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宋太宗强幸小周后的真相是什么?赵匡胤兵临城下李煜为何浑然不知

随着时光的流逝 , 当年混沌未开的小女孩已出落成15岁的婀娜少女 。 小周后天生活泼 , 美丽可爱 , 深受李煜母后的喜爱 , 时常派人接她到宫中小住 。
小周后酷似初入宫时的娥皇 , 只是她比娥皇更年轻、更活泼 。 随着接触的增多 , 李煜对她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 因后来也被封为皇后 , 人们便把她称作小周后 。

李煜|宋太宗强幸小周后的真相是什么?赵匡胤兵临城下李煜为何浑然不知
文章图片
在大周后生病时 , 小周后借探病之机与姐夫李煜偷情
著名的《菩萨蛮》描述的两人不伦通奸时的情景:"花明月暗飞轻雾 , 今宵好向郎边去 , 刬袜步香阶 , 手提金缕鞋 。 "大周后被丈夫和妹妹的双重背叛刺激的病情迅速恶化 , 李煜负疚万分 , 朝夕相伴左右 , 但次子仲宣之死使大周后病入膏肓 , 最终去世 , 谥昭惠 , 下葬懿陵 。 悔恨交加的李煜为爱妻写下了多篇诗词 , 已知最长的一篇是感人肺腑的《衣昭惠周后诔》 , 并自称"鳏夫煜" 。
四年后 , 周氏被立为皇后 , 称小周后 。 当时文官大臣在对李煜再次封后的贺书中对周氏与姐夫通奸气死姐姐之事加以讽刺 , 李煜保持沉默 。 小周后嫁给李煜的时候 , 南唐国势早是江河日下 , 李煜对国事更没有了兴趣 。 专心致志地酒醉金迷 。 虽然对小妻子仍然宠溺 , 但在感情上和生活情趣方面却已经无复当年大周后时的盛况 。
975年 , 李煜被俘后 , 在开封被封为违命侯 , 拜左千牛卫将军 。 小周后也得到了一个暗含耻辱性的封号郑国夫人 。 赵光义夺取皇位之后 , 还曾多次强奸小周后 。 据说从978年元宵至当年七夕 , 长达半年时间 , 孤苦伶仃的小周后多次被皇帝强暴 。 每次小周后回去 , 都是又哭又骂 , 李煜在痛苦郁闷中 , 写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 。

李煜|宋太宗强幸小周后的真相是什么?赵匡胤兵临城下李煜为何浑然不知
文章图片
宋太宗强幸小周后
五代十国后期南唐国主李煜的皇后小周后,是闻名于天下的绝色美人 。 周薇系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后人称大周后的周蔷的同胞妹妹 。 周蔷二十九岁时病故,早就和姐夫有一腿的周薇又嫁给了李煜,人称小周后 。 史书载,大周后病重不久于人世之际,见到周薇进宫,便道:汝何日来?那时周薇尚小,未知嫌疑,回道:既数日矣 。 "后恚怒,至死,面不外向 。 "
可是李煜只知谱词度曲,不知治国,最后被宋太祖赵匡胤灭了国,他和小周后一起做了俘虏 。 在所有的皇帝之中,赵匡胤应该不算是好色的,他曾将后蜀主孟昶的爱妃花蕊夫人纳入宫中册立为贵妃,却放过了同样是绝色美人的小周后,还封她为郑国夫人,估计他是因为欣赏李煜的才华,才没染指小周后 。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赵匡胤去世,其同母弟赵光义即位,是为太宗 。 宋大宗原名赵匡义,太祖时改名光义,称帝时又改名炅,他在位22年,庙号太宗 。 赵光义就没那么讲仁义了,他继位后,小周后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 觊觎小周后的美色已久的赵光义,借命妇要不定期入宫朝觐的机会,强留小周后 。

李煜|宋太宗强幸小周后的真相是什么?赵匡胤兵临城下李煜为何浑然不知
文章图片
据说赵光义还把宫廷画师召来,将"行幸"小周后的场面进行"写生"绘画,就是《熙陵幸小周后图》 。 因宋太宗赵光义死后葬在河南巩县的永熙陵,故云其"熙陵" 。 《默记》、《宋稗类钞》均未提是否真有此画?而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篇·果报·胜国之女致祸》有明确记载:"偶于友人处,见宋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太宗头戴幞头,面黔色而体肥,器具甚伟;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周作蹙额不能胜之状 。 盖后为周宗幼女,即野史所云:每从诸夫人入禁中,辄留数日不出,其出时必詈辱后主,后主宛转避之 。 "
李煜十分清楚 , 宋、唐之间早晚必有一战 , 至于其胜败结局 , 亦已在预料之中 。 但他仍然希望维持一段暂时的和平 , 至少使自己得以在有生之年免遭做俘虏的命运 。 李煜采纳门下侍郎陈乔、内史舍人张洎的建议 , 奉行"外示威服 , 内缮甲兵"的策略 。分页标题

