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风物志】榆林窟《老人入墓图》壁画记载了一段匪夷所思的丧葬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黄建强
榆林窟《老人入墓图》壁画 , 记载了一段匪夷所思的丧葬习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瓜州榆林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瓜州榆林窟第25窟《老人入墓图》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榆林窟第25窟弥勒菩萨
在敦煌榆林窟第25窟 , 有一幅《老人入墓图》壁画 , 这是一幅弥勒经变壁画图 。它是研究敦煌民俗的独特资料 , 因其所表达的独特死亡方式与丧葬观念而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
据统计 , 在敦煌壁画中 , 弥勒经变《老人入墓图》现存39幅 , 其中画面最为精美 , 人物表情﹑动作最为丰富的 , 非榆林窟第25窟莫属 , 可见榆林窟第25窟《老人入墓图》的重要性 。俗话说 , 百善孝为先 。古代都以孝为本 , 以孝为德 。这些明显违背伦理常情的壁画 ,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榆林窟中的《老人入墓图》
榆林窟位于瓜州县西南75公里的山谷中 , 洞窟开凿在榆林河东西两岸 。第25窟坐落在东崖中部唐窟群中 , 形制颇有特点 , 主室呈方形 , 前室横长方形 , 甬道长而阔 。从洞窟形制、壁画内容和布局、人物造型、衣冠服饰 , 以及表现技法和艺术风格来看 , 明显地继承了盛唐特点 , 从壁画中的古藏文题记和吐蕃人形象 , 此窟大致建造于吐蕃占领瓜州初期的中唐时期 , 公元783年唐蕃清水会盟前后 。从绘画风格上看 , 画师不是吐蕃人 , 应是唐人画师 。
第25窟壁画除窟顶坍毁 , 前室和甬道为五代重修外 , 主室四壁均保存唐代原貌 。主室前壁门两侧为文殊、普贤经变;右壁为观无量寿经变;正壁为八大菩萨曼荼罗;左壁为弥勒经变 。
左壁弥勒经变中有幅壁画叫做《老人入墓图》 。这幅图描绘的不是为一个去世的老翁举行葬礼 , 而是一位感到死期将至的老人来到坟墓前 , 与亲人诀别 。然后他便独自进入墓室 , 与外界断绝往来 , 直到去世 。
榆林窟第25窟《老人入墓图》中 , 老人头戴透额罗帽 , 着圆领白袍服 , 足蹬软鞋 , 拄镂空杖 , 安详地坐在墓床上 , 床前有弧门装饰 , 墓内挂山水屏风画 。老人与亲属执手告别 , 亲属八人均痛苦不堪 , 或用巾拭泪 , 或以袖掩面 , 或趴地叩拜 。
在《老人入墓图》里 , 甚至还有来跳舞庆贺的人 。
历史上流传的骇人传闻
自古至今 , 孝作为传统美德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 , 而关于孝的故事更是不在少数 。
相传在古代 , 有一种葬礼叫做“瓦罐坟” , 是一种非常残忍的葬礼方式 。当时家中一旦有了60岁的老人 , 便会被用“瓦罐坟”的形式进行葬礼:儿子亲自送60岁的父亲或者母亲入坟 , 每送一次饭就会砌一块砖 , 日日如此 , 直到“瓦罐坟”完全被封死 。这种骇人的葬礼方式只存在于民间传说和野史当中 , 从未被记载到正史当中 。
“瓦罐坟”还被称为“花甲葬” , 但是由于正史中从未出现过有关“瓦罐坟”的记录 , 所以这一习俗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 , 现在只停留于民间传说层面 。有人提出 , 这可能代表的是史前的一些部落 , 由于人口问题和物质匮乏而出现的弃老行为 。
但这种传说不止出现在一个朝代 , 许多朝代许多地方都曾出现过不同版本的故事 。
在中国民间 , 未死之前所备棺材叫“寿材” , 墓穴叫“生圹” 。
