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黄巢之乱|郑綮传略 |“灞桥风雪,驴背诗思”

郑綮(音:qǐ ) , 字蕴武 , 郑州荥阳人 。唐朝晚期宰相 , 诗人 。
天下郑氏出荥阳 , 荥阳郑氏溯祖追宗可以到春秋第一个诸侯国郑国 。公元前375年 , 韩灭郑 , 迁都新郑 。百姓怀念故国 , 取国名为姓 , 郑姓始 。经秦汉 , 到魏晋南北朝 , 在北魏期间 , 荥阳郑氏发展鼎盛 , 遂成一方门阀世族 , 位列豪族“四姓”(崔、卢、郑、王) , 门阀世族垄断权贵 , 甚至左右朝廷 。隋唐开始 , 压制门阀 , 开科举 , 荥阳郑氏稍有衰落 , 但唐初依旧位列名门望族“五姓七望”(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唐中晚期 , 门阀世族适应科举 , 利用权贵把持官选 , 呈现中兴局面 。仅荥阳郑氏就出了十位宰相 , 其它节度使刺史等官员无数 , 史称“郑半朝” 。唐晚期黄巢之乱 , 同出荥阳郑氏的曾经宰相郑畋 , 赋《讨巢贼檄》 , 传檄天下共讨巢贼 , 煌煌檄文 , 名垂青史 。

诗词歌赋,黄巢之乱|郑綮传略 |“灞桥风雪,驴背诗思”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郑綮(来源|网络图片)
郑綮虽然出身名门望族 , 朝里有人好做官 , 但是也是凭真本事 , 真刀实枪 , 经科举 , 及进士第 , 晋身京官 。做过监察御史 , 多年后才升迁左司郎中 , 皆清水衙门 , 品秩不高 , 俸禄微薄 。郑綮为官清廉 , 爱惜羽毛 , 不愿同流合污 。日久 , 经济拮据 , 生活窘迫 , 遂上书 , 乞外放为地方官 , 朝廷准 , 补庐州刺史 。
主政庐州
庐州(今安徽合肥) , 地处江淮 。江淮之地 , 物阜民丰 , 水系纵横 , 漕运发达 , 兼天下盐铁转运 , 为唐庭主要赋税之源 , 钱袋子 。庐州刺史 , 肥差 。
郑綮为官一任 , 依然清廉如水 。离任后 , 寄存个人俸禄钱财千缗(音:mín , 计量单位 , 即一串钱)于庐州府库 。一日 , 盗贼至 , 尊其清廉 , 不敢妄动 。后吴王杨行密雄踞江淮 , 感其义释之恩 , 亦尊其清廉 , 专门派人将该钱财送京入郑府 。
一纸檄文退兵保境

诗词歌赋,黄巢之乱|郑綮传略 |“灞桥风雪,驴背诗思”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黄巢之乱黄巢军队进军路线(来源|网络图片)
【诗词歌赋,黄巢之乱|郑綮传略 |“灞桥风雪,驴背诗思”】唐末黄巢之乱 , 天下烽烟四起 。黄巢大军转战千里 , 所过之境 , 烧杀抢掠 , 生灵涂炭 。黄巢大军转至庐州地界 , 接郑綮一纸檄文 , 黄巢阅毕 , 哂之 , 竟领兵绕境而去!可惜该篇檄文没有历史遗存 , 不知道郑刺史到底说了什么 , 竟能让一代枭雄魔鬼接受妥协不肆意妄为 。该檄文也许没有《讨巢贼檄》名气大 , 但也抵百万军!保境安民 , 功不可没 。事后唐僖宗感其忠事 , 嘉奖 , 赐绯服与鱼符袋 , 以示隆恩 。
义释杨行密