李煜|宋太宗强幸小周后的真相是什么?赵匡胤兵临城下李煜为何浑然不知
文章图片
一方面 , 对宋廷恭礼有加 , 凡遣使入贡 , 不再自称唐国主 , 而改称江南国主 , 把唐国印改为江南国主印 , 又上表请求宋廷下诏时宜呼李煜之名;在国内 , 贬损仪制 , 改诏为教 , 官职名号亦加改易 , 避免与宋朝重名 , 宗室子弟降低封爵 。
另一方面 , 他也暗中募兵备战 。 南唐水寨、战船 , 布列江岸 , 形成防线;内地城池 , 修缮加固;金陵城内 , 积聚大批粮草 , 以备坚守 。 为解决军费问题 , 他鼓励豪民富商出钱买官 , 企图以重兵屯守长江中下游南岸各战略要点 , 准备以经年持久的坚守防御把宋军拖疲、拖垮 , 迫使宋朝默认南唐偏安一方的局面 。

李煜|宋太宗强幸小周后的真相是什么?赵匡胤兵临城下李煜为何浑然不知
文章图片
南唐还遣使致书吴越王钱俶 , 说"今日无我 , 明日岂有君?" 晓以唇亡齿寒之义 , 望能连兵拒宋 。 但钱俶认为 , 眼下不能违背宋朝的旨意 , 才能避免宋朝找到借口来攻灭吴越 。 因此钱俶拒绝了李煜的要求 , 并将此书呈报赵匡胤 , 表示与南唐划清界限 , 配合宋军进攻南唐腹地常州的决心不动摇 。
974年秋 , 赵匡胤做好南伐准备以后 , 派合门使梁迥至金陵 , 对李煜说:"今岁国家有柴燎之礼 , 当入助祭 。 "实际上是示意李煜献地入朝 。 李没有明确表态 。 不久 , 赵匡胤又派中书舍人李穆携诏书出使南唐 , 劝李煜降宋 。
李煜此时已准备认命臣于宋 , 但陈乔、张洎诸人竭力劝阻 。 陈乔说:"臣与陛下俱受元宗顾命 , 今往 , 必见留(一定被软禁) , 其若社稷何(那么国家怎么办)?臣虽死 , 无以见元宗于九泉矣!"李煜被陈乔激励 , 便称病拒绝入朝 , 李煜决心一战 。

李煜|宋太宗强幸小周后的真相是什么?赵匡胤兵临城下李煜为何浑然不知
文章图片
赵匡胤命人在长江上搭浮桥
李煜以生病为由拒绝入朝 , 赵匡胤找到借口 , 发军10余万 , 战船数千艘 , 联合吴越国 , 进攻南唐 。
974年九月 , 副帅潘美与都虞侯刘遇等先遣部队出发 , 意在扫除主力前出的障碍 , 攻占防御要点 。 十月中旬 , 北宋大军全线出动 。 根据主帅曹彬的命令 , 八作使(如同今工程兵司令)郝守将荆、湘、蜀等地制造的大小舰船全部驶往湖北境内的黄州、蕲州江段集结 。 曹彬亲率水军自荆南出发 , 沿长江北岸顺流东下 , 八作使郝守率预作浮桥用的舰船和构件随后跟进 , 顺利通过南唐屯兵10 万的战略要地湖口 。
十月廿四日 , 宋军袭占峡口寨(今安徽贵池西) , 水陆并进 , 直取池州(今安徽贵池) 。 闰十月五日 , 曹彬率主力渡江南来 , 南唐池州守将戈彦弃城逃跑 。 曹彬挥军顺江继进 , 在铜陵(今安徽铜陵)大破南唐水军 , 后又连克芜湖(今安徽芜湖市)、当涂(今安徽当涂县)等沿江重镇 , 距金陵也不远了 。
闰十月十八日 , 宋军水师攻克当涂 , 进抵采石矶 , 拟从这里渡江 。 闰十月廿三日 , 曹彬率领的宋军主力沿长江南岸水陆并进 , 击败2万南唐军 , 夺占要隘采石矶 , 俘获1000余人 , 又获战马300余匹 。 捷报传至汴京 , 赵匡胤命令将事先在石牌口构建好的浮桥顺江东移至采石 , 以便驻屯在江北和州(今安徽和县)的潘美先遣部队步骑兵渡江 , 尽快与曹彬主力部队会合 。

