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的时代,对职业兼容性高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原创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在作文里成长作者:杨昇前几天我写过一篇文章《把“教育”办成“技能培训” , 是教育最大的悲哀》(点击阅读) , 文章在多个网络平台引起读者的激烈争论 , 比如在今日头条 , 阅读量2.5万 , 留言评论近180条 。
这些评论中 , 有不少是支持我的观点的 。
但也有很多是反对的 。 反对者的主要理由是:“大学应该着眼于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 因此让上大学的人都掌握一门生存技能 , 具备技能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才是最重要的 。 学生有了职业技能 , 以后无论走怎样的人生道路 , 都会因这项实实在在的技能而受益无穷 。 所以 , 技能培训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的主体 , 而那些空泛的理论都应该被砍掉 。 ”
这些评论让我明白 , 当前把“教育”办成“技能培训”不全是教育制度设计者的认识偏差 , 更是因为广大家长对教育急功近利的强烈要求 。 目前的教育状况是我们所有人共同推动的结果 。我不是反对“技能培训” , 我也认可人应该学一门安身立命的实用技能 , 只是在教育一线多年的从教经历让我知道 , 大众所谓的“在学校学一门受益终身的实用技能”这一良好愿望 , 根本就是镜花水月 ,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 尤其在我们这个越来越商业化的社会 , 能靠一门硬技术就安身立命的人是少数中的少数 , 而绝大多数人的生存都不可能仰仗什么特殊技能 。那仰仗什么呢?仰仗的是自己对更多职业的兼容性 , 简单点说 , 就是你什么都能干 , 能胜任很多个种类的工作 , 能适应社会和行业的剧烈变化 。 只有这样 , 你才可能不被淘汰 , 才可能活得好 。讨论这个问题 , 我们就不要搬出华为、BAT、字节跳动、美团等高科技公司里的专业码农说事 , 不要说码农们就是因为掌握了写代码的技能才年薪数十万上百万 。 这些高科技专业人才都是社会精英 , 他们怎么混都不会差 。也不要搬出“蓝翔技校”的毕业生掌握的美容美发、挖掘机、烹饪等硬技术 , 因为这样接地气的实实在在教授技术的学校全国也没有几所 。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在广大中下游的本科和全部的高职、中职、职高等层次的学生身上 。 2020年仅高校毕业生就有874万 。 这874万是所有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增劳动力吗?肯定不是 , 如果我们假定年轻人都是年满21岁、22岁才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话 , 那么2020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就是1998年、1999年出生的那批人 , 这批人的总数是多少呢?1998年我国新生儿数量是1934万 , 1999年是1827万 。 也就是说 , 这两个年份里出生的青年只有45.2%--47.8%接受了高等教育 , 还有一半多的青年并没有接受高等教育 。这小一半接受了高等教育的青年和另一半没有接受高等教育且大部分是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青年相比 , 优势应该在什么地方呢?是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的“专业技能”吗?要回答这个问题 , 我们可以先到周边看看大量的工作岗位都是什么性质的岗位 , 都是些什么人在这些岗位上就业 。昨天中午我儿子要吃披萨 , 我们搜到以前我们住的小区楼下新开了一家披萨店 , 于是我们一家三口去那家披萨店吃午饭 。 那是一个住着近5000户居民的大小区 。 我们从那里搬离已经整整一年半了 , 这次我到了那个小区后把楼下的底商看了一圈 , 商业门面还是那么多而繁华 , 但大部分都已经换了主人 , 甚至换了几茬了 。 门面主要就这么几大类:商业零售、餐饮、果蔬销售、美容保健、美发、二手房中介等 。 这些就业门类中 , 除了理发是个手艺活外 , 其他的基本没什么门槛 , 根本不需要什么专业技能 。如果我们把范围扩大到全城 , 在整个城区 , 基本上都是这种情况 , 各种酒店、商场和小店林立 , 各种中介、各种服务员、各种外卖员快递员 , 甚至包括银行员工、通讯服务员工等 , 这些人构成了我们这个城市的就业主体 。长沙不是工业城市 , 商业和服务业很发达 , 800多万城市常住人口 , 绝大部分都是做商业和服务业的 。 商业和服务业中到底需要什么门槛很高的“专业技能”呢?好像绝大部分都不太需要 。 商业和服务业就是跟人打交道 , 会跟人打交道就行 。有人可能要说职业技能是要为制造业服务的 , 那好 , 我们去看看大的制造企业 。 长沙的“蓝思科技”是生产消费电子产品防护玻璃的高科技企业 , 企业所在的园区我去过 , 这家在全国有十几万员工的特大型企业向来都是用工大户 , 长沙厂区据说有4万多人 。 一到下班时 , 人如潮水一般 , 浩浩荡荡 。 它的招聘要求是什么呢?如下:
