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未来或由发热监测向症状监测为主过渡
图片
7月18日 , 吴浩(左一)在丰台一社区指导社区防疫消杀 。 丰台区委宣传部供图
图片
从目前数据来看 , 新发地聚集性疫情有34%的确诊病例不发热 , 这意味着将来可能要从单纯的发热监测向症状监测为主过渡 , 只要有不适应的症状就要及时报告 。 ——吴浩
截至7月18日 , 北京已连续13天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零新增” , 中风险街道仅剩花乡一地 。 从6月11日新增1例 , 到7月6日零新增 , 数月累积的经验与资源让北京在26天内迅速控制住这场疫情 。
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市社区卫生首席专家吴浩7月18日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 , 这次疫情之所以能快速平稳 , “早发现”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 这说明近半年的防疫宣传教育是有效的 。
针对今后的日常防疫 , 吴浩认为 , 将来可能要从单纯的发热监测向症状监测为主过渡 , 要做好与病毒长期作战的准备 , 在“早发现”上面进一步加强 , 这需要人人都是“战疫者” 。 民众要掌握和了解病毒相关知识 , 并且转化为行动 。 这次北京的经验就提示我们 , 虽然病毒很狡猾 , 但是如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 那么治愈率是很高的 , 也没有死亡病例 , 这就能够消除老百姓(603883,股吧)对新冠病毒的恐慌 。
疫情迅速平稳 “早发现”很重要
新京报:到18日 , 北京已经连续13天“零新增” , 回头看 , 疫情之所以能够快速平稳 , 北京做了什么?
吴浩:这次疫情能够这么快平稳下来 , 体现了“早发现”的重要作用 , 这里面包括几个方面 。
首先是居民自身健康素养的提高 , 出现症状后能主动报告、主动就医 , 并采取措施 , 这说明之前半年我们的宣传教育是有效的 。
第二是疫情初期迅速动员了专业技术部门 , 比如通过采样、流调等手段发现病例绝大部分与新发地批发市场相关联 , 由此迅速锁定了疫情风险地 , 特别是锁定了牛羊肉大厅 , 这其中专业技术力量发挥了作用 。
我们还借助了现代信息技术 , 运用大数据行动轨迹迅速锁定密接人群和高风险人群 , 并进行预警、隔离和管控 。
包括核酸检测在内的实验室诊断也非常重要 , 我们对高风险人群进行了“应检尽检” , 目前检测已经超过1100万人次 。 通过核酸检测筛查出了一批无症状感染者和确诊病例 , “挖”出了隐藏的、潜在的“爆点” 。 目前来讲 , 核酸检测还是快速筛查非常有效的一种办法 。
新京报:这次疫情北京没有采取全面封闭管控的措施 , 但成功地控制住了社区传播 , 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吴浩:专家研判发挥了重要作用 , 如何把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结合 , 把疫情防控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 这需要科学的研判 。
所以 , 我们没有进行大面积封闭管控 , 而是以街道为单位划分了不同风险等级 , 中高风险街道小区也没有全部封闭 , 而是通过对与确诊病例直接相关性高风险的小区进行判定 , 从而精准地封闭管控 。
对密接人群的管控也视风险不同采取了不同做法 , 有的是居家管控 , 有的是在隔离点管控 , 隔离点管控的时间也不同 , 有的是“14+14” , 有的是“14+7” 。
此外 , 建立一个高效的协同指挥体系对疫情防控是非常重要的 , 专家研判提出建议 , 还需要领导果断决策 , 迅速发挥组织动员作用 。
疫情初期 , 北京第一时间向新发地派遣了工作组 , 指导丰台开展工作 。 由于隔离人员众多 , 北京动员了全市资源帮助丰台分担隔离人员 。 民众的配合和参与也很重要 , 很多封闭管控的小区里都有大量的居民志愿者 。
整体来讲 , 疫情防控考验社会治理能力 , 高效的社会治理一定会缩短疫情防控时间 。 分页标题
要做好与病毒长期作战的准备
新京报:随着新发地聚集性疫情平稳 , 人员流动开始增加 , 接下来的日常防疫应该注意什么?
吴浩:首先就是要固化我们在应急作战中获得的好的防控经验 , 比如 , 继续加强个人卫生工作 , 加强环境治理 , 不让病毒有存活空间 。 更重要的是 , 要做好与病毒长期作战的准备 , 在“早发现”上面进一步加强 , 这需要人人都是“战疫者” 。
怎样才能做到“早发现”?一方面 , 要让民众掌握和了解病毒相关知识 , 并且转化为行动 , 这个是很重要的一点 。 这次北京的经验就提示我们 , 虽然病毒很狡猾 , 但是如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 那么治愈率是很高的 , 也没有死亡病例 , 这就能够消除老百姓对新冠病毒的恐慌 。
另一方面 , 单位发挥主体责任和同事之间的互相提醒非常重要 。 疫情平稳之后 , 人员交流和活动空间更大 , 人们逐渐回归工作岗位 , 有些时候当事人自己没有意识到 , 就需要身边同事和单位加以提醒 , 及时报告、就医 。
必须注意的是 , 从目前我们掌握的数据来看 , 新发地聚集性疫情有34%的确诊病例是不发热的 , 这意味着将来我们可能要从单纯的发热监测向症状监测为主过渡 , 只要有不适应的症状就要及时报告 。
新京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健康的守门人”之称 , 在半年多的疫情中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是否得到加强?
吴浩: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是一个极大的锻炼 , 同时也密切了基层医务人员和民众的联系 。 因为北京医疗资源比较丰富 , 过去民众更多选择大医院就诊 。 通过这次疫情 , 民众发现基层医疗机构也还是不错的 , 也能做很多的事情 , 未来可能会更多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近就诊 。
同时 , 做好与病毒长期作战的准备 , 还需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继续发挥作用 。 比如刚刚说的如果之后从发热监测向症状监测为主过渡 , 一旦出现症状可能首选推荐民众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 , 这样能极大减少人员聚集 , 再由基层医疗机构进行筛查和判断 , 是否需要去专科医院就诊和排查 。
本版采写/新京报采访人员 姜慧梓
本版摄影(除署名外)/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嘉宁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 央视|新疆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确诊病例将呈下降趋势
- 张文宏:世界疫情高峰未到 控制或需两年
- 最壕网购:爱尔兰土豪疫情期间砸4千万买岛屿
- 张文宏:全球疫情高峰还没到 控制基本上要2年左右
- 深圳对民办幼儿园提供3个月疫情专项补助,每班每月不低于四千元
- 中年|华兴源创“吃螃蟹”拓业务 未来增长何以驱动?
- 美国|疫情下的美国:穷人的不易与富人的不义
- 首例|辟谣:乌鲁木齐新发疫情首例指证病例无境外旅居史
- 人民网|疫情期间乌鲁木齐各类患者分类救治
- 疫情|刚刚,全球抗疫传来两个“坏消息”,拉响了何种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