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李自成(1606.09.22—1645.05.17) , 原名鸿基 , 小字黄来儿 , 又字枣儿 , [1]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 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 。 童年时给地主牧羊 , 曾为银川驿卒 。 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 , 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 , 勇猛有识略 。 荥阳大会时 , 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 , 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 。 高迎祥牺牲后 , 他继称闯王 。 当时中原灾荒严重 , 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 , 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 , 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 , 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 , 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 。 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 , 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 , 旋乘胜进占西安 。 次年正月 , 建立大顺政权 , 年号永昌 。 不久攻克北京 , 推翻明王朝 。 四月 , 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 , 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 。 李自成战败 , 退出北京 , 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 。 顺治二年(1645年)5月17日 , 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遭村民误杀 。 [2](另有一说李自成死亡地点为为湖北咸宁市通山县九宫山 。 [3])本名李自成 别称李鸿基、李闯 字号黄娃子、黄来儿、枣儿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陕西榆林米脂县 出生时间1606年9月22日 去世时间1645年5月17日 主要成就领导农民战争 , 推翻明朝 , 建立大顺政权 称号闯王 年号永昌 行宫盘龙山古建筑群 国号大顺 目录1 人物生平 ▪ 家世背景 ▪ 杀官起义 ▪ 征战四方 ▪ 号称闯王 ▪ 破京灭明 ▪ 战败覆亡 2 为政举措 ▪ 农民战争 ▪ 政权建设 ▪ 经济方面 ▪ 文化方面 3 思想主张 ▪ 均田免粮 ▪ 军事思想 4 人物评价 ▪ 总体评价 ▪ 名人评价 5 轶事典故 ▪ 用人得失 ▪ 烹煮福王 ▪ 闯王刀法 ▪ 惨遭鼠疫 6 死因争议 7 家族成员 ▪ 妻妾 ▪ 弟弟 ▪ 侄子 8 后世纪念 ▪ 墓址 ▪ 行宫 9 艺术形象 ▪ 文学形象 ▪ 影视形象人物生平?编辑家世背景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农历八月二十一日(公历9月22日)李自成雕像李自成雕像(6张), 李自成出生在米脂河西200里的李继迁寨 , 距他的老家长峁鄢六十多里(两地现均为横山地) 。 李自成的祖籍是米脂县李家站 , 在米脂县殿市镇有个村落 , 名叫李继迁村 , 当地人也叫做李家站 , 村里的人代代相传 , 是李继迁的后人 。 [4-5]据《米脂县志》记载:“米脂李姓 , 分太安里二甲李氏和永和石楼李氏 。 一支是太安里二甲 , 李自成家庭属太安里二甲 , 明代前由甘肃太安里迁徙来 。 而另一支李氏是由山西永和石楼县迁移到米脂的 , 二支李氏不属于同宗同室 。 太安里二甲的李氏 , 是一大族 , 遍及米脂城乡各处 。 ”李自成家庭属太安里二甲 , 明代前由甘肃太安里迁徙来到李家站 。 而这个李家站正是当年党项拓跋平夏部从甘肃东迁后居住的地方 。 据费密《荒书》记载 , 李自成在出生时 , 他的父亲梦见一个黄衣人进入土窑 , 于是李自成的小名叫做黄娃子(一说黄来儿) 。 [6]初名鸿基 , 小字硙生 , 少年时喜好枪马棍棒 。杀官起义明朝天启年间 , 陕北地区灾荒连年 , 官府粮差分文不减 。 李家生活非常困难 。 李自成小时候曾被舍入寺庙当小和尚 , 名黄来僧 , 并给本邑姬姓地主牧羊度日 。 十几岁丧母 , 不久父亲又去世 。 二十一岁那年 , 无依无靠的他应募到银川驿站当一名驿卒 。 不久 , 因无力偿还豪绅文举人的债 , 他曾被戴上枷锁严刑拷打 , 后来在穷伙伴的帮助下 , 杀死文举人 , 又与侄儿李过逃往甘肃当边兵 。 当时 , 边兵的生活也很困苦 , 粮饷不足 , 军官又贪污、克扣军饷 , 兵士经常挨饿受冻 。 [7]明朝末年的驿站制度有很多弊端 , 明思宗朱由检在崇祯元年(1628年)驿站进行了改革 , 精简驿站 。 李自成因丢失公文被裁撤[8], 失业回家 , 并欠了债 。 同年冬季 , 李自成因缴不起举人艾诏的欠债 , 被艾举人告到米脂县衙 。 县令晏子宾将他“械而游于市 , 将置至死” , 后由亲友救出后 , 年底 , 杀死债主艾诏 , 接着 , 因妻子韩金儿和村上名叫盖虎的通奸 , 李自成又杀了妻子 。 