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梁文道:《源氏物语》若是拍成电视,就是三观尽毁的通俗故事

日本文学 , 尤其是传统的日本作家 , 素来以其着独特的纤细 , 洁净 , 哀伤的美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自《雪国》 , 《千只鹤》 , 《春雪》 , 《挪威森林》 , 每一本都像是冰天雪地里孑立的穿着纯白和服少女 , 单薄 , 又带着化不开的哀伤 , 仿佛一场大雪就能将其淹没 。
这大概也与日本文学发端有关 。现如今日本学界普遍认为日本文学始于平安时期著名女作家紫式部的《源氏物语》 。这本书便是典型的日式美学 , 被哀伤笼罩 , 细腻内敛的心理描写 , 纤细的文字 , 深深影响了此后的日本文学 , 乃至融入到日本的民族精神之中 。
这样的世界级名著 , 这样大的一部IP , 理应最不缺翻拍 , 却为何梁文道先生言:“拍成电视剧是让人三观尽毁的故事”呢?
作者紫式部

故事|梁文道:《源氏物语》若是拍成电视,就是三观尽毁的通俗故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故事梗概
确实 , 如梁文道所言 , 抽离出故事情节来看 , 这部小说的故事着实是不忍直视 , 三观不正 , 无病呻吟 。
这部小说从头到尾讲述的都是一个上流社会花花公子寻爱的过程 , 有钱有权 , 周旋于各色女人之间 , 最后被贬 , 死掉 , 看来无聊透顶 。
若是极尽概括 , 前面四十多帖 , 大概是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
桐壶天皇宠爱的更衣诞下一子 , 然而由于出身卑微 , 遭人非议排挤 , 更衣郁郁而终 。小皇子在宫中无依无靠 , 桐壶天皇逼不得已 , 将小皇子降为臣籍 , 赐姓源氏 , 这就是主角 , 光源氏 。
【故事|梁文道:《源氏物语》若是拍成电视,就是三观尽毁的通俗故事】光源氏长大后 , 不仅继承了更衣的惊人美貌 , 还才华横溢 , 擅长诗词歌赋 。然而这样一个人 , 偏是一个彻头彻尾 , 不折不扣的“渣男” 。
光源氏与众女

故事|梁文道:《源氏物语》若是拍成电视,就是三观尽毁的通俗故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先是引诱空蝉 , 失败后又不死心 , 与继母藤壶的女御纠缠 。与六条妃子不清不楚 , 拈惹夕颜 , 却致使其早逝 。
心中惦念继母藤壶 , 继而看上了与藤壶长相相似的紫姬 , 而当时的紫姬 , 才八岁 , 光源氏已经十八岁了 。紫姬成人后 , 终是嫁给了光源氏 。然而他贼心不死地追求夕颜遗女玉鬘 , 但最后没有成功 。
一番蹉跎后 , 光源氏娶了朱雀帝三公主 , 却正撞见三公主与柏木幽会 , 甚至三公主最后诞下柏木之子 , 不堪心理煎熬的三公主最终削发为尼 , 陪伴自己许久的紫姬恰巧病逝 , 心如死灰的光源氏感觉这是对自己的报应 , 于是遁入空门 , 不久后也去世了 。
后十帖的内容则是男主子孙的故事 , 这里先不提 。
这样乱的一个故事拍出来 , 且不论三观 , 看不看得懂都是一个问题 , 书中人物的名称未定 , 总要通过逻辑来梳理对应人物名称 , 费时费力 。莫说我们这些“海外”观众 , 日本本土居民读得懂的 , 又有多少呢?怕是跟外国人一般 , 凑个热闹看看剧情罢了 。
除此之外 , 选角也极成问题 。单说光源氏 , 紫式部不惜将世间所有美好的词汇加诸于他 , 他耀眼夺目 , 才华横溢 , 气度不凡 , 满含哀伤 。
这样的男主角又该何处寻找?若是找得不对 , 那这故事的可信度又要下降一分 。
光源氏与紫姬

故事|梁文道:《源氏物语》若是拍成电视,就是三观尽毁的通俗故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学与影视
单看故事 , 确实是淫乱不堪 , 让人三观尽毁 。但“故事情节只是花架 , 若是只看见花架 , 而忽视上面的花是无法欣赏到其美丽的 。”这可能也是文学作品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方面 。分页标题
影视自然有很多独特的优点 , 但它的呈现特点就注定了观众一定会忽略深意 , 台词之美 , 更加注重剧情 。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 , 影视注定无法完美复刻文学独特的美感与冲击感 。而《源氏物语》的独到之处 , 就在这里 , 紫式部对文字肌理的掌控 , 是绝伦的 。
与影视相对的文学 , 它的确是由故事组成 , 但它又不仅仅有故事 。古今中外 , 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 若是只从故事情节来看 , 他们的故事或三观不正 , 或平凡无比 , 但你能说他们的作品不好吗?诸如上文所提到的《雪国》 , 又或是拉美文学巨匠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 。
以世俗的道德三观来衡量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件极其无聊的事 。无奈的是 , 这件事还是有许多人没有意识到 。甚至美国著名作家霍桑还喜欢在自己的作品里衡量角色行为 。于是 , 博尔赫斯对此评价:“这是一个美学的错误 。”
斩不断的欲望

