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特别关注|分离|周三诗荟


_本文原题:分离|周三诗荟

湖北特别关注|分离|周三诗荟
本文插图
读一首好诗
让我们安静下来
「第010期」
●点击收听●
分离
作者 = 卢卫平 朗诵 = 樊昕
酒瓶睡了
桌上只剩下我和骨头
我听见被锋牙利齿咬过的骨头
张开伤口说话
它没有恨我 , 它向我问好
它劝我出门在外要少喝酒
夜深了 , 别凉着胃
别在路灯下看自己的影子
它怀念起和肉相依为命的日子
那多么幸福 , 虽然是在乡下
虽然只是在一只瓦罐里相遇
它是什么时候学会普通话的
但我依然从它的卷舌音里听出乡音
是我和几个乡亲的聚会
让它骨肉分离
【湖北特别关注|分离|周三诗荟】现在 , 乡亲们走了
也许永远不再回来
我们谁是骨头 , 谁是肉
我们在岁月的噬咬下
骨肉分离后 , 有谁能留下来
听听我的骨头用方言搭几句家常

湖北特别关注|分离|周三诗荟
本文插图
‖卢卫平 , 珠海市作家协会主席 。 著有《异乡的老鼠》、《向下生长的枝条》、《尘世生活》等诗集;获中国第三届华文青年诗歌奖、2008年《诗刊》年度优秀诗人奖、2007年首届中国《星星》年度诗人奖、2018年首届《草堂》诗歌奖年度实力诗人奖、第四届“中国天水-李杜诗歌奖”、广东省鲁迅文学奖等奖项 。 有诗歌翻译成英语、俄语、葡萄牙语、瑞典语等 。
赏读

湖北特别关注|分离|周三诗荟
本文插图
一次与乡亲们的聚餐之后 , 酒毕人散 , 诗人面对啃剩的骨头 , 触景生情 , 浮想联翩:
独自出门在外 , 多不容易 , 请多多保重自己;骨肉难得相聚 , 即刻又要别离 , 没有谁陪我聊叙 。 人在异乡 , 为了生计 , 各奔东西 , “被锋牙利齿咬过的骨头”引发诗人的离情别绪 , 失魂落魄 。 “酒瓶睡了” , 骨头“张开伤口说话” , 那些保重的话不由人说出 , 竟然由骨头说出 , 实际上是诗人自己说给自己听 , 足见诗人内心形影相吊的伤感和孤独 。
这时 , 诗人很自然地想起过去乡亲们一起在乡下“相依为命”的“幸福”日子 。 “一只瓦罐里相遇”怎么理解?瓦罐黑不溜秋、土不拉几 , 是炖骨肉的器具 , 虽然逼仄阴暗 , 但透着亲热温暖之意 , 这里用来隐喻村庄和亲情 , 极富情感张力 。
远走他乡 , 为了交流方便 , 不能不学着说普通话 , “但我依然从它的卷舌音里听出乡音” , 乡音是一个人的胎记 , 是嵌在骨子里的 , 无法完全改变 。
身在他乡为异客 , 老乡相逢泪汪汪 , 诗人强烈地感受到 , 乡亲别离如同骨肉分离 , 有一种切肤之痛 。 “我们谁是骨头 , 谁是肉” , 实则无须分辨 , 互为骨肉 。 岁月“噬咬”着我们 , 分离着我们 , “有谁能留下来/听听我的骨头用方言搭几句家常” , 诗人在深切的期盼之中陷入深深的伤感与孤独里 。
从乡下到城市 , 我们都是有来历的人 , 我们的方言虽然不断地被改造 , 可能身份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 , 但我们只能与残存的“骨头”相依为命 , 终其一生 。
诗人的悲悯之心一旦点亮 , 便照耀着人世间的众多隔膜 , 并让词语产生神奇的能量 。
卢卫平宣称:“我的诗歌是向下的 。 这里的下 , 是乡下的下 , 是身份卑下的下 , 是高楼底下的下 , 是下里巴人的下 。 ”他一方面“向下” , 执着地坚守着大地和乡村 , 力图用内心充满人文关怀的光芒去照亮世界的暗夜;而另一方面 , 他也是“向上”的 , 不断地提炼着生活 , 努力使平凡的意象闪烁着诗意与哲理的光辉 。 两者相反相成 ,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分页标题

湖北特别关注|分离|周三诗荟
本文插图
樊昕
著名主持人 , 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副会长
顾问 = 刘益善著名作家、诗人
书法 = 魏开功书法家
赏读 = 李汉超诗人、诗评家
音乐设计 = 晓 吾
编辑 = 易 飞 特别关注杂志总编辑、中国作协会员
摄影 = 石 海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