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慈禧太后,为何能稳固掌权47年?这3张王牌在手,谁敢夺权
引言
“殚竭心力终为子 , 可怜天下父母心 。”句诗精确地表达了如今许多父母最真实的心情 , 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 , 它们居然是来自慈禧太后所写的《祝父母诗》中 。
慈禧被褒贬不一地评价 , 有的甚至将她妖魔化 , 而在她内心的最深处 , 却有着如此贴心和温柔的词句 。此外 , 她还用“世间爹妈情最真”和“泪血溶入儿女身”来表达对儿女的爱戴 。
【慈禧|慈禧太后,为何能稳固掌权47年?这3张王牌在手,谁敢夺权】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也许 , 每一个传奇的背后 , 都会有柔情的一面 。自从“辛酉政变”以后 , 慈禧便成功执掌中国最高权力长达47年 , 是中国封建社会里最有权力的女性之一 。
正因如此 , 许多后来者才认为 , 在她的保守和无知领导之下 , 中国正一步步地走向灭亡 。但这些评价者并不知道 , 在女性地位极低的封建社会 , 能够掌握最高权力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 , 而她却做到了 。那么 , 她的手中有哪些王牌 , 才能够执掌最高权力?一、垂帘听政,间接掌权
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 , 咸丰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去世 , 封建王朝中 , 能掌控实权的皇帝也由此宣告结束 。
在去世前 , 咸丰已经给自己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安排好一切 , 计划以满汉结合、搭配合理的“赞襄政务大臣”来辅佐载淳 , 从而不至于皇权旁落 。
但令他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 , 这一项安排为后来慈禧的专权提供了便利 。为巩固同治皇帝的地位 , 保住自己手中的权力 , 慈禧主动与慈安、奕訢等有影响力而又被制衡的实权者联合 , 共同发动“辛酉政变” , 一举打破“赞襄政务大臣”权力制衡的局面 , 将权力一步步集中起
来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咸丰十一年(1861年)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 清朝的最高权力都集中在慈禧的手上 , 共有47年的时间 。她掌握权力的第1招是垂帘听政 。
咸丰将最高权力分散给“赞襄政务大臣”后 , 固然阻止了专权的可能 , 但也给慈禧太后等人的政变带来机会 。
瓜尔佳·胜保不是“赞襄政务大臣”的成员 , 但却负有清缴捻军的重任 , 清朝大部分的精英部队都掌握在他的手上 。咸丰进入避暑山庄前 , 胜保已经开始寻找站队的队伍 , 向奕訢靠拢 , 变成慈禧、慈安和奕訢权力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 。
依靠胜保军权的影响 , “赞襄政务八大臣”成功被扳倒 。又在奕訢的授意下 , 胜保建议朝廷建立“皇太后亲理大政、亲王辅政”的辅佐制度 ,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时代正式开始 。
从咸丰皇帝去世到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 , 慈禧太后一直以“垂帘听政”的方式掌握皇帝职权 , 成为朝臣们的共识 , 没有人敢提出相反的意见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 , 慈禧逐步培养自己的政治势力 , 一步步将朝廷中的内外大政掌握在手中 , 又易如反掌的玩弄奕訢等实权贵族 。
这也意味着 , 奕訢精心打造的政治局面 , 让慈禧成为最大赢家 。
除此以外 , 高超的驭人之术也是慈禧成功的原因之一 。二、高超的驭人之术
代行皇帝权力后 , 慈禧在内政中以安德海、李莲英等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 在外政里先消除奕訢的影响 , 后培植互相平衡的新力量 。
洋务运动虽然给中国带来极深的影响 , 但从中也可以看出 , 它是持续进行权力斗争的一个工具 。由于奕訢极力支持变法图强 , 所以很看重洋务运动 , 不过他也极力的打压和削弱地方力量 , 这引起了李鸿章、曾国藩等地方实权者都不满 。分页标题
