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C书局客|2020诺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 | 她的诗像锥子扎人,扎在心上


_本文原题:2020诺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 | 她的诗像锥子扎人 , 扎在心上
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8日下午1点 , 瑞典学院将202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 , “ 因为她那毋庸置疑的诗意声音具备朴素的美 , 让每一个个体的存在都具有普遍性 。 ”
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 , 格丽克已是美国桂冠诗人 , 著有十二本诗集和一本诗随笔集 , 遍获各种诗歌奖项 , 包括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界奖、美国诗人学院华莱士·斯蒂文斯奖、波林根奖等 。
不过 , 对于很多人来说 , 露易丝·格丽克这个名字依旧稍显陌生 。 今天 , 格丽克作品的中文译者 柳向阳老师将带我们走进这位新晋诺奖获得者的诗句 , 了解其作品对心理隐微之处的把握 , 和对人存在的根本问题——爱、死亡、生命、毁灭的思考与追问 。

JIC书局客|2020诺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 | 她的诗像锥子扎人,扎在心上
本文插图
露易丝·格丽克的疼痛之诗
文 | 柳向阳
■ "她的诗像锥子扎人"
最初读到格丽克 , 是震惊!仅仅两行 , 已经让我震惊——震惊于她的疼痛:
我要告诉你件事情:每天
人都在死亡 。 而这只是个开头 。
露易丝·格丽克的诗像锥子扎人 , 扎在心上 。 她的诗作大多是关于死、生、爱、性 , 而死亡居于核心 。 经常像是宣言或论断 , 不容置疑 。 在第一本诗集中 , 她即宣告:“ 出生 , 而非死亡 , 才是难以承受的损失 。 ”(《棉口蛇之国》)
从第一本诗集开始 , 死亡反复出现 , 到 1990 年第五本诗集《阿勒山》 , 则几乎是一本死亡之书 。 第六本诗集《野鸢尾》转向抽象和存在意义上的有死性问题 。 此后的诗集 , 死亡相对减少 , 但仍然不绝如缕 。 与死亡相伴的 , 是对死亡的恐惧 。 当人们战胜死亡、远离了死亡的现实威胁 , 就真能摆脱对死亡的恐惧、获得安全和幸福吗?格丽克的诗歌给了否定的回答 。 在《对死亡的恐惧》一诗里 , 诗人写幼年时的一个噩梦 , “ 当那个梦结束 / 恐惧依旧 。 ”在《爱之诗》里 , 妈妈虽然一次次结婚 , 但一直含辛茹苦地把儿子带在身边 , 给儿子“ 织出各种色调的红围巾” , 希望儿子有一个温暖、幸福的童年 。 但结果呢?诗中不露面的“我”对那个已经长大的儿子说:“ 并不奇怪你是现在这个样子 , / 害怕血 , 你的女人们 / 像一面又一面砖墙 。 ”或许只有深谙心理分析的诗人才会写出这样的诗作 。
《黑暗中的格莱特》是又一个例子 。 在这首类似格莱特独白的诗作中 , 格丽克对格林童话《汉赛尔与格莱特》皆大欢喜的结局深表怀疑:虽然他们过上了渴望的生活 , 但所有的威胁仍不绝如缕 , 可怜的格莱特始终无法摆脱被抛弃的感觉和精神上的恐惧——心理创伤 。 甚至她的哥哥也无法理解她、安慰她 。 而这则童话中一次次对饥饿的指涉 , 也让我们想到格丽克青春时期为之深受折磨的厌食症 。
终于 , 在《花园》这个组诗里 , 她给出了“ 对出生的恐惧”“ 对爱的恐惧”“ 对埋葬的恐惧” , 俨然是一而三、三而一 。 由此而言 , 逃避出生、逃避爱情也就变得自然而然了 。