两条人命在身 , 官府不能不问 , 吃官司不能不死 , 于是就同侄儿李过于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到甘肃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投军 。 当时 , 杨肇基任甘州总兵 , 王国任参将 。 李自成不久便被王国提升为军中的把总 。 崇祯二年(1629年)冬 , 后金兵大举南下 , 京师吃紧 。 为了保住北京 , 朝廷急调四方军队赴北京防守 。 甘肃边兵李自成所在部队随参将王国向京师进发 , 途经金县(今甘肃榆中) , 兵士们要求发饷 , 参将王国却克扣不发 。 于是在榆中(今甘肃兰州榆中县)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被杀 , 兵民发动了兵变[9]。征战四方主词条:李自成起义李自成起事后转战汉中 , 参加了王左挂的农民军 。 崇祯二年(1629年) , 后金第一次入塞 , 北京震动 , 大将袁崇焕被崇祯帝凌迟处死 。 崇祯三年(1630年) , 王佐挂被明廷招降 , 李自成转投奔张存孟(不沾泥) , 担任队长一职[10]。 崇祯四年(1631年)四月 , 张存孟在陕北战败降明 。 十月 , 洪承畴正式接任三边总督 , 所以在崇祯六年(1633年) , 李自成率余部东渡黄河 , 在山西投奔了他的舅父闯王高迎祥 , 称“闯将” 。 同年 , 曹文诏率千余关宁军击败山西境内的农民军 , 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均逃到河南之后被曹文诏、左良玉等多路明军包围 。 李自成李自成 然而崇祯七年(1634年) , 后金军第二次入塞 , 曹文诏被调到大同抗金 , 被围农民军从王朴处突围 。 是年六月 , 新任五省总督陈奇瑜乃引军西向 , 约会陕西、郧阳、湖广、河南四巡抚围剿汉南农民军 。 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等部见明军云集 , 误入兴安(今陕西省安康市)车箱峡(今陕西省平利县老县镇) 。 峡谷之中为古栈道 , 四面山势险峻 , 易入难出 , 唯一出口为明军所截 , “马乏刍多死 , 弓矢皆脱” , 情势危殆 , 李自成用顾君恩之计 , 贿赂陈奇瑜左右人士 , 向官兵诈降 。 陈奇瑜释放李自成等人 , 派五十多名安抚官将农民军遣送回籍 , 甫出栈道 , 自成立刻杀安抚官复叛 。 崇祯八年(1635年) , 洪承畴任五省总督后围剿民军 , 农民军退到河南洛阳一带 。 高迎祥、张献忠、老回回、罗汝才、革里眼、左金王、改世王、射塌天、横天王、混十万、过天星、九条龙、顺天王等十三家七十二营起义军在河南荥阳召开荥阳大会 , [11]李自成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方略 。 会后李自成与高迎祥、张献忠率部攻下南直隶凤阳 , 掘明皇室的祖坟 , 焚毁朱元璋曾经出家的“皇觉寺” , 杀宦官六十多人 , 斩中都守将朱国相 。 因争夺凤阳皇宫的俘虏小太监和鼓吹乐器 , 李自成与张献忠结怨 , 李自成分军西走甘肃 。 崇祯九年(1636年) , 高迎祥被新任五省总督卢象升击败包围在郧阳山区 。 高迎祥在黑水峪(今陕西省周至县黑河口)兵败 , 被新任陕西巡抚孙传庭所杀 。 高迎祥残部投奔李自成 , 李自成便被推为“闯王” , [12]继续征战四川、甘肃、陕西一带 。 崇祯十年(1637年) , 杨嗣昌会兵10万 , 增饷280万 , 提出“四正六隅 , 十面张网”策略 , 限制农民军的流动性 , 各个击破 , 最后歼灭 。 此举在两年内颇见成效 。 张献忠兵败降明 , 李自成在渭南潼关南原遭遇洪承畴、孙传庭的埋伏被击溃 , 带着刘宗敏等残部17人躲到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 。 崇祯十一年(1638年)八月 , 清兵从青口山(今河北迁安市东北)、墙子岭(今北京密云东北)两路毁墙入关 , 发动了第四次入关作战 。 杨嗣昌为贯彻其“安内方可攘外”的战略 , 力主与清议和 , 但遭到宣大总督、勤王兵总指挥卢象升等人的激烈反对 。 崇祯和战不定 , 卢象升在河北巨鹿战死 。 清兵撤退后 , 孙传庭、洪承畴等人均被调往辽东防范清军 , 李自成在山中得以喘息 。 冬天李驻扎在富水关南的生龙寨 , 并娶妻生子 。 [13]号称闯王主词条:李自成进军中原之战、李自成三攻开封之战、李自成攻洛阳之战崇祯十二年(1639年) , 张献忠在谷城(位于湖北襄樊)再次反叛明廷 , 李自成从商洛山中率数千人马杀出 。 崇祯十三年(1640年) , 李自成趁明军主力在四川追剿张献忠之际入河南 , 收留饥民 , 开仓而赈饥民 。 远近饥民荷锄而往 , 应之者如流水 , 日夜不绝 , 一呼百万 , 而其势燎原不可扑” 。 自此李自成军队发展到数万 , 提出“均田免赋”口号 , 即民歌之“迎闯王 , 不纳粮 。 ”崇祯十四年(1640年)正月二十日 , 李自成李自成李自成 攻克洛阳 , 杀万历皇帝的儿子福王朱常洵 , 从后园弄出几头鹿 , 与福王的肉一起共煮 , 名为“福禄宴” , 与将士们共享 。 同时 , 李自成没收福王府中金银财货和大批粮食、物资 , 发布告示大赈饥民 。 之后在一年半之内三围省城开封未果 , 最后一次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河决堤冲毁开封 。 先后杀死陕西总督傅宗龙、汪乔年 。 十月在河南郏县败明陕西巡抚孙传庭 。 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月 , 李自成攻下承天 , 被举为“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 。 