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代|君子之争在天下,君子之交无敌友,鲁相孔子与齐相晏子谁更胜一筹


先秦时代|君子之争在天下,君子之交无敌友,鲁相孔子与齐相晏子谁更胜一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孔子
孔子和晏子 , 想必大家都不会对这两个名字陌生 。一个是周游列国的礼教君子 , 也是开创了帝王之术的儒家至圣;另一个是巧言善辩的治世能臣 , 其《晏子使楚》、《二桃杀三士》等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可以说 , 上述二位都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思想、政治家的代表人物 , 而他们之间也发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思想交锋 。
据记载 , 孔、晏二人第一次相见是在公元前521年的齐王访鲁 , 届时的孔子虽才而立之年便已是鲁国重臣 , 而作为齐国丞相的晏子此时已经57岁了 。
在这一次的齐鲁会晤中 , 齐景公还向孔子讨教了秦国强大的原因 , 而孔子"国虽小 , 其志大;处虽辟 , 行中正"的回答也获得了晏子的认可 。

先秦时代|君子之争在天下,君子之交无敌友,鲁相孔子与齐相晏子谁更胜一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齐国贤臣晏子画像
齐鲁会晤一别之后 , 二人再见已经是五年之后了 。公元前516年鲁国内乱 , 孔子不得不逃到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 , 在蛰伏了一段时间后 , 孔子开始与齐景公接触并希望借此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不过 , 这一次晏婴却站在了孔子的对立面 。
"君君臣臣 , 父父子子" , 对于孔子的这个回答晏子给出了"诙谐而不行规法;倨傲自顺 , 不行以为下;崇丧遂哀 , 破产厚葬 , 不行以为俗;游说借钱 , 不行以为国"的激烈驳斥 , 无情的断送了孔子在齐国的仕途 。

先秦时代|君子之争在天下,君子之交无敌友,鲁相孔子与齐相晏子谁更胜一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晏子力谏齐景公
齐国一别 , 不欢而散 , 两人最后一次见面则是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齐鲁会盟上 , 不过这一次双方却剑拔弩张 。盟会上 , 齐人希望劫持鲁定公来要挟鲁国 , 然而这一计划在孔子"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的义正言辞下破产了 , 甚至到最后由于在道义上有愧 , 齐景公还将曾经侵占的土地还给了鲁国 。就这样 , 身为大司寇的孔子在盟会上据理力争 , 而垂垂老矣的齐相晏子却一言不发 , 君子终见 , 早已物是人非 。

先秦时代|君子之争在天下,君子之交无敌友,鲁相孔子与齐相晏子谁更胜一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齐鲁会盟 , 孔子怒斥齐王
那么 , 从之前所描述的三次相遇来看 , 孔子和晏子二人之间的关系貌似是在不断恶化的 ,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是 , 但也不是 , 君子之交无敌友 , 大道不同不为谋 。在笔者看来 , 他们之间的关系更类似于一种不断深化的认知 , 二者在往复的交流中更加深刻的了解和佩服对方 , 但同时也更加明白了他们本就不是一类人 。
就如同虽然之前二人的关系似乎随着齐鲁两国交恶而变得愈发对立 , 但是在晏子去世后 , 孔子依然对其有着极高的评价和怀念 。可以说 , 他们之间的对抗是有相互认可的基础 , 而他们的相互认可也愈发强化了这种对抗 。
认可并批判 , 二者相互辩证的看待对方 。相传晏子曾经冬季乘车渡河 , 途中他不忍看到老百姓们赤脚淌水受冻 , 便用自己的马车来载那些老百姓 , 第一年冬天这样做了第二年依然如此 , 于是晏子在齐国内获得了极高的民间赞誉 。
孔子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先是大加赞扬晏子的爱民 , 但随后画风一变开始批判起来 。孔子认为晏子第一年这样做是爱民 , 但第二年这样做就是在愚弄大众 , 沽名钓誉了 , 与其是去用自己的马车作秀不如在冰河上修上一座桥 , 这样才是真正的利国利民 。分页标题

先秦时代|君子之争在天下,君子之交无敌友,鲁相孔子与齐相晏子谁更胜一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孔子出行图
这样看来 , 孔、晏二人的分歧到底在哪呢?于小于大?还是于公于私?亦或者是修桥和载民冲突吗?准确来说都不是 , 他们两人之间的根本差异就在于其不同的阶级叙事 。
说到这里 , 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 , 孔子和晏子难道不是一个阶级的人吗?是的 , 他们俩确实同属于封建社会的士大夫阶层 , 但是二者在其治理理念和政治倾向上却是有些许不同的 , 而其中截然相反的便是二者的阶级叙事 。

