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青岛工业互联网布局“人才链” 组建工业互联网学院抢占人才高地
半岛全媒体采访人员 刘金震 张杰
社交互联网成就了深圳,消费互联网成就了杭州,如今在经济转型升级之际,迎来了工业互联网的风口 。经历了此前几次机遇的错失,兴业热土的青岛一直痛定思痛,此刻,果断迎风投身工业互联网 。面对机遇和挑战,甘做中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实验场 。
青岛将利用生态思维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四链合一”,集聚更多企业、资本、人才和技术,人是生态中重要的活力因素 。
近日,青岛出台《加快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聚焦人才培养,尤其仅仅用时一个月,便高质量建成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工业互联网学院,背后既是对人才的迫切渴求,又透露着抢抓机遇的干劲儿 。
筹建工业互联网学院,青科大拔头筹
引以为傲的工业基础,齐全的制造业门类……青岛这座活力之城,被认为是工业互联网的绝佳场景 。追逐浪潮下,青岛抢抓历史机遇,提前探出半个身位 。与此同时,对人才的渴求愈加强烈 。
目前,在青高校和已运行高等教育机构,总计已经达到了44所,每年大批毕业生留青兴业、创业,这些资源的盘活迫在眉睫 。
围绕着人才培养的话题,结合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人才举措,在青岛的人才培养体系层面上,一场教育攻坚战已经打响,高校站出来承担了更多使命 。
作为青岛首个、样板式的学院,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工业互联网学院挂牌,无疑是对人才建设掷地有声的回应,整个组建过程仅仅用时一个月,青岛科技大学陈克正校长说,工业互联网学院是开放的新型学院,意在补足全价值链领域中,各层级人才缺乏的短板 。青科大将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推进“人才链”和“产业链”的融合,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端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
这个学院采取了“6+N”共建新模式 。“6”即青科大、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以及崂山区,“N”则是吸引全球各级各类高端人力资源、创新资源、产业资源聚拢 。聘请全球顶尖学者和工程技术专家,担任学院特聘“教师”,并根据教学效果定期调整更新师资,确保课程与产业的无缝对接 。
学院将围绕产业“双招双引”,用生态思维邀请中国工业共联网双跨平台前10企业,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领域等20余家头部企业组成理事会,与一批知名企业合作,重点引入人才、平台、技术、数据、案例等,纳入培训培养和科技攻关体系 。目标是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生态环境,抢占工业互联网拔尖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转化“双高地” 。
值得注意地是,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工业互联网学院仅仅是个开端,青岛将推动在青岛高校建设工业互联网教育学院、研究院、产业学院“集群” 。
除了青岛科技大学之外,山东科技大学牵头成立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合作联盟,其互联网产业学院正马不停蹄加快筹建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工程职业学院、青岛技师学院等三院校,也正就建设工业互联网学院进行研究论证 。
既是机遇,又有城市吐哺的底气
布局工业互联网优质人才,青岛此番是下了真功夫 。
加快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其中一点便直击完善人才体系建设,青岛将调研发布工业互联网紧缺人才目录,靶向引进和培养工业互联网人才 。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方式,激发工业互联网人才的活力 。
同步,青岛将支持驻青高校布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交叉学科 。摸底调研驻青高校工业互联网相关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情况,支持引导高校调整增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等专业,力争三年内在青高校工业互联网相关招生人数新增4000人以上 。
建设工业互联网学院,青岛本身有一定“底气” 。卡奥斯COSMOPlat青岛区域总经理官祥臻认为,青岛拥有丰富工业场景,有平台下职位的持续输出,还有层出不穷的头部企业加入,必然会释放出更多实践机会 。分页标题