三月 , 李自成改襄阳为襄京 , 称“新顺王” , 招抚流亡的贫苦农民 , “给牛种 , 赈贫困 , 畜孽生 , 务农桑” , 又“募民垦田 , 收其籽粒以饷军” 。 同月 , 杀与之合军的农民领袖罗汝才和革左五营的贺一龙 。 四月 , 杀叛将袁时中 。 五月 , 张献忠克武昌建立“大西”政权 。 八月 , 督师孙传庭拥兵10万出关 。 李自成闻讯 , 即率主力北上 , 九月 , 两军对垒于郏县 。 时值大雨滂沱 , 明军粮运不继 。 李自成一面动员百姓坚壁清野 , 使明军无法就地筹粮 , 一面派大将刘宗敏率万余轻骑出汝州 , 截断明军粮道 。 孙传庭闻讯大惊 , 不得已回师欲打通粮道 。 李自成率师追击400里 , 大败明军 ,斩首四万余级 。 李自成乘胜挥师西进 。 十月 , 李自成攻破潼关 , 杀死孙传庭 , 占领陕西全省 。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一月 , 李自成在西安称帝 , 以李继迁为太祖 , 建国号“大顺” , [14]改西安为西京 , 封功臣以五等爵 。 同时 , 更定政权机构 , 改内阁为天佑殿 , 设大学士平章军事;六政府添设尚书一人 , 侍郎一人; 增置省级机构 , 设节度使 。 [15]破京灭明主词条:李自成攻取北京之战崇祯十七年(1644年)一月 , 李自成东征北京 , 二月初二(3月10日) , 在沙涡口造船三千 , 渡过黄河 , 攻下汾州(今汾阳)、阳城(今晋城市阳城县)、蒲州(今永济) , 隔日攻下怀庆(今河南焦作) , 杀卢江王载堙 。 初五日(3月13日)攻克太原 , 牛勇 , 王永魁等督兵五千人出战尽殁 , 初八日以守将张雄作内应 , 炮轰破城 , 蔡懋德自缢死 。 在太原休整八天 。 十六日 , 克忻州(今山西忻州) , 官民迎降 , 代州(今属忻州)守关总兵周遇吉凭城固守 , 双方大战十余日 , 遇吉因兵少食尽 , 退守宁武关(今山西宁武境) 。 周遇吉悉力拒守 , 最后火药用尽 , 开门力战而死 , 全身矢集如猬毛 , 夫人刘氏率妇女二十余人登屋而射 , 全被烧死 。 三月初一日(4月7日)李自成克宁武关 , 前后死将士七万余人 , 伤亡惨重 , 《罪惟录》记“后贼陷京师 , 多有手足创者 , 皆经战宁武者也 。 ” , 李自成下令屠城 。 当晚 , 大同总兵姜瓖投降 , 宣府总兵王承胤降表亦到 , 又连下居庸关、昌平 。 三月初八日 , 兵至阳和 。 十一日 , 大顺军开进宣府 , “举城哗然皆喜 , 结彩焚香以迎” 。 崇桢帝急调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昌平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入卫京城 , 并号召在京勋戚官僚捐助饷银 。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五日(4月21日) , 农民军抵达居庸关 , 监军太监杜之秩、总兵唐通不战而降 , 1644年全国形势1644年全国形势 同时 , 刘芳亮率领南路军 , 东出固关后 , 真定太守邱茂华、游击谢素福出降 , 大学士李建泰在保定投降 。 三月十六日 , 李自成部过昌平 , 抵沙河 。 十七日进高碑店、西直门 , 以大炮轰城 , 入午攻打平则门、彰义门、西直门 。 三月十七日半夜 , 守城太监曹化淳率先打开外城西侧的广宁门 , 农民军由此进入今复兴门南郊一带 。 三月十八日 , 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监杜勋入城与崇祯帝秘密谈判 。 据《小腆纪年附考》卷四载 , 李自成提出的条件为:“闯人马强众 , 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 , 退守河南······闯既受封 , 愿为朝廷内遏群寇 , 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 。 但不奉诏与觐耳 。 ”双方谈判破裂 。 三月十九日清晨 , 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 , 迎刘宗敏所部军 , 中午 , 李自成由太监王德化引导 , 从德胜门入 , 经承天门步入内殿 。 此时崇桢带著太监王承恩上煤山瞭望 , 又返回乾清宫 , 大臣皆己逃散 , 最后崇祯前往景山自缢 , 史称甲申之变 。 李自成下令将崇祯“礼葬” , 在东华门外设厂公祭 , 后移入佛寺 。 二十七日 , 葬于田贵妃墓中 。 李自成入住紫禁城之后 , 封宫女窦美仪为妃 。 大顺军入北京之初 , 兵不满二万[16], 李自成下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 。 ”京城秩序尚好 , 店铺营业如常 。 但从二十七日起 , 农民军开始拷掠明官 , 四处抄家 , 规定助饷额为“中堂十万 , 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 , 道科吏部五万三万 , 翰林三万二万一万 , 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 , 刘宗敏制作了五千具夹棍 , “木皆生棱 , 用钉相连 , 以夹人无不骨碎 。 ”城中恐怖气氛逐渐凝重 , 人心惶惶 , “凡拷夹百官 , 大抵家资万金者 , 过逼二三万 , 数稍不满 , 再行严比 , 夹打炮烙 , 备极惨毒 , 不死不休” , “牵魏藻德、方岳贡、丘瑜、陈演、李遇知等 , 勋戚冉兴让、张国纪、徐允桢、张世泽等八百人追赃助饷 。 ”谈迁《枣林杂俎》称死者有1600余人 。 李自成手下士卒抢掠 , 臣将骄奢 , “杀人无虚日 , 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 。 