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生注意啦!以后多加一门必修课!|大中小学生注意啦!以后多加一门必修课!


近日 , 教育部公布《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劳动教育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大中小学要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普通高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来看文件摘要↓↓↓
大中小学生注意啦!以后多加一门必修课!|大中小学生注意啦!以后多加一门必修课!
文章图片


学段要求

小学
低年级: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 , 开展劳动教育 , 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 , 使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 , 感知劳动乐趣 , 爱惜劳动成果 。 指导学生:
(1)完成个人物品整理、清洗 , 进行简单的家庭清扫和垃圾分类等 , 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2)参与适当的班级集体劳动 , 主动维护教室内外环境卫生等 , 培养集体荣誉感;(3)进行简单手工制作 , 照顾身边的动植物 , 关爱生命 , 热爱自然 。
中高年级: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 , 体会劳动光荣 , 尊重普通劳动者 , 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 。 指导学生:
(1)参与家居清洁、收纳整理 , 制作简单的家常餐等 , 每年学会1—2项生活技能 , 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勤俭节约意识 , 培养家庭责任感;(2)参加校园卫生保洁、垃圾分类处理、绿化美化等 , 适当参加社区环保、公共卫生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 , 增强公共服务意识;(3)初步体验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简单的生产劳动 , 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 , 懂得生活用品、食品来之不易 , 珍惜劳动成果 。
初中
兼顾家政学习、校内外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 , 安排劳动教育内容 , 开展职业启蒙教育 , 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 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和安全意识 , 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 。 让学生:
(1)承担一定的家庭日常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劳动 , 进一步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习惯 , 增强家庭责任意识;(2)定期开展校园包干区域保洁和美化 , 以及助残、敬老、扶弱等服务性劳动 , 初步形成对学校、社区负责任的态度和社会公德意识;(3)适当体验包括金工、木工、电工、陶艺、布艺等项目在内的劳动及传统工艺制作过程 , 尝试家用器具、家具、电器的简单修理 , 参与种植、养殖等生产活动 , 学习相关技术 , 获得初步的职业体验 , 形成初步的生涯规划意识 。
普通高中
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 , 开展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 , 理解劳动创造价值 , 接受锻炼、磨炼意志 , 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 。 指导学生:
(1)持续开展日常生活劳动 , 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 固化良好劳动习惯;(2)选择服务性岗位 , 经历真实的岗位工作过程 , 获得真切的职业体验 , 培养职业兴趣;积极参加大型赛事、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志愿服务 ,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3)统筹劳动教育与通用技术课程相关内容 , 从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项目中 , 自主选择1—2项生产劳动 , 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 , 提高创意物化能力 , 养成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品质 , 增强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 。
职业院校
重点结合专业特点 , 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 , 提高职业劳动技能水平 , 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 。 组织学生:
(1)持续开展日常生活劳动 , 自我管理生活 , 提高劳动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能力;(2)定期开展校内外公益服务性劳动 , 做好校园环境秩序维护 , 运用专业技能为社会、为他人提供相关公益服务 , 培育社会公德 , 厚植爱国爱民的情怀;(3)依托实习实训 , 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 , 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 , 提升创意物化能力 , 培育不断探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 坚信“三百六十行 , 行行出状元” , 体认劳动不分贵贱 , 任何职业都很光荣 , 都能出彩 。
普通高等学校
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 , 注重围绕创新创业 , 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 , 积累职业经验 , 培育创造性劳动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 。 使学生:
(1)掌握通用劳动科学知识 ,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社会主义劳动关系 , 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 , 具有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2)巩固良好日常生活劳动习惯 , 自觉做好宿舍卫生保洁 , 独立处理个人生活事务 , 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 , 提高劳动自立自强能力;(3)强化服务性劳动 , 自觉参与教室、食堂、校园场所的卫生保洁、绿化美化和管理服务等 , 结合“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服务性劳动 , 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和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4)重视生产劳动锻炼 , 积极参加实习实训、专业服务和创新创业活动 , 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运用 , 提高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 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创造有价值的物化劳动成果 。 分页标题
劳动教育途径——
1.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
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 。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 , 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 , 与通用技术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统筹 。
职业院校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 , 不少于16学时;主要围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组织、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方面设计 。
普通高等学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明确主要依托的课程 , 可在已有课程中专设劳动教育模块 , 也可专门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 , 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课程内容应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 , 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 , 并经历必要的实践体验 。
2.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
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要有重点地纳入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不分贵贱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 纳入歌颂劳模、歌颂普通劳动者的选文选材 , 纳入阐释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内容 , 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的教育 。 数学、科学、地理、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 。
职业院校要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公共基础课 , 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安全、劳动法规教育 。 专业课在进行职业劳动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 , 注重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 , 吃苦耐劳、团结合作、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
普通高等学校要将劳动教育有机纳入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 不断深化产教融合 , 强化劳动锻炼要求 , 加强高等学校与行业骨干企业、高新企业、中小微企业紧密协同 , 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专业类课程主要与服务学习、实习实训、科学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相结合开展各类劳动实践 , 注重分析相关劳动形态发展趋势 , 强化劳动品质培养 。 在公共必修课中 , 要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劳动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教育 。
3.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
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 丰富劳动体验 , 提高劳动能力 , 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 。
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 , 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 , 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生活中的劳动事项和时间 , 纳入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
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 , 采用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项目实践等形式进行 。 小学以校内为主 , 小学高年级可适当安排部分校外劳动;普通中学、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兼顾校内外 , 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安排 , 以集体劳动为主 , 由学校组织实施 。 高等学校也可安排劳动月 , 集中落实各学年劳动周要求 。
4.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
学校要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 要通过制定劳动公约、每日劳动常规、学期劳动任务单 , 采取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等组织形式 , 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 , 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 , 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 。
要举办“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劳动榜样人物进校园活动 , 组织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 , 综合运用讲座、宣传栏、新媒体等 , 广泛宣传劳动榜样人物事迹 , 特别是身边的普通劳动者事迹 , 让师生在校园里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 , 聆听劳模故事 , 观摩精湛技艺 , 感受并领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 , 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
来源 | 教育部官网
【大中小学生注意啦!以后多加一门必修课!|大中小学生注意啦!以后多加一门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