李煜|宋太宗强幸小周后的真相是什么?赵匡胤兵临城下李煜为何浑然不知
文章图片
金陵被围后 , 陈乔、张洎采取"坚壁以老(疲惫)宋师"的战略 , 令皇甫继勋统帅水陆军10万余人在金陵城外以秦淮河为防线 , 背靠金陵城进行坚守防御 。 但前线送来的军情都被李煜的近臣扣下不报 。
结果 , 宋兵磨刀霍霍准备攻城 , 李煜竟全然不知 , 所以并不紧张 。 都到这个时候了 , 他居然还委派伍乔主持贡举 , 在金陵城内进行了南唐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 放进士孙确等38人及第 , 似乎天下太平 。 此外 , 他每天还请僧道进宫讲经谈易 , 只等宋师自己退走 。分页标题
皇甫继勋诡计被识破, 李煜下令处死
李煜在宫中被蒙在鼓里 , 宫外 , 两军已在秦淮河沿线摆开阵势 , 即将展开一场生死决战 。 宋军攻到秦淮河南岸 , 南唐军列水陆寨于秦淮河北岸 , 两军隔河对峙 。 曹彬传令部将李汉琼调淮南大船进入秦淮河 , 以备渡河进攻 。 副帅潘美立马带头骑马涉水先渡 , 大败南唐军 。 随后 , 李汉琼所调船只也已到达 , 船中全部装满芦苇 , 火攻南唐秦淮河守军水寨栅塘 。 宋军歼南唐军数万 , 突破秦淮河防线 , 直逼金陵城下 。

李煜|宋太宗强幸小周后的真相是什么?赵匡胤兵临城下李煜为何浑然不知
文章图片
二月十二 , 宋军攻克金陵阙城 。 三月下旬 , 南唐水军以战舰20艘从金陵逆流而上至当涂江段 , 企图一举冲断宋军采石矶浮梁 , 断其粮道 。 南唐水军的战斗力很不怎么样 , 又加之溯江仰攻 , 被宋军击败 。 宋军利用浮桥为水上基地和过江通道 , 不断击败南唐水军进攻 , 逐渐将南唐水军主力消耗殆尽 。
吴越军为了在北宋面前表现自己 , 边鼓也敲得不错 。 四月 , 吴越兵攻陷常州 , 进围润州 。 润州是金陵的东大门 , 一旦失守 , 后果不堪设想 。 李煜派亲信刘澄为润州节度使留后 , 以拒吴越 。 其实 , 刘澄知南唐必亡 , 已有降宋之心 。
阙城失守之后 , 金陵形势日益恶化 。 皇甫继勋为掩饰败迹 , 扣押各地告急文书 , 又经常借口军务繁忙 , 拒绝李煜召见 。 身为国君 , 李煜对战局竟不十分清楚 。 当时 , 金陵守将有才略者寥寥无几 , 只有宜春人卢绛稍有威望 。 当宋师兵临秦淮河之际 , 卢绛依凭水寨 , 拼力拒战 , 多次挫败宋兵渡河企图 。 然而 , 卢绛的战功不仅没有得到李煜的赏赐 , 反倒引起皇甫继勋忌恨 。
皇甫继勋又借口润州危急 , 说服李煜委派卢绛率军增援 。 尽管李煜不甚了解战局细节 , 但对大体形势尚知一二 。 宋师渡江已经半年 , 不仅没有不战自溃 , 反而愈战愈勇 , 加之吴越之兵已破常州 , 万一润州失守 , 金陵就将成为一座孤城 , 即使城池坚固 , 亦必不能持久 。 其实 , 金陵外围的南唐守军已基本被消灭 , 据点被夺占 , 金陵已成一座孤城 。

李煜|宋太宗强幸小周后的真相是什么?赵匡胤兵临城下李煜为何浑然不知
文章图片
五月 , 李煜亲自登城察看形势 , 见宋师旌旗遍野 , 垒栅纵横 , 如梦方醒 , 又惊又怒 。 他立即召皇甫继勋入宫答话 , 责其隐瞒军情、流言惑众、御敌不力 , 下令处死 。 皇甫继勋刚被推出宫门 , 侩子手还没动手 , 聚观军士就侯景被人吃掉之后 , 又一个被吃掉的人 。 六月 , 卢绛援军到达润州 , 发觉刘澄有降宋之意 , 急忙率部退出城外 。 李煜闻报大惊 , 下令尽诛其家 。
润州失守 , 金陵门户洞开 。 吴越军很快进抵金陵城下 , 与宋师东西合势 , 围攻金陵 。