JIC书局客|2020诺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 | 她的诗像锥子扎人,扎在心上
本文插图
露易丝·格丽克 , 图源网络
格丽克诗中少有幸福的爱情 , 更多时候是对爱与性的犹疑、排斥 。 她在《伊萨卡》中写道:“ 心爱的人 / 不需要活着 。 心爱的人 / 活在头脑里 。 ”而关于爱情的早期宣言之作《美术馆》写爱的显现 , 带来的却是爱的泯灭:“ 她再不可能纯洁地触摸他的胳膊 。 / 他们必须放弃这些……”格丽克在一次访谈中谈到了这首诗:“ 强烈的身体需要否定了他们全部的历史 , 使他们变成了普通人 , 使他们沦入窠臼……在我看来 , 这首诗写的是他们面对那种强迫性需要而无能为力 , 那种需要嘲弄了他们整个的过去 。 ”这首诗强调的是“ 我们如何被奴役” 。分页标题
格丽克诗歌中远非个案 , 显示格丽克似乎是天赋异禀 。 一直到《阿基里斯的胜利》一诗 , 格丽克给出了爱与死的关系式 。 这首诗写阿基里斯陷于悲痛之中 , 而神祇们明白:“ 他已经是个死人 , 牺牲 / 因为会爱的那部分 , / 会死的那部分” , 换句话说 , 有爱才有死 。 在《对死亡的恐惧》中再次将爱与死进行等换:“ 每个恐惧爱的人都恐惧死亡 。 ”这其实是格丽克关于爱与死的表达式:“爱 =>死” , 它与《圣经·创世记》所表达的“获得知识 => 遭遇有死性”、扎米亚金所说的“π=f(c) , 即爱情是死亡的函数”有异曲同工之妙 。

JIC书局客|2020诺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 | 她的诗像锥子扎人,扎在心上
本文插图
阿基里斯 , 即阿喀琉斯 ,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主人公 , 特洛伊战争中的英雄之首 , 被阿波罗的暗箭射中脚踵而死 。 图源网络
按《哥伦比亚美国诗歌史》里的说法 , “从《下降的形象》(1980)组诗开始 , 格丽克开始将自传性材料写入她凄凉的口语抒情诗里” 。 这里所谓的自传性材料 , 大多是她经历的家庭生活 , 如童年生活 , 姐妹关系 , 与父母的关系 , 亲戚关系 , 失去亲人的悲痛 。 她曾在《自传》一诗中写道:“我有一套爱的哲学 , 宗教的 / 哲学 , 都是基于 / 早年在家里的经验 。 ”后期诗歌中则有所扩展 , 包括青春、性爱、婚恋、友谊……逐渐变得抽象 , 作为碎片 , 作为元素 , 作为体验 , 在诗作中存在 。 这一特点在诗集《新生》《七个时期》《阿弗尔诺》中非常明显 。 更多时候 , 自传性内容与她的生、死、爱、性主题结合在一起 , 诗集《阿勒山》堪称典型 。 同时 , 抒情性也明显增强 , 有些诗作趋于纯粹、开阔 , 甚至有些玄学的意味 。
罗伯特·海斯(Robert Hass)曾称誉格丽克是“ 当今写作者中 , 最纯粹、最有成就的抒情诗人之一”, 可谓名至实归 。 格丽克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她将个人体验转化为诗歌艺术 , 换句话说 , 她的诗歌极具私人性 , 却又备受公众喜爱 。 但另一方面 , 这种私人性绝非传记 , 这也是格丽克反复强调的 。 她曾说:“ 把我的诗作当成自传来读 , 我为此受到无尽的烦扰 。 我利用我的生活给予我的素材 , 但让我感兴趣的并不是它们发生在我身上 , 让我感兴趣的 , 是它们似乎是……范式 。 ”
实际上 , 她也一直有意地抹去诗歌作品以外的东西 , 抹去现实生活中的作者对读者阅读作品时可能的影响 , 而且愈来愈决绝 。 比如 , 除了 1995 年早期四本诗集合订出版时她写过一页简短的“作者说明”外 , 她的诗集都是只有诗作 , 没有前言、后记之类的文字——就是这个简短的“作者说明” 。 此外 , 让她的照片、签名出现在这本诗选里 , 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JIC书局客|2020诺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 | 她的诗像锥子扎人,扎在心上
本文插图
【JIC书局客|2020诺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 | 她的诗像锥子扎人,扎在心上】
露易丝·格丽克的诗作 , 图源网络
■ "从十多岁开始 , 我就希望成为一个诗人"
格丽克出生于一个敬慕智力成就的家庭 。 她的祖父是匈牙利犹太人 , 移民到美国后开杂货铺谋生 , 但几个女儿都读了大学;唯一的儿子 , 也就是格丽克的父亲 , 拒绝上学 , 想当作家 。 但后来放弃了写作的梦想投身商业 , 相当成功 。 在她的记忆里 , 父亲轻松、机智 , 最拿手的是贞德的故事 , “但最后的火刑部分省略了” 。 少女贞德的英雄形象显然激起了一个女孩的伟大梦想 , 格丽克在《诗人之教育》中回忆说:“ 我们姐妹被抚养长大 , 如果不是为了拯救法国 , 就是为了重新组织、实现和渴望取得令人荣耀的成就 。 ”
格丽克的母亲尤其尊重创造性天赋 , 对两个女儿悉心教育 , 对她们的每一种天赋都加以鼓励 , 及时赞扬她的写作 。 格丽克很早就展露了诗歌天赋 , 并且对诗歌创作野心勃勃 。 十几岁的时候 , 她比较了自己喜欢的画画和写作 , 最终放弃了画画 , 而选择了文学创作 , 并且野心勃勃 。 她说:“ 从十多岁开始 , 我就希望成为一个诗人 。 ”格丽克提到她还不到三岁 , 就已经熟悉希腊神话 。 纵观格丽克的十一本诗集 , 她一次次回到希腊神话 , 隐身于这些神话人物的面具后面 , 唱着冷冷的歌 。分页标题

