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本来鲜丁秀洪:社区生鲜最终决战一定在线上



社区|本来鲜丁秀洪:社区生鲜最终决战一定在线上
图片

社区|本来鲜丁秀洪:社区生鲜最终决战一定在线上
图片
■ 撰文  |  商观
与商业观察家作者交流可添加微信lihua759321
生鲜即流量 , 它的流量价值很大 , 未来随着生鲜业务的迭代、技术的发展 , 它的流量价值可能会创造出很多盈利点与变现空间出来 。
所以 , 我们看到生鲜赛道在疫情后又一次热了起来 , 尤其是更贴近用户的社区生鲜项目 , 包括社区团购等 。
但是做生鲜流量价值的悖论在于 , 它的流量价值不是能简单靠“烧”就能“烧”出来的 。 如果没有毛利 , 没有成熟的盈利模型 , 没有精细化运营能力 , 生鲜的流量价值模型恐怕也不会成立 , 这个领域已经有太多的企业倒于“烧钱” 。
这一块 , 本来鲜是很有发言权的 , 脱胎于本来集团 , 最近又引入了快递巨头——顺丰(投了本来集团) , 这家根正苗红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社区生鲜企业 , 烧过钱、做过店、开过团、大根据地还是本来集团的线上B2C业务 。
它对流量很敏感 , 思维活跃 , 对生鲜业务的迭代、流量价值的开发 , 其实有很深洞见 。
近期 , 本来鲜的3.0版则推出 , 开始进行“社区店+社区团+B2C” , 及“社区化和线上”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更深探索 。
由此 , 在2020年(第三届)中国生鲜零售大会上 , 《商业观察家》也重点邀请本来鲜总经理丁秀洪分享了它们的探索心路历程 。
(以下根据丁秀洪口述内容部分整理)

“火了”
我们2017年开始做线下的社区生鲜 , 目前在全国的七个城市 , 做线下店的业务 。
从去年开始 , 我们明显感觉到一个变化——尤其是疫情以来 , 社区概念非常火 。
一方面是疫情催生 。
疫情时候 , 很多人出行不方便 , 对于“一日三餐”的解决方案 , 很多人是就近社区店解决 。 社区生鲜企业 , 也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 做了很多事情 。 本来鲜在武汉 , 也是被湖北省 , 包括国家商务部和发改委 , 评为“抗疫保供先进企业” 。
疫情带来的另外一个结果是让用户更懒了 , 他们习惯了“一日三餐”的解决方案是“就近满足” 。
再加上疫情之后 , 确实有很多的资本在推动 , 很多做社区的项目都拿到了投资 。
疫情之后 , 整个生鲜赛道出奇的热 。 去年 , 我们看到某些做生鲜领域(的企业)已经快要不行了 。 包括去年跟很多企业洽谈合作 , 疫情前后就有很大的变化——在某个城市 , 疫情之前 , 谈的已经OK了 , 就等交割了 , 疫情来了以后就停下来了 。 疫情期间大家没法出门 , 联系就少了一些 , 等到可以到全国各地去的时候 , 我们发现 , 很多生鲜企业都获得了很好地成长 。 大家沟通的逻辑完全变了 。
疫情带来的变化 , 使很多人看到了生鲜的机会 。 因为是高频 , 因为是民生 , 还由于疫情这种大的事件发生以后 , 大家感觉好像做什么生意都不如“卖菜” , 觉得生鲜“抗风险” 。 我们在很多城市看到 , 一夜之间开了很多地摊 , 都是“卖菜”的 。

变化
去年的生鲜大会上 , 我当时分享的是本来鲜对于整个生鲜的三个判断:
第一、任何有关生鲜的商业模式 , 都离不开门店 。 一定要有门店 , 做生鲜各方面的成本才更优 。
第二、生鲜门店最大的价值是在社区 。 而且所有基于生鲜的商业模式 , 最终都能在社区生鲜店得到融合、叠加 。
第三、社区生鲜店将融合目前主流的生鲜模式 , 并最终一定会成为社区乃至城市的基础设施 。
【社区|本来鲜丁秀洪:社区生鲜最终决战一定在线上】今年来看 , 整个线下生鲜店 , 这几年的变化是社区化和线上化 。
以前的路边摊、菜市场、超市 , 有的从大超市变小 , 做社区水果店、水果连锁店 。 比如百果园 。 分页标题
还有社区生鲜店以及生鲜连锁店 , 线下大量的、新的、小的店型出现 。
整个线下生鲜的变化趋势 , 一是小业态的升级非常明显 。 怎么样离用户更近 , 更快地满足用户需求 。
二是对存量的升级改造是最大的机会 。 以前做菜市场的 , 做大的连锁的 , 都希望能往小的业态转型升级 。
但是 , 大家又发现 , 线下店不管是开1万平米 , 还是200平米 , 都在往线上涌 。 大家认为 , 线上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
传统的生鲜店 , 在线上主要的变化 , 一方面是搭上了第三方平台 , 比如美团、饿了么 , 或者利用微信生态 , 自己做小程序、做拼团 。

