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晚报|晚读丨缝缝补补的日子


_本文原题:晚读丨缝缝补补的日子
【北海晚报|晚读丨缝缝补补的日子】
北海晚报|晚读丨缝缝补补的日子
本文插图
缝缝补补的日子
作者丨 王优
下班回来 , 见小区门口的圆形水泥台上 , 罗师傅又伏在缝纫机上忙碌着 。 旧式的缝纫机唧唧复唧唧 , 针脚细密行走的沙沙声以及踏板带动轮子的吱吱声 , 听起来舒缓沉静 , 极有节奏 。
连日雨终于放晴 , 秋阳温暖明亮 。 不时有老婆婆走过来 , 大家议论着天气 , 一边晒太阳一边话家常 。 罗师傅的老伴热情爽朗 , 让出长凳 , 笑呵呵地招呼一众老姐妹坐 。 她动作麻利 , 翻卷折压 , 三五两下 , 那些补好的衣物 , 便打理得妥妥帖帖 , 装入塑料袋 , 系好 , 待主人下班路过 , 拎了就走 。 有时 , 见她拿着衣物 , 拆卸线缝 , 伴随着噗噗的撕扯声 , 微尘腾起又消失 。 或者剪掉缝补的线头 , 将折缝用指甲刮刮平 。 往往罗师傅一个眼神 , 她就递上碎布头或者拉丝 , 稀松平常之中 , 尽显默契与温馨 。

北海晚报|晚读丨缝缝补补的日子
本文插图
如今 , 几乎没有人再穿带补丁的衣服了 。 但扎线缝 , 换拉丝 , 改大小却是常有的事 。 对许多人而言 , 亲自动手缝补衣服 , 穿针走线已成了遥远的记忆 。 曾经 , 针线笸箩 , 顶针是居家过日子必不可少的物件 。 新三年 , 旧三年 , 缝缝补补又三年 。 少年时候 , 这些老话家喻户晓 , 耳熟能详 。 物质匮乏的年代 , 褴褛的日子捉襟见肘 , 节约勤俭 , 精打细算 , 显得尤为重要 。 缝补 , 几乎是人人需掌握的一项手艺 。
衣服破了 , 被子裂了 , 可以补;鞋子坏了 , 雨伞坏了 , 可以修 。 会修鞋修伞的少 , 会补衣补被的却多 , 只是手工的精细和粗劣之分而已 。 再说 , 寻常百姓 , 粗衣布裙 , 又不是金翠辉煌、碧彩闪烁的孔雀裘 , 哪里用得着晴雯般的心灵手巧呢 。 那个年代 , 大概没有几个人不会飞针走线吧 。 而缝纫机这个洋玩意儿 , 村子里几乎没有 。 手工缝制 , 现在看来很潮 , 当初却是生计所迫 。

北海晚报|晚读丨缝缝补补的日子
本文插图
记忆中 , 我们过年的新衣都是父亲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 。 那时候 , 父亲总有干不完的活 。 直到新年临近 , 好不容易扯回来的布还只是一块布 。 新年前两天 , 父亲几乎彻夜不眠 , 量尺寸 , 画印痕 , 裁剪 , 缝制 。 朔风凛冽的冬夜 , 昏暗的煤油灯下 , 静坐的父亲仿佛一尊色彩单调而凝重的油画 。 当新年的太阳升起 , 我们一定会如期穿上新衣新鞋 , 和其他小朋友一样高高兴兴奔赴各家各院显摆一番 , 顺便收获一些只有在新年才吃得上的香喷喷的瓜子花生 。
父亲的手工极好 。 裁剪得当合体 , 一丁点儿布都不会浪费 。 针脚细密规整 , 好像缝纫机缝出来的一样 。 不管是单衣还是棉袄 , 父亲都自己做 , 这样不但能省下一笔工钱 , 还美观好看 , 牢实耐穿 , 这让我们很是自豪 。 而他自己 , 长年累月一身破旧的衣服 , 又让我们非常羞愧 。
不穿旧衣不得老 , 不吃稀饭不得饱 。 父亲穿旧衣穿得有些理所当然 。 衣服旧得不成样子了 , 还是舍不得扔掉 。 拆下布片来 , 搓成绳子 , 做背索;打成布壳 , 做鞋底鞋垫 , 算得上是物尽其用的极致了 。 长期以来 , 节俭于他 , 已变成一种习惯 , 深入骨髓里去了 。

北海晚报|晚读丨缝缝补补的日子
本文插图
如今 , 古稀之年的父亲 , 依然勤俭节约得要命 。 尽管视力减退 , 穿针引线不很灵便 , 但他依然不辍劳作 , 用大针粗线 , 补衣补鞋 , 甚至破了的麻袋;还有箩筐筲箕 , 铁锅厨具 。 东西破了旧了 , 他从不会一扔了之 , 总是修修补补 , 用了又用 。分页标题
缝缝补补 , 归根到底是爱物惜物 。 这种过日子的方法 , 算是一种人生智慧 。 静以修身 , 俭以养德 。 不管是衣物 , 还是情感 , 破了裂了 , 缝缝补补 , 又将妥贴起来 。 日子 , 在缝缝补补中继续向前 。
图片来源网络
END
?校对: 赵锦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