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人生是可疑的尝试


_本文原题:人生是可疑的尝试

文艺学|人生是可疑的尝试
本文插图
从沼泽地观望厄普特河岸边的白杨树
法国画家 克劳德·莫奈
Claude Monet , 1840-1926
19~20世纪作品选篇荐读
书名: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
作者:[瑞士]卡尔·荣格
译者:朱更生

文艺学|人生是可疑的尝试
本文插图
卡尔·荣格
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
瑞士心理学家
1907年开始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合作
发展及推广精神分析学说长达6年之久
之后与弗洛伊德理念不和 , 分道扬镳 ,
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
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1961年6月6日逝于瑞士
我的一生 , 是潜意识自我实现的故事 。 潜意识中的一切都想成为卓然之事 , 连人格也想脱离潜意识状况而发展 , 觉得自己是个整体 。 我不能用学术语言来呈现我的成长过程 , 因为我不能把自己作为学术问题来体味 。
根据内心观照 , 人是什么 , 从永恒的观点来看 , 人像什么只能用神话来表达 。 神话较有个性 , 比科学更准确地说明生活 。 科学用一刀切的概念工作 , 这些概念过于浮泛 , 无法因应个别生命的主观多样性 。
我如今八十有三 , 就讲讲我这一生的传奇 。 但是 , 我只能径下断语 , 而非“讲故事” 。 它们是否确有其事 , 这不成问题 。 问题只在于 , 是我的童话 , 还是我的实话?
自传谋篇布局的难点在于没有标准 , 没有可做评判的客观依据;不可能做恰如其分的比较 。 我知道本人在许多事上不似他人 , 但不知自己实际是何模样 。 人无物可比 , 他非猴、非母牛、非树 。 我是一个人 。 但这算什么呢?无穷无尽的神祇像对任何生灵一样也把我分解了 , 可我不能把自己跟动物、植物、石头对照 。 只有神物超越人 。 那人怎么可能对自己有什么定见呢?
人是自己掌控不了的一个心理过程 , 抑或只不过在部分程度上如此 。 因此 , 人对自己或其一生并无结论 。 否则 , 人对此就会无不知晓 , 但此事至多只能臆想 。 归根结底 , 人从不知一切如何来临 。 生命的故事始于某处 , 始于恰巧忆及的某点 , 那里早已复杂至极 。 生命成何 , 不得而知 。 由是 , 故事无初 , 而终点只能略述 。
人生是可疑的尝试 , 只不过在数量上是神秘现象 。 它如此转瞬即逝、如此不足 , 若有什么能存活并发展 , 简直是奇迹 。 我还是血气方刚的医学生时 , 就印象深刻 , 倘若我未毁灭 , 就觉得宛如奇迹 。
我总觉得人生如同从根茎上长出来的植物 , 其本真的生命隐而不现 , 蕴蓄于根茎中 。 沃土上可见者只维持一夏 。 然后枯萎 , 昙花一现 。 若思索生命与作物无穷往复的生成与消亡 , 会得出绝对虚无这种印象;但有什么变易不居、存续不绝 , 我从未失去对它们的感受力 。 所见英华消逝 , 根茎持存 。
其实 , 我觉得这一生只有一些事件值得一谈 , 彼时倏忽易逝的世界闯入永不流逝的世界 。 因此 , 我主要说说内心体验 , 属此之列的有我的梦境与想象 , 它们同时构成我的学术工作素材 , 如同从熔融的玄武岩中析出有待处理的石头 。
除了内心事件 , 其他有关旅行、人与环境的记忆相对淡出了 。 许多人经历了当代史并为此花费笔墨;最好找他们查对 , 或者请他们讲述 。 我对自己平生外部事实的记忆大都淡薄或者流逝了 。 可我遭遇的“另一种”现实——与无意识相撞 , 都铭刻在我的记忆中 , 难以忘却 , 那里总是盈千累万 , 其他一切均退居其后 。
故而 , 也有人成为我难以忘怀的回忆 , 只因其名在我的命书中向来就赫然在册 , 而与他们相识同时也犹如重新记起 。分页标题
连青春年少时或者后来从外部向我靠近并且对我重要的事物 , 也有内心体验的印记 。 我很早就参透了 , 若对生活中的纠葛没有答案 , 且内心无解决之道 , 说到底 , 它们也说明不了什么 。 外部情形无法替代内心状况 。 由此 , 我的人生中 , 外部事件贫乏 , 自己说不出多少来 , 因为会觉得空乏且微不足道 , 只能由内心过程来理解自己 , 它们构成我的人生的特殊之处 。
【文艺学|人生是可疑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