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中国书协百利无一害!

人大教授:撤销中国书协百利无一害!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苦县光和尚骨立 , 书贵瘦硬方通神” 。 杜甫诗中有这样描写李潮书法的句子 , 他认为书法应刚劲有力 , 做人也需如此 。 “见字如面 , 展信舒颜” , 你打开卿卿佳人的书信 , 为每一个笔迹所动心 , 心驰神往地想象她趴扶在桌前的倩丽身影 , 每一笔一划都倾诉尽思念 , 但可以在字迹中感受到她挺拔的脊梁与倔强 。书法就这样明白地显示了人的个性 。 应该怎样对待书法?如何来对待中国书协?最近陈传席先生关于书法的言论引发了大家思考 。风起云时人大教授陈传席先生曾撰写过一篇文章 , 名为《撤销中国书协百利无一害》 , 引起了轩然大波 。 这些惊人的艺术批判言论让陈先生处于风口浪尖的地位 。2004年 , 陈传席先生被聘为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 , 现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的副主任、中宣部评审员 。 有人称他是艺术批评界的专家 , 但是他的众多想法可谓振聋发聩 , 在人性尊严上发出最炙热的呼喊;你说他是专家 , 但是你又能从很多作品中发现最为低级的错误 。
撤销中国书协百利无一害!
陈教授就如巫山云雾 , 捉摸不定 , 琢磨不透 。 他在文中就提出很多自己独特的想法 , 将心思放在追逐名利上的人 , 是无法沉下心来专心书法的 。 他认为撤销书协是一劳永逸的做法 , 既能解决内部问题 , 又能让人专心研究书法 。陈传席教授的文章中就有这样的语句:“书协撤销了 , 书法发展是必然的 , 书法人之间自然也就融洽了 , 不再有矛盾了 , 书法人的人品提高了 , 书法又高了 , 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 ”明暗之间陈教授文章中问题现在确实存在 , 勾心斗角 , 尔虞我诈 。 但事实果真这样吗?中国书协 , 全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 。 其频频有负面的报道流出 。 赵长青在中书协任职13年,其间有数年同时担任中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业内称为"三位一体" , 大权在握 , 却行事不端 。更有之 , 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题字视频流出 , 其中更被网友戏称一年级的小学生都比这位书协主席工整有风范 , 令人咂舌叹惋、大跌眼镜!还有丑书的兴起更是让人们感受到书法美已经被破坏 , 书法不再古朴秀美 。
撤销中国书协百利无一害!
陈教授的文章描写了中国书协的现象 , 究其原因 , 则是中国书协为追名逐利的人创造了条件 。 在组织中 , 行俗世之礼 , 秉陋世之习 。 少数处于高位之人心怀鬼心 , 将职位当成货物来进行等价兑换 , 将进入后的名誉当成炫耀的资本 , 甚至大肆敛财 。当墨香被铜臭所污染 , 当中国技艺被官场俗世所踩踏 。 美 , 便不再是美;名誉 , 也成了一个无用的凭证 。 我们时常感叹:这是个劣币逐良币的社会和时代 。 究其实 , 所有的行当与领域 , 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五彩斑斓的世界中 , 不是所有东西都是非黑即白 , 有看不见的榜样 , 也有太阳照不到的阴暗地方 。 于是 , 这样的隐秘角落就被无限的放大 , 甚至都要掩饰那些曾经的光亮 。 头顶出现一些乌云 , 阴霾便遮住了太阳的光辉 。陈教授在文章中说 , 现在如果要当选书协主席则要人际关系处理得当 , 年龄适合 , 组织能力强 , 并非只要书法造诣高便可以 。
撤销中国书协百利无一害!
