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皇帝|袁绍想要称帝,竟以谋士性命为代价试探舆论导向

东汉汉灵帝病逝后 , 政治中心的权力争夺达到顶峰 。结果董卓渔翁得利 , 废长立幼 , 立刘辩为汉献帝 。后因讨董盟军进逼 , 董卓迁都长安 。又在一系列动荡后 , 董卓被杀 , 李傕、郭汜叛乱杀王允 , 吕布败逃 , 李傕、郭汜火并 , 汉献帝东逃返回洛阳 , 曹操朝拜汉献帝并迁都许县 , 挟天子以令诸侯 。
袁绍不听谋士田丰建议 , 搁置攻打许县、夺走汉献帝的计策 , 一意孤行攻伐穷途末路的公孙瓒 。终于于建安三年(198年)攻下易京 , 杀死了公孙瓒 。
袁绍灭公孙瓒后 , 占据幽州 , 兼并公孙瓒的军队 。由此他据守了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州 , 拥有几十万军队 , 辖区内土地肥沃 , 粮草充足 , 一时间 , 他成了天下拥有土地最广 , 兵士、粮草最多 , 实力最强的割据势力 。与实力一同增强的 , 还有袁绍称帝的野心 。

君王皇帝|袁绍想要称帝,竟以谋士性命为代价试探舆论导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当然 , 乱世之中想称帝的大有人在 。早在建安二年(197年) , 割据淮南的袁术就曾称帝 , 只不过汉朝几百年积累的威信尚在 , 袁术实力不济又不得民心 , 结果搞得自己资实空虚、内外交困、众叛亲离 。正在袁术走投无路之际 , 他见袁绍实力壮大 , 于是就势将这个烫头的皇帝头衔让给袁绍 , 他写信给袁绍说:
"眼下汉朝名存实亡 , 天子被人控制 , 政令不是天子本意 , 豪强互攻 , 国土分裂 , 形势与周朝末年七国争霸的情况一样 , 最后的结果就是强者称王 。咱们袁家受命于天 , 理应当皇帝 , 符命、祥瑞都显示得一清二楚 , 如今您拥有四州土地 , 民户上百万 , 如此实力无人能比 。论德行 , 天下也没人比您崇高 。即使曹操有心扶持汉室 , 也没终归没法违抗天命 。"

君王皇帝|袁绍想要称帝,竟以谋士性命为代价试探舆论导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袁绍收到袁术的信非常开心 , 但是又不敢表露出来 。袁绍与袁术原本是同父异母的亲生兄弟 , 只不过袁术是嫡出 , 袁绍是庶出 , 又被过继给大伯 。袁家四世三公 , 是豪门大族 , 在这样的家族中长大 , 不免使人养成任性而为 , 失于理性的毛病 , 袁术称帝就是例子 。袁绍也不例外 , 比如他有三子 , 长子袁谭、次子袁熙、三子袁尚 , 袁绍宠爱后妻刘氏 , 便任性地想让后妻刘氏生的袁尚接班 。沮授劝说:"三个孩子年龄相仿 , 应该按德行立嗣 , 德行相仿应该占卜立嗣 , 这是自古以来的规则 , 将军任性立嗣是祸乱的开端 。"袁绍不听良言 , 借口说要考察子嗣才能 , 把儿子外甥们外派 , 只留下袁尚在身边 。这两个同族兄弟不仅性格弱点相似 , 两人对权力和名望的渴望也极其相似 。袁术让帝位正合了袁绍的心意 。

君王皇帝|袁绍想要称帝,竟以谋士性命为代价试探舆论导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即使袁绍很想接了兄弟袁术让出的帝号 , 但是手下谋臣、将领、以及百姓的态度也不能不考虑 。于是袁绍决定想办法先试探舆论的态度 。他找来主簿耿苞 , 让其为自己找称帝的根据 , 然后传出去 , 试探舆论口风 。耿苞不负袁绍希望 , 报告他说:
"赤德已经败坏 , 袁氏是黄帝后裔 , 应该顺天意 , 从人心 。"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 , 按"五德相生"的理论 , 汉朝是火德 , 即赤德 , 火德要由土德代替 , 黄帝就是土德 , 袁家是黄帝后裔 , 袁氏取代汉朝是天意 。
袁绍向军府僚属公开了耿苞的话 , 本指望得到大家的附和 , 结果僚属们认为耿苞妖言惑众 , 混淆视听 , 应当杀头 。袁绍由此知道称帝时机还不到 , 又怕耿苞泄露这是袁绍的指示 , 于是忙下令杀了耿苞 。由此 , 耿苞以性命为代价 , 仅仅为袁绍试探了他称帝的舆论态度 。分页标题
【君王皇帝|袁绍想要称帝,竟以谋士性命为代价试探舆论导向】编辑/玄一 ,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