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文学遗产|悼念丨关四平: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怀念张锦池先生


_本文原题:悼念丨关四平: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怀念张锦池先生
2020年9月27日17时55分 , 张锦池先生溘然长逝于哈尔滨市松北区家中 , 享年84岁 。

光明文学遗产|悼念丨关四平: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怀念张锦池先生
本文插图
△张锦池先生 资料图片
张锦池先生 , 1937年2月16日生 , 江苏省靖江市人 。 1958年毕业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 , 主动要求支援边疆来到了黑龙江 , 任教于哈尔滨师范学院(哈师大的前身)中文系 。 先后任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带头人 。 首届国家教学名师 , 2017年荣膺哈尔滨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 兼任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顾问 , 《红楼梦学刊》编委 , 《文学遗产》编委等 。

光明文学遗产|悼念丨关四平: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怀念张锦池先生
本文插图
△张锦池先生 资料图片
张锦池先生是新时期最为著名、成就最为突出的红学家之一 , 是新时期红学发展重要的推动者之一 , 是哈尔滨全国《红楼梦》学术研讨会(1980)、哈尔滨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1986)、哈尔滨海峡两岸《红楼梦》研讨会(1996)的主要筹备者和主持者之一 。 张锦池先生也是新时期最为著名、成就最为突出的古典小说研究专家之一 , 他对六大古典小说名著所提出的一系列振聋发聩的学术创见 , 在中国古典文学与小说研究领域影响深远 , 享誉海内外 。 著有《红楼十二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论稿》《西游记考论》《红楼梦考论》《中国古典小说心解》《漫说西游》《中国古典小说十二讲》《西游记导读》《红楼管窥》《水浒传考论》《三国演义考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考论》等 , 以及论文百余篇 , 凡360余万言 。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的《红楼梦》新校本主要注释者和注释定稿者之一 。

光明文学遗产|悼念丨关四平: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怀念张锦池先生
本文插图
△张锦池先生青年照资料图片

光明文学遗产|悼念丨关四平: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怀念张锦池先生
本文插图
△ 张锦池先生伏案写作 【光明文学遗产|悼念丨关四平: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怀念张锦池先生】资料图片
张锦池先生治学严谨 , 教学有方 , 以五十八年的教学生涯完美诠释了 “学高为师 , 身正为范”之内涵 。 他主张教学与科研相长 , 造就学术型师资 。 他所培养的弟子门生遍布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各大高校 , 各有所为 , 各有所成 , 生继师业 , 薪火相传 , 其中一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被评为教育部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张锦池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特点、方法 , 有其高瞻远瞩的独创 , 有其深思熟虑的心得 , 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光明文学遗产|悼念丨关四平: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怀念张锦池先生
本文插图
△《红楼十二论》书影 资料图片

学贵有疑 , 善于发现问题 。 他强调 “识从疑处得 , 慧向拙中出” 。 不迷信权威 , 敢于大胆怀疑;倡下笨功夫 , 练就一双慧眼 。

朴学功底 , 考论多重结合:这既体现为考中有论 , 考有依据;也包含有论中有考 , 论求深刻 。 吴小如先生誉之为: “朴学之功底 , 而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 虽略嫌辞费 , 而实迈前人 。 ”

“三文一体” , 多元思维互补 。 即倡导 “文本、文献、文化”相结合的研究路径 , 洵为后学之津梁 。

目标高远 , 定点连线成片 。 立目标为研究四大古典小说;定重点为解读《红楼梦》 , 从大学时代即已开始;连点成线为每部古典小说的系列论文;扩建为一片学术根据地 , 写成一部学术专著 , 建成一座学术大厦 , 实现自己的学术理想 , 终于用尽最后一点力气 , 完成了学术巨著——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考论》 。分页标题

光明文学遗产|悼念丨关四平: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怀念张锦池先生
本文插图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考论》书影 资料图片

乐学深思 , 学术独具品性 。 这表现为他全身心投入学术追求之中 , 好之进而乐之 , 将其作为生命支点 , 点亮并贯彻其整个人生历程;也表现为他用心专一 , 专心、专门、专业;还表现为他严谨求实 , 一丝不苟 , 治学态度严谨认真;更表现为他具有士林风骨与狂狷精神 , 他继承了 “独立之精神 , 自由之思想”的学术精神内核 , 形成了“吾爱吾师 , 吾更爱真理”的学术个性 , 在士林中极为难能可贵 ,“望之弥高 , 钻之弥坚” 。

光明文学遗产|悼念丨关四平: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怀念张锦池先生
本文插图
△《红楼梦考论》书影 资料图片
因为张锦池先生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杰出成就 , 1986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 1989年荣获国家教委授予的“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 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 1993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奖教师奖一等奖 , 199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 2003年获首届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奖 , 2008年获“龙江文化建设终生成就奖” 。
张锦池先生为人坦荡豪爽 , 重情有义 。 对学生 , 循循善诱 , 且温且厉 , 爱之深故责之切 , 倾其所有 , 以学生能超越自己为己愿 。 对朋友 , 古道热肠 , 推心置腹 , 肝胆相照 , 以赤子之童心 , 待人接物 , 有古君子之风 。 对妻子 , 和于珊媛女士近六十年同甘共苦 , 相濡以沫 , “执子之手 , 与子偕老” 。

光明文学遗产|悼念丨关四平: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怀念张锦池先生
本文插图
△张锦池先生书法作品 资料图片
张锦池先生砥节厉行 , 心正意诚 , 耕耘杏坛 , 倾心育人 , 孜孜矻矻 , 严谨笃实 , 皓首穷经 , 笔耕不辍 ,道德文章有口皆碑 , 人品文品堪为世范 。 他在教学实践中用心体悟出来的一系列独到的教育理论:如给本科生金耳环、给硕士生银耳环、给博士生铜耳环的教学心得;不给学生金子而是要给学生点金手指头的教学理念;责子十过不如奖其一长的育人方法 , 等等 , 都能发人深省 , 茅塞顿开 , 并且随着年龄和学识的增长 , 逐渐领悟其真谛 , 愈来愈觉其可贵 , 历久弥新 , 心生共鸣 。
张锦池先生光明磊落的处世风格、成功独特的教学方法、严谨扎实的治学态度、深刻先进的学术理念 , 是留给弟子和后人的宝贵精神遗产 。
“高山仰止 , 景行行止 。 虽不能至 , 然心向往之 。 ”张锦池先生千古!
(作者系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中国三国演义学会会长 , 张锦池先生开门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