李煜|宋太宗强幸小周后的真相是什么?赵匡胤兵临城下李煜为何浑然不知
文章图片
赵匡胤萌生退意 , 听了一人之言又改了主意
正当李煜忧心如焚的时候 , 赵匡胤对是否继续攻伐金陵也产生了动摇 。 赵匡胤确定的作战方针是"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 , 使自归顺 , 不须急击" 。 结果 , 宋军围困金陵数月 , 仍未攻下 。 975年七月 , 南方进入酷暑季节 , 气候湿热 , 士卒疾疫多发 。
南唐采取"坚守防御以老宋师"的战略目的初显 。 赵匡胤萌生退兵之意 , 派遣李穆护送李煜之弟李从谥回南唐 , 带去手诏 , 催促李煜来降;命吴越王钱俶军退回杭州;命曹彬率军退屯广陵(今扬州) , 休养士马 , 以为后图 。 参知政事卢多逊力奏应当继续围攻金陵 , 可赵匡胤不听 。
南唐似乎有望暂时保住小命 , 但国运竟断于一件小事 。 当时 , 北宋有个叫侯陟的朝廷外派官员 , 因索贿受贿、克扣军饷被部属揭发 。 他从扬州逃回汴京 , 部属仍不依不饶 , 追到汴京告状 。 侯陟与卢多逊关系不错 , 向其求救 。分页标题
卢多逊提出一个条件 , 要他去向宋太祖讲讲江南战况 , 说服皇帝继续进攻金陵 , 万万不可退兵 。 侯陟一到就大声说:"江南平在旦夕 , 陛下奈何欲罢兵 , 愿急取之 , 臣若误陛下 , 愿夷三族 。 " 宋太祖屏退左右 , "升殿问状" , 对外表示是审讯他 , 实则把江南战况问了个明白 。 赵匡胤于是决定继续围攻金陵 , 并赦免了侯陟之罪 。
十月 , 李煜派遣修文馆学士承旨徐铉和一名经常给他讲解《易经》的道士周惟简 , 到宋军前线指挥部求和 。 统帅曹彬不敢做主 , 将二人送往汴京 , 直接面见赵匡胤 。 徐铉在江南以名士自居 , 自命不凡 。
徐铉一进门就大大咧咧地对宋太祖说:"李煜事陛下 , 如子事父 , 未有过失 , 奈何见伐?"宋太祖不答 , 让他说完 。 徐铉滔滔不绝讲了一大通 , 宋太祖只问了一句:"尔谓父子为两家 , 可乎?"既然如同父子 , 南唐能在宋朝之外另立门户吗?一句话就把徐铉噎住 , 答不上来 。 二人空手而返 。
赵匡胤拒绝缓兵围攻金陵 , 李煜投降
李煜求和不成 , 只好进行最后一搏 。 他命南唐大将朱令赟率领15万大军从江西湖口出动 , 增援金陵 。 宋军将领王明屯兵独树口(今安徽怀宁县附近) , 在江渚中竖立许多长木杆 , 伪装成战船樯桅疑敌 。 见宋将王明、刘遇二将率领船队来攻 , 朱令赟军以大木筏浇油点燃 , 向宋军发动火攻 。
宋军刘遇部前锋躲避不及 , 士兵纷纷跳江 , 被烧死淹死很多 。 这时忽然风向大转 , 刮起北风 , 浓烟烈火反烧南唐水军 。 王明、刘遇部乘势反攻 , 南唐水军大败 , 朱令赟被烈火烧死 , 南唐水军在皖口(今安徽怀宁县西十五里)全军覆没 。

