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故事在线|大学教授夫妇被儿子杀害:这个问题,正把千万家庭推向悲剧


大家好 , 我是牙叔 。
这段时间 , 连二连三发生亲情的悲剧 。
有人说 , 中国的孩子变了 , 很多家长和老师还执迷不悟 。 为什么会这样说 , 且看下文 。
1
今天的文字 , 要从一桩悲伤案件谈起 。
广西民族大学女教授陈老师和丈夫黄律师 , 在家中双双遇害 。
因为正值暑假 , 陈教授没有课 , 虽然住在大学家属院 , 但惨案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 , 身边人都未曾发觉 。
她丈夫黄先生是一名律师 , 手头接有案子 , 案件当事人找到律所 , 律所多次联系不上他 , 察觉出异样 , 这才报了警 。
8月10日 , 警方赶到陈教授家中时 , 发现他们夫妇已遇害多日 。
听闻这个消息 , 陈教授的同事和学生 , 震惊悲伤之余 , 不禁唏嘘不已:
陈教授教民俗学 , 气质美丽温婉 , 教书认真负责 , 同事们从未见她大声说过话 , 学生们都喜欢她干货满满、生动有趣的课堂 。

真实故事在线|大学教授夫妇被儿子杀害:这个问题,正把千万家庭推向悲剧
本文插图
她和英俊高大的丈夫黄先生 , 可谓郎才女貌 , 是邻居羡慕的模范夫妻 。
更令人震惊的是 , 杀害陈教授夫妇的 , 不是外人 , 正是他们22岁的亲生儿子黄某阳 。
知情人透露 , 黄某阳在苏州读过两年书 , 后赴英国留学 , 由于英国高等教育宽进严出 , 拿到学位并不轻松 , 为此他压力很大 , 没有毕业 , 就回国休学在家 。
而早在去英国留学之前 , 黄某阳的心理和精神就有些问题 。
为此 , 陈教授还曾带儿子去精神科看病 , 并邀儿子昔日的好朋友 , 来家里开导陪伴他 。
案发时 , 这个看似美满幸福的知识分子家庭 , 到底发生了什么 , 没有人知道 。
警方公布的消息是:
黄某阳把杀害父母后 , 将家中空调温度调至很低 , 然后潜逃出国 , 去了柬埔寨 。
8月17日 , 柬埔寨警方将黄某阳抓获 。

真实故事在线|大学教授夫妇被儿子杀害:这个问题,正把千万家庭推向悲剧
本文插图
唯一的儿子 , 为什么杀害亲生父母?
这个在外人看来圆满的家庭 , 到底承受着哪些不为人知的伤痛?
目前官方并未公布 , 我们也不必妄加猜测 。
我们知道的是:
因为那个内心扭曲(不管是真有精神疾病 , 还是没有 , 这一点都是肯定的)的孩子 , 这个三口之家就这样毁了 。
我们还知道 , 精神病和心理病 , 都不是如此残忍地弑母杀父的借口 , 只是高知父母双双惨死在亲生儿子手中 , 还是让人们在悲伤震惊中 , 不禁发问:
我们的孩子 , 到底怎么了?
2
这两天 , 另一起悲伤又感人的新闻 , 也传遍了朋友圈 。
8月22日 , 四川泸县一名15岁女生 , 从一小区最顶层的25楼一跃而下 。
得知女儿跳楼 , 站在楼下的父亲 , 试图张开双臂 , 接住女儿 , 结果被砸成重伤 。
父女二人被送往医院后 , 经抢救无效死亡 。