借此机会 , 慈禧先是用刺激的政策 , 让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湘军、淮军集团壮大起来 , 并为自己所用;其次是 , 她又暗中支持草坪中的顽固派 , 让奕訢在洋务运动中受挫;最后 , 重用亲王奕誴、醇郡王奕譞等满清贵族 , 让他们从奕訢的手中逐渐过渡权力 , 消除奕訢在皇族中的影响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同治四年 , 在奕訢已经变成孤家寡人的情况下 , 慈禧免除了他一切职务 , 她的集权梦想也由此完成 。内有皇室的支持 , 外有曾国藩、李鸿章等的依靠 , 朝中其他的人也只能乖乖地听任慈禧的摆布 。
尽管已经拥有最高权力 , 但慈禧并非是优柔寡断之人 , 沉着冷静、善于抓住时机和学会在各种势力中进行平衡 , 是慈禧执政的一大特点 。在这样精明的调和之下 , 就连被称为晚清栋梁的张之洞、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等都成为她的得力助手 。三、扶持听话的皇帝
同治皇帝虽然与慈禧不太和谐 , 但毕竟两者是母子关系 , 不会影响到慈禧对权力的掌控 。在同治去世以后 , 政治局面也悄然地发生改变 , 为继续执掌权力下去 , 培养一个听话的皇帝 , 或是树立一个易于掌控的皇帝 , 是慈禧需要做的第一要务 。
依照清朝皇族的传统 , 太皇太后是不可以“垂帘听政”的 。所以 , 慈禧保住权力只有两个方法 , 一是保住自己皇太后的身份;二是保证嗣皇帝年龄不大 , 没有亲政的能力或条件 。
所以 , 继承同治皇帝位置的人已经大概清楚 , 嗣皇帝的辈分不能小于同治皇帝 , 也不能是成年人 。因此 , 同治皇帝突然去世后 , 在御前会议中 , 慈禧就点名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载湉 , 让载湉变成咸丰皇帝的继子 , 然后继承大统 。当时的载湉仅有4岁 , 是慈禧最理想的选择人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不过 , 其中也存在问题 , 会损害许多人的既得利益 , 让那些有机会成为皇帝的人感到不满;更重要的是 , 这也违背了慈禧一直提倡的“祖制” 。既然已经做了选择 , 慈禧当然有手段将问题解 。
她做的第1步是保证慈安太后的地位和话语权 , 从而赢得慈安太后的支持 。其主要的方法是 , 将年幼的嗣皇帝让给慈安太后抚养和和教育 , 用以退为进的方法拉拢慈安 。
第2步是用醇亲王奕譞取代奕訢的位置 , 保证获得他全部的支持 , 让他去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比起奕訢 , 奕譞的能力并不强 , 让她更好控制和放心 。
总的来说 , 牢牢地掌握皇室贵族与地方军事力量 , 就能够将最高权力把握在手中 , 这是慈禧太后成功的原因 。结语
有人说 , 自从发动政变以来 , 慈禧太后就一直掌握大权 , 影响着清朝后期的发展 。但实际上 ,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 她也尝试将最高权力放到皇帝的手上 , 不过最后还是失败了 。光绪帝结婚的时候 , 就意味着他能够亲临朝政 , 但光绪的表现并不怎么样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光绪希望通过变法来强国 , 同时也想利用这一机会 , 将慈禧太后和顽固派扳倒 。由于变法过于着急、理想化、没有实际方案和没有得到可靠的支持 , 所以顽固派在维护自身利益的过程中 , 很快就将他们打败 。
戏剧性的是 , 慈禧又一次掌权 , 成为清朝的实权者 。如果说 , 培养年幼的皇帝有利于控制 , 那在慈禧去世以后 , 培养溥仪的目的就令人费解 。
参考资料分页标题
《清实录》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 , 联系删除!
- 健康|胰腺癌为何难发现?医生:这4个常见症状,很多人都没放心上!
- 李自成|攻占北京后的李自成,为何登基第2天就被赶走?只因犯了三大错误
- 辽宋夏金|卢俊义上山:为何那么费心把他“赚”上山?原来宋江下了一手好棋
- 瓷器|“志野烧”看着不起眼,为何备受推崇,有三点原因
- 三国两晋南北朝|吕布有三个主公,刘备则有五个,为何吕布是三姓家奴刘备就是枭雄
- 三国两晋南北朝,孙权|三国时期,孙权、曹操、刘备都哭过,为何单单刘备最出名?
- 五代十国|宋太祖赵匡胤为何愿意放弃自己优秀的儿子,将帝位传于弟弟
- 三国两晋南北朝|蜀汉实力不够强悍,在三国之中最早灭亡,为何还能有很多人喜欢?
- 元朝|从宋徽宗到慈禧,看800年来帝王的收藏品味
- 王莽|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为何汉朝还要分为西汉、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