大顺军于占领区皆设官治事 , 首为追饷 , 例如在城固县 , “贼索饷 , 加以炮烙”;在汾阳 , “搜括富室 , 桁夹助饷” ;在绛州 , “士大夫惨加三木 , 多遭酷拷死”;在宣化 , “权将军檄征绅弁大姓 , 贯以五木 , 备极惨毒 , 酷索金钱”四月十四日 , 西长安街出现告示:“明朝天数未尽 , 人思效忠 , 定于本月二十日立东宫为皇帝 , 改元义兴元年 。 ”十三日 , 由李自成亲率十万大军奔赴山海关征讨吴三桂 , 留守北京者为刘亮与李侔 。 据《明季北略》记载 , 李自成入北京后 , 从宫中搜出内帑“银三千七百万锭 , 金一千万锭” , “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 , 锭皆五百两 , 镌有永乐字”[17]。 李自成进京李自成进京战败覆亡主词条:山海关大战、清灭大顺之战李自成进京之后 , 为瓦解明军残余势力 , 多次遣使招降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 , 未果 。 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一日 , 李自成与吴三桂进行一片石战役 。 战至四月二十二日 , 吴军渐渐不支 。 吴三桂乃降于清朝摄政王多尔衮 , 两军联手击溃李自成 , 主将刘宗敏受伤 , 急令撤退 。 四月二十六日 , 李自成逃到京城 , 仅三万余人 , 四月二十九日 , 李自成在北京称帝 , 怒杀吴三桂家大小34口 , 次日逃往西安 , 由山西、河南两路彻退 。 临行前火烧紫禁城和北京的部分建筑 , 七月渡黄河败归西安 , 不久 , 弃西安 , 经蓝田 , 商州 , 走武关 。 由于南明弘光帝朝廷的建立和大顺军的节节败退 , 很多投降大顺的原明朝将领复投南明或清朝 , 李自成于是疑心日盛 , 终于妄杀李岩等人 , 致使人心离散 。 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 , 清军攻陷太原 , 随即分兵南下晋东南 , 大顺军长治守将刘忠抵敌不住 , 被迫率部转入河南 。 至此 , 山西全省仅剩西南一角为大顺 军控制 , 李自成山西防线基本瓦解 。 十月下旬 , 清军兵分两路攻打陕西 , 一路由英亲王阿济格率领吴三桂、尚可喜等军由大同向榆林进兵 , 然后从陕北南下西安 。 一路由豫亲王多铎率领孔有德、耿仲明等部 , 从河南怀庆攻击潼关 。 李自成闻讯 , 勿忙率军增援潼关 。 十二月 , 清军出击潼关 , 大顺军列阵迎战 , 刘宗敏先战不利 。 顺治二年(1645年)正月初四日 , 刘芳亮 李自成败退路线李自成败退路线 统兵出战 , 受到挫折 , 李自成亲率马步兵拒战 , 又被清军击败 。 初五、初六两日夜间 , 大顺军连袭清营 , 俱败 。 初九日 , 清军的红衣大炮运至 , 进逼潼关口 。 大顺军凿重壕 , 立坚壁 , 堵截清军 。 十一日 , 清军先用红衣大炮轰击 , 接着大举进攻 , 相继攻入大顺军阵 。 大顺军仍顽强奋战 , 以骑兵300反击 , 又分兵迂回到清军阵后攻击 , 但都失败 。 这时 , 北路清军由阿济格率领 , 从山西保德州渡过黄河 , 进入陕北 , 围攻榆林 。 经十三天激战 , 潼关失守 。 李自成见清兵两路夹攻 , 陕西陷落已成定局 , 遂被迫放弃西安 , 经蓝田、商州 , 走武关 , 退入襄阳[18], “声言欲取南京 , 水陆并进” 。 三月 , 大顺军逼走南明将领左良玉 , 占领武昌 , 李自成计划乘舟东下 , 夺取东南作为抗清基地 。 但大顺军尚未准备充分 , 清军分水陆两路突然袭来 , 李自成仓促弃武昌向东南进发 。 四月 , 清军在湖北阳新、江西九江接连大败大顺军 , 切断其东下去路 。 李自成见东下已无可能 , 便掉头向西南进军 , 准备穿过江西转入湖南 。 五月初 , 大顺军到达湖北通城九宫山麓时 , 李自成率轻骑20余人登山探路 , 被当地民兵武装姜大眼杀死 , 尸首秘密埋葬 , 李自成战死后 , 农民军悲怒交集 , 立即扫荡九宫山区 , 对当地民众予以报复性打击 。 《明史》也记载 , 李自成死于湖北通城 。 大顺军余部称李自成为先帝 , 其妻高氏为太后 , 李锦推举李自成三弟李自敬为首领 。 [15]为政举措?编辑农民战争主词条:明末农民起义崇祯三年(1630年) , 李自成被裁辍业 , 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 , 率众投农民军首领不沾泥 , 继投高迎祥 , 号八队闯将 。 六年 , 在农民军首领王自用病卒后 , 收其遗部2万余人 。 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 , 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 , 杀其部将杨遇春 , 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 。 七年 , 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 , 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崇祯八年(1635年) , 与各路农民军首领聚会河南荥阳(一说无此会) , 共商分兵定向之策 。 遂转战江北、河南 , 又入陕西 , 在宁州(今甘肃宁县)击杀明副总兵艾万年等 。 旋在真宁(今正宁西南)再败明军 , 迫总兵曹文诏自杀 。 崇祯九年(1636年) , 在高迎祥被俘杀后 , 被推为闯王 。 领众"以走致敌" , 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战法 , 连下阶州(今甘肃武都)、陇州(今陕西陇县)、宁羌(今宁强) 。 旋兵分三路入川 , 于昭化(今广元西南)、剑州(今剑阁)、绵州(今绵阳)屡败明军 , 击杀明总兵侯良柱 。 崇祯十二年(1639年) , 与复起的张献忠合兵破竹溪 , 移师截断明军粮道 。 后协助罗汝才于香油坪击败明总兵杨世恩部 。 