真实故事在线|大学教授夫妇被儿子杀害:这个问题,正把千万家庭推向悲剧
本文插图
红星新闻报道称 , 事发当时 , 女生在这栋楼上补习钢琴 , 由于对补习班产生抵触情绪 , 后跳楼身亡 。
惨案发生后 , 女生的妈妈悲伤地说 , 女儿患有抑郁症 , 曾接受治疗 , 学钢琴并非父母逼迫 , 而是孩子主动要学 。
早在今年上半年 , 女儿就被抑郁症困扰 , 划伤了自己的胳膊 , 向父母流露过轻生的念头 , 遇到问题也不愿意和父母长辈交流 。
直到 , 她选择以如此惨烈的方式 , 结束自己的生命 , 就连如山的父爱 , 也无法将她起死回生 。
这是一个底层之家的伤痛:
冒死徒手接住女儿的父亲 , 是建筑工人 , 任劳任怨 , 勤勤恳恳 , 最大的希望不过是孩子们能好好读书 , 有个好前程 。分页标题
而纵身一跃的女生 , 是个学业繁重的中学生 , 有学业压力 , 被抑郁困扰 , 在绝望和痛苦中 , 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
只是 , 父亲的爱 , 最终未能留住女儿的命 。
而女儿的自杀 , 最终也带走了父亲的命 。
一周之内 , 两桩悲剧 , 两场亲子伤痛 , 两个破碎的家庭:
孩子的心灵生了病 , 进而吞噬了一个家 。
面对惨案 , 我们不会为弑母杀父者开脱:
一个孩子内心要生病扭曲到何种地步 , 才能下此毒手?
我们也不觉得 , 被抑郁困扰的孩子 , 走上自杀的路 , 就是对的:
并非为感恩父母 , 而是活着 , 病也活着 , 痛也活着 , 难也活着 , 本身就是生命自带的使命 。
我们直面悲剧 , 是为了找到问题 , 进而和更多家庭站在一起 , 去面对真相 , 避免类似哀伤:
相比学业和成绩 , 我们这个时代和这届父母 , 更该关注的是孩子的精神和心理问题 。
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 , 是扰乱孩子内心秩序的隐形杀手 , 也正在把更多孩子和家庭推向绝望之地 。
为了不必要的误解和争论 , 我需要说明一下:
下面的文字 , 和上述两起案件本质上没有直接关系 。
而是 , 去探讨每个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 , 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
相比面子和荣耀 , 我们是否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内心健康?
如果无法两全 , 你是选择一个优秀体面的孩子 , 还是只愿你的孩子成为一个健康朴素的人?
洞见并解析这个问题 , 就需要从硬币的两面说起:
一面是父母 , 一面是孩子 。
3
这两年 , 接二连三发生的悲剧 , 都指向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的家庭教育 , 正陷入前所未有的错位和误区 。
我们的父母捧出全部的真心 , 却把孩子养成了最恨的人 。
我们的孩子拼尽了全部的力气 , 却还是成不了父母的希冀 。
飞速的时代和焦虑的教育 , 让两代人之间的鸿沟和误解越来越深 , 矛盾和暗伤越来越多 。
为什么这样?
青少年教育专家、心理专家陈默老师 , 通过20多年对“问题孩子”的调查研究 , 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中国的孩子早已变了 , 老师和家长却还执迷不悟 。 ”
【真实故事在线|大学教授夫妇被儿子杀害:这个问题,正把千万家庭推向悲剧】陈默老师把今日中国孩子的问题 , 概括为这7种脆弱:
沉重的亲情:
一个家族的6位老人 , 都在给他们无力回报的爱;
隐性的焦虑:
每天见到的人 , 都是父母、老师这些焦虑高危人群;
被限的自我:
很小就有自我觉醒 , 却不得不受制于封建家长的权威;
压抑的个性:
接触更多知识 , 渴求更多尝试 , 却被大人当成考试机器;
摇摆的善良:
富足环境下的单纯 , 处处遇到社会变革下复杂人性的碾压;
现实感孱弱:
网络崛起中长大 , 和现实社会缺乏强韧的连接和关系;
衰老的少年:
过早被成人世界里的成绩、分数、奖励、面子蒙蔽 , 过早丧失了对人生百态和人间烟火的赤子之心 。
这每一条 , 都能单独写篇文章 。
但这所有文章 , 都只有一个中心思想:
为人父母 , 我们把那个幼小的生命 , 带到这个剧烈变革的时代 , 他们享有着这个时代的阳光和雨露、便捷和快餐 , 也遭受着这个时代的撕裂和暗涌、刁难和伤害 。
他们正成长为和我们完全不同的孩子 , 完全不同的人 。
而从旧时代走出来的我们 , 还对着泛黄的旧年历 , 拿着过去的书本和教鞭 , 思想和理念 , 强迫他们必须按照我们要求的来 。
渐渐地 , 孩子就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远到我们想追赶他们时 , 已经追不上;
想拥抱他们时 , 已经够不着了;
想和他们做朋友时 , 已经为时已晚;分页标题
想重新当一回父母时 , 已经没有机会了;
想让悲剧止步时 , 悲剧已经发生 。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 , 我只会遵从本心 , 陪她健康开心地长大 , 而不是成为一个我预设的那种人 。 ”
这是我认识10年的朋友 , 在她女儿确诊抑郁症后 , 哭着说的话 。
她是一个离异的单亲妈妈 , 独自把孩子抚养大 , 为了证明给前夫看 , 给外人看 , 她把自我的期待 , 都一一强加到那个原本活泼灵动的孩子身上:
给她报这样那样的补习班 , 逼她学这样那样的特长 , 要求她必须每次考到班级前三;
孩子抗议不满时 , 她惯于情感绑架:“我一个人把你拉扯大 , 容易吗?还不是都为你好!”

