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武汉市第六医院:介入诊疗中心打造“立体救治网”


以微创治疗为核心 , 涉及各类血管疾病 , 2019年 , 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整合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血管外科、超声影像科等多个科室 , 成立介入诊疗中心 。
一年来 , 开展肿瘤介入、心脏介入、肺血管介入、外周血管介入及神经介入五大学科的新技术新业务数十项 , 硬件设施及技术实力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牌亚方向“肺血管介入组”和“呼吸内镜组” , 率先在全国开展了一系列肺血管病介入诊治的新技术;神经内科“牵手”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 , 在全市率先推出了“心脑联合造影”;心脏介入团队更是创下了一天18台介入手术的记录 。
今年7月1日 , 装修一新的介入诊疗中心提档升级 , 盛装亮相 。

肿瘤|武汉市第六医院:介入诊疗中心打造“立体救治网”
本文插图
介入诊疗中心提档升级启用 , 进行首台心血管介入手术
扫清呼吸系统“盲区”
肺血管介入打造“立体救治网”
肺血管病实际并不是一个诊断名称而是一个统称 , 包括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在内的多种疾病 。 但最让医生感到棘手的是 , 肺血管病常常被忽视 , 更不容易诊断 。 作为武汉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的市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在咯血、肺栓塞、肺动脉高压、肺癌等肺血管疾病的介入诊治中不断修炼“内功” , 扫清“盲区” , 打造了一张“立体救治网” 。
2012年 , 武汉市第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肺血管介入方向率先起步 , 成为全国第三家、中部地区首家由呼吸内科医师开展呼吸病血管介入治疗的科室 。
2017年加快发展步伐 , 在全国率先成立“咯血中心” , 当选全国呼吸病血管介入组副组长单位 , 跻身国家队 。 并联合省内64家医院组建成立湖北省呼吸病血管介入联盟 , 在呼吸内科医生中普及呼吸病血管介入技术 。
2019年 , 肺血管介入再上新台阶 , 依托江汉大学强大的学术背景支撑 , 成立“江汉大学肺血管病研究所” 。
据了解 , 目前全国能做肺血管介入治疗的团队不多 。 作为其中的翘楚 , 市六医院肺血管介入组是全国唯一一家可独立开展肺血管全领域(体动脉、肺动脉、肺静脉、腔静脉)介入探索的团队 。 年诊治肺血管疾病患者1000余例 , 肺血管介入手术量居国内前列 , 获益的患者辐射周边省市 。 最高龄的患者93岁 , 一次同时栓塞21支“管涌”血管 。
从2013年开始 , 连续7年成功举办国家级、省级、市级“血管介入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学习班 , 邀请国内肺血管领域的知名专家 , 讲授肺血管疾病领域的最新进展 , 每次会议均得到省内外同行的热烈欢迎 , 场场爆满 。
最值得一提的是 , 市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着力打造的王牌亚方向学组“肺血管介入组”与“呼吸内镜组”强强联合 , 将血管介入和内镜介入技术完美结合 , 双剑合璧 , 在全国首创了“双介入技术”(血管介入+气管镜介入) 。 这项安全、有效、痛苦少的双镜联合微创技术 , 止血成功率高达99% , 为大咯血和肺部肿瘤的危重症患者带来了治愈新希望 。
采用“4D技术”(血管介入+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经皮肺穿刺血管)对肺部结节进行早期诊断;对中晚期肺癌患者利用血管介入优势 , 采取全身化疗联合局部灌注化疗、呼吸内镜介入相结合治疗 ,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并完成医院首例载药微球对肺癌的介入栓塞术以及肺癌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
去年一年 , 完成30余例肺癌患者的气道支架、上腔静脉支架 。 “目前全国呼吸专业只有我们医院能够做 。 ”市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承红教授说 , 今年还为一例60岁的上腔静脉综合征合并气道狭窄的病人 , 成功植入上腔静脉支架和气道支架 , 同时打通气管、血管 , 国内外全网检索为全球首例 。分页标题
脑卒中急救不断畅通绿色通道
脑血管介入“加速提质”
作为武汉市卒中中心、湖北省卒中急救地图推荐医院 , 市六医院神经内科一直致力于打造最优的“卒中急救模式” 。
“畅通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 , 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 , 与国内外脑卒中诊疗先进技术接轨 。 ”神经内科主任陈小奇介绍 , 作为武汉区域卒中联盟医院 , 市六医院整合院前120、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等部门 , 开通卒中患者急救绿色通道 , 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式不断优化卒中急救流程:
开展急诊科医生和120急救医生脑卒中专项培训 , 快速识别脑卒中;
与120急救站点联动 , 120医生在救护车上将病人情况第一时间与急诊团队对接;院内畅通“卒中绿色通道” , 患者一到医院 , 先治疗后交费 , 一路绿灯优先完成所有检查……
患者从院前急救到院内救治无缝对接 , 形成了立体、多维、全覆盖、跨专业的急诊医疗体系 。 在急诊脑卒中绿色通道团队的默契合作和共同努力下 , 仅用1年时间就将卒中病人入院到静脉溶栓平均时间缩短到45分钟 , 最短的只用23分钟 。
卒中中心还建成了一支“7×24小时”全天候待命的介入团队 。 目前脑血管所有治疗均能独立开展 , 包括脑血管造影、动脉取栓、颈动脉支架、椎动脉支架、锁骨下动脉支架等 , 让患者能在“黄金时间窗”内得到快速精准的联合诊治 , 大大降低了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 为脑卒中患者生命抢救“加速提质” 。
陈小奇称 , 心脑血管疾病就像是“一根藤上的两个瓜” , 为了让患者得到更全面的诊治 , 市六医院打破学科间壁垒 , 神经内科“牵手”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 , 在武汉市率先推出了“心脑联合造影” 。
一个穿刺通道 , 检查完心脏血管后 , 再看颈动脉、椎动脉和颅内血管的病变情况 , 同时完成患者心脑血管的全面评估 , 用“全人管理模式”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精准治疗方案 。 既减少耗材支出 , 降低了患者的检查费用 , 又避免了重复穿刺带来的疼痛 , 是市六医院推出的又一便民措施 。

