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出法GDP计算公式中有关错误更正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 , 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及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 。 计算公式为: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最终消费支出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 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 。 它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 。 最终消费支出分为居民消费支出和ZF消费支出 。居民消费支出指常住住户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 。 居民消费支出除了直接以货币形式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外 , 还包括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 , 即所谓的虚拟消费支出 。 居民虚拟消费支出包括如下几种类型:单位以实物报酬及实物转移的形式提供给劳动者的货物和服务;住户生产并由本住户消费了的货物和服务 , 其中的服务仅指住户的自有住房服务和付酬的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和个人服务;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媒介服务 。ZF消费支出指ZF部门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 , 前者等于ZF服务的产出价值减去ZF单位所获得的经营收入的价值 , 后者等于ZF部门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减去向住户收取的价值 。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净额 , 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变动两部分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总额 。 固定资产是通过生产活动生产出来的 , 且其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资产 , 不包括自然资产 。 可分为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 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器具购置(减处置)价值 , 以及土地改良、新增役、种、奶、毛、娱乐用牲畜和新增经济林木价值 。 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矿藏的勘探、计算机软件等获得减处置 。存货变动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存货实物量变动的市场价值 , 即期末价值减期初价值的差额 , 再扣除当期由于价格变动而产生的持有收益 。 存货变动可以是正值 , 也可以是负值 , 正值表示存货上升 , 负值表示存货下降 。 存货包括生产单位购进的原材料、燃料和储备物资等存货 , 以及生产单位生产的产成品、在制品和半成品等存货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指货物和服务出口减货物和服务进口的差额 。 出口包括常住单位向非常住单位出售或无偿转让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价值;进口包括常住单位从非常住单位购买或无偿得到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 由于服务活动的提供与使用同时发生 , 一般把常住单位从非常住单位得到的服务作为进口 , 非常住单位从常住单位得到的服务作为出口 。 货物的出口和进口都按离岸价格计算 。以上是统计局网站的有关指标解释内容 。我们可以从以上解释中得出如下公式:支出法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最终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ZF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变动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货物和服务出口-货物和服务进口以上公式其中包含错误 , 以下给出正确公式:支出法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最终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ZF消费支出+消费存货变动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存货变动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最终产品货物和服务出口-最终产品货物和服务进口原计算公式中的错误是:把非最终产品的价值(货物和服务出口或进口中的中间产品价值)及中间产品存货变动(原材料、燃料、储备物资、产成品、在制品、半成品等中间产品存货变动)价值纳入了GDP 。 中间产品的价值不能纳入最终产品价值的计算 , 这样会造成重复计算 。原公式发生错误的原因是没有保持GDP是最终产品价值这一基本逻辑前提 , 把中间产品价值计算在GDP中 。另外 , 笔者认为:“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净额” 。 这种解释是错误的 , 处置的固定资产是对固定资产存量的处置(不是对前期或本期没有销售的固定资产的处置) , 与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固定资产无关 。“资本形成总额应为: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销售的前期生产库存与本期生产的固定资产总额及相应的存货变动” 。用公式表示为:资本形成总额=本期销售固定资产总额(不包括二手固定资产销售 , 均是首次出售)+相应固定资产存货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