李煜|宋太宗强幸小周后的真相是什么?赵匡胤兵临城下李煜为何浑然不知
文章图片
朱令赟大军兵败 , 外援断绝 , 金陵形势更加危蹙 。 宋兵百计攻城 , 昼夜不休 。 十一月初三 , 李煜再次派遣徐铉和周惟简奉表入宋 , 请求缓兵 。 表文之言 , 字字血泪 。 徐铉见到赵匡胤 , 哀求道:"李煜对大宋素来恭敬 , 由于身患疾病没有来朝拜谒 , 不是要违背您的旨意 。 为保全一邦之生命恳请您退兵 。 "赵匡胤说道:"别啰嗦了!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 , 卧榻之侧 , 岂容他人酣睡乎?" 下令将徐铉送回金陵 。 "卧榻之侧 , 岂容他人酣睡"遂成千古名句 , 凡天下英雄 , 想一统江山者 , 无不以此句明志 。
十一月十二 , 曹彬大军从三面围攻金陵 , 李煜亲率5000兵夜袭宋军北寨 , 未果 。 军机紧迫得大文学家李煜都亲自领兵上阵 。 月中 , 曹彬派人对李煜说:"此月廿七日 , 城必破矣!宜早为之所(早作打算 , 留有后路) 。 "李煜虽知城必不保 , 但又以为金陵城墙坚固 , 岂有计日而破之理 。
为迁延时日 , 李煜与曹彬约定 , 先派其子李仲寓入朝 。 曹彬派人催促 , 李煜推脱道:"仲寓趋装(行装)未办 , 宫中宴饯(践行)未毕 , 廿七日乃可出也 。 "曹彬旋又派人对李煜说:"若廿六日出 , 亦无及矣!"李煜不从 。 廿七日 , 宋军破城 , 守将呙彦、马诚信、马承俊等在巷战中战死 。 李煜奉表投降 。 至此 , 南唐灭亡 。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原文】
人生愁恨何能免 , 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 , 觉来双泪垂 。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
往事已成空 , 还如一梦中 。

李煜|宋太宗强幸小周后的真相是什么?赵匡胤兵临城下李煜为何浑然不知
文章图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生的愁恨怎能免得了?只有我伤心不已悲情无限!
我梦见自己重回故国 , 一觉醒来双泪垂落 。 有谁与我同登高楼?
我永远记得一个晴朗的秋天 , 在高楼眺望 。
往事已经成空 , 就仿佛在梦中一般 。

李煜|宋太宗强幸小周后的真相是什么?赵匡胤兵临城下李煜为何浑然不知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注释
子夜歌:此词调又名《菩萨蛮》、《花问意》、《梅花句》、《晚云烘日》等 。 此词于《尊前集》、《词综》等本中均作《子夜》 , 无"歌"字 。
何能:怎能 。 何:什么时候 。 免:免去 , 免除 , 消除 。
销魂:同"消魂" , 谓灵魂离开肉体 , 这里用来形容哀愁到极点 , 好像魂魄离开了形体 。 独我:只有我 。 何限:即无限 。
重归:《南唐书·后主书》注中作"初归" 。 全句意思是说 , 梦中又回到了故国 。
觉来:醒来 。 觉:睡醒 。 垂:流而不落之态 。
谁与:同谁 。
长记:永远牢记 。 秋晴:晴朗的秋天 。 这里指过去秋游欢l青的景象 。 望:远望 , 眺望 。
还如:仍然好像 。 还:仍然 。

李煜|宋太宗强幸小周后的真相是什么?赵匡胤兵临城下李煜为何浑然不知
文章图片
【作品鉴赏】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这首词的上片写作者感怀亡国的愁恨和梦回故国的痛苦
这首词的上片写作者感怀亡国的愁恨和梦回故国的痛苦 。 起首二句由悲叹、感慨而入 , 用直白的方式抒发胸中的无限愁恨 。 "人生"句是一种感叹 , 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抽象概括 , 既是说自己 , 也是说众生 , 其"愁恨"自有一番别样的滋味 , "愁"是自哀 , 也是自怜 , 是自己囚居生活的无奈心情:"恨"是自伤 , 也是自悔 , 是自己亡国之后的无限追悔 。
也正因有如此"愁恨" , 作者才"销魂独我情何限" , 而句中"独我"语气透切 , 词意更进 , 表现了作者深切体会的一种特殊的悲哀和绝望 。 正如俞陛云《南唐二主词集述评》中所云:"起句用翻笔 , 明知难免而自我销魂 , 愈觉埋愁之无地 。 "第三句"故国梦重归"是把前两句关于愁恨的感慨进一步的具体化和个人化 。
李煜作为亡国之君 , 自然对自己的故国有不可割舍的情感 , 所以定会朝思夜想 。 可是事非昨日 , 人非当年 , 过去的欢乐和荣华只能在梦中重现 , 而这种重现带给作者却只能是悲愁无限、哀情不已 , 所以一觉醒来 , 感慨万千、双泪难禁 。 "觉来双泪垂"不仅是故国重游的愁思万端 , 而且还有现实情境的孤苦无奈 , 其中今昔对比 , 抚今追昔 , 反差巨大 , 情绪也更复杂 。

