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评论|仙侠剧十五年简史


第2917期文化产业评论
你也许还没有意识到 , 从《仙剑奇侠传》开播至今 , 仙侠剧已经走过了整整15个年头 。 在这个过程中 , 仙侠剧曾出不穷 , 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 有不少爆款剧的同时也有大量扑街剧 。 爆款经验值得借鉴 , 失败的教训也要吸取 。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 仙侠剧走过的这十五年 。
作者| 四蛋
编辑| 枉文雨
来源| Vlinkage
正文共计3245字 | 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今年暑期档后半程出现两个劲敌 , 《琉璃》凭“初遇CP”戏外亲密营业喜提热搜 , 《且听凤鸣》有“锦鲤”杨超越挑大梁备受关注 。 两部仙侠剧掀起舆论水花 , 令人不禁想到 , 仙侠剧发展至今已走过15个年头 。

文化产业评论|仙侠剧十五年简史
本文插图
从开山鼻祖《仙剑奇侠传》拉开国产仙侠剧的帷幕 , 期间该剧种在诸多内外因作用下历经迭代 。 既有推陈出新之作、也有投机生产的快消品 , 对应的结果自然是爆款与扑街 。
在仙侠剧变与不变的背后 , 折射的是以时间为横轴、作品为纵轴的一条兴衰曲线 。 波峰和波谷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与可吸取的惨痛教训 , 这15年来仙侠剧的发展史无疑给后人提供了一本创作宝典 。
迭代的坚守与变化
仙侠剧 , 通常以已有的游戏或小说等文学作品为基础进行改编 , 实现从ACGN二次元到三次元影像的破壁转化 。
仙侠剧的核心要义可拆解为“仙”和“侠” , 前者决定了故事具有宏大世界观的架空背景 , 后者指的是剧中主角需要以匡扶正义作为行为动机来推动情节并升华格局 。
情怀牌 , 是仙侠剧的杀手锏 。 无论是还原样本中原型人物的甜虐爱恋来唤起原著粉的共情 , 还是调动书粉、游戏粉积极参与影视化改编 , 抑或跟随仙侠剧追忆玩游戏或看小说的逝去青春 , 都是操盘手将情怀落地的标配动作 。
从《仙剑奇侠传》到《古剑奇谭》 , 从《花千骨》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 从《香蜜沉沉烬如霜》到《宸汐缘》 , 再从《琉璃》到《且听凤鸣》 , 这些热门仙侠剧无不是把男女主在几生几世里兜兜转转的甜虐痴恋发挥到极致 , 来收割女性受众的心 。

文化产业评论|仙侠剧十五年简史
本文插图
神仙爱情的精髓始终贯彻 , 是仙侠剧这些年来一直坚守的 , 在一定程度决定了剧集成败的根基 。
而随着“限古令”政策调控 , 原著粉、游戏粉、剧粉审美口味的转变 , 饭圈文化入侵影视产业链上游 , 剧集市场供需关系的求稳和与时俱进的创作风向 , 以及影视行业在内容端、渠道端的秩序重塑……诸多因素混合在一起 , 推动着仙侠剧的迭代 。
目前为止 , 仙侠剧出现了三个明显的变化:一是以男频、女频为界线 , 演变出的大男主剧、双男主剧和大女主剧 。
彼时还算“顶流”的鹿晗把电视剧处女作献给了《择天记》 , 这部以男主角陈长生视角展开的打怪升级、逆天改命仙侠剧 , 包括女主角在内的所有角色几乎都围着他转 , 为他的逆袭保驾护航 。 虽然有粉丝贡献高热度 , 但剧集口碑不及格 , 也为当时流行的IP+流量艺人+大制作=爆款的公式蒙上阴影 。
耽改的《陈情令》算是首部双男主仙侠剧 。 其夏日限定的轰动效应和收官之后的长尾价值 , 以及爆款剧的造星能力 , 无需赘述 。
在项目主控方腾讯的运筹帷幄下 , 《陈情令》把仙侠剧再次推向高峰 。 该剧的成功 , 得益于视频平台利用海量数据库 , 且把内容制作方、宣传营销方、播出渠道方三者身份合体 , 实现了品、传、销的全链路聚合 。
随着女性意识觉醒 , 大女主终于冒头 , 但最早试水的是宫斗剧 , 仙侠剧要晚了一步 。
从内核来看 , 大女主仙侠剧传承了爽的底色 。 《花千骨》《扶摇》《醉玲珑》莫不如是 , 可三者的反响却云泥之别 。

文化产业评论|仙侠剧十五年简史
本文插图
吃到甜头的自然是先行者《花千骨》 , 它把开挂的金手指最大化运用 , 给女主角加上耀眼光环 , 重要的是还有从天真少女到黑化魔女再到幡然醒悟这样完整的人物弧光展现 , 脉络十分清晰 。
然而当这个女频仙侠剧的爆款套路复制到同类剧时 , 却逐渐失效 。 《扶摇》被人诟病的 , 是这类仙侠剧明明打着女性独立口号却仍依靠男性来渡难关的“伪励志” 。
仙侠剧第二个显著变化是:鉴于限古令管束下播出渠道转向以视频网站为主 , 制片方为迎合网生代审美口味 , 融入了多种元素营造网感来寻找爆款的最大公约数 。
《且听凤鸣》糅合了穿越、甜宠、医学 , 《从前有座灵剑山》杂糅了伪穿越、喜剧风 , 用密集的爆梗来搞笑 。