这个招聘条件简单概括就是:只要是18岁以上身体健康的人都行 , 底薪1900元 , 剩下的靠加班 , 每个月加满班后综合工资可以超过5000元 。 至于学历补贴 , 大专学历每月补贴100元 , 本科学历每月补贴200元 。 整个招聘启事没有一个字提到专业和技能 。 这样的工作可能就是为那一半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准备的 。有人可能要说 , 这招的都是流水线上的螺丝钉 , 太low了 , 不符合大学生的身份 。 那么请问 , 商业服务业不需要什么特别的专业技能 , 你说不高级 , 制造企业的普工你说太low , 那这个城市能够提供的大部分岗位就是这些呀 , 如果这也不行 , 那也不行 , 那么到底什么岗位才适合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广大青年?三一重工高级吗?当然高级 , 可是它的生产工人恐怕要求也不高 。 更何况 , 2019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 , 三一重工的总裁公开宣称 , 近8年来 , 其员工总数减少了70% , 从73000名减少到了20000名 , 现在查公司的简介 , 只剩1.4万名员工了 。 其总裁说销售额没下降但员工减少了这么多 , 就是因为大量运用了数字化和智能化 。 简单说就是“机器换人” , 这是现在几乎每个制造企业都在做的事情 , 制造业工人的失业潮正在汹涌而来 。分页标题
在当前制造业又辛苦又不赚钱的情况下 , 有技术的人也未必会坚持做技术工作 。 说到技能 , 很多人就会说到什么高级焊工 。 我以前住的小区的房子出售的时候 , 房屋中介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 , 他以前是做电焊工的 , 专门在偏远的大油田焊接输油管道 , 焊了几年后辞职不干了 , 因为工作的地方又偏远又艰苦 , 别说谈女朋友了 , 见个女人都难 , 他不喜欢 , 他向往城市的生活 , 所以来长沙做了房产中介 。 身边会一门技术却转行做其他工作的人也不少 , 因为社会在变 , 人没有必要守着一门技术过日子 , 如果这个技术行当在没落的话 , 那更要求变 , 去寻找新的机会 。纵观改革开放后这四十多年来培养的上亿大学生 , 可以说 , 这当中的大部分既没有学到特别专业的技能 , 工作后也没有用到专业技能 。 真正给这些人实惠的 , 是读过大学的资历和大学赋予他们的思想 。 当然搞专业技术的那一小部分例外 , 比如搞航空航天、计算机、医学等行业的专业人才 。 全国那么多公务员、那么多高级管理人员、销售人员、服务人员 , 他们有多少在工作中用到了大学所学的专业技能呢?前段时间名校硕博争相去杭州某街道办就职 , 名校副教授去深圳某街道办就职的新闻还热乎过一阵子 , 至于清北硕博应聘初中甚至小学老师的消息在近些年早就很平常了 。 可见 , 所学专业在工作中用不上才是常态 。所以 , 很多家长设想的“一技傍身、一生无忧”的教育期待不可能在大部分人身上实现 , 现实中 , 人们不是这么活的 , 没有多少人能靠一项技能活一辈子 。 上大学只是为了学技能是对大学最大的误解 , 即便你上的是高职院校 , 这种想法也是有问题的 。关于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 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一个人受益终身 , 教育界有很多争论 。 其中曾任耶鲁大学校长20年之久(1993—2013年)的理查德·莱文的言论很有代表性:“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 , 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 。 这位享誉全球的教育家甚至说:“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 , 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 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 。 ”他认为 , 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 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意愿 , 在大学毕业后才需要去学习和掌握的东西 , 那不是耶鲁大学教育的任务 。有人可能很反感我拿耶鲁大学校长的话来论证 , 觉得我家孩子就上个高职 , 就想学门技术将来有饭吃 , 你跟我扯这些蛋?我是在说教育的本质 , 不是在说美国名校如何 。 职业教育也是教育 , 也得遵循教育的本质 。 我认为莱文校长关于教育的本质阐述得很正确 , 这个教育的本质一定是他经过几十年的观察总结出来的 , 一定是无数学生用一生的发展汇集出来的 。我的观察和总结跟莱文校长的这段话一致 , 那就是 , 高等教育的根本不应该是技能 , 而是能让学生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的兼容性 , 这份兼容性来自于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 , 来自于学生对自己的了解 , 来自于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我得出这些结论的原因在于 , 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从事的都是专业不对口的工作 , 就算在学校时学的是某种很专业的技能 , 毕业两三年后大部分人都转行了 。 