而在1984年 , 72岁的启功当选中国书协主席时 , 曾对来者说了这样的一段话 , 将书协主席比作这个茅坑 。 却无数人对这个位置虎视眈眈 。 最主要是处在“茅坑”却大肠干燥 , 没有东西出来 。启功先生上任的话明确表明 , 自己担任书协主席是为了更好的做出贡献 , 呈现更好的作品 , 而非虚占位置 , 这才应该是书协主席应该有的风度与骄傲 , 而启先生至此之后 , 也不断创造出优秀的书法作品 。陈教授文中说 , 因为书协的出现使得当世并无书法大师 , 但在不断的历史文化教育中 , 在不断外来文化的侵袭之下 , 在网络的大量普及与电子信息化的大量铺设之下 , 似乎写一手好看的字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必须的东西 。因此 , 在不尽的消磨中 , 散失对美的理解与书法的敬意 。 但 , 虽然如此依旧也有无数后起之秀的崛起:王为国先生的字点画流畅 , 运笔线条优美;王建元先生的字大开大合 , 有铮铮铁骨之风;李显先生的字行云流水 , 酣畅淋漓 , 更有松快豪迈之感 。
撤销中国书协百利无一害!
书法同心书法为什么重要呢?陈教授解释这是对于美学的一种赏析与塑造 。 中国是世界上四个古老国家中文化唯一被绵延传承下来的国家 , 这其实就与文字密不可分 。在历史长河中 ,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被浓缩在了璀璨而多样的文字之中 , 秦始皇定下的“书同文 , 车同轨”更是在让中华民族在文字与文化中达到了历史的统一 。 使得文字绵延不绝 , 文化传承不息 。那由此衍生出来的文字的艺术便成了书法 , 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 。 中国的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历史的嬗变过程 。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 , 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 。 这也就是人通常说“见字如见人 , 见字晤面” , 这就是书法的魅力所在 。王羲之的行云流水的《兰亭序》赋予了豁达向上进取的豪情;颜真卿广收博取 , 其字体朴拙雄浑 , 自带端正雄浑的气势 。 柳公权独创“柳体” , 其字体斩钉截铁 , 爽利挺秀 , 骨力遒劲 , 不也体现自己一身傲骨?在无数的环境中 , 唯有美 , 是亘古不变的 。 艺术 , 就如陈酒 , 巷子深 , 却也挡不住酒香扑鼻 。分页标题
撤销中国书协百利无一害!
整顿旗鼓书协成立之初旨在于提供平台让更多专研书法的有识之士聚集在一起 。 可以将作品公之于众 , 增加受众性 , 且增加自己协会的专业性 。 而在后来的组织过程中却带入了官僚的风气 , 使得名声变臭 , 专业性也被人诟病 。但 , 书协果真这么不堪?知乎上有一个这样的讨论“加入书协有多难?”最高赞的答主说到自己加入书协的经历:每天练习8小时 , 且师从名门 , 后参展过后 , 方获得资格加入 。 因此书协是一个提供思想与文化碰撞的地方 。古语常言“微斯人 , 吾谁与归?”人是群居动物 , 在群居生活中能快速找到自己的特点 , 并将之放大 , 方位书协成立的宗旨 , “同道中人”讲的便是这个 。陈教授还提倡将书协并入美协之中 , 作为一个分支 。 但美协也有书协有的通病 , 也有人情世俗 , 也存在黑暗 。 就在这篇文章发布不久 , 便有网友表示赞成这个观点 , 认为美不应拘泥于协会 , 书法也不应该由证书来断定 。 但不少网友提出反对意见:没有这样的平台 , 谁能够更好的看到作品呢?在这件事中 , 并非“是非不分 , 黑白不明 , 良莠不辨 , 公义不彰” 。 扬弃是最重要的法则:有则改之 , 无则加勉 。 缓慢适应并徐图改进是书协里唯一的办法 。一般来说 , 亦勿可滞步不前——范仲淹先生且有“不以物喜 , 不以己悲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语 , 吾侪尚不如前人乎?笑对人生 , 隐忍以进 , 终能看见彩虹绚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