文化产业评论|仙侠剧十五年简史
本文插图
第三个变化是:以仙侠为外壳匹配符合当代主流价值观的表达语境来创作 , 继而引发共情 。
《将夜》借助少年逆袭的高燃主题 , 传递敢于跟命运宣战的正向价值观 。 《天醒之路》则将少年冒险的“义”和网游电竞的“爽”结合 , 彰显患难见真心的兄弟情 。分页标题
爆款or扑街 , 规律何在?
归回内容层面 , 一部仙侠剧的成败要素主要取决于人物、剧情和制作三方面 。 梳理这15年播出的仙侠类爆款剧和扑街剧 , 或许可以总结出一套创作方法论 。
迄今为止 , 仙侠剧的最高峰是2005年播出的豆瓣8.9分的《仙剑奇侠传》 , 其次为2009年播出的8.6分的同系列之作《仙剑奇侠传三》 , 再次为2019年播出的8.3分的《宸汐缘》 。 相隔十年 , 仙侠剧才又出现高口碑 , 说明该类剧在经历井喷期的野蛮生长后面临着一定的创作瓶颈 。
纵观那些热度与口碑齐飞的爆款仙侠剧 , 会发现一些规律 。 其一 , 用美强惨的主角人设激发女性受众的共鸣 , 辅以演员的整容式演技 , 将情感共振推向顶点 。
《琉璃》讲的是女主角琉璃为战神转世 , 与男主角禹司凤之间十生十世的纠葛情缘 。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直接把男女主的虐恋放在剧名 , 围绕白浅与夜华展开 , 女主角饮下忘情水、跳诛仙台那幕令人哭得撕心裂肺 , 之后与夜华重逢又让观众燃起希望 。 《香蜜沉沉烬如霜》也是男女主的三世轮回、千年之恋 , 锦觅冲破绝情“陨丹”的限制 , 对旭凤义无反顾地为爱献身 , 令人动容 。 《花千骨》同样沿用的是美强惨人设 , 而挑战伦理底线的师徒情更是看点十足 。

文化产业评论|仙侠剧十五年简史
本文插图
仙侠剧 , 通常对演员的颜值有较高要求 , 尤其是完成女性受众恋爱幻想的男主角必须要看得顺眼 。 但如果这个硬性条件无法满足 , 那么至少演员要有扎实的表演功底 , 能够用整容式演技服众 。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赵又廷、《宸汐缘》的张震 , 便是成功案例 。
其二 , 爆款仙侠剧还需要用跌宕起伏的剧情来造梦 。 以主角为核心发散出的盘根错节人物关系网 , 再交织穿插多条强化主旨的故事支线 , 甚至用单元剧的形式来解构与重构神仙的N世爱恋 , 都是吸睛点 。
《三生三世枕上书》凤九为帝君的三次下凡历劫 , 采取的就是类似单元剧的形式 , 但彼此间并非割裂 , 而是有一条女主的成长线贯穿其中 , 男女主感情加深的过程推动了女主的脱胎换骨 。

文化产业评论|仙侠剧十五年简史
本文插图
其三 , 吃到耽改等特殊题材红利的仙侠剧 , 能够借势起飞 。 尽管由BL改成了社会主义兄弟情 , 可《陈情令》的火爆却是不争事实 , 实现了打破腐女小众核心圈层 , 走向全民化的胜利 。
反观反响不如人意的仙侠剧 , 雷区也显而易见 。
如果说初期美强惨+大女主的组合是凭借新鲜感赚取眼球的法宝 , 那么在后期还想奏效必须要与时俱进戳中女性受众的G点 。 如果只是盲目复制粘贴 , 会变成扁平的脸谱符号 , 让人反感 。 尤其那些喊着独立口号却仰仗男性角色突围的女主 , 与新时代女性受众看剧的初衷相背离 。 《醉玲珑》《烈火如歌》的失利 , 便是如此 。
同时 , 选角失误导致的“高龄化”演员与“低龄化”角色的错位 , 也会消减仙侠剧应有的青春感 。 譬如 , 《莽荒纪》的男主角刘恺威超过40岁 , 女主角王鸥36岁 。 有扮嫩之嫌的演员 , 只有靠后期的“高光滤镜”来补救 , 可是靠着磨皮过度的滤镜来营造的朦胧感 , 实在看不出仙侠剧的唯美 。 演技不过关的流量艺人出演仙侠剧 , 也是剧集扑街的推手 。

文化产业评论|仙侠剧十五年简史
本文插图
另外 , 以虐恋为主轴的剧情如同双刃剑 。 过度渲染神仙爱情 , 所有的人物都为男女主角的爱情服务而沦为工具人 , 又或者用陈旧的套路企图走捷径 , 最终都会陷入观众审美疲劳、片方却自嗨的古偶剧泥淖 。
而侠义的丧失 , 是仙侠剧扑街的另一原因 。 如果说仙侠剧里的绝美爱情是缓解生活压力的抚慰剂 , 那么主人公的涅槃重生则是观者汲取力量的重要来源 。 可一些仙侠剧却把精力放在营造脱离凡胎的悬浮仙感 , 忽略了价值观的接地气 。 直接表现就是仙侠剧的格局在缩小 , 舍本逐末的造剧方式 , 必将自食苦果 。
结语
目前仙侠剧的市场需求量仍旧较大 , 但成色上佳的作品却屈指可数 , 这也是为何高品质的仙侠剧一旦播出就会爆的原因 。 作为内容创作者 , 谁能用硬核实力抢滩市场 , 谁就能分到更大的蛋糕 。
当然 , 古装剧的创作风险也不容忽视 。 如何在政策给予的空间内找到艺术价值和商业效益的平衡 , 考验的是从业者的前瞻眼光、决策能力与创作水准 。
留言话题互动
你对仙侠剧怎么看?
【文化产业评论|仙侠剧十五年简史】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