李煜|宋太宗强幸小周后的真相是什么?赵匡胤兵临城下李煜为何浑然不知
文章图片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词的下片续写作者往日成空、人生如梦的感伤和悲哀
词的下片续写作者往日成空、人生如梦的感伤和悲哀 。 "高楼谁与上"是无人与上 , 也是高楼无人之意 , 进一步点明作者的困苦环境和孤独心情 。 所谓登高望远 , 作者是借登高以远眺故国、追忆故乡 。 故国不可见 , 即便可见也已不是当年之国 , 故乡不可回 , 此恨此情只能用回忆来寄托 。 所以作者的一句"长记秋晴望" , 实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哀鸣 。
现实中的无奈总让人有一种空虚无着落之感 , 人生的苦痛也总给人一种不堪回首的刺激 , 作者才有"往事已成空 , 还如一梦中"的感慨 。 在现实中 , "往事"真的"成空" 。 但这种现实却是作者最不愿看到的 , 他希望这现实同样是一场梦 。 "如一梦"不是作者的清醒 , 而是作者的迷惘 , 这种迷惘中有太多的无奈 , 以此作结 , 突显全词的意境 。
全词以"梦"为中心 , 集中写"空" , 笔意直白 , 用心挚真 。 全词八句 , 句句如白话入诗 , 以歌代哭 , 不事雕琢 , 用情挚切 。 全词有感慨 , 有追忆 , 有无奈 , 有悲苦 , 这一切因其情真意深而感人不浅 , 同时也因其自然流露而愈显其曲致婉转 。

李煜|宋太宗强幸小周后的真相是什么?赵匡胤兵临城下李煜为何浑然不知
文章图片
【名家点评】
陈廷焯《别调集》卷一:"悠悠苍天 , 此何人哉!"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思故国 , 不假采饰 , 纯用白描 。 但句句重大 , 一往情深 。 起句两问 , 已将古往今来之人生及己之一生说明 。 '故国'句开 , '觉来'句合 , 言梦归故国 , 及醒来之悲伤 。 换头 , 言近况之孤苦 。 高楼独上 , 秋晴空望 , 故国杳杳 , 销魂何限!'往事'句开 , '还如'句合 。 上下两'梦'字亦幻 , 上言梦似真 , 下言真似梦也 。 "分页标题
詹安泰《李璟李煜词》:"马令《南唐书·后主书第五》注:'后主乐府词云:故国梦初归 , 觉来双泪垂!又云:小园昨夜又西风 , 故国不堪翘首月明中!皆思故国也 。 '这是李煜入宋后抒写亡国哀思的作品 。 前段是说人生都不免有愁恨 , 而我的情怀更觉难堪 , 这是泛指一般的情况 。 梦回故国 , 一觉醒来便流泪 , 这是专指特殊的情况 。 后段紧接特殊情况推进一层说 , 本来故国是不堪回首的 , 可是老是记着以前秋高气爽的时候跟人在楼上眺望的情事 。 现在叫谁跟我一起呢?看来旧事全是空幻的 , 只是像一场大梦罢了 。 从悲痛之极 , 无可奈何 , 归结到人生如梦 , 便觉真挚动人 。 "
作者介绍

李煜|宋太宗强幸小周后的真相是什么?赵匡胤兵临城下李煜为何浑然不知
文章图片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 , 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 , 初名从嘉 , 字重光 , 号钟隐、莲峰居士 , 汉族 , 生于金陵(今南京) , 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 , 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 , 李煜继位 , 尊宋为正统 , 岁贡以保平安 。
开宝四年(971年)十月 , 宋太祖灭南汉 , 李煜去除唐号 , 改称"江南国主";并于次年贬损仪制 , 撤去金陵(今南京)台殿鸱吻 , 以示尊奉宋廷 。 开宝八年(975年) , 宋军攻破金陵 , 李煜被迫降宋 , 被俘至汴京(今开封) , 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 , 李煜死于汴京 , 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 , 诗文均有一定造诣 , 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 李煜的词 , 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 , 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 , 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 , 风格鲜明 , 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 , 含意深沉 , 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 , 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
【李煜|宋太宗强幸小周后的真相是什么?赵匡胤兵临城下李煜为何浑然不知】
李煜|宋太宗强幸小周后的真相是什么?赵匡胤兵临城下李煜为何浑然不知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