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经学大师刘歆的主观本意是辅莽安汉,还是助莽篡汉?

刘歆字子骏 , 为汉高祖刘邦四弟楚王刘交之后 , 中国目录学鼻祖刘向之子 。他是汉代经学大儒 , 在校勘学、天文历法学、史学、诗等方面都堪称大家 , 他编制的《三统历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 。

王莽|经学大师刘歆的主观本意是辅莽安汉,还是助莽篡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刘歆
按说这样一位汉朝宗室大臣 , 又是东汉古文经学之宗师 , 刘歆应该对汉朝是无比忠诚的 。毕竟儒家推崇的是忠臣孝子 。然而 , 刘歆又是帮助王莽篡夺汉室江山 , 建立新朝的最主要人物之一 , 他也因政治上与王莽捆在一起而受到后人的唾弃 , 最后还是因谋诛王莽事败自杀 。“助莽篡汉”让刘歆贴上了不忠、不孝的“小人”标签 ,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西汉末年的政治局势
如果说秦亡于法家 , 那西汉就是亡于儒家 。
西汉后期 , 以土地兼并和农民破产为基础与标志的社会问题愈演愈烈 , 西汉的统治出现重大危机 。忧国忧民的士大夫高举儒学大旗 ,纷纷寻求解决危机的办法 , 为西汉王朝探病开方 。在这些药方中 , 有三种思想对历史的走向产生了影响 , 它们分别是天谴灾异说、更化改制说和传国易姓说 。

王莽|经学大师刘歆的主观本意是辅莽安汉,还是助莽篡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西汉末年的人民
西汉最著名的大儒董仲舒很重视天谴灾异 , 他说:“天出灾异以谴告之 ,谴告之而不知变 , 乃见怪异以惊骇之” 。他认为天灾和自然界的异象 , 都是老天爷对统治者的警告 , 那些日月失明、 星辰逆行、山崩泉涌、 地震石陨、夏霜冬雷、春凋秋荣、 陨霜不杀等等 , 都是君王失德 , 社会矛盾激化 , 统治出现危机的征兆 。
更化改制说是儒家提出的改革措施 。汉元帝时 , 儒家人物贡禹和师丹提出了减少舆服器物、后宫及陵园女子、诸宫卫卒、厩马苑田 ,降低人头税 , 解放官奴婢 , 废除赎罪之法 , 罢郡国庙 , 定汉宗庙迭毁之礼 ,废除珠玉金银货币的铸造和使用等改革措施 , 并面对当时主要的社会矛盾提出了“限田限奴”的主张 。
针对当时主要的社会问题 , 贡禹和师丹提出了“限田限奴”的建议 。要求“列侯在长安及公主名田县道 , 关内侯、吏民名田 ,皆无得过三十顷 。诸侯王奴婢二百人 ,列侯、公主百人 ,关内侯、吏民三十人 。”但是这些改革措施遭到了那些豪门大家的抵制 , 根本无法实行 , 大大增加了人民的失望和不满 , 也使得人民丧失了对刘汉统治的信心 。这也给“传国易姓”思想带来了实施的空间 。

王莽|经学大师刘歆的主观本意是辅莽安汉,还是助莽篡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老年刘歆剧照
儒经中早就有“天命靡常”的思想 , 也就是君主的统治并非万世一姓 , 而是“圣者为君” 。刘歆和父亲刘向就持有这种思想 , 他们虽然忠于汉室 , 但并不是无条件地尊刘忠汉 , 面是认为“自古及今 , 未有不亡之国” , 并不反对“汉家天命将终”的观点 。但是在行动上 , 刘歆还是极力想维护汉朝的统治 , 希望通过“考祥应之福 , 省灾异之祸 , 以揆当世之变 , 放远佞邪之党 , 坏散险陂之聚 , 杜闭群枉之门 , 广开众正之路” , 以达到“百异消灭 , 而众祥并至 , 太平之基 , 万世之利”的目的 。可以说 , 此时的刘歆 , 内心是十分矛盾的 。
二、刘歆倡立古文经的目的
公元前 7 年 , 汉成帝刘骜暴毙 , 哀帝刘欣继位 。哀帝执政伊始 , 曾经试图挽救衰政 ,“制节谨度以防奢淫” , 精简机构、限田限奴、抑制兼并 。但是这个努力在贵族的抵触中破产 , 西汉统治的覆亡已无可避免 。分页标题