JIC书局客|2020诺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 | 她的诗像锥子扎人,扎在心上
本文插图
圣女贞德 , 格丽克的童年偶像 。 图源网络
“到青春期中段 , 我发展出一种症状 , 完美地亲合于我灵魂的需求 。 ”格丽克多年后她回忆起她的厌食症 。 她一开始自认为是一种自己能完美地控制、结束的行动 , 但结果却成了一种自我摧残 。 十六岁的时候 , 她认识到自己正走向死亡 , 于是在高中临近毕业时开始看心理分析师 , 几个月后离开了学校 。 以后七年里 , 心理分析就成了她花时间、花心思做的事情 。
格丽克说:“心理分析教会我思考 。 教会我用我的思想倾向去反对我的想法中清晰表达出来的部分 , 教我使用怀疑去检查我自己的话 , 发现躲避和删除 。 它给我一项智力任务 , 能够将瘫痪——这是自我怀疑的极端形式——转化为洞察力 。 ”而这种能力 , 在格丽克看来 , 于诗歌创作大有益处:“我相信 , 我同样是在学习怎样写诗:不是要在写作中有一个自我被投射到意象中去 , 不是简单地允许意象的生产——不受心灵妨碍的生产 , 而是要用心灵探索这些意象的共鸣 , 将浅层的东西与深层分隔开来 , 选择深层的东西 。 ”
对格丽克来说 , 心理分析同时促进了她的诗歌写作 , 二者一起 , 帮助她最终战胜了心理障碍 。 十八岁 , 格丽克在哥伦比亚大学利奥尼·亚当斯(Leonie Adams)的诗歌班注册学习 , 后来又跟随老一辈诗人斯坦利·库尼兹(Stanley Kunitz)学习 。 库尼兹与罗伯特·潘·沃伦同年出生 , 曾任 2000—2001 年美国桂冠诗人 。 按格丽克的说法 , “跟随斯坦利·库尼兹学习的许多年”对她产生了长久的影响;她的处女诗集《头生子》即题献给库尼兹 。
1968 年 , 《头生子》出版 , 有评论认为此时的格丽克“是罗伯特·洛威尔和希尔维亚·普拉斯的一个充满焦虑的模仿者” 。 但我看到更明显的是 T.S. 艾略特和叶芝的影子 。 如开卷第一首《芝加哥列车》写一次死气沉沉的旅程 , 不免过于浓彩重墨了 。 第二首《鸡蛋》(III)开篇写道:“总是在夜里 , 我感觉到大海 / 刺痛我的生命” , 让我们猜测是对叶芝《茵纳斯弗利岛》的摹仿 , 或者说反写:作为理想生活的海“刺痛”了她的生活 。 她后来谈到《头生子》的不成熟和意气过重 , 颇有悔其少作的意味 , 说她此后花了六年时间写了第二本诗集:“从那时起 , 我才愿意签下自己的名字 。 ”
■“ 格丽克的每部作品都是对新手法的探索”
格丽克虽然出生于犹太家庭 , 但认同的是英语传统 。 她阅读的是莎士比亚、布莱克、叶芝、济慈、艾略特……以叶芝的影响为例 , 除了上面提到的《鸡蛋》(III)之外 , 第二本诗集有一首《学童》 , 让人想到叶芝的名诗《在学童中间》;第三本诗集中那首《圣母怜子像》中写道:“远离 / 这个世界 / 和它的哭声 , 它的 / 喧嚣” , 而叶芝那首《偷走的孩子》则反复回荡着“这个世界哭声太多了 , 你不懂” 。 相同的是对这个世界的拒绝 , 不同的是叶芝诗中的孩子随精灵走向荒野和河流 , 走向仙境 , 而在格丽克诗中 , “他想待在 / 她的身体里” , 不想出生——正好呼应了她的那个名句:“出生 , 而非死亡 , 才是难以承受的损失 。 ”