故事|梁文道:《源氏物语》若是拍成电视,就是三观尽毁的通俗故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霍桑做到了绝对的三观正确 。但因此在美学上犯了一个更为严重错误 。读来拖沓 , 本应留给读者自己思考的地方 , 却被作家抢先一步说出口 。就好像有一个人总是先你一步说出你想说的话 , 并且赢得了所有的夸赞 。这种不畅快感 , 自始至终贯穿着霍桑的作品 。
诚然 , 在过去的许多年里 , 我们一直宣扬文学作品应当引导人们走向真善美 , 批判假恶丑 。
可是批判也有许多种方式 , 只将真相赤裸裸公之于众 , 是非对错由人评说 , 不也应当算作其中一种吗?甚至 , 为人类发展贡献另外的审美价值 , 难道也不算一种贡献吗?一味追求文学作品的引导 , 不就恰好限制了文学作品的创作吗?
三公主削发为尼

故事|梁文道:《源氏物语》若是拍成电视,就是三观尽毁的通俗故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独特的艺术价值
抛除不太“符合世俗”的情节 , 这部作品不可谓之不伟大 。
在时代的背景下 , 这本书更是极其重要 。紫式部生活的年代 , 正是日本本国文化精神苏醒崛起的时代 , 那个时代的日本第一次意识到他们应到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字和文化 , 而不是一味接受来自大唐的一切 。
因此 , 这本用假名写就的长篇小说 , 自然成为了日本文化发展起点的象征 , 因此具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 , 甚至在日本 , 民众普遍认为这就是日本文学的开端 。事实上 , 这部小说也确实为日后的日本文学的发展定下基调与主要美学特征 。
如果也抛去这个特殊的时代所赋予他的独特地位 , 只论艺术价值与美学欣赏 , 这本小说也依旧足够优秀 。
遁入空门

故事|梁文道:《源氏物语》若是拍成电视,就是三观尽毁的通俗故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首先 , 这部小说是世界范围上第一部长篇小说 , 更被认为是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 。作者紫式部更是那个时代世界范围少有的优秀女作家 , 她用独特的日本女人细致绵长的笔调 , 典雅精致的用词 , 带我们回到那个纷繁哀伤的平安时代 。
在这部小说中 , 作者通过光源氏的回避退让 , 来刻意淡化了权谋纷争 , 并毫不留情地舍弃了许多不必要的枝节 , 寥寥几笔构建了一个巨大的人物关系网络 , 并在这个网络上进一步细致刻画作者想要表达的一切 。
下面这些句子难道不是读来便是十分美好?
“哀此这家篱菊 , 当年共护持 。今秋花上露 , 只湿一人衣 。”“秋尽冬初人寂寂 , 生离死认对向雨茫茫 。”
想必你也读出来了 , 这些句子含义悠然 , 用词朴素精致 , 颇有大唐遗风 。分页标题
那是因为作者紫式部的父亲与兄长都极擅长汉诗、和歌 。在他们的熏陶下 , 紫式部自小文采斐然 , 在《源氏物语》中 , 贯穿全书的汉诗便是最好的印证 。尤以其白居易《长恨歌》贯穿全书 , 奠定了源氏三代人的故事基调 , 即终将抱憾 , 终将归于悲哀 。
源氏物语中的女性

故事|梁文道:《源氏物语》若是拍成电视,就是三观尽毁的通俗故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源氏与红楼
有人愿意将《源氏物语》比作中国的《红楼梦》 , 认为二者都是顶级优秀古典小说作品 。自然 , 同为国家级别的名著 , 同为各自语言的古典小说巅峰之作 , 二者看似有着很多共性 , 都是通过一个家族的传承陨落来窥探时代的巨变 。
但共性之下 , 作为不同文化孕育出来的作品 , 必然是有着各自的闪光点 。如果说《源氏物语》是吸收大唐文化 , 融合日本独特民族特色的懵懂开山之作 , 那么《红楼梦》则更像是中国古代智慧凝结提炼 , 厚积薄发的集大成之作 。
其次 , 二者在倾向上 , 《源氏物语》更多地涉及存在主义 , 具有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 , 给人以华丽而哀伤之感 。
而《红楼梦》则涉及着虚无主义 , 在现实主义上停留 , 仿佛一切都早已被命运写好 , 只待故事启动 , 转开第一个齿轮 , 这更多地是让人有宿命感的无奈与残酷之美 。
两种文化下形成的不同作品 , 却殊途同归 , 达到了共同的巅峰成就 , 也算是一种缘分了吧 。

故事|梁文道:《源氏物语》若是拍成电视,就是三观尽毁的通俗故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涟漪
梁文道先生在节目的最后说 , 这部小说就是关乎追忆的一个故事 。从后面十帖开始 , 追忆逝去的光源氏 , 追忆那个繁华的平安时代 。这种追忆天然带有一种悲哀 , 毕竟只有失去才会被追忆 , 而失去都是痛苦的 , 悲哀的 。
欣赏这样一种物哀的情景 , 正如追忆光源氏人生种种过往 。真实的 , 赤裸的 , 混乱但精彩的人生 。像一滴雨滴进湖里 , 荡漾起美妙的涟漪 , 然后很快消失 , 一如光源氏的一生 。
跳脱出光源氏的一生 , 我们每个人不都一如这片湖里的一滴雨 , 匆匆而来 , 与人生碰撞出涟漪 , 然后匆匆消失 , 仿佛不曾来过 。
这大概也是《源氏物语》想极尽所能表达的“物哀”本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