王莽|经学大师刘歆的主观本意是辅莽安汉,还是助莽篡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年轻时的刘歆
公元前 6 年 , 刘歆写下洋洋洒洒的《移让太常博士书》 , 历数今、古文经典的产生和流传 , 倡立古文经典 , 对以往的古史系统进行的重新整理 。
西汉末年 , 章句之学的烦琐僵化 , 使经学大义淹没于繁言碎辞的繁琐解释之中 , 降低了维护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功能 , 今文经学的烦琐化和谶纬化 , 使得其自身日渐丧失了立足社会、辅翼政治的能力 。倡立古文就是今文经学在严重社会危机面前失灵的表现 。刘歆对此提出过严厉批评:“(今文经学)分文析 字 , 烦言碎辞 , 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 , 信口说而背传记 , 是末师而非往古 , 此学者之大患也” 。
刘歆认为 , 今文经学的繁琐 , 使人穷其一生难通其真意 , 已经完全背离了经学“用日少而畜德多”的教化目的 。因此要求简化经学 , 结束繁琐章句学风 。今文经学狭隘自闭 , 对于经学的发展遗患无穷 , 因此要求打破门户之见 , 广征博纳 , 今古会综 , 繁荣经学和学术 。

王莽|经学大师刘歆的主观本意是辅莽安汉,还是助莽篡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西汉末年 , “灾异说”在社会上大行其道 , 其学术根脉都是源于《公羊春秋》 。刘歆倡立古文 , 提倡《左氏》 , 其目的正是要消除《公羊春秋》上的灾异说对社会的影响 , 转移社会舆论 , 摆脱那些对西汉政治的舆论威胁 , 拯救西汉政治危局 。但可惜的是 , 刘歆的努力因为哀帝的懦弱以及西汉统治积重难返失败了 。
三、刘歆对王莽的贡献
刘歆与王莽一个是宗室一个是外戚 , 又同时做过黄门郎的职务 , 两人都有不俗的学识与抱负理想 , 因此相互欣赏、彼此交好 。
刘歆与当时掌权的王凤关系不好 , 所以一直得不到升迁 , 而与他同一起跑线的王莽则官运亨通 。王莽很常识刘歆 , 当上大司马后一直不忘提拔刘歆 。王莽称帝后 , 刘歆更是身居高位 。可以说刘歆政治上的飞黄腾达来自王莽对他的青睐 。

王莽|经学大师刘歆的主观本意是辅莽安汉,还是助莽篡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王莽
刘歆虽然得到王莽的器重 , 但他并不是王莽的真正心腹 。对于王莽来说 ,最可信赖的人 ,还是王氏家族的成员 。王莽称帝后 , “王舜、王邑为腹心 , 甄丰、甄邯主击断 ,平晏领机事 , 刘歆典文章 ,孙建为爪牙”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 刘歆虽然重要 , 但比起王舜、王邑等人来 , 还是稍有不如的 。“典文章”不能说不重要 , 但毕竟不比腹心 。
王莽对刘歆的真正态度 , 可以用“尊而不亲 , 敬而不近”八个字来概括 。刘歆在王莽掌权、改制 道路上 , 确实起到过很大作用;但王莽代汉并不是刘歆追求的结果 。所以班固说:“歆非复欲令莽居摄也” 。
如果光看行为 , 刘歆并没有为王莽做过什么特别大的事 。在汉平帝娶王莽的女儿为皇后时 , 刘歆奉命负责婚礼礼仪 , 授皇后玺绂;王莽的母亲死时 , 刘歆研究出了《功显君丧服议》 , 使得王莽不必按制服丧三年 , 避免了王莽可能出现的因服丧而使权力失落的结果;再就是在王莽改革时 , 刘歆提了一些改良的意见 。

