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记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城喇叭戏


_本文原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城喇叭戏
时间:2008年 类别:传统戏剧 地区:辽宁 编号:Ⅳ—100
批次: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 辽宁省鞍山市

辽宁记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城喇叭戏
本文插图

  • 海城喇叭戏起源于辽宁海城地区,至今约有300年历史 。 清初海城牛庄镇,是东北最大的商贸港口 。 到了雍、乾年间,外省商号大量涌入,店伙大多由原地招来,他们带来的家乡小戏先后传入本地秧歌会中,在秧歌会中因为用海城方音演出,又统一用秧歌队的唢呐(俗称喇叭)伴奏,这一小剧种日渐壮大,形成了辽宁最早的地方民间剧种海城喇叭戏 。
  • 海城喇叭戏除唱腔外在化装、表演等方面仍保持明代甚至明代以前的某些特征,如在化装上旦角脸上贴“花黄” , 生角脸谱多以昆虫勾脸,老蒯头上饰牛角等,在表演上仍存有哑剧遗风,表演繁琐细致,如仅备马一节即表演近十五分钟 。

辽宁记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城喇叭戏
本文插图
  • 海城喇叭戏主要流行于农村或村镇,演员全为农民无纯专业演员 , 演员与观众零距离,无明显区分 。 其次该剧种是秧歌会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 自清末辽南地秧歌发展成辽南高挠以来,有些短小的喇叭戏剧目又由地上跷演出,这种跷上演戏的剧种是比较罕见的 。
  • 海城喇叭戏是广泛流传于海城一带的地方小戏剧种 。 早期的民间艺人 , 因受条件的限制 , 仅头戴一顶圆毡帽 , 身穿大布衫 , 系腰带以扮演戏中各种人物 , 因此又称“大布衫子”戏 。 由于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唢呐 , 唢呐在当地俗名“喇叭” , 故称“喇叭戏” 。
  • 海城喇叭戏 , 以当地民歌为基础 , 吸取江西弋阳腔、山东柳腔等外来声腔 , 兼收并蓄 , 形成了诸腔杂陈的民间喇叭戏声腔体系 。 音乐曲调欢快优美 , 清新流畅 , 跌宕起伏 , 火爆高亢 , 节奏性强 , 适于载歌载舞 。 海城喇叭戏的角色分生、旦、丑三行 , 在此三行中又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为主 。 海城喇叭戏的表演由于早期同秧歌 , 后与高跷结合 , 从而溶两种艺术为一体 , 其中“跷功”、“手绢功”、“扇子功”等被巧妙地融合在海城喇叭戏的表演之中 , 形成了跷戏结合的独特艺术表演形式 , 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及质朴的乡土气息 。
  • 海城喇叭戏的传统剧目 , 多为反映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三小”戏 , 部分根据当地民间传说、故事编成 。 如(茨儿山)或《大茨儿山》、神州会等 。 剧情具有情节简单、词语朴实、通俗易懂的特点 , 雅俗共赏 , 为当地人所喜闻乐见 。
  • 经专家在海城地区挖掘 , 整理、改编《王婆骂鸡》、《打枣》、《梁赛金擀面》等海城喇叭戏传统剧目22部 , 创作新编剧目《夸庄稼》、《会亲家》、《偷驴》等24部 。 《王婆骂鸡》、《夸媳妇》等戏在省、市文艺刊物发表 , 并在省、市、县广播电台录音播放 , 《梁祝下山》被选入《中国民歌选》 。 著名艺人有海城耿庄镇艺人高德震等 。
  • 相关传承人:

辽宁记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城喇叭戏
本文插图
  • 赵有年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 项目名称: 海城喇叭戏
  • 项目类别: 传统戏剧
  • 赵有年 , 1928年出生 , 辽宁海城英落镇后英村人 。 17岁开始学习高跷喇叭戏 ,1947年开始学习评剧 , 先后在辽宁鞍山戏曲会群众曲艺社、海城评剧团当演员 。 表演传统剧目《红月娥做梦》、《拉马》等 , 授徒120多人 , 编写剧本《鞭打芦花》 。
【辽宁记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城喇叭戏】分页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