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银元横行中国的那100多年

所谓外国银洋 , 大家也常常说“外洋” , 当时中国称其为“洋钱”“洋钿” , 而广东等地一般称为“蕃银” , 文人们也有“番饼”“番佛一尊”等说法 , 足见礼遇 。外洋在中国的流行 , 其实从明代就已经开始 , 主要途径有澳门以及菲律宾等 。 钱穆曾说 , 明代开始用银元 , 到清末有较多数量的墨西哥银元以及大清银元 , 银币才有了标准重量 , 也就是七钱二分 。 货币学家千家驹曾经将清朝用银分为三阶段:首先是入关到乾隆年间的100多年 , 普遍使用银锭;其次是嘉庆以后的八九十年为第二阶段 , 外国银元成为中国的流通货币;最后是清末的宣统年间 , 自铸银元 , 银元与银两并用 , 这种“两元并用”的局面一直维持到1933年“废两改元” 。最初的中外贸易 , 基本都是外来者购买瓷器、丝绸、茶叶等中国物品 , 中国国人几乎不买外国商品 , 而主要交易就以外商提供白银完成 , 白银主要就是银元 , 即外洋 。 伴随着贸易繁荣 , 流入中国的外洋也日渐增多 。 到了乾隆年间 , 除了贸易因素之外 , 中国的高利率也开始吸引外洋 , 据说当时广东年息一分八到两分 , 且是复利 , 如此水平自然导致不少银钱流入 , 比如1799年和珅抄家之时 , 家中已经有洋钱五万八千元 。外国银洋最开始因为成色稳定而被当作银块使用 , 后来则凭个数流行 。 1910年户部调查显示 , 当时中国流通的外国银洋有1.1亿枚 , 其中1/3是鹰洋 。 鹰洋于1823年由墨西哥铸造 , 因成色较好甚至比起最早使用的西班牙本洋有后来居上之势 。 《银元时代生活史》一文中说 , “墨西哥的银元(俗称墨银)流入中国 , 这是用机器铸造的 , 分量更准确 。 外国人到中国来购买物品 , 都使用这种银元” 。
外国银元横行中国的那100多年
墨西哥鹰洋鹰洋不仅流行于城市 , 也流行于乡村 。 美国旅行家盖洛曾经记录他在宜昌的一次经历 。 为了制作一面美国国旗 , 他购买了三尺红布、三尺白布、一块蓝布和一卷棉线 , 布花了532文铜钱 , 棉线则为100文 , “我递给店主一块鹰洋 , 按宜昌的市价 , 值现钱820文 。 出于玩笑 , 我顺手拿起他已经串好的1000钱 , 取了200文 。 他笑了笑 , 点头表示认可 。 这样 , 我购买这些东西 , 似乎只用了620文铜钱 。 在中国要弄清钱的真正价值实属不易 。 ”正因如此 , 外洋在当时的流行其实更多是一种经济动机 , 即在混乱币制中作为一种更为标准化的白银货币 , 而不具备政治意义 。 外洋也没有法币意义 , 当时钱庄或票号往往会在上面做各种印记 , 导致其面目全非 , 美国传教士何天爵曾记载:“一位很有名气的美国女士在广东游历时 , 希望凭信用卡在当地的钱庄取500元的墨西哥鹰洋 , 以作购物之用 。 钱庄老板按照要求 , 从一个麻袋中倒出顾客所需银元的数目 , 让对方核实一下 。 摆在面前的墨西哥银元无异于一堆废铜烂铁:其中没有一块能够称得上完整 , 其价值也只能按照实际重量计算 。 ”
外国银元横行中国的那100多年
银饼外洋的流行 , 彭威信认为体现了两个世界货币文化的发展差异:一个是希腊体系 , 在中世纪一度低落 , 文艺复兴之后一路走高;一个则是中国体系 , 中国五铢钱也有其先进之处 , 后来流行的贰角大小、银币尺寸也与之接近 , 也与马克与先令尺寸接近 。 他认为货币文化从宋之后反而后退 , 由便于携带的银块退化到不实用的元宝也是一例 , 元宝形态其实并不实用 , 而汉代已经有更为合理的银饼样式 , 《三国志·魏志》即有“赐银千饼 , 绢千匹”的说法 , 而南北朝时就将银铸造成铤形(即长方形的板) , “故后代称白银一铤为一笏 , 当时也有将金银铸成饼形的 , 亦有铸成铤形的” 。