王莽|经学大师刘歆的主观本意是辅莽安汉,还是助莽篡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王莽为什么器重刘歆?最主要的是 , 刘歆在宏观上为王莽代汉和改制建立了理论基础 , 提供了经学依据 。或者说 , 刘歆将《左传》之立于学官这件事 , 客观上对王莽的帮助和影响有多大 , 恐怕是刘歆自己都没想到的 。分页标题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为王莽代汉在“五德终始说”上找到了依据 。“五德”指土、木、金、火、水五种德性或性能 。“五德终始”指这五种性能从始到终、终而复始的循环运动 , 是古代历史变迁、王朝更替的理论根据 。在这种理论中 , 虞、夏、殷、周的历史是一个五行转化的发展过程 , 它按照土、木、金、火、水依次相胜而具有阶段性 , 又按照始于土、终于水、徙于土的循环往复而具有周期性 。

王莽|经学大师刘歆的主观本意是辅莽安汉,还是助莽篡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刘歆整理出来的《世经》是汉为尧后、为火德的经学依据 , 为“汉禅天下于新”找到了经学依据 。按五德相生说的理论与世系 , 太昊得木德 , 木生火 ,火生土 , 土生金 , 金生水 , 水又生木 , 因此尧与汉均得火德 。而王莽自称是舜之后裔 , 理应受汉禅而得土德 。刘歆从理论上解决了王莽代汉的法统性问题 , 是刘歆对王莽最大的贡献 , 比那些方士的图谶符命要过硬得多 。
四、刘歆为何要谋反
公元 9 年 , 王莽正式篡夺了大汉政权 , 拜刘歆为国师 , 封嘉新公 , 为“四辅”之一 。同时 , 刘歆把女儿刘愔嫁给王莽之子王临 , 两人结成了儿女亲家 , 刘歆的政治生命达到了人生的顶点 。

王莽|经学大师刘歆的主观本意是辅莽安汉,还是助莽篡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王莽代汉和改制后 , 社会矛盾日渐加剧 , 反对王莽统治的人越来越多 , 爆发了大规模的社会动乱 。特别是绿林、赤眉农民起义军 , 给了王莽政权极大的打击 。王莽在惊恐中 , 上演了把须发染黑 , 迎娶杜陵史氏女为皇后的闹剧 , 试图宣示安定的气氛 。
王莽做的这一切都是徒劳的 。地皇四年六月 , 刘秀在昆阳大破王莽军 , “关中闻之震恐 , 盗贼并起” , 长安陷入一片混乱 。在新朝大厦将倾之际 , 刘歆不愿给王莽殉葬 , 做出了通过发动宫廷政变获得家族的安全保障的选择 。
刘歆对王莽的不满由来已久 。在王莽当了皇帝后 , 与自己的“腹心”甄丰、甄寻父子爆发了严重的矛盾 , 最后王莽逼迫甄丰自杀 , 甄寻、王奇等数百人被诛杀 。刘歆的次子刘棻、三子刘泳也都受到牵连 , 被逮捕处死 。这场血淋淋的政治屠杀给刘歆造成极大的冲击 , 使他对王莽产生了极大的恐惧 。儿子的死 , 给刘歆带来的不仅是痛苦 , 更有作为父亲的愤怒 。

王莽|经学大师刘歆的主观本意是辅莽安汉,还是助莽篡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如果说儿子的死还是咎由自取的话 , 那么女儿的死则更加剧了刘歆对王莽的怨恨 。地皇二年正月 , 王莽发现其子王临谋逆 , 逼儿子自杀 , 刘歆之女刘愔为王临之妻 , 也受牵连而死 。刘愔被逼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她会占星术 , 而这个本领正是刘歆传授的 , 因此刘歆也遭到王莽的猜忌 。
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 , 刘歆谋反的根本原因就不难理解了 。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下层民众反抗、刘歆的家庭和个人遭遇这些原因叠加在一起 , 使刘歆从王莽的亲信变成王莽的对头 , 并展开了政变的密谋 。
地皇四年六月的昆阳之战结束后 , 新朝统治集团开始分崩离析 。肩负宿卫宫室职责的卫将军刘涉 , 认为刘氏即将复兴 , 刘歆会是新的皇帝 , 请求刘歆领衔发动政变 。经过王涉反复劝说 , 刘歆“怨莽杀其 三 子 , 又畏大祸至 , 遂与涉谋” , 同意与王涉等人共同策划和发动政变 。

