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海岛来了“专家组”


_本文原题:海岛来了“专家组”

光明网|海岛来了“专家组”
本文插图
美丽的吉钓村 。 本报采访人员 叶义斌摄
从熙熙攘攘的长乐松下码头坐上渡船 , 十多分钟后便来到一座小岛 , 小岛有个好听的名字 , 叫吉钓岛 。 海岛上的吉钓村 , 正酝酿着一个关于美丽的梦 。
28日一早 , 采访人员随市城乡建设局及3名村镇建设专家一起 , 前往福清市城头镇吉钓村“寻梦” 。 作为今年的美丽乡村建设再提升村 , 吉钓村将在护好蓝色资源的同时 , 大力挖掘特色文化 , 让发展后劲更足 。
老渔村新变化
“看 , 到家了!”船还未靠岸 , 吉钓村村支书林依俤就指着岸边一排五颜六色的房屋介绍起来 , 一人多高的“开门大吉”四个大字格外醒目 。
沿着蓝色防浪堤步行进村 , 海螺、海草、海鱼 , 海洋元素的围墙、篱笆 , 正晾晒的紫菜 , 无一不是“海味”十足 。 一大一小的两处公园也是亮点满满 , 观景平台、玻璃凉亭与墙上栩栩如生的“智歼海匪”彩绘 , 讲述着这个古老渔村的过去和现在 。
一路走一路看 , 干净整洁的巷弄里 , 古厝错落有致 , 原本的旱厕修成了小广场 , 泥巴路也变成平坦的水泥新路 , 还有树叶、爪印等拓印其上 , 颇有趣味 。 听着林依俤的讲述 , 古老的航标灯塔、海上的老虎石等都仿佛活了起来 , 这些儿时的记忆 , 也是这位年轻书记心中的珍藏 。
“村里有好资源 , 但是底子薄!”林依俤说 , 随着一批批村民外出打工 , 不再依靠传统的渔业生产度日 , 村子慢慢成了“老人村” , 现在这些看得到的新变化 , 都是2年前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带来的 。
美丽转变首先从垃圾清理开始 。 林依俤回忆 , 那时候 , 载重60吨的船足足运了200多趟 , 才把垃圾清运完成 。 现在 , 垃圾都有了集中收集点 , 村民们也都自觉参与 , 岛上又靓了起来 。
面对出行难题 , 村道拓宽改造全面展开 , 现在 , 板车、三轮车都能畅行无阻 , 村里还新添置了150盏路灯 。
此外 , 还有新建的三格化粪池、污水管网 , 漂亮的农房和一座座特色庭院 , 在为村民“播种”幸福的同时 , 也给未来村庄的发展打好基础 。
做好特色“功课”
“盼了好久 , 可算把咱们的‘指南针’盼来了!”林依俤口中的“指南针” , 就是一同上岛的3位村镇建设专家 。 据了解 , 为给乡村的美丽事业以更多服务和指导 , 我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广泛推行人才下乡行动 , 为更多吸取台湾在社区营造、乡村建设上的闪光点 , 闽台合作也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亮点之一 。
来自阳光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的台籍教授马彦彬就是专家团一员 , 他居住福州多年 , 曾和团队一起 , 手把手推进了永泰同安镇西安村和尾林村的特色产业项目 。 眼下 , 在持续关注美丽乡村建设同时 , 他也为推进闽台合作建设美丽乡村而努力 。
“我是第一次到吉钓村 , 它给我的感受 , 不是惊艳、惊奇 , 更是愉悦轻松的幸福感、舒适感 。 ”马彦彬说 , 经过美丽乡村基础建设 , 村里人居环境大大改善 , 在今后发展中 , 要在守好有限且珍贵的自然和物产资源上下功夫 。
他建议 , 对小岛的未来 , 不妨做做“减法” 。 “岛上环境承载力有限 , 发展大众旅游怕会造成负担 , 可以在现有建设基础上 , 打出特色牌 , 发展小众旅游 , 让更多的年轻人来感受海岛独特文化 。 ”马彦彬说 , 通过年轻人的口口相传 , 来把小岛“播”出去 , 让村民富起来 。
此外 , 来自省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村镇建设发展中心的专家也都为小岛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
“有了专家指导 , 我们劲头更足了!”林依俤说 , 船是村民出行的唯一交通工具 , 村里即将迎来45座的全新渡船 , 还有全国首个螃蟹展览馆、海岛特色民宿、海岛帐篷营地、海洋文创集市、公益和科研净滩基地、共享书吧……“我们一定努力展示吉钓文化 , 讲好海岛故事!” 分页标题
(全文共1461字)
【光明网|海岛来了“专家组”】[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