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珠海四十年,一座桥引发的变局


港珠澳大桥的开通 , 不仅让珠江口、大湾区形成了快速通联的闭环 , 也将给珠海带来 , 很可能不亚于40年前深圳面临的机遇 。 即 , 香港当年带给深圳的机会 , 现在可能转移到珠海身上 。四十不惑 。 但成为特区40年了 , 珠海这座城市一直无法确定并坚持自己的发展定位 , 几经变迁 , 摇摆不定 ,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珠海经济的发展 。
近三十年 , 珠海城市发展定位历经“新型边防城市——综合经济特区——海滨工业商贸城市——花园式海滨城市和经济特区——花园式海滨城市和现代化经济特区——‘三基地一中心’——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等数次调整 , 规划一变再变 。
而今 , 同期为特区的深圳 , 已经活成了自己该有的样子 。 因为一座桥的开通 , 珠海终于迎来了变化的新契机 。
这一次 , 珠海也许能搞清楚自己定位何在 , 要到哪里去了罢 。
四十载变迁珠海位于珠江三角洲南端 , 是我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 , 也是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及广东省副中心 。
自1980年特区成立以来 , 珠海由经济基础薄弱的典型农业市镇 , 发展为现代化的经济特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 。
GDP从1979年的2.09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3435.89亿元 , 三次产业结构从1979年的38.6:30.6:30.8优化为2019年的1.7:44.5:53.8 。 2019年 , 珠海GDP增长6.8% , 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广东0.7和0.6个百分点 。

时代周报|珠海四十年,一座桥引发的变局
本文插图
根据珠海市统计局的数据 , 2018年珠海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84亿元 , 同比增长14.1% , 增速居广东省首位 。 其中 ,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家电电气、电力能源、石油化工和精密机械制造等六大工业支柱行业总共实现工业增加值744亿元 , 同比增长13.1% 。
珠海还将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 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 。 其中 , 生物制药是珠海制造业颇具潜力的板块 。
同时 , 珠海交通取得长足发展 , 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和水上航运通道无缝衔接香港、澳门、广州和深圳以及其他城市市区和机场 , 高铁通达城市达52个 。
四十年来 , 珠海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 , 成功打造了“宜居宜游”之城 , 在生活质量、住房、教育、养老、绿化、公共交通等方面都颇具优势 。
珠澳局限尽管四十年来 , 珠海特区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 但是相比同时期的深圳以及深港合作 , 还是有着明显的差距 , 深圳已跃居超一线城市 , 地区生产总值是珠海的近十倍 , 常住人口规模亦是珠海的近十倍 。
当然 , 这事关珠澳之间天然的局限性 , 非人力可以完全改变 。
首先 , 深圳地处珠江口东岸 , 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 , 衔接广州、东莞、惠州、佛山等广东制造业重镇 , 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口岸 。 珠海位于珠江口西岸 , 西与江门、北与中山接壤 , 珠江西岸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弱于东岸城市 。
其次 , 深圳的发展时逢香港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 , 承接了香港部分产业以及配套资金、技术、管理和企业制度 , 有力助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 后期深港合作更演化为区域产业链竞争合作的经济发展模式 , 互补性较强 , 形成两地双向式转移与吸纳的良性循环 。