融合
所以 , 怎么把线上线下一起打通是关键 。
我们是2012年开始在线上做生鲜 。 我们已经活了八年了 , 也是一个老企业了 。
线上生鲜的变化方向 , 一个是社区化 , 一个是线下化 。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特点 。
先看生鲜B2C 。 生鲜B2C面临着履约、获客成本的问题 。
最重要是履约 。 为了解决履约的问题 , 有很多优秀的公司做了前置仓的模式 。
在前置仓的基础上再往前延伸 , 既要解决履约问题 , 又要解决获客问题 , 就做了社区拼团——这也是非常火热的领域 , 很多资本涌入进来 。
另外一块 , 以盒马为代表的 , 很多线上企业做线下 , 做了“线上+超市”的模式 。
还有 , 像本来鲜这样的社区小店结合线上 , 一起解决生鲜的问题 。
大的逻辑 , 依然是解决时效的问题 。 时效是生鲜的生命 。
其实 , 生鲜所有的做法就是流量 。 生鲜的流量价值逐渐得到了行业普遍认同 。 做线下的想做线上 , 做线上的想做线下 , 都是要解决流量获取的成本问题 。
社区的生鲜连锁 , 我们认为会是线上往线下渗透的基础设施 。
未来生鲜的趋势 , 是以店为基础复合叠加 。 店产生流量 , 在门店的基础之上 , 如何把流量变现放大 , 这会是未来生鲜行业共同面临的一个新的探索方向 。
模式上 , “社区店+社区团+B2C” , 或者“社区化和线上” , 双方要进行融合 。 然后 , 门店是基础 , 最终的决战一定是在线上 。
因为店的优势就是离用户近 , 有天然的流量 , 但是店的物理局限性 , 又限制了它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 。

