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闪击战首次对波兰成功实施真有那么简单?看看背后的故事

1939年9月1日 , 德国撕毁德波互不侵犯条约 , 出动53个师又1个旅(7个装甲师和8个摩步师) , 编成南方和北方2个集团军群 , 在2800辆坦克、1939架飞机、6000门火炮以及40艘舰艇支援下对波兰发起进攻 。 仅仅32天后 , 德军就以仅损失4.4万余人的代价就击败了波兰百万大军 , 开创了世界战争史上闪击战的先河 。

德军|闪击战首次对波兰成功实施真有那么简单?看看背后的故事
文章图片
波兰骑兵团
实际上细细探究起来 , 在德军胜利的背后 , 隐藏着许多危机 , 而且充满着侥幸以及“强大盟友”的帮助 。 如果盟国和波兰加以利用 , 或许战局就完全改观了!

德军|闪击战首次对波兰成功实施真有那么简单?看看背后的故事
文章图片
德波战争示意图
一、 战役部署上危机四伏
1. 关于两线作战
应该说 , 德军进攻波兰是在两线作战威胁下的一次军事行动 。 当时 , 德军东面有波兰40多个师 , 装备870辆坦克、火炮4300门、飞机1000余架;而西面则是英法联军110个师 , 装备坦克3000多辆、火炮2.6万余门、飞机3000余架 。 德军此时总兵力共106个师 , 装备坦克3195辆、火炮1万余门、飞机2500架 。 相比之下 , 德军处于严重劣势 , 不具备两线同时开战的能力 。 因此 , 如何减轻两线作战负担是保证其不败的关键 。
为了最大限度的集中主要兵力击败波兰 , 德军为此所做努力是在德法边境的齐格菲防线驻守了33个师并可以得到第2和第3航空队共约500架飞机的支援 。 同时 , 希特勒严令西线德国空军在英法空军没有没有进行大规模攻击前不得越境进攻 , 只能在德国本土实施防御 。

德军|闪击战首次对波兰成功实施真有那么简单?看看背后的故事
文章图片
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博克
从德军部署来看 , 仅在西线留下33个师的兵力显得远远不够 。 何况这33个师中没有装甲与摩托化部队且只有11个是现役师 。 齐格菲防线虽说可以依托但并不很牢固 , 这一点上远远比不过法国的马其诺防线 。 而且防线也缺乏足够的纵深 , 对于势力庞大的英法联军并不能构成很大的阻碍 。 500架飞机可以对守军起到增援作用 , 但同英法联军上千架飞机相比则感觉有些寒酸 。 所以实际上德军进攻波兰有很大的冒险性 , 因为两线威胁并没有真正解除 。

德军|闪击战首次对波兰成功实施真有那么简单?看看背后的故事
文章图片
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司令伦德施泰特
德军在西线的33个师直接面对的是法国驻守马其诺防线的86个师 , 两者兵力相差悬殊 。 何况 , 法国空军可以出动对德国军火基地-鲁尔区实施大规模轰炸 , 如果真的发生的话 , 将会严重影响德军作战计划 。 而且 , 对于法军来说 , 这应该是保存己方实力而又能打击德国的最佳方案 。 德军的许多将领在9月份也最担心这件事的发生 。
尽管由于法国害怕空袭会引起德国报复而最终没有出动空军对德国实施空袭 , 但德国自身以寄希望于德不动则法不动的消极思想来组织西线防御本身有很大问题 。 在这个问题上 , 法国没有轰炸德国是胆小而缺乏眼光 , 对于德国来说没有背后遭到空袭实属侥幸 。