传说有一年 , 某外国使臣给中原皇帝进贡了一只动物 , 这种动物满朝文武谁也不认识 。外国使臣满脸傲气 , 对中原王朝大为鄙视 , 说再无人认识此动物就要发兵进攻中原 。这时一个小官员去给自己的父亲送饭 , 聊天时说起了朝中发生的事情 , 他的父亲已经年过60岁 , 正在“生圹”中等死 , 听了儿子的话 , 便说:“你把家里的大狸猫带去看看 。”第二天儿子上朝 , 偷偷带来大狸猫 , 外国使臣又拿出“怪物” , 谁知大狸猫一个箭步上前 , 叫了一声 , 那“怪物”吓得缩了身 , 原来是只大老鼠 , 被大狸猫一口叼走 。皇帝大喜 , 问清缘由 , 才知道是将死老人出的主意 , 就下旨迎回老人 , 全国禁止“弃老” 。分页标题
《史记》中曾记载过《孙元觉智救祖父》的故事:春秋时期 , 有个9岁的孩子叫孙元觉 , 从小孝顺父母 , 尊敬长辈 。可是有一天 , 孙元觉看到父亲忽然把病弱的祖父装在筐里 , 要把他扔进深山里 。
孙元觉拉着父亲 , 不许父亲把祖父运走 , 父亲不理他 。孙元觉又跪着哭求 , 父亲依然不理 , 推车进山 , 将老人扔下 , 转身要走 。孙元觉急中生智 , 拾起地上的筐说:“我要带回家 , 到你老了 , 也要用它送你到这里 。”父亲一听 , 大吃一惊 , 问:“你怎么说出这种话!”元觉说:“父亲怎样教育儿子 , 儿子就怎样做 。”父亲悔悟了 , 他忙把老人从地上抱上车子 , 再推回家 , 从此十分孝敬老人 。这个故事从侧面记录了古代的“弃老”习俗 。
一名佛教徒的虔诚信仰
仔细观看榆林窟第25窟《老人入墓图》 , 我们会发现 , 壁画中的坟墓并不是普通的坟墓 , 墓室里面装修成了佛堂的样子 。白衣老人安坐“生圹”中 , 神态安详 , 无悲无喜 , 仿佛在慈祥地叮嘱后辈儿孙 。
对于敦煌弥勒经变《老人入墓图》的研究 , 很多学者都提到了这种特殊丧葬方式的文化来源 , 谢生保先生在《敦煌壁画中的丧葬民俗》一文中提出 , “老人入墓”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生圹”民俗 。谭蝉雪先生在《“老人入墓”与民俗》一文和《敦煌民俗——丝路明珠传风情》一书中 , 阐述了“老人入墓”源于印度民俗中老人投河自尽的观点 。崔中慧在《敦煌弥勒经变中“老人入墓”的印度文化源流试探》一文中 , 虽赞同“老人入墓”源于印度文化的说法 , 同时提出了不同看法 , 认为“老人入墓”源于印度婆罗门教生命四行期中第三阶段的林栖期 。另据学者们调查 , 敦煌的弥勒经变始于隋代 , 盛于唐 , 终于西夏 , 其中的《老人入墓图》也是始自盛唐 , 终于北宋 。
这幅壁画是以绘画的形式阐述了《弥勒下生经》中所描绘的“人命将终 , 自然行诣冢间而死”的内容 。
当时佛教经典《弥勒下生经》认为 , 信徒在临终前与世隔绝 , 一心念诵南无阿弥陀佛 , 可以得到更高的修行境界 , 甚至可以进入极乐净土世界 。显然老人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 , 他希望自己可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 诵经念佛 , 在安心修持中 , 离开今生 。
可画中这个正在抹眼泪的女人仍然为离开老人的今生而悲伤 。更多的人和她一样 , 还是在意着此生此世 , 春耕秋收的得与失 。
这幅壁画还透露出一个时代背景 。吐蕃在瓜州统治区推行“辫发易服”的民族政策 , 史料记载陷蕃地区的汉人只能在祭祖之时着汉服 。而老人白衣透额罗幞头 , 透露出陷蕃汉人的民族心理 , 在去世之前 , 老人表达出对大唐王朝的怀念之情 。
【老人|【风物志】榆林窟《老人入墓图》壁画记载了一段匪夷所思的丧葬】撰文丨黄建强
- 男人|老了,为何父母更愿意和子女一起住?三位老人的回答很现实
- 大头尬八卦|心理测试:你觉得哪位老人最慈祥,测出你的晚年是富有还是清贫
- 花间辞|“新型啃老”正在蔓延,看似孝顺父母,实则老人苦不堪言
- 男人|人老之后是自己住舒坦,还是和子女住更舒坦?老人的回答扎心
- 懒游的故事|三亚湾的清晨,看看“候鸟”老人们在干啥?谁不羡慕这样的生活
- 凤凰章淑|一位69岁老人的心声:晚年能靠得住的,只有自己
- 老夫少妻|65岁老人悔恨:人到晚年才明白,老夫少妻,苦的不过是自己
- 泪湿青衫|“妈,你别来我家”:老人想住儿子家,却连自己买的房子也进不去
- 南山大叔|70岁老人提醒:落难时,给自己留下三个“心眼”,可以韬光养晦
- 冷青裳|老人退休后带孙子,是幸福还是痛苦呢?这3个退休阿姨说出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