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鹏论|坤鹏论:悬置求空,追求正确的开始


_本文原题:坤鹏论:悬置求空 , 追求正确的开始
空 , 是幸福的 , 是人类最高层次的幸福!——坤鹏论

坤鹏论|坤鹏论:悬置求空,追求正确的开始
本文插图
今天 , 坤鹏论谈谈自己学习现象学及其悬置的心得体会 。
一、我对悬置的心得与应用建议
我们总说 , 万事开头难 , 演绎逻辑也强调 , 开始正确 , 结论不错 。
但是 , 很多错误往往从起点就开始了 , 方向不对 。
特别是 , 人类有个验证性偏见的心理特征 。
验证性偏见就是 , 如果主观上已经有了某种看法或观点时 , 我们往往倾向于寻找或直接接受那些能够支持原有看法的信息 , 而忽视那些可能推翻原有看法的证据 , 疑人偷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更可怕的是 , 即使是最公正、最客观的科学家 , 也无法避免会犯验证性偏见 , 而去避免收集和认可对他们的结论不利的证据 。
所以 , 一旦开始的时候 , 我们就因为已有的知识、常识、理论形成了主观的观点 , 那么 , 再改变 , 实属不易 。
由此可见 , 胡塞尔的悬置更加有其道理了 。
除了保证有个最纯洁的开始之外 , 悬置还能够起到防止在讨论中转换论题 , 在分析中运用间接知识 , 或者间接地运用所要论证的知识 , 导致循环论证 。
胡塞尔认为 , 这是哲学分析中很容易犯的错误之一 , 即人们在思考问题时总是爱将某些东西看做是理所当然 , 并在不知不觉之中将之用作论证的根据 , 而事实上 , 这些根据往往自己就是需要证明的 。
坤鹏论认为 , 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 , 比较容易实践的悬置 , 就是在思考问题时 , 把个人的因素排除在外 , 换位思考 , 提出一个观点就考虑 , 别人会认同吗?如果不认同 , 会有哪些不认同 , 我又该如何应对等 。
写文章也一样 , 比如:坤鹏论在写作过程中 , 经常会对出现的名词试问 , 我懂它 , 但是 , 别人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
正是这样的试问 , 也让我发现很多自以为明白其实真不懂的知识 , 甚至以前的认知根本就是错误的 。

坤鹏论|坤鹏论:悬置求空,追求正确的开始
本文插图
我们只要留意观察以及自察就会发现 , 人类的所有职业中人数最多的当属评论家 , 因为 , 每个人都在从事它 , 我们每天都会做出不少评论 , 上至国家 , 下至邻里同事 , 就像站在上帝的位置 , 指点江山 , 仿佛只要照自己所说的“如果如何如何” , 一定就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
这样的评论一般是 , 先是单纯地判定人家的对与错 , 并简单地认为换个做法肯定就会对了 。
哎 , 咋不上天呢!
所以 , 当我们下意识地想要发表自己所谓的真知灼见时 , 请想一想:
为什么你只能评头论足 , 人家却已傲立群雄了!
如果你说人家傻 , 还不如人家的你 , 岂不是更傻 , 这不是连带着自己也骂了!
所以 , 坤鹏论认为 , 我们最该悬置的就是这种无聊的评论 。
很多事情 , 不亲自参与 , 根本不可能知道真相 , 就像人们总是看什么都简单 , 真要动手 , 就会发现皆有学问 。
而且 , 具体到一件件事 , 都会有着不同的背景、条件、前因……
而它们 , 甚至只是小小的一点 , 都可能会令事情整个变了方向 。
另外 , 你所认为的 , 人家难道没想到吗?
这个世界上 , 想不到的真不多 , 更多的是想得到却办不到 。
因此 , 不知比知 , 更具智慧 。
当然 , 不评论不代表不思考 , 人们对别人的评论也都是思考的表现 。
不过 , 思考不该如此武断表面 。
我们该学习悬置的方法 , 结合《悬置的方法有哪些?》提到的描述定义法和自由想象法来思考 。分页标题
其实 , 这和坤鹏论常提到的“总—分—总”法类似 , 同样 , 也最好使用思维导图配合 。
事情是第一个总 , 分就是描述定义 , 越详细越好 , 将事情的客观存在一一列出来 , 并继续通过自由想象法列出所有对策和方法 , 最后 , 再对它们一一进行筛选排除 , 找出本质以及直击本质的策略 , 这是后面的总 。
这才是对自己最有用的思考 。
现象学的中心思想就是认识事物时 , 先放下所有 , 放空自我 , 还原到不带任何杂质 , “再减就什么也不是”的纯粹意识 。
这个说起来容易 , 做起来会非常难 。
因为正如胡塞尔所说的 , 意识是灯塔 , 外部事物在每个人那里都有各自对应的意识 , 遇到时 , 相应的意识就会进行指向 , 帮助人们确定它是什么 , 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 。
但是 , 意识是因人而异的 , 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 , 将其称为认知也无不妥 , 可能更容易理解些 。
我们都不否定 , 认知是分层次的 , 是有高下之分的 。
【坤鹏论|坤鹏论:悬置求空,追求正确的开始】人 , 很多时候 , 靠的是认知分门别类 , 也靠认知形成一个个群体 。
我们谁都不否认 , 我们不是全知全能的神 , 只要还在地球上 , 看待事物 , 必然会因为自己认知有限的问题 , 产生偏见 。
你说 , 这个东西我看不惯 , 你为什么不能接受?就是因为你的认知框住了你 , 过去看不惯 , 从来没有接受过 , 所以 , 现在的你还是看不惯 , 不接受 。
一般的人 , 只认自己认知到的东西 , 至于认知到的东西存在不存在、对不对 , 那都不是问题 , 人们认为这个就不需要考虑 。
不过 , 现在我们学习了现象学 , 学习了悬置 , 起码可以有意识地在面对事物前 , 先把认知放进括号里面 。
也就是把对事物曾经有过的经验、意见、理论、观点都放到括号里搁置起来 。
这样就能尽可能地排除已有的偏见、信仰、意见 , 各种未经考察的理论、假设与先决条件 。
也就是将自己头脑中所有历史上存在的、对应的东西先存而不论 , 排空到括号里面 。
然后再通过描述法、自由想象法 , 一一验证 , 去伪存真 。
比如:人类有个特别有趣的特点——总是瞧不上新一代 , 前浪总觉得后浪哪儿哪儿都有问题 。
为什么呢?
主要就是先入为主地拿自己的认知来衡量新一代 。
这里面就会产生了偏见 , 因为:
首先 , 人总认为自己很优秀 , 特别是对于自己的过去 , 总会有意地去美化 , 选择强化以前所有好的 , 深藏那些不太满意的过往 。
其次 , 人类以正向思维为主 , 认知中主要保存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 , 并且还会对其进行真理化的美容 。
所以 , 我们总认为别人不如自己 , 总对不符合自己认知的东西 , 下意识地给出否定评判 , 如果不否定 , 就是否定自己 , 而人类最难最难的就是否定自我 。
因为 , 人活在世上 , 就是在实现自我 , 说白了 , 就是证明自己的存在是正确的 。
如果自我被否定 , 那人生的意义全失 。
前面讲了 , 验证性偏见的心理特征造成人在维护自己观点时 , 常常会偏执到可怕 , 甚至不惜采取说谎、造假等行径 。
但是 , 还是那句话 , 你我不是神 , 不是全对无错 , 所以 , 我们没有资格随意否定别人 。
如果把自己的过去放进括号 , 面对新一代 , 只看 , 完全摒弃比较的念头 , 那么 , 也就没有了新一代 , 在你的意识中 , 大家便是平等的关系和状态 , 很多看不惯直接就烟消云散了 。
坤鹏论推荐大家记住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一代不如一代 ,那么 , 你这一代早就烂得不成样子了 。
每每在你要对新一代不满意时 , 想想它吧!
确实 , 悬置真心不容易 , 完全做到更难 , 但是 , 你只要能够你做到一点点 , 就比绝大多数人强 , 日积月累形成习惯 , 你不牛才怪! 分页标题
请将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的名言——“闭上嘴 , 算数去!”当成座右铭 , 刻在嘴边 。