德军|闪击战首次对波兰成功实施真有那么简单?看看背后的故事
文章图片
法国轰炸机
这里笔者需要指出的是 , 德国在对波兰作战中是没有必要担心英法大规模进攻的 , 原因就是有苏联的暗中帮助 。 在苏波战争爆发次日即9月2日 , 苏联就宣布局部动员 。 而在英法对德宣战后两天 , 9月5日 , 伏罗希洛夫命令基辅和白俄罗斯特别军区进入战备状态 。 这时的形势非常明朗 , 波兰已经处于与德国作战 , 英法也已经卷入;此事无论是英法波德还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 , 都不会威胁到苏联 。 这时的苏联是中立国 , 在“事不关己”时它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为“世界和平”而协助仇视自己的波兰攻打德国 。 显然 , 苏联的军事举动是针对英法对德宣战的 。 9月9日 , 法国第4集团军向萨尔布吕肯地域实施有限进攻 。 第二天 , 苏联西部军区部队再次进入战备状态 , 进一步证明了这个意图 。分页标题

德军|闪击战首次对波兰成功实施真有那么简单?看看背后的故事
文章图片
1939年9月18日红军进入利沃夫
9月17日 ,“苏军向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开始解放进军 , 以便将渴望重归苏维埃共和国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的生命财产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 , 并制止希特勒侵略的进一步扩大 。 ”这个行动 , 协助德国的用意很明显 , 当然还有自身国家利益需要 。
【德军|闪击战首次对波兰成功实施真有那么简单?看看背后的故事】结合德苏秘密协定 , 无疑苏联两次将军队进入战备状态真正目的在于帮助德国牵制、消灭波兰 , 并以此来威慑英法 , 为德国减轻西线威胁 , 以使德国在万一遭到英法大规模进攻时不必顾虑波兰而全力对付英法 。 这样 , 苏联不仅能够得到协定中划归自己的势力范围 , 而且也能利用英法同德国大战之际四处扩张并最终坐收渔利 。

德军|闪击战首次对波兰成功实施真有那么简单?看看背后的故事
文章图片
1939年10月25日报纸 , 红军解放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
2. 兵力部署
根据现有资料 , 德军进攻波兰兵力部署如下
南方集团军群:88.6万人 , 第10集团军、北翼第8集团军、南翼第14集团军 , 共有33个师
北方集团军群:63万人 , 第4集团军 , 第3集团军;共有21个师 , 其中11个师部署在东普鲁士 。
上述两个集群的装甲部队都在波兰西部边境的西普鲁士展开 。
笔者认为德军的部署应该不予肯定 , 尽管在实际作战中并没有起到一些不利作用 。
德军进攻波兰的主攻部队是装甲兵 , 而保证战役顺利进行的关键是尽量避免装甲部队前进受阻 。 而纵贯波兰中西部的维斯瓦河正是这样一个天然的障碍物 。 倘若波军依托这个巨大的“防坦克沟”进行防御 ,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抵消反坦克武器不足的弱点 , 对德军装甲部队迅速推进有不利影响 。
另外 , 德军在东普鲁士仅部署11个师也是一个较大失误 。 这11个师中没有装甲部队 , 突击能力弱、抗突击能力也不行;而且 , 东普鲁士被波兰领土三面包围 , 缺乏支援;如果兵力不足 , 容易被对方歼灭 。 波军如果集中兵力即便不依靠装甲部队 , 对付这11个师还是胜算很大 。 如果这部部队被歼 , 德国北方集团军群也会实力大损 , 最终可能对战局产生无可估量的影响 。

德军|闪击战首次对波兰成功实施真有那么简单?看看背后的故事
文章图片
波兰7TP轻型坦克
还有 , 德军在制定作战计划中没有采取大规模合围部署 , 而基本属于追击方案 , 从而未能在开战之初利用突袭条件大量歼灭波兰军队 , 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整个作战有了32天的拖延 。
二、 进攻中的一些问题
1. 闪击战的成功背后
在这场战争中 , 德军使用大批装甲部队、摩托化部队等快速兵团突破波军防线 , 迅速插入波军后方并将其包围歼灭 。 应该说 , 德军以较小代价取得胜利主要原因是闪击战术运用得当 。 但笔者觉得经过认真分析之后 , 德军作战中依旧有些问题 。
首先 , 虽然德国是第一个组建了装甲师的国家 , 但是除了装甲部队军官外的大部分高级军官 , 包括最高统帅部的官员们都对装甲兵运用属于外行 。 他们都普遍认为 , 现代战争尽管有了新兵种的出现 , 但基本仍然同一战一样 , 仍是以步兵作战为主 , 装甲兵只是支援步兵的一个兵种 , 只能从属于步兵 。 这一点从德军只成立了装甲师和将装甲师隶属于步兵军而没有单独成立装甲军可以看出 , 这对发挥装甲兵的威力和加速战役进程相当不利 。 更何况德军此时装备的坦克多为轻型坦克 , 甚至有相当数量训练用的I型坦克 , 装甲和火力都很薄弱 , 这在某种程度上又大大增加了德军在这次战役中的危险程度 。 整个战役中德军损失坦克217辆 , 而波兰宣布德军损失坦克和装甲车900余辆 , 损失数量较大与此有些关系 。分页标题

