瓷器烧成都极为不易 , 清人龚鉽就曾在《景德镇陶歌》中言“官古窑成重霁红 , 最难全美费良工 。霜天晴昼精心合 , 一样搏烧百不同 。”
容县博物馆所藏的这几件清乾隆时期霁红釉瓷器 , 颜色纯正 , 品类丰富 , 既有官窑器 , 又有民窑器 , 对于我们认识和了解清乾隆时期霁红釉瓷器的整体样貌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殊为难得 。
(注:该文曾发表在2020年5月2日《玉林晚报》第5版上)
文稿来源 / 于少波
图片来源 / 容县博物馆
图文编辑 /梁世薇
校对审核 / 于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