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美国留学见闻-我眼中的美国

_原题为 美国留学见闻-我眼中的美国
我在美国留学、生活已经快十年了 。 在此期间 , 我经历了很多困难 , 也收获了很多珍贵的友谊 。 在我心里 , 美国就像第二个家 。 在适应不同文化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 , 我发现中国人眼中的美国和美国人眼中的美国有一定的差距 , 在这里我想同大家分享一下我眼中的美国 。 本文摘自PaperPal留学论文网
语言适应与社交融入:放下“尊严” , 不怕犯错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 。 来到新环境 , 语言适应是一切的开始 。 初到美国 , 留学生的英语基础各不相同 。 但据我观察 , 那些能迅速融入美国学生群体、适应能力最强、语言水平提高最快的同学并不一定是英语基础最好的同学 , 而是那些愿意多说 , 主动接受新事物 , 乐于拥抱异域文化 , 并且把犯错这事儿看得很轻的同学 。
无论一个人对自己的英语水平多有信心 , 来到美国都要适应语言环境 , 学习新东西 , 同时也会碰到新的困难 。 这时最重要的就是开放的心态和不怕犯错的精神 。 有趣的是 , 一个人越在意自己的表现就越紧张、越放不开 , 越是害怕犯错就越难进步 。 不怕犯错 , 这说起来容易 , 做起来难 。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 ,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逼迫自己多说、多发言 , 久而久之习惯了也就不紧张了 。
美国大学的课堂发言往往在成绩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 所以我会逼着自己在每堂课上都主动发言一次 。 我从上大二开始就很在意自己的课堂表现 , 总担心自己的英语不够流利 , 不够地道 , 所以会先在纸上写下自己想说的话 , 结果却错过了发言的机会 。 最后 , 我决定放下自己的“尊严” , 想到什么就脱口而出 , 管它是长是短 , 是好是坏 , 只要能抓住发言的机会就行 。 时间久了 , 我练习得越来越多 , 紧张感渐渐消失了 , 口语反而进步得快了 。
放下“尊严”不仅限于语言学习 , 同样适用于社交 。 我在学校里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中国学生总是聚到一起形成自己的圈子 , 却很少融入美国学生之中 。 在异国他乡适应新的文化和语言环境很是辛苦 , 要建立跨国友谊则更加容易 。 因此 , 有的中国学生会懒于接受挑战 , 始终待在自己的舒适区(comfort zone)里 , 很自然地和中国学生聚在一起 , 互相寻求安慰 。 可是 , 这样的舒适区不仅剥夺了我们在语言方面的进步 , 也会让我们在日常社交中举步维艰 。
曾有一位美国同学对我说:“中国学生总是自己聚在一起 , 似乎不是很喜欢我们 。 ”我赶紧向他解释这与美国人本身没有直接关系 , 只是因为文化适应不是件容易的事 。 的确 , 在同外国人交朋友时 , 中国留学生总是顾虑重重 , 担心自己英语不够好被人笑话 , 害怕自己不被对方接纳 。 但是 , 我们为什么不能主动跨出第一步 , 向对方表示友好呢?