德军|闪击战首次对波兰成功实施真有那么简单?看看背后的故事
文章图片
1939年9月波兰TKS装甲车连
其次 , 德军中许多中下级军官是比较称职的 , 能够身先士卒 , 鼓舞士气 , 但这同时也造成军官伤亡率相当高 , 使得一些战斗因为缺乏指挥部队乱成一团 。 由于这场战役是德军第一次实战 , 士兵们也缺乏经验 , 缺少现代战争多兵种协同作战的概念 。 部队在行进中相互混杂、战场上怯战、误伤时有发生 。 德军的混乱给波兰造成多次反击机会 。
比如9月9日 , 波军“波兹南”集团军强渡布祖鲁河(Bzura) , 向其东南方向的德军第8集团军侧翼实施反突击 , 德军在援军12个师的支援下击退波军反击并合围该集团军 。

德军|闪击战首次对波兰成功实施真有那么简单?看看背后的故事
文章图片
布祖鲁河反击1939年9月9日-12日
不过侥幸的是 , 波军的情形更为混乱 。 如果在初战失利后仿效德军将残存装甲部队集中使用并配合其他部队在夜间对德军混乱部队反击 , 很有可能对德军构成较严重威胁 。 所以说 , 对于德军在对波兰作战运用闪击战的成功 , 公正评价是一半靠自身努力 , 另一半则是己方缺点未被波军利用和对方自身失误所赠 。
2. 关于华沙战役
华沙是波兰的首都 , 西邻维斯瓦河 , 在政治、经济、军事意义上十分重要 。 对于德军来说 , 迅速攻克华沙可以对波军士气以及抵抗意志予以沉重打击 , 有利于战役的速战速决 。

德军|闪击战首次对波兰成功实施真有那么简单?看看背后的故事
文章图片
布鲁祖河反击1939年9月13-14日
熟悉战争过程的战友们都清楚 , 战争仅仅爆发一周后 , 9月8日 , 德军第4装甲师先头部队已经抵达华沙城下 。 按照常理 , 此时华沙波兰守军仓促应战 , 缺乏准备 , 并且已经有东撤迹象 。 正常来说 , 上策是放任波军撤出华沙城再行围歼 , 但德军却是并未突袭该城反倒是绕道将其包围后又向东推进 , 使得波军拼死反抗 , 而德军知道9月28日方才攻克该城 。 这其中固然有波军英勇抵抗的因素 , 但我认为更主要的是希特勒的干预 , 而这一点许多人可能忽略 。
9月9日 , 即德军抵达华沙城下的第二天 , 希特勒发出第三号命令 , 要求进攻波兰的陆空部队做好调往西线的准备 。 原来这一天 , 西线的法国第4集团军向德军发起了试探性的进攻 , 而希特勒非常担心这是对方大规模进攻的前奏 。 为了防止两线作战 , 做为德国来说 , 需要保存实力 , 尤其是需要保存装甲部队和空军等快速兵团的实力 , 以便一旦形势紧迫时可以迅速西调 。 不过 , 在未明确法军意图前 , 德军是不应该调往西线的 , 只能处于一种待命状态 。 同时 , 对于德军来说 , 也需要为部队西调后仍能有实力依靠剩余部队打败波军做好准备 , 这就需要其在调动之前抓紧时间 , 尽可能多的包围和歼灭波军 , 以减轻日后东线战场上波军对峙的压力 。 如果放任波军华沙守军向东撤离将使德军难以保证在西调前追上并歼灭这支12万人的部队 , 况且法军9日的行动明显是针对8日德军夜抵华沙一事 。 德军采取对华沙的围而不克策略应该说相当高明 , 一方面有利于稳住法军 , 另一方面又可以争取时间歼灭更多的波军有生力量 。