王莽|经学大师刘歆的主观本意是辅莽安汉,还是助莽篡汉?
文章图片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但是这次政变的保密工作没有做好 , 被人向王莽告密了 。参与者大多都被处死 , 王莽念刘歆是“骨肉旧臣 , 恶其内溃 , 故隐其诛” , 没有公开处死刘歆 , 只是让他自杀 。
这场政变虽然没有成功 , 可还是给王莽造成了沉重打击 。面对严重的社会动乱 , 王莽已经拿不出任何有效的应对办法 。刘歆这次未遂的谋反也被起义军视为新朝内部的崩溃的征兆 , 许多王莽的手下纷纷投降义军 , 王莽的新朝终于走到了尽头 。
五、矛盾的刘歆
由安汉公到篡位 , 王莽的欲望是步步递进的 , 其篡逆之心是在权力的诱惑下渐渐萌生的 。刘歆对王莽的态度 , 也在王莽的一步步中发生着变化 , 从先期的辅佐转向最终的谋叛 。可以说王莽篡政建新 , 是刘歆与王莽关系的转折点 。

王莽|经学大师刘歆的主观本意是辅莽安汉,还是助莽篡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刘歆扼制“更受命”、倡立古文、解释“五德终始” , 褒扬王莽的目的很明确 , 那就是要延续陷入危机之中的西汉政权 。在元始五年 王莽毒死平帝、篡逆野心已路人皆知的情况下 , 刘歆仍然天真的提醒王莽谨遵“奉汉大宗” , “居摄”之位而不要有僭越之举 。
刘歆整理文献、倡立古文、发明五德以及讲究礼仪、设章建制等积极作为均是在王莽篡政以前 , 在王莽篡政之后则几乎没有在政坛发挥什么作用 。这一点或许班固看得更清楚:“歆非复欲令莽居摄也” 。
在西汉衰落的背景下 , 以“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自任 , 为西汉政权的倍感焦虑的儒者们 , 渴望参与政治、尽己所能挽救时局 , 这是儒者与生俱来的责任感 。作为大汉宗室、儒之大者的刘歆 , 绝不可能甘愿为一己之私蝇营狗苟 , 助莽篡逆 。虽然刘歆倡导古文、发明五德等所有行为 , 在客观上对王莽篡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这绝不是刘歆倡导古文经学的主观目的 。

王莽|经学大师刘歆的主观本意是辅莽安汉,还是助莽篡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王莽由辅政到篡逆 , 让刘歆越来越失望 , 也越来越恐惧 。这种恐惧来自面对汉室大厦将倾的苦痛 , 来自对王莽真实面目越来越来清醒的认识 。刘歆投向王莽 , 应当不是基于利禄 , 而是儒家理想主义的驱使 。刘歆把个人的政治理想寄托在王莽身上 , 但王莽改制的结果 ,最终让他失望了 。
【王莽|经学大师刘歆的主观本意是辅莽安汉,还是助莽篡汉?】史学大师钱穆先生说过:“刘歆的主观本意是辅莽安汉 , 若惟歆与莽沆瀣一气 , 同谋篡业 , 此非史实” 。正是这个原因 , 当王莽篡位后 , 刘歆才会“内惧” , 并从辅莽转向反莽 。但是一切都迟了 。刘歆结果不但做了“贰臣” , 而且做了两朝叛臣 , 身死族灭 。也正因为如此 , 《汉书》给刘歆立传时 , 才会将他的传分开 , 前半生列入《楚元王传》 , 后半生列入《王莽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