我的体会是 , 我们越是能敞开自己的心去接纳别人 , 就越能被别人接纳 。 我就是这样交到了一个美国好朋友 。 刚认识她的时候 , 我觉得我俩性格差异很大 , 不太可能做朋友 。 但是当她邀请我去一起远足时 , 我竟欣然答应了 。 尽管我还在想 , 我刚认识她几个星期 , 性格又如此不同 , 也许不适合一起旅行 。 但没想到 , 那次旅行竟成了“破冰之旅” , 我们从此建立了长久的友谊 。
种族歧视:无心的冒犯和伤害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 在这里种族歧视是非常严肃、敏感的话题 , 任何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都会以种族歧视为耻 。 作为留学生 , 我们必须要对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文化习俗有最基本的了解和尊重 , 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辞 , 因为任何一句不经意的评论都可能被别人指责为种族歧视 。
一般来讲 , 中国学生刚到美国 , 常常没有这个概念 , 因而会导致无心的冒犯 。 例如 , 有的中国学生在看到黑人时会下意识地用到“老黑”这样的字眼儿 。 殊不知 , 有的黑人学生也会说中文 , 能听出其中的歧视意味 。 这虽然只是无心的冒犯 , 却会伤害到很多无辜的朋友 。 再比如 , 有的人在看到黑人或拉美裔美国人时会下意识地摸摸自己的钱包 。 别看这只是一个细小的动作 , 却意味着对一个种族群体的否定 。
我们要尽量避免犯下这种无心的过失 , 时刻管好自己的嘴 , 但这绝不意味着沉默不语才是尊重他人的最佳方式 , 因为沉默有时也是一种“罪” 。 我曾在学校食堂外面看到过一张有趣的宣传画:一匹斑马上面画着一个显眼的红叉 。 当时我很纳闷 , 难道美国学生又开始反对斑马了?等我跑过去细看才发现 , 斑马代表的是“沉默不语的旁观者” 。 原来 , 在1964年的纽约 , 有一个名叫Kitty Genovese的人惨死在自己家门外 。 在她被歹徒袭击的半个小时里 , 周围的30多个邻居竟无一人相助、报警 , 最终导致了惨剧发生 。 这就是那张宣传画所反映出的“沉默不语的旁观者效应” 。 和这张宣传画有异曲同工之效的还有一句提示语 , 经常出现在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合 , 提示语是这样说的:“If you see something, say something.”(如果你看到了什么 , 请说出来 。 )如果我们身边有朋友不小心说出了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话 , 那我们也要say something , 及时提醒朋友 , 而非保持沉默 。分页标题
学习与生活:细节很重要
刚到美国学习时 , 留学生面临着双重挑战:既要适应大学生活 , 又要适应美国文化 , 其压力之大不言而喻 。 因此 , 有些留学生在遇到困难或是承受极大压力时 , 会因心情沮丧 , 感到受挫而影响自己在学业、生活、社交等方面的表现 , 忽略了很多细节 , 给自己的学习、生活甚至工作都带来不良影响 。 在我看来 , 以下细节很重要 。
第一 , 守时 。 “守时”二字听来简单 , 但做起来难 。 例如 , 若想在deadline (截止日期)前完成任务 , 最好的做法就是尽量提前 , 绝不错后 , 而最礼貌的做法是提前一天提交(这里主要指邮件) 。 对于电子邮件 , 一定要及时回复 , 就像回短信那样 。 守时还意味着要遵守约定 , 即按照约定按时完成要做的事 。 如果你已经尽了百分之百的努力 , 却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或不可抗的因素没能完成任务 , 一定要及时告知对方并坦率承认自己的问题 , 然后给出明确的完成时间 , 切忌说出probably或around这种给自己留余地的词汇 。
第二 , 礼貌 。 我在这里所说的礼貌主要是一些行为细节 。 例如 , 推开门之后要记得为后面的人扶住门 , 以防碰伤他人 。 用完烘干机后要记得清理过滤网里面的毛 , 以防后面的人忘记检查 , 导致烘不干衣服 。 去餐馆吃饭不要一味地省小费 , 因为在美国 , 小费是对服务生工作的肯定 , 如果人家的服务没什么大错 , 你就需要支付一顿饭钱的15%~20%作为小费 。 如果你需要省钱 , 那还是尽量在家做饭为好 。 搭乘别人的车子时 , 如果副驾驶的位子上没有人 , 就不要坐在其他位置 , 否则司机会觉得不受尊重 。 到别人家做客一定要带些小礼物 , 哪怕是一瓶饮料也好 。
第三 , 积极进取 , 也就是initiative spirit , 指的是一个人对学习和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 , 不用老师和老板时时督促 , 而且不仅可以独立完成分内的工作 , 还能看到上级没有提出却又需要完成的任务 。 比如你的职责只是输入数据 , 但如果你发现数据还需要有人整理 , 那么做好这一额外的工作就是进取精神的体现 。 积极进取需要我们投入时间 , 付出努力 , 如果我们没能做到是不是就很失败呢?当然不是 , 我觉得只要自己尽了最大努力就好 。
【美国|美国留学见闻-我眼中的美国】说了那么多 , 不知道是不是对大家有所启发呢?在留学期间 , 希望大家不要局限于他人的体验 , 而是勇于探索和挖掘新鲜事物 , 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 , 以期尽早融入在异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