“工业互联网是新兴事物,跨界融合是其突出特点 。人才既要懂信息化,又要懂工业,还要懂通信技术 。”当下,高校对口学科上尚属于空白,更多偏向机械、信息化、通信技术,缺乏多学科协同 。工业互联网可供选择的现成人才,缺口很大 。
抢抓工业互联网建设机遇,可以说已经在青岛全面起势 。但千载难逢的机遇背后,同也意味着挑战,尤其是人才上的 。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工业互联网学院挂牌时,海尔集团执行总裁梁海山直言不讳,工业互联网要求更高的人才体系,是制约发展的瓶颈 。这种人才短缺在全国乃至全球普遍存在 。
诚然,依托于各界提供的培训机会,近几年涌现出了一些人才,摸索转型做了跨界融合尝试 。但在官祥臻看来,他们可能逐步成长为“专家”,但算下来只有三到五年经验 。目前,工业互联网亟需人才当中,尤为缺乏十年经验以上的成熟人士 。加上大潮方兴未艾,城市之间的人才角逐,企业发展的求贤若渴,围绕人才的短兵相接中,更需要一场及早的绸缪 。
无论是成立工业互联网学院,还是由高校牵头成立联盟,青岛的人才布局有先见之明 。此时出台政策,无疑是一场行业及时雨,从学院建设到学科蓄力,必然拉动人才奔涌而来 。
当然,人才发展的后劲,最终能否留得住,以及适应企业水土,也应逐步纳入考量 。企业也要积极融入人才建设中,借助自身丰富的应用场景,真正做到谁用人谁培养,带动梯队式人才培养 。前浪奔涌,后浪澎湃 。
产与教中解开工业互联网密码
如何培养工业互联网人才?产教融合似乎是一把钥匙,以盘活丰富的企业场景 。
以往,高校人才培养以专业为导向,但工业互联网的人才“渴望”,则以综合知识体系和产业为导向,传统打法“水土不服” 。宏伟蓝图的憧憬下,更重要地一点:人才要与产业需求对接 。
此前,“工业互联网助力青岛企业发展”青岛统战智库专题论坛上,青岛科技大学教授、青岛市互联网工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李庆党建言,人才培养上应推广项目教学科研方法,根据企业项目来定向培养学生,通过学生在企业和高校交替学习,确保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把学生连同项目及其科研成果一并输送到企业 。
产与教是互哺的关系,官祥臻也认为,培养工业互联网人才,要与企业的用人需求深深绑定 。尤其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才需求也是变化的,培养模式必须与时俱进 。教授要沉到企业去,课件要实时更新,更要善用企业人才,引入企业前沿的理解和需求,真正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
值得注意地是,此次加快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中,青岛已明确鼓励龙头企业围绕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人才实训基地,精准解决场景清单中的人才需求 。按照工业互联网产业需求,“定单式”式培养专业化人才 。
青科大青岛工业互联网学院,便是产教融合的一个印证,会针对不同企业、行业、政府的不同需求,量身定制一体化培训课程体系 。
陈克正校长说,目前,学院已建立直接可用的国际、国内、学校精品课程与出版教材80余个 。其中海外教材26部,国内产业界教材42部 。产教融合的企业案例类教材、实训场所和实训手册,是莫大的看点 。
更为突出地是,青岛还将与领军企业精准对接、深度合作,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赋能 。与头部企业合作方面,目前已与华为、浪潮、清华启迪、商汤科技、科大讯飞、越疆科技等人工智能和信息化领域头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在与本土领军企业合作方面,与海尔集团、海信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支持海尔集团建设工业互联网大学,联合打造行业首个面向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和企业等开放的工业互联网公共实训服务平台,与海信集团共建“青信”智慧教育研究中心 。
【互联网|青岛工业互联网布局“人才链” 组建工业互联网学院抢占人才高地】此外,聚焦工业互联网人才,青岛还有更深远的考虑,计划面向青少年广泛开展工业互联网知识普及、职业启蒙和体验教育,指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真正从长远出发,储备工业互联网未来人才 。分页标题
- 刘永好|错过了马云,刘永好不想错过工业互联网 | 海斌访谈
- 进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品牌童装折扣店的发展对策研究
- 山东省|山东省人社厅最新批复,青岛这些人可以评职称!
- Spacex|卫星互联网轨道资源稀缺,中国航天如何与国际卫星界大亨竞争?
- 青岛上海路小学|秋季开学临近 岛城这所百年校园这样统筹教育复学与防疫工作
- 青岛北仲路第二小学|护航师生安全健康 青岛北仲路第二小学迎接秋季开学
- 互联网|建行“数字人民币钱包”已上线 仅限部分测试地区开通
- 行业互联网|大华股份与大连量天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行业互联网|原创 估值2000亿!刘强东手中这张“独角兽”,成立时间竟然不到两年?
- |助力城市定向赛 青岛地铁志愿者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