诗词歌赋,黄巢之乱|郑綮传略 |“灞桥风雪,驴背诗思”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南吴太祖杨行密(来源|网络图片)
杨行密 , 原名行愍(音:mǐn) , 字化源 , 庐州人氏 。少小贫孤 , 成年高大威武 , 有臂力 , 能举百斤 , 亦能日行三百里 , 不折不扣的神行太保 。爱结交豪强 , 任侠乡里 。杨行密曾任庐州州府步奏官小吏 , 充分发挥长跑特长 , 千里传送 , 不误时期 。黄巢之乱时期 , 天灾人祸 , 民不聊生 , 流离失所 。各地兵连祸结 , 狼烟四起 , 兵变与民变丛生 。杨行密生逢乱世 , 裹挟其内 , 为了生存 , 一时亦民亦寇 。或武装私自贩盐 , 或剪道劫掠 。
一日事犯被俘 , 押运至州府 。刺史郑綮过堂问审 , 见其相貌堂堂一表人才 , 遂生爱才之心 。问清过往 , 虽责言:“尔且富贵 , 何为做贼?” , 还是下令释放了杨行密 。分页标题
杨行密感其恩 , 应募从军 , 自此走出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不一样人生 。杨行密是五代十国吴国奠基人 , 史称“南吴太祖” 。杨行密割据江淮 , 北拒朱温 , 一定时期保境安民 , 休养生息 , 防止了全国动乱的进一步糜烂 , 稳定了江淮经济民生 , 奠定南吴 , 乃至后期南唐的基础 , 不枉“十国第一人” 。
因为这段人生交集 , 郑綮历史上圈粉无数 。有关杨行密的无论正史野史 , 皆有这段义释著述 。
朝堂故事
《别庐州郡人》
唯有两行公廨泪 , 一时洒向渡头风 。
---- 唐朝?郑綮
庐州刺史任期届满 , 郑綮返京回朝 , 复为京官 , 参政议政 。以郑綮性格 , 直谏朝政 , 注定官当得磕磕绊绊 。好不容易做到右散骑常侍(正三品下) , 因为常常批评时政措施 , 惹毛了当值宰相 , 被贬为国子祭酒 。国子祭酒相当于大学校长 , 管管学务 , 标准虚职 , 表明已经远离朝政权力中心 。朝堂众人对此议论纷纷 , 有人谏言此不公正对待 。直到郑綮官复原职 , 这场朝议才算消停 。
打击多了 , “牢骚”也就多了 。不能明着说 , 咱就暗着说 。郑綮本善诗 , 多有赋作 , 采用隐喻形式 , 针砭时政 。这些诗作 , 诙谐有趣 , 脍炙人口 , 一时在朝堂内外传诵 。
唐昭宗继位后 , 一朝天子一朝臣 。唐昭宗读有郑綮诗作 , 认为郑綮才能不止于此 , 擢升郑綮 , 至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官拜宰相 。
皇帝任命还没下达 , 有消息灵通好事者登门拜谒 , 告之 。郑綮闻之 , 笑曰:“你们肯定搞错了 , 就算天下人都不识字 , 也轮不到我来作宰相啊 。”郑綮对自己的才能有清醒的认识 。
传言日隆 , 郑綮隐闻 , 叹曰:“万一如此 , 天下人都要笑死掉了 。”
任命正式下达 , 宗室族人亲朋好友皆来庆贺 , 郑綮搔首 , 笑曰:”连我都可以作宰相 , 天下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知道了 。“(哪里还有不知道干不成的事啊) 。明明没有宰相才能 , 郑綮对赶鸭子上架 , 表达些许无奈 。
郑綮多次上书坚辞 , 朝廷不准 。
在其位谋其政 , 郑綮兢兢业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三月后 , 以人老体衰身体原因 , 告老还乡 , 得到朝廷批准 , 终得偿所愿 。
郑綮急流勇退 , 实为明举 。对于破碎山河这么个烂摊子 , 谁又能搞好呢?大厦将倾 , 为之奈何?
郑綮拜太子少保致仕 , 卒于899年 。郑綮死后八年 , 唐朝就灭亡了 。
文人郑綮 , 著有《开天传信记》一卷 , 存世 。

诗词歌赋,黄巢之乱|郑綮传略 |“灞桥风雪,驴背诗思”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开天传信记》书籍(来源|网络图片)
“ 。。。窃以国朝故事 , 莫盛于开元天宝之际 。。。。搜求遗逸 , 传于必信 , 名 曰《开天传信记》 。”
摘自(唐)郑綮著《开天传信记●自序》
搜集整理开元天宝年间 , 当时故事 , 社会传说 , 神异见闻 , 记录唐玄宗一些生活起居 , 兴趣爱好 , 史学价值有限 。民间盛传的“唐明皇游月宫”故事 , 取自该书 。
诗人郑綮 , 史称“歇后郑五” , 创造“郑五歇后体”诗作风格 。
郑綮另一个主要身份是诗人 , 而且干得还很好 。郑綮善诗 , 喜用隐喻歇后方式赋诗 , 针砭当下 。歇后语作为一种语言形式 , 往往分前后两段 。前段俨如谜面 , 后端实为谜底 。比如“哑巴吃黄连 , 有苦说不出 。” , 但我们在使用中 , 常常只说前段 , 其意自现 。
唐诗宋词 , 是中国文化的两座高峰 。唐朝诗人璨若星河 , 各负盛名 。郑綮另辟蹊径 , 采用隐喻歇后方式赋诗 , 因为郑綮家中排行老五 , 史称“歇后郑五” , 将这种诗歌风格称为“郑五歇后体” 。
可惜的是 , 郑綮诗歌仅存世5首 。诡异的是 , 没有真正郑五歇后体风格的 。郑綮的“郑五歇后体” , 只闻其名 , 不见其“体” 。分页标题
“灞桥风雪 , 驴背诗思” , 文化基因 。
一日 , 有人问郑綮 , 曰:“相国近有新诗否?“
郑綮对曰:“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 , 此处何以得之?“

诗词歌赋,黄巢之乱|郑綮传略 |“灞桥风雪,驴背诗思”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代吴伟 灞桥风雪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来源|网络图片)
唐朝中晚期 , 诗歌风格有别于盛唐时期的华丽奔放 , 因为社会动荡 , 民间疾苦 , 体现一种清冷孤寂的风格意境 , 表现出诗人对社会失望 , 自身落寂的心态 。
灞桥 , 长安东 , 自古送别离殇之地 , 亦称“断魂桥” , “销魂桥” 。将军骑马英姿飒爽 , 文人骑驴高雅脱俗 。李白骑驴过华阴 , 陆游骑驴入剑门 , 也许只有伴随着清脆的驴蹄声 , 不紧不慢的颠簸中 , 才能诗思泉涌 。
中国诗画讲究立意深邃高远 , 诗中有画 , 画中有诗 , 诗情画意 , 相得益彰 。郑綮完美地将诗思 , 灞桥离别、风雪孤寒等 , 结合在了一起 。
我们能隐隐约约听见蹄声 。
历代名画 , 皆有以此为创作题材 。灞桥风雪 , 驴背诗思 , 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文化 , 成为标识我们的文化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