肿瘤|武汉市第六医院:介入诊疗中心打造“立体救治网”
本文插图
神经内科建成从院前急救到院内救治无缝对接急诊医疗体系
患者未到 , 信息先到;患者未到 , 医生先到
心血管介入打造“救心高速路”
突然胸痛 , 大汗淋漓 , 以为是天太热中了暑 , 躲进车里吹了一会空调 , 33岁的鲁先生的不适丝毫没有缓解 , 8月27日中午12︰30 , 同事开车将他送到了武汉市第六医院急诊科 。
简单问询后 , 接诊的心内科医生余信强高度怀疑是急性心梗病人 , 急诊科立即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床边心电图、快速心肌钙蛋白检测、吸氧等 , 一系列流程犹如自动化流水线 , 高效运转起来 。
心电图报告提示急性心梗 。 余信强一边打电话通知家属 , 一边开启绿色通道 , 安排手术 。
抗血栓、增加冠状动脉供血……几乎同时 , 急诊冠脉介入团队已经在导管室集结 , 做好了手术前的准备 。
12时50分 , 鲁先生被送往心导管室 。 介入团队的刘波医生给他做冠脉造影 , 发现左侧前降支完全闭塞 , 植入一枚药物支架 , 仅用38分钟就开通了堵塞的血管 。 13时30分 , 鲁先生推出导管室送往心脏监护室 。
从患者入院 , 到血管开通 , 用时58分钟 , 比国家胸痛中心推荐的90分钟标准时间快了32分钟 。 这一切 , 均得益于胸痛急救快速通道的建立 。
“急性心梗患者从进医院到血管开通平均时间缩短至70分钟左右 。 最快的一例 , 我们只用了48分钟 。 ” 市六医院心内科主任张苏川说 , 胸痛中心整合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 , 不断优化各项规章制度和诊治流程 , 打通科室间壁垒 , 通过心内科、急诊科、胸外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等多学科协作的方式 , 让胸痛中心运行标准化、规范化 。分页标题
为了缩短救治时间 , 市六医院心内科与120联动 , 通过微信、远程网络等方式 , 实现院前急救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无缝链接 。 在患者到达医院之前 , 将胸痛患者心电图、症状、体征、化验单上传到微信群中 , 胸痛中心医生快速诊断鉴别并做好手术准备 , 救护车送来病人后直接进入导管室手术 , 做到“患者未到 , 信息先到;病人未到 , 医生先行” 。
张苏川介绍 , 早在2011年 , 心血管内科就成立了介入诊疗团队 , 团队成员多次赴省内外顶尖的心脏介入中心进修学习 , 临床经验丰富 。 能独立开展包括冠状动脉造影、球囊成形及支架植入和钙化旋磨、药物球囊、慢性闭塞病变等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 , 辅助血管内超声、血流动力等腔内影像学检查;外周动脉造影、球囊成形及支架植入;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室性早搏等各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 , 临时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等手术 , 年手术量超过2000台 。
“我们团队以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规范治疗和顽固性心衰治疗为特色 。 ” 张苏川称 , 介入团队曾创下一天18台介入手术的记录 , 最高龄的是为94岁患者放支架、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 下一步 , 还将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的介入诊疗 。
2019年11月 , 胸痛中心顺利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 , 成为“国家级胸痛中心” 。 今年将创建“心衰中心”“高血压中心”“房颤中心”“心脏康复中心” , 打造以多中心联合、各亚专业交叉的立体“救心高速路” 。