翌年春 , 移师围洛阳 , 得守军策应破城 , 执杀福王朱常洵 。 旋挥师围开封 , 数攻不克 , 南走邓州 , 与脱离张献忠的罗汝才合兵 , 众号百万 。 后乘明军四路向河南新蔡、项城调集 , 遣精兵于途中伏击 , 致明军阵乱败逃 , 执杀明总督傅宗龙于项城 。 [19]崇祯十五年(1642年) , 与罗汝才以20万众再围开封 , 激战20余日未克 , 回师攻破河南襄城 , 俘斩明总督汪乔年和降明的农民军首领李万庆(射塌天) 。 十六年正月 , 重返襄阳 , 以"三年不征 , 一民不杀" 口号安民 。 改襄阳为襄京 , 建立大顺政权 , 在汝州之战中歼明军4万余人 , 迫孙传庭败逃陕西 。 灭亡明朝之后 , 为瓦解明军残余势力 , 多次遣使招降明总兵吴三桂 , 未果 。 四月十三 , 率兵约10万(一说6万)往攻 。 在山海关之战中被吴三桂、清摄政王多尔衮联兵击败 , 损兵数万 , 退师北京 , 大顺军由盛转衰 。 廿九日称帝 , 翌日离京西撤 。 [19]政权建设主词条:大顺政权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一 , 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国 , 国号大顺 , 年号永昌;他自己改名自晟 。 改西安为西京 。 设天佑殿大学士 , 由牛金星充任 。 增设六政府尚书等官 。 地方上增加省级设置 , 分全国为十二个州 , 官为节度使 。 同时发布开科取士 , 招揽人才 。 三月十七两路会师北京城下 , 于十九日破城 , 迫崇祯帝朱由检自缢煤山(今景山) , 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 进北京后 , 首先是加强大顺政权的建设 , 其中主要措施有:任命官员 , 开科取士 , 选拔知识分子 , 政府官员一律受权将军节制;立即释放明锦衣卫狱中的犯人 。 严厉镇压作恶多端的明朝皇族和达官贵人 。 史称农民军“满街捉士大夫 , 拘系枷锁 , 相望于道” , 一时“向来厂卫知名者 , 咸从束缚;要津猾胥 , 先倾其家而杀之” 。 在大顺军的打击下 , 地主官宦“混稠人中 , 低头下气 , 惟人觉” , “赤体狂奔 , 四散逃命” 。 那些投顺的明朝官吏 , 也是丑态百出 。 每天在午门外 , 他们身着青衣小帽 , “匍伏听点 。 平日老成、儇巧者 , 负文名、才名者 , 晓晓利口者 , 昂昂负气者 , 至是皆俯首低眉 , 植立如木偶 , 任兵卒侮虐 , 不敢出声 。 亦有削发成僧 , 帕首作病”者 , 真是“种种丑态 , 笔不尽绘” , 他们过去的那些淫威 , 在大顺军面前一扫无余 。 大顺军逮捕并处决了五百余名罪大恶极者 。 同时 , 宣布免除贫民赋税 , 成立“比饷镇抚司” , 勒令明朝大官僚交出赃银 , 叫做“输银助饷” , 由刘宗敏、李过等主持 , 追赃助饷工作取得很大成绩 , 共得银七千万两 。 从而在政治、经济上打击了明朝的官僚地主 , 维护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 [20]经济方面农民战争期间 , 在义军控制的地区里 , 李自成采取了一些安定人民生活和发展社会生产的措施 。 如没收南阳、襄阳一带地主的“庄田” , 进行耕种 。 同时招抚流亡的贫苦农民 , “给牛种 , 赈贫困 , 畜孽生 , 务农桑”[21];又“募民垦田 , 收其籽粒以饷军”[22]。 由于流动作战 , 这些措施不可能完全执行 , 但这些政策的本质 , 却同封建皇朝的繁重盘剥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 攻占北京之后 , 在经济上 , 李自成明确提出“贵贱均田”之制[23], 铸钱“永昌通宝” , 平抑物价以利商品交易 。 保护农业生产 , 重申“马腾入田苗 , 斩之”和不准军士抢掠的禁令 。 陕西是李自成的故乡 , 义军所到之处 , 都对父老进行慰谕 , 凡军士妄杀百姓者偿命 。 责令官僚富户输金助饷 , 规定“九卿五万 , 中丞三万 , 监司万两 , 州县长吏半之”[24]。文化方面在文化上 , 制定“甲申历” , 废除八股对偶的陈腐文体 , 改为散文形式 。思想主张?编辑均田免粮主词条:均田免赋“均田免粮” , 这既是农民军的起义口号 , 又是一项政治纲领 。 这项政策客观上满足了人民对土地的渴望 , 因此 , 起义军深得人民拥护 。 在“割富济贫” , 平均分配社会财富的呼声中 , 起义队伍迅速壮大起来 。 起义军的壮大与陕西的社会环境也有着直接关系 , 天启、崇祯年间 , 陕西连年大旱 , 朝廷不但没有拨付分毫赈灾银两 , 反而加紧催收赋税 , 加派横征 , 罗掘微财 , 人民群众要求打破这种残酷现状的愿望非常强烈 , 加入起义队伍就愈发踊跃 。 李自成及时采纳了谋士李岩的建议 , 响亮提出了“均田免粮”“平买平卖”“割富济贫”的口号 , 这与人民的愿望非常吻合 , 义军的声势更是空前地浩大起来 。 [25]在赋税方面 , 起义军除了实行以上大政方针外 , 还有具体发展经济的措施 。 其一、采取业主认耕的办法 , 把地主兼并了的土地收回来还给农户 , 让其尽快恢复生产 。 其二、积极帮助农民提高耕作技术 , 给农户分配耕牛和其他劳动工具 , 努力发展农业生产 。 其三、采取“输银助响”的办法 , 按照官僚地主在明廷中官职的高低确定助响数额 。 这项政策 , 既打击了地主富豪又赈济了贫民 , 同时又确保了起义军的开支费用 , 这是“均田免粮”政策的主要思想 。 其四、开仓济民 , 拯救苍生 , 京、陕、豫、鲁的大批灾民因此得以活命 。 [25]李自成的这些赋税政策 , 可以说是深得人心 。 人们到处在唱“杀牛羊 , 备酒浆 , 开了城门迎闯王 , 闯王来时不纳粮 。 ”这是人民对起义军的声援 , 也是对李自成赋税政策最直接的支持 。 虽然李自成的起义最终失败了 , 但起义军用生命捍卫的赋税策略 , 以及建立合理社会制度的愿望 , 对赋税思想的影响仍十分深远 。 [25]军事思想李自成统军作战十余年 , 重视从严管理、训练部队;注意密切民众关系;善于把握战场主动权 , 常以灵活战法出奇制胜 , 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重要篇章 。 李自成征战10余年 , 推翻明朝 , 建立大顺政权 , 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 。 他虽未留下兵书战策 , 但史书中的有关记述反映了他的一些军事主张:《明史》记载李自成的死地《明史》记载李自成的死地 李自成宣布"为救百姓 , 故起义兵" , [26]因而提出"剿兵安民"的口号 , 立志以"仁义"之师 , 反抗官军 , 夺取天下 。 为争取民心 , 他提出"均田免粮"的主张 。 他着眼于提高作战能力 , 不断加强农民军建设 。 重视军队编组 , 将起义军区分为战斗部队和地方守备部队 。 战斗部队分为中、左、右、前、后五营 , 以不同颜色旗帜区分 , 由权将军、制将军、果毅将军、威武将军等统领 。 以步兵、骑兵为主 , 另有炮兵、工兵、水军 。 重视改善武器装备 , 常用缴获的铳炮、火药、铁胄、骡马装备部队 。 重视练兵习武 , 规定将士四更即起 , 操练武艺;部队驻定"则校骑射 , 谓之""""站队"""" , 及夜方毕"[27]。 奖勇罚怯 , 培养起义军勇往直前的战斗作风 。 重视军队纪律 , 要求将士严遵约束 , 按令行事 。 每到一地传牌申禁:"不淫妇女 , 不杀无辜 , 不掠资财"[28]。 用兵作战 , 灵活多变 , "不用古法"[29]。 善于流动作战 , 以走制敌 。 率领农民军辗转于优势敌人的围追堵截之中 , 在运动中寻机歼敌 , 粉碎明军多次围剿 。 为提高部队机动能力 , 骑兵"一兵必二三马 , 更番驰骤而不疲毙"[27]。 善于避实击虚 , 出奇制胜 , 以远程奔袭、诱敌入伏、声东击西、围城打援等战法 , 击败敌人 。 李自成对农民战争的认识及实践 , 在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史上有重要地位 , 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 但他早期不重视根据地建设 , 后期治军不严 , 导致所部纪律松弛 , 战斗力日弱 , 以致大顺政权很快倾覆 。人物评价?编辑总体评价李自成是农民革命史中一位伟大的人物 。 他从陕北发动革命 , 以抗粮均田为号召 , 转战十余年 , 卒以一六四四年三月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 但是 , 可惜他们容易为胜利所陶醉 , 忽视了关外的大敌 , 终于为满洲人所乘 , 遭受了失败 。 所以李自成既有中国农民典型的吃苦耐劳 , 有创造力等优点 , 也有农民意识 , 小富即安 , 目光短浅的缺点 。 前者导致他成功 , 后者导致他成功之后迅速败亡 。 [30]名人评价●明亡首位殉节官员马世奇评价:“今闯、献并负滔天之逆 , 而治献易 , 治闯难 。 盖献 , 人之所畏;闯 , 人之所附 。 ”[31]●时人许重熙在《明季甲乙两年汇略》谓曰:“(李自成追赃助饷)损其奇零 , 即可代两年加派 , 乃今日考成 , 明日搜括 , 海内骚然 , 而扃钥如故 , 岂先帝未睹遗籍耶?不胜追慨矣 。 ”●明末清初文学家、诗人吴伟业评价:“闯献同起延绥 , 扰乱中原 , 十数载间 , 卒亡明室 。 说者以为当时将相异心 , 剿抚失策所致 。 然余窃怪此二贼者 , 心相忌而事若相倚:自成再起 , 既因房竹所追;献忠复兴 , 亦藉朱仙兵溃 。 岂圣王肇造 , 天必先使若辈为之驱除乎?”[32]●清朝初期官吏 , 历史学家谷应泰评价:“彼自成者 , 非有殊才绝力 , 不过狡黠善骑射耳 。 而谋主牛金星、顾君恩辈 , 则井窥之智也 。 孽党刘宗敏、白旺等 , 则瘈犬之猛也 。 奈何千丈之堤 , 溃于蚁穴;天府之险 , 踣于困兽哉!以予论之 , 假令货贿屏绝 , 则将必尽材;文法便宜 , 则权不中制 。 而又有武侯以兴复自任 , 晋公以讨贼自效者 , 即寇虽鸱张 , 不难一举而扑灭之也 。 然则颠覆之祸 , 固当责之庙算欤!”[33]●清初名臣、名将贾汉复评价:“猛勇有胆略……御众严 , 号令一 , 领一军不敢仰视 , 以故制胜 , 雄于诸寇 。 ”[34]●清初名臣张廷玉评价:“盗贼之祸 , 历代恒有 , 至明末李自成、张献忠极矣 。 史册所载 , 未有若斯之酷者也 。 ”[35]●晚清民国学者蔡东藩评价:“李闯为乱十余年 , 忽盛忽衰 , 终不得一尺寸土 , 迨用牛金星、李岩等言 , 稍稍免杀 , 而从贼者遂日众 。 可见豪杰举事 , 总以得民心为要领 , 凶狡如李闯 , 且以稍行仁义 , 莫之能御 , 况其上焉者乎?”[36]●民国学者吕思勉评价:“献忠系粗才 , 一味好杀 , 自成则颇有大略 。 ”[37]●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评价:“当时陕北大饥 , 自成乘机而起 , 至山西、张家口、南口、土木堡等处 , 后至北京 , 卒为清兵所败……后被三桂引清兵入关 , 迫至无路可走 。 这可见李自成是代表农民利益的 。 不过他们的举动 , 多为暴动 , 是其失败之主要原因也 。 ”“我们历来的造反领袖 , 后来都腐化了 , 做了皇帝的都不好了 , 但李自成始终是好的 , 老百姓都称赞他 , 因为他代表农民利益向地主阶级造反 。 ”[38]●民国学者、历史学家郭沫若评价:”李自成是农民革命史中一位伟大的人物 。 他从陕北发动革命 , 以抗粮均田为号召 , 转战十余年 , 卒以一六四四年三月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 但是 , 可惜他的战友们 , 特别是丞相牛金星 , 为胜利所陶醉 , 忽视了关外的大敌 , 终于为满洲人所乘 , 遭受了失败 。 “●阮英梓:”名山掩英骨 , 九宫千古 , 闯王千古;隽水添胜景 , 浩气长存 , 业绩长存 。 “●历史学家顾诚评价:“李自成把一生献给了反对阶级压迫和满洲贵族民族征服的革命事业 。 在他领导下 , 受尽欺凌压榨的贫苦农民挺起了腰 , 抬起了头 , 向腐朽透顶的封建统治进行了勇猛的冲击 , 在广阔的土地上荡涤了地主阶级的污泥浊水 , 推翻了以朱由检为头子的明王朝 。 直到他牺牲时为止 , 他所领导的大顺军以大无畏的气概 , 独立地承担了抗清斗争的全部重任 , 为尔后二十年的抗清斗争揭开了序幕 。 以李自成为代表的明末起义农民们创建的丰功伟绩 , 将永远光照史册 , 受到后世人们的景仰 。 ”[39]轶事典故?编辑用人得失李自成起用的知识分子 , 大都是些下层的失意文人 。 如牛金星 , 天启七年举人 , “通天官风角诸书 , 亦颇讲孙吴兵法” , 曾做过塾师 。 因儿媳之死 , 与姻翁王士俊反目兴讼 , 被官绅合谋诬陷 , 逮进大牢 , 革去功名 。 河南人宋献策 , 连个秀才都不是 , 但粗通文墨 , “精于六壬奇门遁法及图谶诸数学” 。 崇祯十四年 , 经牛金星引荐加入起义队伍后 , 向李自成献上“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语 。 [40]还有一位流传很广的所谓李自成的“谋主”——河南杞县的李岩 , 自清代以来就有不少人考证其为“乌有先生” , 就算实有其人 , 也不过是个举人 。 后来 , 随着起义势力的不断壮大 , 李自成还任用了其他谋士 , 但层次都不高 。 这些下层知识分子 , 长期生活在乡野或江湖之间 , 不仅缺乏带兵打仗、从政治国的经验 , 而且视野狭隘 , 不能准确把握全国形势及其走向 。 他们的出谋划策 , 也就不免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与失误 , 从而埋下日后败亡的祸根 。 [40]烹煮福王主词条:福禄宴陕西流贼猖炽之时 , 河南又连年旱蝗大灾 , 人民相食 , 福王朱常洵不闻不问 , 仍旧收敛赋税 , 连基本的赈济样子也不表示一下 。 四方征兵队伍行过洛阳 , 军士兵纷纷怒言:“洛阳富于皇宫 , 神宗耗天下之财以肥福王 , 却让我们空肚子去打仗 , 命死贼手 , 何其不公!”当时退养在家的明朝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多次入王府劝福王 , 劝他说即使只为自己打算 , 也应该开府库拿出些钱财援饷济民 。 福王与其父明神宗一样 , 嗜财如命 , 不听 。 [30]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 , 李自成率军以大炮攻洛阳 。 巨胖福王与女眷躲入郊外僻静的迎恩寺 , 仍旧想活命 。 别人逃的了 , 福王很快就被农民军寻迹捕获 , 押回城内 。 福王见了李自成 , 立刻趴在地上 , 哀乞饶命 。 李自成看见堂下跪着哭喊饶命的三百斤肥王爷 , 他灵机一动 , 让手下人把他绑上 , 剥光洗净 , 又从后园弄出几头鹿宰了 , 与福王同在一条巨锅里共煮 , 名为“福禄宴” , 与将士们共享 。 农民军把他放入大锅中慢炖 , 笑看他在白汤佐料间上下翻滚 。 事后 , 李自成手下搬运福王府中金银财宝以及粮食 , 数千人人拉车载 , 数日不绝 。 [30]闯王刀法闯王刀(五十三刀) , 相传此刀术系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实用刀法 , 故名闯王刀 。 闯王刀以技击实践为中心 , 编排套路结构严紧 , 布局匀称 , 运动清晰 , 招术奇特 , 手法惊异 , 步法多变 , 美无花架 , 实而不华 , 马上步下均适用 。 攻如猛虎下山 , 具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 防时稳如泰山 , 伺机相还 。 临阵应用 , 以攻为主 , 先发制人 。 其特点是猛、快、巧、准 。 关于李自成的闯王刀 , 还有这么一段故事 。 崇祯十六年(1643年) , 李自成率大军三攻潼关 , 路经华州露泽院村 , 特将宝刀留在关帝庙内“保佑一方平安” 。 而另一种说法则为 , 李自成看到这里的香火旺盛 , 也想求关公助他一臂之力 , 所以把刀献到了关帝庙里 。 在《重修华县志稿》中确有记载 , “‘闯王刀’系明末李自成监造 , 献于露泽院堡之关帝庙者 , 久不生锈 , 现匿存堡内 。 ”[41]惨遭鼠疫李自成军于农历三月进抵北京 , 有关文献记载崇祯十六年(1643年)秋鼠疫已出现在北京一带 , 只因冬天气温低 , 鼠疫传播变缓 , 三月春暖花开 , 桃红杏白 , 跳蚤、老鼠开始趋向活跃 , 大规模的鼠疫暴发 。 李自成大军进京后感染了鼠疫 , 自然战斗力也大减 , 当然打不过清兵——尽管其数量远低于自己 。 并且败兵因此成了鼠疫传染源——文献记载“贼过处皆大疫” 。 因此李自成虽然此时财雄天下 , 可以大规模招兵买马 , 但新兵入伍即染鼠疫失去战斗力 , 兵力再多也没用 , 始终无法抵挡清朝的虎狼之师 。 鼠疫蔓延军营 , 且长时间无法摆脱 , 李自成的精神遭受毁灭性打击 。 [42]那么 , 为什么清兵就没患鼠疫呢?欧洲人在研究十四世纪欧洲鼠疫时从留下的壁画及文字中发现 , 在鼠疫大流行中只有骑兵幸免于鼠疫 。 于是得出结论:鼠疫经跳蚤传播 , 跳蚤讨厌马味 , 所以骑兵不易被鼠疫传染!众所周知 , 八旗铁骑威震四方 , 清兵主要由骑兵组成 , 所以是不会传染上鼠疫的 。 尽管只有十几万军队 , 但未患鼠疫的清军战斗力自然在深受鼠疫困扰的李自成大军之上 。 鼠疫是当时中国人不了解的新型烈性传染病 , 无人了解、无法救治 , 在这种自然条件下 , 李自成的失败不可避免 。 [42]死因争议?编辑李自成遇难湖北通城县九宫山 , 被清初的公私著述如《明史》、《乾隆御批纲鉴》、《绥寇纪略》、《见闻随笔》、《罪惟录》、《怀陵流寇始终录·甲申剩事》、《所知录》、《甲申传信录》、《明末纪事补遗》、《明亡述略》、《永历实录》等诸多史籍所记载 。 