JIC书局客|2020诺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 | 她的诗像锥子扎人,扎在心上
本文插图
叶芝 , 爱尔兰诗人 。 图源网络
希腊罗马神话、《圣经》、历史故事等构成了格丽克诗歌创作的一个基本面 。 如作为标题的“阿勒山”“花葱”(雅各的梯子)“亚比煞”“哀歌”等均出自《圣经》 。 最重要的是 , 圣经题材还成就了她最为奇特、传阅最广的诗集《野鸢尾》(1992) 。 这部诗集可以看作是以《圣经·创世记》为基础的组诗 , 主要是一个园丁与神的对话(请求、质疑、答复、指令) , 关注的是挫折、幻灭、希望、责任 。分页标题
在此我们应该有个基本的理解 :格丽克是一位现代诗人 , 她借用《圣经》里的相关素材 , 而非演绎、传达《圣经》 。 她在诗歌创作中对希腊神话的偏爱和借重 , 也与此类似 。 “读诗的艺术的初阶是掌握具体诗篇中从简单到极复杂的用典 。 ” 了解相关的西方文化背景和典故 , 构成了阅读格丽克诗歌的一个门槛 。 如诗集《新生》中《燃烧的心》一诗 , 开头引用但丁《神曲·地狱篇》第五章弗兰齐斯嘉的话 , 如果熟悉这个背景 , 那么整个问答就非常有意思了 。 接下来的一首《罗马研究》 , 如果不熟悉相应的典故 , 读起来也是莫名其妙 。
写到这里 , 建议读者有机会温习下《伊利亚特》《奥德赛》《埃涅阿斯纪》《神曲》 , 以及《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 。 当然不用说这些著作本身就引人入胜 , 拿起来就舍不得放下 , 这里只说熟悉了相关细节 , 读格丽克的诗作会更加兴味盎然 , 甚至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
从《阿勒山》开始 , 格丽克开始把每一本诗集作为一个整体、一首大组诗(book-length sequence)来看待 。 这个问题对格丽克来说 , 是一本诗集的生死大事 。 她曾谈到诗集《草场》 , 她最初写完了觉得应该写的诗作后 , 一直觉得缺了什么:“不是说你的二十首诗成了十首诗 , 而是一首都没有!”后来经一位朋友提醒 , 才发现缺少了忒勒马科斯 。 格丽克说:“我喜欢忒勒马科斯 。 我爱这个小男孩 。 他救活了我的书 。 ”

JIC书局客|2020诺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 | 她的诗像锥子扎人,扎在心上
本文插图
忒勒马科斯 , 希腊神话中俄底修斯和柏涅柏的独子 , 名字意为“远离战争” , 图源网络
一本诗集怎样组织、包括哪些诗作、每首诗的位置……格丽克都精心织就 。 再以《阿弗尔诺》为例 , 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夫在书评中说:“诗集中的 18 首诗丰富而和谐:以相互关联的复杂形象、一再出现的角色、重叠的主题 , 形成了一个统一的集合 , 其中每一部分都不失于为整体而言说 。 ” 有兴趣的读者不妨细加琢磨 , 并扩展到另外几本诗集 。 如此 , 或能得窥格丽克创作的一大奥秘 。
格丽克写作五十年 , 诗集十一册;有论者说:“ 格丽克的每部作品都是对新手法的探索 , 因此难以对其全部作品加以概括 。 ”总体而言 , 格丽克在诗歌创作上剑走偏锋 , 抒情的面具和倾向的底板经常更换 , 同时又富于激情 , 其诗歌黯淡的外表掩映着一个沉沦世界的诗性之美 。 语言表达上直接而严肃 , 少加雕饰 , 经常用一种神谕的口吻 , 有时刻薄辛辣 , 吸人眼球;诗作大多简短易读 , 但不时有些较长的组诗 。 近年来语言表达上逐渐向口语转化 , 有铅华洗尽、水落石出之感 , 虽然主题上变化不大 , 但经常流露出关于世界的玄学思考 。 统观其近五十年来的创作 , 格丽克始终锐锋如初 , 其艺术手法及取材一直处于变化之中 , 而又聚焦于生、死、爱、性、存在等既具体又抽象的方面 , 保证了其诗作接近伟大诗歌的可能 。 另一方面 , 格丽克似乎仍处于创作力的高峰 , 让我们期待着惊喜 。
注:本文内容摘编自露易丝·格丽克诗集《月光的合金》译者序 , 经授权发表 。 文内图片源自网络 , 版权归作者所有 , 如有使用权限相关问题 , 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
(点击图片 , 即可8折购书)
《月光的合金》
[美] 露易丝·格丽克 | 著
柳向阳 |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6
(点击图片 , 即可8折购书)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次的需要》
[美] 露易丝·格丽克 | 著
柳向阳 |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