坤鹏论|坤鹏论:悬置求空,追求正确的开始
本文插图
二、本质的还原
除了悬置 , 现象学还倡导本质的还原和先验的还原 。
先说说本质的还原 。
现象学认为 , 人们在评判时 , 经常本质和偶然不分 , 将偶然事件当成本质 。
本质的客观不是事实的认识 , 要洞察本质必须把个别的、偶然的因素去掉 。
这就叫本质的还原 。
也就是从个别的、事实的 , 进入到普遍的、本质的 。
本质的还原需要利用上面提到的自由想象法 。
通过描述定义法列出你找到的事物的本质 , 然后把它们一个一个地拿掉 , 每拿掉一个 , 就自问 , Ta还是Ta吗?
最后的不能再减的剩余者 , 就是本质 , 再多一条不起任何作用 , 拿掉一条 , 就不是Ta了 。
当然 , 什么是本质 , 如果将时间去掉 , 可能只有存在才是本质 , 这个话题 , 明天坤鹏论讲 。
三、先验的还原
先验的还原 , 就是专注于意识活动的主体本身 , 从经验的自我达到先验的自我 。
这和庄子所说的心斋坐忘中的唯道集虚境界相似 。
进入先验的自我后 , 所有杂念就全没有了 。
一开始 , 人都是经验的我 , 带着感情的我 。
比如:你经常焦虑、郁闷、痛苦 , 为什么 , 又想不通 , 怎么办 , 也不知道 。
到最后我已经没了 , 已经到了一种忘我的状态了 。
忘我的状态是什么?
就是先验的自我 。
焦虑、郁闷、痛苦 , 都不要了 , 都放下了 。
佛教讲苦集灭道四大谛 , 最后 , 四大皆空 。
空 , 就是意识中的杂质全都没有了 。
庄子讲心斋坐忘 , 唯道集虚 , 也是空 , 达到空明的心境 , 道自然与你相合 , “游乎天地之一气” 。
这些 , 就是修炼 。
因此 , 修炼其实就是修智慧 , 在哪里修并不重要 , 如何修也不重要 , 关键是空的境界 。
有人说 , 玄乎!
其实 , 我们都曾有过空的感受 , 比如:看到自然奇景 , 云海、日出等 , 常常会用震撼来形容当时的感受 , 实则 , 那就是空 , 一霎那 , 世间的各种纷扰突然都不见了 , 焦虑、郁闷、痛苦的情绪也没有了 , 眼中、意识中只有奇景(现象) 。

坤鹏论|坤鹏论:悬置求空,追求正确的开始
本文插图
有人说 , 人们到大自然中追寻美景 , 潜意识其实是在寻找空 。
所以 , 空 , 是幸福的 , 是人类最高层次的幸福!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 , 转载请保留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