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皇帝生活条件无人能比,却为何活不过50岁?有一项生活习惯减寿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确立帝制 , 到清末宣统帝被废 , 皇帝制度在中国存在了2132年 。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 多次改朝换代使得皇帝们总数多达三百多位 , 其中生卒年可考者有300人 。
在这300人中 , 除去非疾病死亡的92人(包括自杀、他杀) , 其余208人因病死亡 , 占皇帝总数的69% 。 即便是被杀的92人 , 亦多患有身、心疾病 , 如北魏道武帝因服寒食散过多 , 导致精神异常 , 性格改变 , "喜怒乖常"而被杀;又如被彭俊等用土囊压身窒息而死的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即位前有赢疾(身体虚弱) , "极成委弊"等 。

中毒|皇帝生活条件无人能比,却为何活不过50岁?有一项生活习惯减寿
文章图片
"溥天之下 ,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 莫非王臣" 。 中国皇帝们不仅拥有当时最好的物质生活条件 , 还享有当时最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 按理应该比普通人更健康、更长寿 , 可事实恰恰相反 , 他们中的多数人寿命都很短暂 , 而且疾病缠身 。 300位皇帝的总平均寿命为39. 6岁 , 接近40岁;即便是不计入非正常死亡 (包括自杀、被毒死、溺死、扼死、编死等他杀)的92人 , 其余208人的平均年龄为47. 6岁 , 将近48岁 。
若按朝代顺序来看 , 呈现两个高峰:秦汉时期皇帝平均寿命最低 , 仅为34岁;魏晋南北朝时皇帝们的平均寿命为38岁;隋唐时期上升为44岁;北宋、南宋、辽金的皇帝平均寿命为48岁 , 达到了第一个高峰;元代皇帝们的平均寿命则下降到 39岁;明朝又缓慢上升到42岁;中国帝制时代的最后一个王朝一一清朝皇帝们的平均寿命为53岁 , 达到了第二个高峰 , 也是历代皇帝平均寿命的最高值 。

中毒|皇帝生活条件无人能比,却为何活不过50岁?有一项生活习惯减寿
文章图片
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 , 皇帝们的寿命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 即便元明时期有所下降 , 但总体上仍呈现上升趋势 。 从时间上来看 , 相对和平稳定的朝代 , 皇帝们多死于疾病 , 如西汉、北宋、南宋、清代;当战乱纷争、皇权旁落或者一个王朝即将终结时 , 皇帝们多死于非命 , 如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时期 , 因政治原因死于各种自杀、他杀方式的皇帝 。
皇帝们之所以寿命很短暂 , 而且疾病缠身 , 究其原因 , 首先与他们所处政治地位有关 , 皇帝是天下的主宰 , 是秉承天帝的意志来统治万民的 , 通过一系列制度与政权机构稳固地操控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刑法乃至文化诸方面 , 以一人而率天下 , 因压力大使身体免疫力降低 , 增加了感染、精神疾患等疾病的易患性 。

中毒|皇帝生活条件无人能比,却为何活不过50岁?有一项生活习惯减寿
文章图片
其次 , 皇帝们富有四海 , "举天下以奉一人" , 使他们有条件养尊处优 , 饮食肥甘厚味等食物 , 易患膏粱之疾 , 《黄帝内经》又称"高粱之疾" , "凡治消痒仆击、偏枯疹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 , 则高粱之疾也" 。 "消痒 , 热消也 。 仆击 , 暴仆如击也 。 偏枯 , 半身不随也 。 疹 , 疹弱无力也 。 厥 , 四肢厥逆也 。 高粱 , 膏粱也 。 肥贵之人 , 每多厚味 , 夫肥者令人热中 , 甘者令人中满 , 热蓄于内 , 多伤其阴 , 故为此诸病" 。
肥甘厚味食物胆固醇含量高 , 易使动脉粥样硬化而发生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症等 , 还易出现痈、疡等急性感染;嗜酒、服食丹药等易导致中毒和神经、精神疾病 。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 中毒是皇帝们的常见疾病之一 , 有药物中毒和饮酒中毒两类 , 从中毒方式上来看 , 有自身服食丹药中毒和被人毒害两种 , 皇帝们多数属于前一种 。

中毒|皇帝生活条件无人能比,却为何活不过50岁?有一项生活习惯减寿
文章图片
自秦汉时期始 , 许多帝王们追求长生 , 希望通过服食丹药达到长寿愿望 , 然"金石之丹 , 皆有大毒 , 即钟乳朱砂 , 服久皆能杀人 , 盖其燥烈之性 , 为火所逼 , 伏而不得发 , 一入肠胃 , 如石灰投火 , 烟焰立炽 , 此必然之理也" 。分页标题
皇帝们之中不乏因服食丹药中毒 , 甚至丧命者 。 如东晋哀帝司马丕"雅好黄老 , 断毅 , 饵长生药 , 服食过多 , 遂中毒 , 不识万机" 。 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硅是典型寒食散中毒:"(天赐)六年夏 , 帝不豫 。 初 , 帝服寒食散 , 自太医令阴羌死后 , 药数动发 , 至此逾甚 。 而灾变屡见 , 忧慈不安 。 或数日不食 , 或不寝达旦 。 归咎群下 , 喜怒乖常 。 "
因为服食寒食散中毒 , 致使道武帝"喜怒乖常" , 使大臣人人自危 , 怀恨在心 , 寒食散中毒虽不致道武帝于死地 , 却是导致他被杀的重要原因 。