本来鲜
我们在生鲜的探索 , 结论是六个字:一寸近 , 一寸金 。
“近”是指“离用户近” 。 我们要始终围绕用户的需求设计模式 。 如何离消费者更近 , 满足他们的需求 , 我们就离“金”最近——就是赚到钱 。 做企业的终极目标就是赚钱 , 只有离消费者更近才能赚到钱 。
在2017年 , 本来鲜在成都推了2000平米的体验店 。 是最早从线上的B2C公司转型做线下 。 当时 , 这个店是离客户是比较远的 。
2018年 , 我们就想把门店开得离用户近一点 , 当时推出了200~400平米的2.0门店 , 但是感觉还是远 。
2019年 , 我们尝试了在100平以内的小店 , 主要是把用户刚需、高频的生鲜需求满足掉 。
到今年 , 我们在摸索的是 , 在小店的基础之上 , 如何把线上线下完全融合起来 。
以门店为基础的叠加 , 本来鲜3.0门店思路是这样的:首先 , 我们开的不再是一个店 , 而是提供一套社区服务的解决方案 。
(本来鲜是)一个线下店 , 这是大家看得到的 。 同时 , 还是一个线上店 。 我们有一个线下的店长和线上的店长 , 是“双店长制” 。
我们以前是做的一个店长、一个副店长 。 副店长专门做线上 。 但是发现这个模式搞不定 。 折腾了好几个月 , 发现这个走不通 。
现在 , 我们的线下店 , 还同时是一个服务中小企业的团购平台 。 每个社区住了各种不一样的人 , 社区生鲜店的很多顾客是中小企业的老板 , 他们也有很多的需求 。 分页标题
同时 , 我们在社区生鲜店基础上尝试“海淘” , 效果也非常不错 。 所以 , 我们认为线下店也是一个海淘平台 。 是一个幸福社区的基础设施 。
当然 , 我们还会不断地进一步叠加 。
总结起来 , 本来鲜3.0是O2O+B2C的模式 。 我们希望是一个全渠道——能覆盖全人群;是线上线下全品类 , 有更丰富的商品 , 这样一个形态最终呈现给消费者 。
O2O端是社区生鲜店的基础之上 , 叠加“次日达”和“及时达”——满足消费者快速用到、吃到的需求 。 顾客可以散步到店 , 15分钟到家;社区团购可以做到“今天订、明天取” 。
B2C是商城+海淘 , 直送到家 。 满足的是挑剔用户更丰富优质生鲜食品的购买需求 。
结合不同的渠道特点 , 我们在商品的规划和品类上 , 会有一些区隔 。 比如社区生鲜店里 , 大家看到的是高频的生鲜 , 强调的是即时性 , 追求极致新鲜 , 每天保证高速地周转 。
社区团购 , 相对来讲是强调特色性 , 长周期预售拼团的到店取的商品 , 非即时性民生商品 , 用户不是立马需要得到的 。
B2C是直送到家 , 主要做自营的、特色的大品 , 和平台商家提供一些丰富的特色商品 , 加上海淘的供应链——全球买手直采、应季生鲜、地标美食、产地直供等等 。
本来鲜3.0怎么打造团购平台?举例来说 , 9月的季节最火的是月饼 。 一个社区生鲜店怎么把月饼卖好?
以前很多生鲜店里面 , 小店是不会卖月饼的 , 或者也卖不动 , 都是老太太买一个两个 。 但实际上 , 我们把社区生鲜店的顾客进行深度服务 , 也会产生非常大的价值 。 我们提前三个月启动月饼的线上预售 , 同时线下实物展示 , 提供线上线下团购 , 社群晒单营造氛围+针对性推荐 , 结果我们的月饼销售单店日均超过1.5万元以上 。
包括松茸 , 这种相对高端的商品 , 保鲜又非常难 , 这是非常适合做长周期预售的特色商品 。 我们做专业赋能 , 区分用途推荐 , 结合社群买家秀促进销售欲望;线上线下组合试吃 , 刺激购买 。
包括大闸蟹 。 我们是线上蟹券预售 , 特价组合引流;买赠与社群激励搭配促进高峰;阳澄湖开湖 , 我们在现场开一个直播 , 通过直播在社群卖大闸蟹 , 最后发现效果非常好 , 大闸蟹券单店日均可以达到8000元 。
一些非食做海淘 , 我们做的比较成功的是奶粉 , 这个特别适合在社区发展 。 我们每天定时图文推荐 , 配合直播讲解 , 直播间配合超值活动同步;垂直品类营销群售前售后 , 提供专业服务 。 进口奶粉月销超过1000万以上 。
这些数据来自我们在华南的某一个城市 , 在这个城市我们有接近100家店 。
还有酒水 , 社区店里面是没有库存的 , 我们全都是通过线上的方式 , 通过一些社区里面的高品质用户的挖掘 , 跟他产生一些高的消费 。 门店的单均是4万以上的酒水消费团购 。 所以下面我们会在酒水方面有更大的动作 , 比如可以让用户以1499元的价格买到茅台(600519) 。

“烧不出来”
讲那么多 , 最终还是回到我们自己对生鲜的感悟 。
我们不断的探索 , 越探索 , 对生鲜行业越感到太难了 。 水太深了 , 深不可测 。
生鲜是一个漫长的赛道 。 在这个赛道里 , 绝对不要因为说疫情之后资本很热 , 就头脑发热 。
我们要对这个行业有高度的敬畏 。 我们依然坚持长期主义耕耘 。
前面有同行说到中国生鲜产业从供应链端 , 到产业、行业端 , 从上到下都在成长的早期 , 极度不完善 , 要在这个行业耕耘 , 要做好长期陪跑的准备 。
“烧钱” , 在生鲜行业是没有意义的 。 我们也“烧过” , 也看过很多同行“烧过” 。 最终是要在速度和效益之间达到一个均衡 。
最后一句话也送给所有的同行:相信时间的力量 , 我们一起努力 。
分页标题

社区|本来鲜丁秀洪:社区生鲜最终决战一定在线上
图片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商业观察家 。 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 , 不代表和讯网立场 。 投资者据此操作 , 风险请自担 。
(责任编辑:冉笑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