肿瘤|武汉市第六医院:介入诊疗中心打造“立体救治网”
本文插图
心血管介入团队
做支架、用球囊、放滤器
外周血管介入疏通淤积的“管道”
“去年我们做了300台外周血管介入手术 。 今年 , 我们可能突破400台 。 ”钟若雷掌管的血管外科 , 是武汉市第六医院“最年轻的科室” 。 在他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 , 这个刚“出道”2年的科室 , 手术量节节攀升 , 在病人中留下了极佳口碑 。
目前 , 介入手术占了钟若雷科室手术的半壁江山 。 在他看来 , 随着腔内治疗材料和特殊血管装置的不断推陈出新 , 血管介入技术的禁区正在逐渐缩小 , 这种创伤小、恢复快的手术方式 , 未来势必会成为血管外科的主流 。
钟若雷介绍 , 血管外科是外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 集外科技术、腔内技术和杂交技术为一体的外周血管疾病综合治疗学科 。 目前 , 科室形成了以下肢动脉闭塞、下肢静脉曲张、肝血管瘤和肝癌等腹部实体肿瘤、深静脉血栓的介入为治疗特色 。
今年6月底的一个周末 , 一名88岁的武汉阿婆辗转找到钟若雷 。 她有很严重的下肢动脉栓塞 , 脚趾已经发紫 。 儿子在深圳工作 , 阿婆在当地看了好几家医院 , 医生都表示无能为力 , 建议她尽早截肢 。
钟若雷仔细检查后 , 发现阿婆可以通过介入手术打通闭塞的血管 , 不需要截肢 。 尽管当天是周六 , 钟若雷还是决定立即手术 。 手术操作对象是直径约1.5毫米、长度达2米的血管 , 难度可想而知 。 最终 , 钟若雷凭借过硬的技术 , 保住了阿婆的腿 。
“膝关节以上的动脉血管闭塞放支架重新建立通道 , 膝关节以下的动脉用球囊扩张狭窄的血管 。 ”若是遇上动脉血管太细 , 穿刺针过不去怎么办?“顺着穿刺过不去 , 我们就逆向穿刺 , 在血管中间汇合 。 ”面对棘手的难题 , 钟若雷总能想尽一切办法来克服 。
对于深静脉血栓 , 药物溶栓、机械取栓、吸栓、放滤器……十八般武艺使出 , 目的只有一个: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血流通畅 。
除了疏通血管 , 还能通过掐断肿瘤的营养补给 , 即堵住供养血管来饿死它 。 钟若雷以医院优势学科普外科为依托 , 开展了各种实体肿瘤的续贯性治疗 。 根据肿瘤大小、位置、深度 , 量身定制介入治疗方案 。 不愿意做放射治疗 , 或是因肿瘤部位深 , 放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 通过植入放射性粒子来杀死肿瘤细胞 。分页标题
“这是目前对付恶性肿瘤的新技术 。 ”钟若雷透露 , 这种局部放疗的放射距离小 , 对其他部位伤害更小 , 副反应也更少 , 大大提高了晚期肿瘤患者的就医感受 。 ”目前在介入诊疗中心 , 已经开展了肝癌、肺癌等多种肿瘤的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 。

肿瘤|武汉市第六医院:介入诊疗中心打造“立体救治网”
本文插图
血管外科团队通过介入直达病灶 , 精准击灭肿瘤
针尖上的舞者
超声介入开拓肿瘤治疗新思路
面对结肠癌合并肝多发转移的患者 , 在胃肠外科手术后 , 超声影像科刘爱华团队运用微波针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消融术将肝脏上4个转移病灶逐一消融 , 术后2年来 , 患者一直享有较高的生活质量 。
市六医院超声影像科刘爱华主任介绍 , 若换成肝转移癌、肠癌同台外科手术 , 高龄患者几乎不可能耐受 。 好在超声介入消融的得力补充 , 让患者同步消灭肿瘤变成了现实 。
【肿瘤|武汉市第六医院:介入诊疗中心打造“立体救治网”】多年来 , 科室在超声引导下介入诊疗肿瘤上拓宽了新思路 , 超声引导下介入消融直击肿瘤病灶 , 通过高温、药物共同作用 , 将肿瘤精准打击 , 可谓“定位爆破” , 风险小且收效高 , “针眼”创面仅在毫厘间 。 目前 , 超声介入在甲状腺结节热消融 , 子宫肌瘤热消融 , 巧克力囊肿、肝、肾巨大囊肿硬化治疗可达到与外科手术同等效果;同时 , 超声引导的热消融对肝转移癌、甲状腺微小癌等恶性肿瘤收效显著 。(撰文:刘璇 袁莉 罗瑶 刘望 李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