时代周报|珠海四十年,一座桥引发的变局
本文插图
(图虫创意)
反观珠海则不同 , 民生银行研究院黄剑辉指出 , 珠海特区初期产业政策以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 对发展“三来一补”较为保守 , 错失了产业发展、资本积累的最佳时机 。 而先期将有限资源过多地投入到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上 , 造成产业投资不足 , 又使其错失发展战略机遇期 。分页标题
此外 , 更为关键的是 , 澳门经济、人口、地域面积均较小 , 属典型微型经济体 , 无法像香港一样给深圳强大的助力 。
同时 , 澳门经济体量小 , 支柱产业博彩业与珠海产业互补性较弱 , 甚至还有副作用 。 澳门产业结构单一、创新力与竞争力不强、航运与贸易发展不足等短板 , 还造成了珠澳之间更多是珠海单向输出的局面 。
再加上珠江口、伶仃洋的阻隔 , 缺乏路上交通的便利 , 单纯的珠澳合作自然无法与深港合作相比 , 珠海的发展自然也难以企及深圳 。
四十年过去了 , 深圳的一个街道办已经可以撼动世界 , 而珠海由于产业链不健全不完善 , 企业难以做强做大 , 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格力等少数龙头企业 。
截至2018年底 , 珠海工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企业仅10家 , 工业总产值10亿至100亿元的企业仅68家 , 相当于深圳2005年左右的水平 。
大桥机遇:港资西进俱往矣 , 数风流人物 , 还看今朝!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和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 随着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规划纲要出台 , 以及广东自贸区横琴片区的深入和“一带一路”的推进 , 作为珠江西岸核心城市和广东省副中心 , 珠海将迎来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
尤其是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 , 直接打破了整个大湾区交通环网割裂的局面 , 打通了珠江口东西两岸交通大动脉 。 珠海因此成为国内唯一路桥同时联通港澳地区的城市 。
以上只是字面上理解的含义 , 太过于轻描淡写 。 只有深刻理解了新时期深港合作的背景 , 才能真正明白港珠澳大桥的通车对珠海的重要意义:
它不仅让珠江口、大湾区形成了快速通联的闭环 , 也将给珠海带来 , 很可能不亚于40年前深圳面临的机遇 。
深港合作的新时期 , 竞争和融合已经成为主流 。 民生银行研究院黄剑辉强调 , 伴随着深圳经济实力增强 , 深港两地产业合作已经由原来单一、单向产业垂直分工形式向双向式转移与吸纳形式转变 , 合作关系由以往单纯合作逐渐向竞争、合作、融合关系转变 。
于深圳而言 , 需要从香港吸收的越来越脱实向虚;于香港而言 , 从深圳获得的机会和空间越来越有限 , 因为香港会玩的 , 深圳也越来越会玩了 。
换句话说 , 经过40年的合作 , 包括内地中东部的发展 , 香港的资金和资源在深圳以及通过深圳北上开拓的模式 , 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 , 进一步开拓腾挪的空间越来越小 。
香港面临的是北上越来越发达、成熟的市场和环境 。 这也是实业空心化的香港 , 近年来面临的主要困局之一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香港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机会和空间 。 而一江之隔的珠海以及背后的粤西 , 尤其是更远的广西、云贵地区 , 因为经济结构和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 而自然环境较具优势 , 已经越来越受到资本的重视 。