可以说 , 文科类专业 , 毕业生专业不对口的比例远远高于专业对口的比例 。 理工科的专业对口比例高一些 , 但专业不对口的绝对数量依然很大 。如果我们教育的核心是“专业技能” , 那么毕业后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 , 拿掉了这份“专业技能” , 高等教育还留下了什么?我常对学生说 , 所谓教育 , 就是拿掉专业后还剩下的东西 。 这么说不是为了唱高调 , 而是现实社会的确如此 , 社会没有为我们每一个毕业生准备好专业对口的工作 。 没有准备好的核心原因在于 , 社会上绝大部分工作根本不需要专业技能 , 尤其是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商业化和服务业化 , 胜任这些工作只需要你具备正常人所拥有的智商和情商即可 。但这些工作的招聘常常要求本科学历 , 甚至名校毕业 。 招聘单位这样要求 , 不排除学历崇拜的陋习 , 但一定要相信 , 用人单位也不傻 , 如果这份工作小学文凭月薪二千的人就能胜任 , 用人单位犯不着招月薪一万的名校毕业生 , 毕竟省下来的都是利润啊 。 用人单位如此招聘 , 必有它的原因 , 那就是 , 虽然这是个简单的工作 , 只要是个智商正常的人都能干 , 但把它干好却需要好的气质和谈吐 , 更需要好的思维和想法 , 而这些 , 只有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的人可能才拥有 。进入新世纪之后的这20年 , 我们这个社会变化太迅速了 , 让人感觉根本跟不上趟 。 好不容易在马路边开了个小店 , 网购来了;好不容易弄了个淘宝店 , 没流量了;好不容易搞了个夫妻餐饮店 , 资本操纵的餐饮连锁店却越来越多;好不容易起早贪黑地经营了些客户 , 结果都被资本操纵的店子赔本赚吆喝的补贴抢走了;好不容易进了工厂 , 结果越来越多的厂子搬出国了 , 剩下的厂子在大搞“机器换人”;好不容易干上了快递外卖 , 结果智能送货机器人又偷偷地来了……未来我们真的不知道这个社会会怎么发展 , 哪些职业会消亡 , 哪些职业会新生 , 就像二十年前的铁匠和木匠 , 怎么会想到 , 他们那么硬的手艺 , 祖传了几千年 , 怎么会被淘汰?但如今 , 就是被淘汰了 。我想 , 未来不管怎么发展 , 为人服务的商业和服务业应该会越来越兴盛 , 而这两个行业里是需要大量员工的 , 只要青年人通过高等教育获得适应商业和服务业的素质和思想 , 就一定能在商业和服务业的多工种之间自由切换 , 就像一台多接口的电脑 , 可以兼容多种外接设备 , 那就不容易被淘汰 。 那些只有一个接口 , 且不能升级的电脑 , 在新的应用面前 , 只能沦为被扔掉的垃圾 。所以 ,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 只有对职业兼容性高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本号作者杨昇介绍:本文笔者杨昇 , 高校教师 , 喜好写作 。 公众号发布原创文章近400篇 , 单平台阅读量10万+文章15篇 , 全网阅读量数千万的文章2篇 。 其原创文不但在全网的传播有广度 , 更有高度 , 1篇文章被《光明日报》全文转载刊登 , 1篇文章被国务院内参《国是咨询》选登 。 近几年来担任多家公司的公关顾问 , 在这些公司公关的艰难时刻 , 亲自操刀高质量公关文帮助公司度过难关 。长期提供公关文、演讲稿、广告软文、策划文案等企业和个人所需文案的代写作 , 个人微信56243161 。公众号“在作文里成长”文章推荐:1. 一个西北五线小城的城乡风貌2. 父母和儿女 , 也是一段浅浅的缘分3. 孩子上高中只是为了考大学吗?考不上大学就没必要读高中吗?4. 结婚更多是为了找个伴共同对抗生活的难处5. 剩男剩女:寻爱的路上到底是运气太差还是自己太傻?6. 最后一班回家的车和那个深爱你的人7. 农村孩子啊 , 你知道现在城市孩子读书有多用功吗?8. 普通高中太少 , 让更多的孩子上职高 , 这种工业时代的思维 , 适合商业社会吗?9. 把”教育“办成“技能培训”是教育最大的悲哀10.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分页标题
- 小畜播报|英国妇人与儿子到古建筑前骑单车拍照 惊见维多利亚时代女鬼
- 宁国际|5G时代,抢占下一个风口——社交电商
- 张掖日报|培黎职业学院喜迎首届新生入学
- 武汉|“欢迎你,新同学”,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校长到车站迎接新生
- 快了棒棒糖|展现疫情笼罩下的美国,美国时代周刊又一封面
- 服务业|人才供给、总体素质……新职业发展还面临这些问题
- 许亚军|豆瓣9.2分,许亚军主演,这部21年前的时代剧曾被禁十年
- 存桂|为何选择炒股?
- 班主任|“最美中职班主任”来了,河北将举办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大赛
- 戏说健康|[关注]严正声明! 关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及发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