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浙江父女做肠镜,同一天收到坏消息,医生惋惜:真该早点来!

小骆(化名)是一位经常要上夜班的30岁女白领 。
近期 , 每次上完夜班 , 小骆总感觉到腹部隐痛不适 , 到医院就诊后 , 医生建议她做胃镜检查 。 想到胃镜检查过程的难受感 , 她迟迟下不了决心 。

推荐|浙江父女做肠镜,同一天收到坏消息,医生惋惜:真该早点来!
文章图片
资料图 新华社图碰巧的是 , 小骆的父亲在最近的体检中发现大便潜血阳性 , 当地医院完善腹部CT检查 , 结果提示乙状结肠管壁增厚 , 不排除肿瘤 。 得知这一检查结果后 , 小骆吓坏了 , 立刻到杭州市西溪医院消化内科给父亲预约了肠镜检查 , 在主治医师李晓的建议下 , 小骆自己也预约了胃肠镜检查 。
很快 , 小骆父亲的肠镜结果出来了 , 非常不幸 , “乙状结肠癌 , 肿瘤占管腔2/3” , 若不及时处理 , 很快就会因肿瘤占满肠腔而引起肠道梗阻 。 李晓医师立即将这一情况告知小骆 , 建议其父亲尽快进一步完善检查后手术切除癌灶 。
正在小骆为父亲的病担忧时 , 同一天 , 她的胃镜检查结果也出来了 , 提示萎缩性胃炎(病理检查提示胃窦黏膜慢性萎缩性炎 , 萎缩1+ , 肠化1+) , 结肠镜检查结果提示距肛门60cm可见直径约3*3cm大的扁平隆起 。 经验丰富的李晓医师当即考虑为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物(LST) 。
李晓医师介绍 , 结肠发育性肿瘤(LST)是指起源于大肠黏膜的一种隆起型病变 , 这类病变极少向肠壁深层垂直侵犯 , 而主要沿黏膜表面呈侧向浅表扩散 。 有研究表明 , LST与大肠癌的关系密切 , 病变合并大肠癌的比例从8.4%到52.5%不等 。 动态观察表面LST可以在3年内发展为进展期大肠癌 。
幸运的是小骆的病灶可以内镜下治疗 , 相比外科手术 , 这个治疗方式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 保留了结肠的同时也更好地保留了它的功能 。 这是这一天内 , 小骆听到的唯一可以让她舒一口气的好消息了 。 她很快办理了住院手续 , 和父亲一起入院治疗 。
在消化内科主任朱元东主任医师的带领下 , 科内医师们给小骆进一步完善了腹部CT检查 , 查看肠内肠外病灶及淋巴结情况:侧向发育型肿物2厘米以上 , 病灶范围巨大、出血及穿孔、感染风险均较大 , 且处于右半结肠 。 “这种情况 , 实际内镜操控难度很大 。 ”在小骆的病例讨论会上 , 经过反复评估、讨论 , 他们一致认为尽管内镜操作难度大 , 但可以尝试通过结肠镜下ESD完整切除病灶 。
术前 , 李晓医师耐心、细致地给小骆讲解了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手术替选方案 , 最终 , 小骆选择内镜下手术治疗 。 此次手术由谢欣城副主任医师主刀 , 经过数小时奋战 , 他顺利完整地切除了小骆结肠中的肿瘤病灶 , 并完美地闭合了创面 。 术后 , 病理提示“符合侧向发育性息肉伴灶区腺体轻度不典型增生 , 两端切缘均阴性” , 术前评估与术后病理一致 。 手术后的第二天 , 小骆就可以下床活动了 。
然而 , 小骆不知道的是 , 如果她能更早的完善胃肠镜检查 , 获益会更大 。 据消化内科朱元东主任介绍 , 40岁后(男女不限)符合以下条件中的任何一条 , 应做胃镜检查:
1. 胃癌高发区人群;
2. Hp感染者;
3. 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4. 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5. 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中度饮酒、吸烟等) 。
肠镜筛查条件:符合以下三条中任何一条均列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 。
1. 50-75岁;
2. 粪便潜血阳性;
3. 既往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癌前疾病 。
最后 , 朱元东主任特别提醒 , 如果直系亲属有消化道肿瘤病史的 , 越早做胃肠镜检查可越早获益 。
如果小骆在20岁时做结肠镜检查 , 或许当时的病灶只是个几毫米的锯齿状息肉 , 医生只需花几分钟APC烧灼一下就可以轻松解决;如果25岁时来 , 可能病灶不到2cm , 要知道对于2cm以内分侧向发育性肿物 , 只需内镜下圈套(EMR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就可以完整切除 , 耗时仅需十几分钟;现在 , 她30岁才来 , 发现已是巨大侧向发育型肿物 , 就需要耗时更久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来解决了 。 如果她35岁或40岁来检查 , 那时候发现的也许就是一个中晚期的癌性肿瘤了 。 分页标题