德军|闪击战首次对波兰成功实施真有那么简单?看看背后的故事
文章图片
华沙作战1939年9月9-10日
正是出于这一初衷 , 德军才将准备东撤的波军又堵回了华沙 , 并放弃了迅速攻克华沙的胜利 , 转而向东以求歼灭更多波军及其新建兵团 , 为最终胜利奠定基础 。 果然几天后 , 9月12日 , 根据英法最高层的指示 , 法军的进攻行动停止 。 9月13日 , 德军兵临布列斯特要塞 。 这次德军一反前次在华沙的围而不克而是集中兵力经过4天攻坚 , 力克该城 , 随后形成了将波军在布格河以西部队全部合围 。分页标题
在攻克要塞过程中 , 为了防止法军再次发起进攻和因华沙波军的牵制导致进攻要塞兵力的不足 , 德军于9月15日请求苏联出兵 。 这个请求正中斯大林同志的下怀 , 2天后即9月17日 , 苏联白俄罗斯方面军(下辖第3、4、10、11集团军以及骑兵机械化集群和独立步兵第23军)与乌克兰方面军(下辖第5、6、12集团军)分别在科瓦廖夫和铁木辛哥指挥下开进波兰东部 。 这个行动 , 立刻将布列斯特以东30余万波军牵制并吸引过去 , 使得德军也迅速攻克了该要塞 。

德军|闪击战首次对波兰成功实施真有那么简单?看看背后的故事
文章图片
华沙作战1939年9月24-27日
当然 , 德军请求苏联出兵的另一个原因也同华沙之战有关 。 由于华沙波军的牵制 , 使德军难以攻克布列斯特 。 而且从这一战斗中德军也敏锐的洞察到进攻波兰东部的困难:波兰东部此时波军尚有30余万人 , 而且波兰东部南北距离比波兰西部长得多 , 继续向东推进势必大大拉长战线 , 而德军总兵力不足 , 不仅难以迅速歼灭波军残部 , 而且因距离西线越来越远又会造成无法及时大量的部队西调 。 显然 , 请苏联出兵相助为上策 。
当9月25日波兰东部战斗结束后 , 双方议定了一条分界线 , 而德军也随即向华沙发起总攻并很快攻陷该城 。 这充分说明德军将华沙波军留在战役后期解决并不是真正处于兵力不足或者波军实力较强大 , 而是为了更多歼灭波军有生力量和便于西调 。 正是因此获得的10多天时间里 , 使得德军歼灭了华沙以东布格河以西波军主力 , 取得了对波军的巨大优势 。 这样即便西线有事主力部队西调 , 剩余的军队也能从容应对残存波军 , 基本解除了两线作战的危险 。 否则 , 德军可能无法歼灭波军主力 , 也不能防止法军一旦大规模进攻后被波法两军夹击的严重后果了 。

德军|闪击战首次对波兰成功实施真有那么简单?看看背后的故事
文章图片
1939年10月在华沙的德国Pz.kpfw.II Ausf.B坦克
综上所述 , 尽管有那么多的潜在危机以及多少有幸运成分 , 包括“盟友”的支持 , 不过德军战前在政治、军事、外交方面进行了大量准备; 战略指导思想先进;采用闪击战战术 , 空地配合 , 穿插、包围、迂回地运动 , 以攻为守;在作战指挥上灵活、掌控得力;官兵整体素质较高 。 这场战争充分显示了坦克兵团在航空兵协同下实施快速突击的威力 , 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