中毒|皇帝生活条件无人能比,却为何活不过50岁?有一项生活习惯减寿
文章图片
古诗云:"服食求神仙 , 多为药所误" 。 虽有东晋哀帝、北魏道武帝等服食丹药中毒的前车之鉴 , 隋炀帝所费巨万、费时六年、金丹"不成"的骗局在前 , 唐代诸帝仍"多饵丹药" , 或许因"风疾"之故 , 为治病养生而服用丹药 。
唐朝21帝中 , 迷恋金丹服饵术者至少有11帝 , 即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唐禧宗 。 如唐太宗因服食胡僧配制的长生药 , "遂致暴疾不救";唐宪宗李纯 , "服金丹 , 多躁怒";唐穆宗李恒 , "方士稍复因左右以进 , 上饵其金石之药" , 中毒暴亡;唐宣宗李忱"饵医官李玄伯、道士虞紫芝、山人王乐药 , 疽发于背 。 八月 , 疽甚";唐武宗李炎 , "重方士 , 颇服食修摄 , 亲受法篆 。 至是药躁 , 喜怒失常" , 中毒身亡 。 另南唐先主李异 , "晚为方士所误 , 饵硫磺丹砂"中毒 , 致使性格躁怒 。
明代皇帝也热衷于服食丹药 。 明代21帝中 , 就有9人服食丹药 , 其原因除了求长生 , 还有治疗疾病、"助淫与求嗣" 。 明成祖朱棣因为风湿之疾 , 服食"灵济宫符药" , "药性多热 , 服之辄痰奎气逆 , 多暴怒 , 至失音" 。 明仁宗朱高炽"嗣统未及期月 , 奄弃群臣"的原因 , "皆 , 除壬小夫 , 献金石之方以致疾也" , 明熹宗朱由校进食霍维华所"进仙方灵露饮" , "帝初甚甘之 , 已渐厌 。 及得疾 , 体肿" , 亦为丹药中毒 。 清世宗亦不吸取前代教训 , 仍痴迷于丹药 , 饵丹药而亡 。

中毒|皇帝生活条件无人能比,却为何活不过50岁?有一项生活习惯减寿
文章图片
饮酒中毒也是皇帝们常见的中毒之一 。 酒作为饮料的一种 , 在古代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 满足了帝王们礼仪、社交与联络臣下感情的需要 。 然"酒者 , 水谷之精也 , 其气镖悍而有大毒" 。
饮酒过多 , 酒毒渍于肠胃 , 流溢经络 , 使血脉充满 , 令人烦毒昏乱 , 呕吐无度 , 乃至累口不醒 。 往往有腹背穿穴者 , 是酒热毒气所为 。 过量饮酒 , 酒中的有害物质如乙醇等在体内发生蓄积时 , 即可引起急、慢性酒精中毒 , 即"饮酒过多" 。
急性酒精中毒者如吴越钱俶 , 端拱元年(988年)秋 , 与宋太宗派遣的"赐生辰物使者宴饮至暮 , 是夕暴卒" 。 蒙古国太宗窝阔台也可能是急性酒精中毒致死者 , 十三年(1241年)十一月 , 窝阔台出猎返回时 , "奥都刺合蛮进酒 , 帝欢饮 , 极夜乃罢 。 辛卯迟明 , 帝崩于行殿" 。 窝阔台"欢饮极夜"而亡的原因很可能是大量饮酒 , 使酒中的乙醇等有毒物质迅速在体内蓄积 , 抑制大脑呼吸中枢 , 导致呼吸衰竭而亡 , 还可能是大量饮酒引发急性脑血管疾病而亡 。

中毒|皇帝生活条件无人能比,却为何活不过50岁?有一项生活习惯减寿
文章图片
漫性酒精中毒者 , 如北齐文宣帝高洋 , 即位"六七年后 , 以功业自矜 , 遂留连耽酒 , 肆行淫暴" , "沉酗既久 , 弥以狂惑" , "暨于末年 , 不能进食 , 唯数饮酒 , 曲粟成灾 , 因而致毙" 。 高洋长期大量饮酒 , 出现慢性酒精中毒症状 , 后来竟以酒为食 , "因而致毙" 。分页标题
【中毒|皇帝生活条件无人能比,却为何活不过50岁?有一项生活习惯减寿】武成帝高湛"酒色过度 , 恍惚不恒" , 出现慢性酒精中毒的幻视症状 。 陈后主叔宝亦"荒于酒色" , "君臣酣饮 , 从夕达旦 , 以此为常" 。 五代时 , 吴杨隆演因为"少年嗣位 , 权在徐氏 , 及建国称制 , 非其意 , 常映映 , 酣饮 , 稀复进食 , 遂至疾卒" , 因慢性酒精中毒而亡 。
除了丹药和酒精中毒 , 还有南朝齐明帝萧莺 , 为壮阳药中毒 , 明光宗朱常洛红丸中毒 , 清光绪帝砒霜中毒(砷中毒)而亡 , 清末帝溥仪退位十年后曾经煤气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 。
撰稿/泠歌【读史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