延伸阅读:为何说“生与死 , 可能就是一次胃肠镜的距离”?姜泊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何梁何利医学药学科技进步奖获得者 , 现任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消化中心主任、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教授 。
他长期从事大肠癌早期诊治;胃肠道微生态系统与肠黏膜屏障;炎性肠病和功能性胃肠疾病等疾病的研究 , 对内镜下诊治早期癌症及癌前病变颇有经验 , 一直致力于提高早期癌症的诊治水平 。
在我很小的时候 , 父亲患上肺癌去世了 。 因为这件事 , 我立志长大要成为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 。
时至今日 , 我在消化内科领域工作了三十余年 , 也接诊了许多胃肠道肿瘤患者 , 但其中大部分人在确诊时已是癌症晚期 。
早期发现胃肠道肿瘤 , 及时拯救生命 , 一直是临床医生奋斗的目标 。 那么 , 有办法实现吗?我的答案是“有” 。 预防胃肠道癌症的关键就是 , 在适当的年龄接受胃肠镜检查:40岁以上应该做;50岁以上必须做 。 有时候 , 生与死 , 可能就是一次胃肠镜检查的距离 。
01肠镜检查发现早期结肠癌我曾在清华大学做过一次关于胃肠道健康的主题演讲 , 一周以后 , 门诊来了一位患者 , 称自己是这次演讲的受益者 。 原来 , 他在和朋友聚餐时 , 听到朋友复述了我演讲中的一句话“生与死 , 可能就是一次胃肠镜的距离” , 原本没有胃肠镜概念的他抱着试试的心态挂了号 。
我询问了他的家族史 , 他的母亲在52岁时患进展期结肠癌 。 我告诉他 , 综合考虑他的年龄(46岁) , 他是结肠癌的高危人群 , 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应接受一次肠镜检查 。 由于他跟很多人一样对肠镜检查的不适感有抵触心理 , 我建议他接受无痛内镜检查 , 目前北京已将胃肠镜检查麻醉纳入了医保范畴 。
随后的肠镜检查结果显示 , 他的升结肠内有一个直径近两厘米的肿瘤 , 手术切除后病理结果为早期结肠癌 。 可想而知 , 如果没有这次肠镜检查 , 他母亲的经历就会重复发生在他的身上 。 这次就诊经历使他及时排除了疾病隐患 , 他也自愿成为了内镜筛查胃肠癌的义务宣传员 。
02十大高发肿瘤消化道占了仨我国是消化道肿瘤高发国家 。 据统计 , 全球消化道肿瘤患者大约有半数在我国 , 其中超过85%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 。 更加严峻的形势是我国正在进入老年社会 , 以及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等因素 , 都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消化系统的健康问题 。
在中国十大高发肿瘤中 , 有三个都与消化道有关——食道癌、胃癌、大肠癌 。
食道癌是指发生于下咽部到食管和胃结合部之间的癌 , 它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 , 其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 。
胃癌好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 , 亚洲地区的日本、韩国和中国都是胃癌高发国家 。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 , 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 使得胃癌呈现年轻化倾向 。 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 , 其中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 , 胃大弯、胃小弯及前后壁均可受累 。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两种 , 其各部位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 。
2018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 , 胃癌和结肠直肠癌位列发病率前五 , 危害性大 , 食道癌、胃癌、结肠直肠癌“三癌”混合统计发病率达100/10万 。 通俗解释就是无论男女老幼 , 1000人中就有1人会患这三种癌中的1种 。 40岁以上人群 , 更是这三种癌症的发病高危人群 。
03如何把握住转变期“救命的10年”大家可能都知道 , 胃肠道肿瘤在早期往往没有症状 , 因此我们在进行健康科普时一直在重复:早期肿瘤的“无症状就是症状” 。
比如 , 早期食管癌没有特异性症状 , 人们往往等到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症状才去医院 , 此时一般已到中晚期癌 。 而胃癌的早期症状也多为非相关症状 , 如上腹饱胀、嗳气、上腹隐痛 , 当出现贫血、黑便、呕吐、消瘦等症状时 , 大多已是中晚期癌 。 大肠癌从临床研究上看 , 从正常黏膜到癌前病变(即大肠息肉) , 再到大肠癌的转变通常需要历时10年或更长时间 , 然而我们面临的现状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错过这救命的10年 。 分页标题