真实故事在线|大学教授夫妇被儿子杀害:这个问题,正把千万家庭推向悲剧
本文插图
渐渐地 , 那个成绩名列前茅的少女 , 那个见谁都笑的女孩 , 那个曾当众说自己要去哈佛读书的孩子 , 对学习丧失了兴趣 , 对一切都提不起热情 , 看见谁都目光呆滞 , 不停落泪 。
甚至 , 扬言自杀 。
高考还没到来 , 孩子未老先衰 。
这个朋友和我沟通后 , 给孩子休了学 , 从调试自己的心开始 , 放弃焦虑和控制 , 养成耐心与平和 , 陪伴孩子进行漫长又艰辛的治疗 。
所幸的是 , 她的孩子 , 如今在渐渐好转 。 医生说 , 这个秋季开学 , 她有望重返校园 。
朋友说:
陪孩子治病的这一年多 , 很多时候 , 她都扪心自问 , 到底是要一个优秀的孩子 , 还是要一个健康的孩子 , 如果两者无法兼顾 , 她只愿选择后者 。
因为 , 她用自己的肉身 , 把孩子带到世上的那一刻 , 从未想过孩子将来要如何体面 , 但一直祈祷的 , 都是平安健康 。
4
硬币的另一面 , 是我们陷入分裂和暗伤的孩子 。
平日里 , 因为咨询 , 因为回信 , 我每一周都要和孩子们对话 。
除了父母的错误教养 , 学习的沉重压力 , 我发现倾诉的孩子 , 都有一个共性的问题:
在和父母的对抗中 , 渐渐迷失了自己 。
因为反对父母的做派 , 而放弃自己去做事 。
因为憎恨父母的行为 , 自己也不再有所为 。
因为抵抗父母的控制 , 而走向自暴自弃的叛逆 。
口口声声说着不要过父母的人生 , 却日复一日地在浪费自己的人生 。
这就是原生家庭的魔咒之一 , 也是脆弱少年的误区:
走出原生家庭的最好的路 , 不是叛逆 , 不是自伤 , 不是对抗 , 不是谋杀 , 而是做好自己 。
当自足独立的你 , 从经济到精神都获得了自我的掌控感 , 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突围了原生家庭的问题 。
你强大了 , 丰盈了 , 富足了 , 来到了更高的人群 , 更开阔的场地 , 拥有了更大的格局 , 更好的观念 , 更棒的行动 , 就已经远远地把原生家庭抛在身后 。
所以 , 原生家庭的问题 , 说到底是成长是否足够的问题:
我们成长得好 , 变得更强 , 原生家庭就不再是问题 。
我们没有成长 , 原地踏步 , 一辈子就会困扰在原生家庭里 。

真实故事在线|大学教授夫妇被儿子杀害:这个问题,正把千万家庭推向悲剧
本文插图
“我与父母的和解 , 在40岁以后 。 ”
这是我们后台 , 一个男读者的留言 。
他父亲也是个暴戾的人 , 小时候曾差点把他打死 。
他自卑胆小 , 性格软弱 , 心胸狭隘 , 少年时曾多次有过杀父的念头 。
后来虽然考上大学 , 结婚生子 , 但工作不顺 , 婚姻也遭遇变故 。
他一度将这一切 , 归结于原生家庭的创伤 , 甚至长达5年没有回过故乡 。
35岁这年 , 一个偶然的机遇 , 他和朋友一起走上了创业之路 。
历经种种艰辛 , 他成了年入千万的成功男人 , 手下有100多个员工 , 和比自己小9岁的爱人结了婚 , 生了一对龙凤胎 。分页标题
事业的成功和婚姻的幸福 , 养大了他的思维和格局 , 也让他与原生家庭和解:
他依然无法原谅父亲 , 但他不再在憎恨中 , 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
“我想 , 我们与原生家庭的和解 , 绝对不是原谅 。 ”
他说 , 活到40岁 , 他才明白 , 与原生家庭的和解 , 本质上和父母无关 , 而是我们在一路奋战中 , 成为了更慈悲的自己 。
是的 。
每个孩子 , 走出原生家庭的最好之路 , 都不是假惺惺地对父母说:“你也不容易 , 我原谅了你” 。
而是找到了更稳妥更慈悲的自己 , 所以超越了过去 。

真实故事在线|大学教授夫妇被儿子杀害:这个问题,正把千万家庭推向悲剧
本文插图
5
关注孩子的精神和心理问题 , 是比考上北大清华 , 重要100倍的事情 。
这是今天这篇文 , 最想表达的核心 , 也是太多悲剧 , 给我们的教训 。
电影《银河补习班》中 , 父亲马皓文对儿子马飞说:
北大清华不是目标 , 只是过程 。
人这一生 , 唯一的目的 , 是找到自己 。
什么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是爱的教育 。
是父母真正的爱 , 把孩子当成一个人而非一个工具的爱 , 看见孩子生命是他自己的而非父母的爱 , 理解孩子有他要去的远方而非父母指定方向的爱 。
什么是一个孩子最后的归宿?
是他内心的热爱 。
是他在肉体和精神不再分裂中 , 找到内心热爱的事情 , 他在为这个事情奋战中热血沸腾 , 他在步履不息中感觉到活着的力量 , 看见生命的可贵 , 人间的美好 , 平等的众生 。
所以 ,
相比考上北大清华 ,
我们的孩子 ,
更值得拥有的 ,
是内心如画 。
眼里有光 ,
灵魂有爱 ,
脚下有路 。
我是牙叔 , 写给自己 , 也写给更多父母 。
只愿你们点个“在看” , 并分享给更多人看 。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