先秦时代|君子之争在天下,君子之交无敌友,鲁相孔子与齐相晏子谁更胜一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春秋时期国君接待贤臣
君臣关系也是阶级叙事的体现 。首先是孔子 , 熟悉他的人都明白儒学的根本就是"礼教" , 是不可忤逆的"君君臣臣";是不可跨越的"长幼有序";同时也是不可多得的"入世大道" 。为何后世帝王多尊儒术?
从根本上来说 , 孔子所提倡的礼教与秩序从出发点上就是基于统治阶级的 。他口中的有序本质上是一个阶级壁垒极难跨越的封建社会 , 是一个人与人之间就是贵贱有别的等级森严的蜂巢 。
可以说 , 孔子的道是君臣的道 , 他希望的天下是一个由明君贤臣治理的天下 , 而他所博爱的百姓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 是一群需要由领头羊约束带领的羊群 。这就是为什么在齐鲁会盟中 , 孔子会怒斥"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并将无辜的侏儒戏子斩首 , 无论是惹事的齐景公还是反击的孔子 , 他们都表现出了对于阶级划分的敏感性 , 因为匹夫就是匹夫 , 诸侯就是诸侯 。

先秦时代|君子之争在天下,君子之交无敌友,鲁相孔子与齐相晏子谁更胜一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孔子传授学术
说完孔子我们再来说晏子 , 那么 , 对于这位齐国三代贤臣来说 , 他的道又是怎么样的呢?相比于儒家的君臣礼教 , 晏子的理念更像是一个实用主义者 , 同时他的叙事手段也更加贴近生活 , 接地气 。
与其他大儒名士的天下之言、宏观叙事不同 , 晏子的角度往往是以小见大 。晏子使楚的时候 , 楚王百般刁难借机挑衅侮辱 , 但晏子巧用比喻:狗走狗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等巧妙而直白的比喻回呛楚王 。景公问政时 , 晏子则把把忧患比喻为鼠权势者比喻为狗 , 旁敲侧击的谏言 。

先秦时代|君子之争在天下,君子之交无敌友,鲁相孔子与齐相晏子谁更胜一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晏子使楚
对于晏子而言 , 施政的核心是仁政爱民 , 与儒家的仁政爱民不同 , 他的爱民更是一种站在农民阶层上的天下观 , 一种站在百姓视角考虑百姓利益的实用主义 。晏婴为人节俭 , 行事低调 , 更有甚者将自己的钱财散给百姓 , 或是像之前提到的他让马车载民渡冰河一样 , 晏子对于百姓的爱是贴近而真切的 , 但是这种角度往往也是短视的 , 格局是狭隘的 。
在孔子看来 , 礼教和大道是精英主义和阶层分明等级森严的社会 , 这虽略带残酷 , 但是却符合当时的社会结构并契合古代的生产力 。晏子虽出发于民 , 格局略小并没能形成一种体系和价值取向 , 并且由于缺乏上层建筑的支撑 , 晏子的仁政也在其逝世后人走灯灭了 。

先秦时代|君子之争在天下,君子之交无敌友,鲁相孔子与齐相晏子谁更胜一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影视剧中的齐国国君
不过 , 即便二者政治理念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不同 , 也不妨碍二人的远大抱负不谋而合 。孔子虽然提倡礼教 , 重视阶级有别 , 但实际上孔子重视的也是秩序 , 一个充满人伦道德的社会不仅给统治阶级带来了方便 , 同时也给百姓带来了安宁 。分页标题
晏子的角度则更加贴近生活 , 不过实际上在对于社会道德层面的期许上 , 他和孔子是一致的 。曾经由于齐景公贪图享乐 , 晏子更是由人与禽兽之间的对比来批判其无礼无道的行为 , 并且从"礼者 , 所以御民也……无礼而能治国家者 , 婴未之闻也"中可以知道 , 晏子对于部分礼教是赞许的 。

先秦时代|君子之争在天下,君子之交无敌友,鲁相孔子与齐相晏子谁更胜一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先秦时代|君子之争在天下,君子之交无敌友,鲁相孔子与齐相晏子谁更胜一筹】百姓安居乐业
其实 , 孔、晏二人的相爱相杀正是因为他们都是彼此的影子 , 孔子有着晏子的希望的格局高度 , 晏子有着孔子认可的市井地气 , 二者争而不斗 , 相互监督批判 , 就像一个出生贵族但心系底层的革命者 , 他们将和自己的影子战斗 , 而他们的思想也因此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