从专业上说 , 中国的造币方法一直是“范铸”方法 , 即模铸法 , 往往先以泥制模 。 这属于原始的手工业方法 , 产量受限 , 而且费用不低 , 这一方法被认为2000多年以来没有进步 。 我曾经去上海博物馆的钱币馆参观 , 中国历代的铸钱确实在外观上改进不大 。 相反的是 , 源于希腊钱币文化的欧洲在文艺复兴之后随着市场需要的变化 , 在18世纪就利用机器铸钱 , 这一方法后来才传到中国 。
外国银元横行中国的那100多年
袁大头正因如此 , 外洋流行可谓引导中国货币文化的“一次大革命” , 带动中国自制银元的萌生 , 比如“龙洋”“袁大头”等 。 尽管如此 , 直到民国 , 外洋始终流通 。 根据货币专家的考证 , 早期中国自制银元与外洋成色接近 , 大概都在27克左右 , 纯度约在9成 。 民间对于银元的喜爱 , 到底还是因为其分量十足、制作精美 , 陈存仁的记载亦印证鹰洋在清朝时普遍流行 , 甚至与“龙洋”“袁大头”等在同一时期等价使用 , “银元每一个 , 是用白银七钱三分铸成 , 库秤是七钱二分 , 银质最标准的是墨西哥铸成的 , 上面有一只‘鹰’ , 所以又称为‘鹰洋’” 。 陈存仁还解析了俗语“财不露白” , “白”字旧时指银元宝或白银 , 后来即指白银制成的银元 。根据陈存仁记载 , 银元早期在上海叫银饼 , 他曾亲眼见过 。 这些银饼多是咸丰六年(1857年)在上海经营“沙船”生意的富商私家所铸造的 。 这算是国产银元 , 比起“龙洋”之类官方授权的银元更早 。 规定每一饼有白银五钱 , 手工打成 , 目的是每月发工资时 , 免得称量碎银引起争执 。 当时这些银饼中最流行的是上海富商王永盛所造 , 有货币史学家说其是银模制作 , 后来由于仿铸很盛且成色低劣 , 最后就停铸了 。 后人所见的多是仿照品 , 不知陈存仁所见是否为真品 。分页标题
外国银元横行中国的那100多年
西班牙本洋从银饼的昙花一现 , 也可看出外洋胜出的根本原因 。 货币是一种公平竞争的市场交换媒介 , 外洋胜出到底还是前面所谈清代币制混乱带来的结果 。 混乱低劣的货币制作情况之下 , 外洋以其制作精美以及标准化而大受欢迎 , 其种类有数十种之多——值得一提的是 , 即使在银饼铸造的咸丰六年 , 上海本地市场还是流行西班牙银元 , 也就是所谓的本洋 。外洋的流行 , 除了带来便利 , 也促进中国向白银化又进一步 , 这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 官方曾经有意禁止洋钱流通 , 道光九年(1629年)上谕 , “联闻外夷洋钱 , 有大髻、小髻、蓬头、蝙蝠、双柱、马剑诸名 , 在内地行使 , 不以买货 , 专以买银;暗中消耗 , 每一文抵换内地纹银 , 计折耗二三分 。 自闽、广、江西、浙江、江苏渐至黄河以南各省 , 洋钱盛行 。 凡完纳钱粮及商贾交易 , 无一不用洋钱 。 番舶以贩货为名 , 专带洋钱至各省海口 , 收买纹银 , 致内地银两日少 , 洋钱日多 。 近年银价日昂 , 未必不由于此” 。 然而外洋的便利性使其一直流行 , 实际上 , 大清帝国官方本身也不得不依赖外洋 , 在税收以及对外赔款中 , 外洋经常出现 。 、讽刺的是 , 民间数百年间积累的外洋 , 直到银本位结束之时也仍旧存在 , 这些外洋在金圆券风潮中不少进入政府囊中 , 一位外国采访人员如此记录金圆券时期的政策 , “它以逮捕和抄家相要挟 , 迫使人民把自己的金银、墨西哥鹰洋和所有外币全都交给中央银行”。本文作者:慕寒冰 , “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