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忻州古城以中国杂粮之都为支撑,以五台山佛教文化为牵引


_本文原题:忻州古城以中国杂粮之都为支撑 , 以五台山佛教文化为牵引
忻州古城以中国杂粮之都为支撑 , 以五台山佛教文化为牵引 , 以温泉康养为升级 , 文佛融合 , 佛食融合 , 食沐融合 , 商旅融合 。
忻州古城迄今已有1800多年汗青 。 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省塞外云中、定襄、五原、朔方四郡 , 郡置一县领其民 , 合觉得新兴郡” , 内迁于今忻州市境内 , 置新兴郡并九原县 , 筑九原城为郡、县治所 。 九原初次置县 , 即为郡治地点 。

忻州|忻州古城以中国杂粮之都为支撑,以五台山佛教文化为牵引
本文插图
如果说现在忻州的新建路、和平路、七一路是城市的主要商业街的话 , 那么 , 南北大街、大东街就是当年忻县老城最繁华的街市了 。 而说起街市来 , 又自然从城门楼说起了 。
老街的两侧 , 多条窄而深的小巷如同一条条毛细血管 。 踅入小巷深处 , 脚下青石板的小路 , 两旁斑驳的墙砖 , 树荫遮掩了整个院子的老树 。

忻州|忻州古城以中国杂粮之都为支撑,以五台山佛教文化为牵引
本文插图
忻州古城忻府院落由“九原驿”“庆丰园”“惠风苑”三幢院落组成 , 是忻州古城地域文化的集中展示 , 是忻州古城人文精神的见证和传承 , 更是忻州古城历史文化的灵魂所在 。

忻州|忻州古城以中国杂粮之都为支撑,以五台山佛教文化为牵引
本文插图
走进如火如荼修建和活化中的忻州古城 , 站在独具观赏点的南城门楼上 , 仿佛看到了三展卧牛城后的城池、城楼、城隅、城堞、城隍等城防设施在渐渐恢复 , 随即五十年代被拆毁的凌云楼、八座门、连三牌楼也在眼前浮现了出来 。
【忻州|忻州古城以中国杂粮之都为支撑,以五台山佛教文化为牵引】

忻州|忻州古城以中国杂粮之都为支撑,以五台山佛教文化为牵引
本文插图
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置肆州(州治九原) , 新兴郡城成为肆州州城 , 肆州根基统今忻州市地区全部 。 同时在城东15里芝郡村筑城置平寇县 , 县治离开州城 。 魏孝庄帝改新兴郡为永安郡 , 并移秀容郡、秀容县于境内(郡、县治地点今忻府区奇村一带) , 遂有秀容之称 。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肆州州治徙今代县城 , 州城遂废 。 北魏末年到北齐、北周乱世 , 战伐不断 , 直到隋朝统一 , 才又重置州县 。

忻州|忻州古城以中国杂粮之都为支撑,以五台山佛教文化为牵引
本文插图
忻州老城墙平面向外凸出许多墩台 , 称为马面 。 马面的出现是从战术角度考虑而设置 。 "若攻城 , 马面长则可反射城下攻者 , 兼密则矢石相及 , 敌人至城下则四面矢石临之 。

忻州|忻州古城以中国杂粮之都为支撑,以五台山佛教文化为牵引
本文插图
忻州与省府太原紧相毗邻 , 如同唇齿相依 。 是偏头关、宁武关、雁门关的可靠后方 。 “三关与忻州之间 , 构成犄角之势 , 形成扇面 , 连能一气 。 三关像指 , 忻州如掌 , 进则如掌使指 , 迅速有力;退则坚实如拳 , 牢不可破 。 ”因此 , 南城门楼匾书“三关总要” 。

忻州|忻州古城以中国杂粮之都为支撑,以五台山佛教文化为牵引
本文插图
忻州地处晋北交通枢纽 , 也是晋北商品集散地 , 历史上商贾云集 , 经商遂成为县人必然的选择 , 忻商也因此闻名 。 行商坐贾 , 忻州商人除在本地经营店铺的坐贾外 , 更为著名的是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行商 , 忻商是晋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