但是 , 李自成究竟是怎样死的 , 却一直存在争论 , 《明史·李自成传》也无法搞清其殉难经过 , 少数史料也有以下几种不同说法:●自缢说自缢者自尽也 , 自己上吊而死 。 其根据是清军统帅阿济格向朝廷的奏报 , 奏报中说:“……自成窜走时 , 携随身步卒仅二十人 , 为村民所困 , 不得脱 , 遂自缢死 。 ”但是后人认为 , 李自成久经沙场 , 果敢坚强 , 绝无自杀之可能 。 而且阿济格的说法 , 并非亲眼所见 , 故真实性甚低 。 ●战死说《通山县志》中的记载为:“九伯聚众杀贼首于小源口”;而《程氏宗谱》却是这样记载的:“剿闯贼李延于牛迹岭下”;没有一个地方明确指出 , 程九伯的确杀死了李自成 , 而只是说杀死了李延 。 《米脂县志》《延安府志》等李自成家乡的史料显示 , 记载李自成乳名和名字说法很多 , 却唯独没有“延”字 , 陆续发现的大顺档案记载李延为大顺昭侯 , 不是李自成 。 [2]●误死说误死即误伤致死 。 清初吴伟业《绥寇纪略》中说:李自成率二十骑到通城九宫山 , 他让将士留在山下 , 自己上山拜谒元帝庙 。 当地村民“疑以为劫盗” , 在李自成跪拜元帝像时 , 被村民在身后用荷锸击伤头部 , 李自成当即昏倒“不能起” 。 这时村民一拥而上 , “碎其首”而亡 。 村民搜其钱物时 , 发现“金印” , 方知道杀错了人 , “大骇 , 从山后逃去” 。 ●搏斗死说康熙年间费密撰写的《荒书》中说:“李自成率十八骑 , 由通山过九宫山岭”时 , 山民“闻有贼至 , 群登山击石 , 将十八骑打败 。 ”李自成一人和山民程九伯赤手搏斗 , 程九伯不是对手 , 被李自成摔倒在地 , 并骑在程九伯身上 , “抽刀欲杀之” 。 但刀被血渍又渗人泥浆;一时没拔出 。 正在这时 , 程九伯外甥金某 , 从背后以铲猛击李自成头部 , 即刻而亡 。 而程九伯的宗谱明确记载“剿闯贼李延于牛脊岭下” , 根本不是李自成 , 而且牛脊岭也不属通山九宫山范围 。 ●夹山寺禅隐说观点:1981年 , 湖南石门夹山寺发现一座古原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为通城李自成墓题词原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为通城李自成墓题词 墓 , 考古人员发现墓主人奉天玉和尚违背僧规 , 按俗礼下葬 , 而葬俗又与本地葬俗不同 , 最后通过种种物证认为奉天玉和尚很可能便是李自成 。 但疑点十分明显:在奉天玉夹山出家的历史中 , 奉天玉和尚与当地官员交往密切 , 而李自成“陕北口音 , 四十岁多一点 , 一只眼睛瞎了”的相貌特征相当明显 , 很容易暴露身份 , 这与他的身份有些不符 。 ●青城归隐说在青城镇苇茨湾村李文生家发现了一本抄录并补修于民国三年(1914年)的《李氏家谱》 , 经过考察研究 , 得出全新结论 , 李自成兵败后 , 化装为和尚投靠其在榆中青城的叔父李斌 , 晚年的李自成就生活在附近的深山大沟里 , 并葬于龙头堡子山下 , 经学者考证 , 《李氏家谱》中李自成除姓名与明末农民领袖李自成相同外 , 其余与李自成的籍贯、故里和祖辈、父母及夫人姓名等均不相同 , 显然不是大顺皇帝李自成 。 [44]家族成员?编辑妻妾●韩金儿:李自成第一任妻子 , 因与盖虎通奸而被李自成所杀 。 ●邢夫人:李自成第二任妻子 , 勇武聪明 , 负责管理农民军军用物资 , 后与高杰私通降明 。 ●高桂英:李自成第三任妻子 , 李自成称帝后立其为皇后 。 ●窦美仪:原明宫宫女 , 李自成入住紫禁城后纳其为妃 。弟弟●李自敬 , 李自成三弟 , 在李自成死后继位 , 后不知所踪 。侄子●李过 , 号称“一只虎” , 大顺制将军、都督 。后世纪念?编辑墓址主词条:李自成墓李自成墓座落在通城县九宫山北麓 , 原墓围多古木 , 墓为长形土李自成墓李自成墓 坟 。 坟北面有一几近湮没于土中的小块石碑 , 镌“李自成坟” 。 1955年6月 , 县文化科函请省文化局拨款修缮李墓 , 并由县人民政府主持重修 。 其时 , 掘墓验视 , 土丘之下 , 有棺室 , 室内仅存近似尘土的黑色物质一线 , 锈蚀马钉数颗 。 培修墓座南朝北 , 占地300平方米 , 沿石基边缘 , 砌有一米高八方形块石护拦 , 墓葬位于石基中央 , 高约1.5米 , 全为块石结构 。 墓顶竖2.5米高石碑 , 呈棱台形 , 阴刻郭沐若亲笔所题“李自成之墓” , 墓正面刻有郭沫若撰墓志;左刻时任省委书记王任重题词:“李自成是一位农民革命的伟大领袖”;右刻时任县长李仲秋撰“李自成之墓记”;后则放置原碑 , 陵墓四周 , 青松翠柏挺立 , 奇花异草相依 。 1996年10月 , 县委、县人民政府再度策划培修李墓 , 1997年4月竣工 。 墓建于九宫园艺场内 , 依原式样扩大 , 墓高9.5米 , 其中墓碑高4.8米 。 全墓用广西白、蒙古黑、石南青等大理石砌成 , 增刻县委书记熊传经 , 县长阮英梓撰“重修李自成墓记” 。[43]行宫主词条:李自成行宫李自成行宫李自成行宫(12张) 位于米脂县城北的盘龙山上 。 明崇祯十六年 , 李自成在西安建大顺国后 , 遂命人在这里修建了行宫和祖墓 , 山名也是因此而来 。 行宫构思精巧 , 造型别致 , 主要建筑有乐楼、梅花亭、捧圣楼、玉皇阁、庆祥殿和北庆宫等 , 是陕北别具一格的宫殿园林旅游区 。 行宫内还设有米脂妇女革命史迹展 。 当地政府对行宫进行了修葺 , 恢复了原来规模和景观 , 并建立李自成纪念馆介绍其生平事迹 , 正殿中安放着李自成的玻璃钢铸像 。艺术形象?编辑文学形象姚雪垠著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共五卷 , 其中第二卷于1982年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 金庸小说《碧血剑》、《鹿鼎记》中 , 李自成均有出场 , 与陈圆圆有一女阿珂 。 在《雪山飞狐》里 , 则是重要的线索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