时代周报|珠海四十年,一座桥引发的变局
本文插图
(图虫创意)在港珠澳大桥通车之前 , 香港人民只能在深圳居住、上学 , 要到更宜居的珠海 , 需要绕过大半珠江口两岸 。 通车之后 , 香港去珠海一定程度上比去深圳更便利、更快到达 , 因为少了罗湖、福田口岸排队通关的人山人海 。
这是明面上的好处 , 更深层次上 , 随着香港人民的二次回归 , 香港的资金和优势资源 , 将借桥“西进” , 以近乎直线的陆路 , 快速进入到粤西、广西、云贵等仍待进一步开垦的广大天地之中 。
而这些地区 , 缺的正是资金、人才和理念 。 香港的贸易及物流、金融服务、专业及工商业支援服务以及旅游等四大支柱 , 文化及创意产业、医疗产业、教育产业、创新科技产业、检测及认证产业以及环保产业等六项产业 , 正好可以从资金、人力资源、高端服务和国际视野、理念等全方位给与互补 。
港资北上 , 存量盘亘;港资西进 , 增量遨游 。分页标题
香港人民显然不会错失机会 。 香港青年时事评论员协会会董丘健和认为 , 与深圳、东莞、惠州等粤港澳大湾区东部城市相比 , 中山、江门等大湾区西部城市以至整个粤西地区经济产值少、产业结构薄弱 。 港珠澳大桥通车 , 能加强香港对大湾区的辐射作用 , 促进当地与香港的往来 。
令人惊喜的是 , 截至2019年10月底 , 经港珠澳大桥往来三地口岸的旅客总数共计2443.45万人次 , 日均约6.69万人次 , 已超出约4.8万人次/日的预测客运量 。
其中 , 珠海口岸出入境旅客约1418.14万人次 , 占29%;香港口岸出入境旅客约2140万人次 , 达44% , 占大头 。
此外 , 截至2019年9月底 , 累计21.58万吨、价值84.45亿美元货物经港珠澳大桥进出口 , 范围覆盖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2个收发货地 , 其中珠江口西岸城市货物货值占九成以上 。
显然 , 粤西等更多内地的好东西 , 已经通过珠海在加速进入香港 。
珠海新定位值得注意的是 , 40年来的“北上” , 香港伴随的是内地快速工业化的进程 。 而借桥“西进” , 不太可能、也不应该继续在制造业重复发力 。
一方面 , 粤西的工业基础偏弱;另一方面 , 内地产业结构升级的部分也不适合转移到山林密布的广西、云贵一带 。 从长远来看 , 广西、云贵优美的环境和优势的自然资源 , 更适合发展康养旅游以及有机农林业 。 当前 , 越来越发达的交通运行已经足以密布 , 西南高山密林的阻隔 。
这同样 , 也与“西进”桥头堡珠海的城市发展特色、乃至定位相吻合 。
尽管有前述大湾区、自贸区、“一带一路”等宏观政策机遇 , 珠海也有一些成熟的制造业 , 根据《珠海市工业园区 产业布局规 划(2016-2025年)》 , 珠海更是希望致力于建设成为区域性产业服务中心、世界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国际先进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全球领先家用电器基地和国际商务休闲旅游度假区 , 这样的发展方向和定位 。 但是 , 就当前珠海的情况来看 , 休闲旅游及相关行业已经是事实上的亮点 。
随着横琴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等的陆续进驻 , 珠海正在形成东半球最大的国际主题乐园群;航空展览等节庆赛事也已经形成了品牌知名度;越来越多的高端商务会展旅游选择了珠海及周边海岛 。
2018年珠海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和国内游客合计总共4312万人/次 , 旅游总收入事实上已经超过了《珠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中2020年的450亿 , 其2025年和2030年的目标也有望逐一实现 。

时代周报|珠海四十年,一座桥引发的变局
本文插图
【时代周报|珠海四十年,一座桥引发的变局】珠海旅游外汇收入统计图(人民币 , 亿元)
而大湾区规划给予珠海的机遇包括“配合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 高水平建设珠海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 , 将进一步强化珠海的旅游业发展 。
对于珠海的发展定位 , 除了承接港资西进 , 民生银行研究院黄剑辉建议 , 珠海合理承接澳门博彩业外溢 , 联手打造国际娱乐休闲中心 。 澳门博彩业无法向珠海转移 , 但是旅游、文化、休闲、购物、艺术、会展等产业是博彩业产业链条的自然延伸 , 因而 , 两地应重视承接彼此优势产业的外溢效应 , 共享市场、资源和收益 , 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 , 博彩业为特色”的产业结构 , 打造“澳门赌场+横琴娱乐”新范式 。
普华永道同样认为 , 港珠澳大桥开通给珠海服务业带来的绝佳机遇 , 应积极承接港澳优质服务业 , 提升旅游、会展、金融等产业的发展水平;同时 , 推动珠海旅游产品的品牌推广和文化产业的创新 , 进一步带动旅游消费;引进体育、电竞、音乐等新兴项目 , 开拓游客年龄层和产业链商机;并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包括教育、医疗、出行等更国际化的服务 , 吸引更多人才到珠海生活、创业和居住 。分页标题
或许 , 在港珠澳大桥带动港资西进的背景下 , 珠海多次调整 , 摇摆不定的城市定位能清晰起来 。
不用担心珠海会被游客挤爆 。
珠海面积比香港稍大 , 土地面积1,736.46平方公里 , 而人口在大湾区内仅多于澳门 , 2018年 , 珠海常住人口总量仅为189.11万人 。

时代周报|珠海四十年,一座桥引发的变局
本文插图
珠海年末人口统计图(万人)
根据广东省政府公布的《广东省人口发展规划(2017-2030)》 , 珠海被明确列为人口将于2030年高达500万的大城市 。 根据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公布的《珠海城市概念性空间发展规划》 , 珠海市的终极规模是建设总用地698平方公里 , 可容纳650万总人口 。
珠海 , 在吸引人口流入方面 , 还有巨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