为了提高早期胃肠癌的检出率 , 国际共识要求在50岁以上人群中进行胃肠镜筛查 , 有的国家将筛查年龄提前到了45岁 。 我国胃肠道肿瘤高发 , 但早期癌发现率不到10% 。 因此我们建议 , 无症状40岁以上人群应接受胃肠镜检查 , 这是避免食道癌、胃癌、结肠直肠癌威胁生命的最佳途径 。
值得注意的是 , 市面上宣传的任何其它肿瘤筛查产品 , 不管科技水平多高 , 都仅仅是粗筛 , 对肿瘤是做不到精准筛查的 。
04哪些人需接受胃肠镜检查针对消化道高发的这三种癌症 , 胃镜是食管癌和胃癌、结肠镜是大肠癌的最佳诊断手段 。 根据患者意愿和医师评估结果 , 胃镜和结肠镜也可以同时进行 。
食管癌高危人群应接受胃镜检查 , 如有饮食不良习惯 , 爱吃烫食、烧烤、辛辣食物 , 暴饮暴食等;有贲门失弛缓症和胃食管反流病等慢性刺激诱因;有明确食管癌家族史;吸烟;有Barrett食管(食管下段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覆盖 , 因为英国人Barrett首先报道这病 , 因此称为Barrett食管)、人类乳头状病毒感染等 。 针对早期食管癌的治疗 , 内镜黏膜下剥离(ESD)技术治疗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 , 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 , 5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 。
胃癌高危人群也应进行胃镜检查:5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 , 尤其一级亲属中父母患胃癌 , 子女患胃癌的风险更高;好食烟熏、腌制食品 , 高盐饮食;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 。
早期大肠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0% , 而转移性大肠癌的5 年生存率仅为14% 。 所以 , 早期诊断可明显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 ,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大肠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摄入大量的红肉(猪肉、牛肉、羊肉等)或加工后的肉、肥胖等 。 目前 ,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癌的最佳手段 。
总之 , 大家不要排斥胃肠镜这种检查方式 , 也无需恐惧 , 需知:食道癌、胃癌、大肠癌的早期发现 , 也许就系于一次胃肠镜检查 。
健康知识普通胃肠镜与无痛胃肠镜普通的胃镜检查是口含咽麻剂后 , 医生将一条前端带有光源的电子内镜经口或者经鼻—食道—胃 , 最终到达十二指肠的检查过程 。 必要时可由胃镜上的活检钳道 , 使用活检钳 , 做切片检查 。 配合胃镜检查 , 患者在检查前至少8小时不得进食水和食物 。
肠镜是将一支细长可弯曲的结肠镜 , 直径大约1厘米 , 通过肛门进入直肠 , 直到大肠 , 可让医生观察到结肠和大肠的内部情况 。 配合肠镜检查 , 检查前需要按医嘱进行肠道准备 , 在检查当天早晨服用洗肠液 , 进行排泄直到排出为清水为止 。 检查过程中 , 按照护理人员要求摆定体位 。
不同的病情 , 胃肠镜操作的时间有差别 , 平均在10分钟左右 。 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 都会给受检者带来不适感 。 在胃镜操作过程中 , 受检者在清醒状态下会感到喉咙不适 , 有恶心感;部分受检者可能会因空气随管子进入胃中 , 而感觉胀气 。 肠镜受检者的不适主要体现为肠道准备过程和检查中出现的腹胀和不适 。
无痛胃肠镜 , 是相对于普通胃肠镜而言的 , 一般在检查前由麻醉医生对受检者实施静脉注射麻醉 , 患者进入类似“睡眠”状态 , 以减轻痛苦 。 检查过程与普通胃肠镜相同 , 检查时间比普通胃肠镜长约10分钟 。 当然 , 在开始胃肠镜检查前 , 受检者除常规检查外 , 还需接受麻醉评估 , 以尽可能地降低麻醉风险 。
另外 , “麻醉伤身”的想法也是不少人拒绝接受无痛胃肠镜的主要原因 。 对此 , 我们认为 , 只要经过专科医生和麻醉医生评估认定 , 可以接受无痛胃肠镜的患者 , 因检查需要实施的麻醉剂量是不会伤害身体的 。
主讲丨姜泊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消化中心主任
【推荐|浙江父女做肠镜,同一天收到坏消息,医生惋惜:真该早点来!】分页标题
_原题为:浙江父女做肠镜 , 同一天收到坏消息:爸爸患癌 , 女儿……医生惋惜:真该早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