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学书院|行走札记 |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_本文原题:行走札记 |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为庆祝南京申请“世界文学之都”成功一周年 , 群学书院于2020年10月举办“跟着古诗词走南京”系列深度文化行走活动 。
10月25日 , 系列活动第二场顺利举办 。 由南京知名文旅专家 , 南京故事讲述者袁幼平带队 , 以“诗国南京”历史上的经典名篇为线索 , 沿着玄武门-玄武湖-台城的人文线路进行了探访 。 著名诗人冯亦同先生在台城书房为读者们做了题为《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的主题讲座 。
本文系参与行走的读者李丽洁撰写的行走心得 , 与读者诸君分享 。
《玄武湖》
作者:周玲荪(1893-1950)


群学书院|行走札记 |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本文插图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文 | 李丽洁
摄影 | 刘秋琥
17日金陵行走钟山明孝陵 , 25日继续玄武湖、明城墙与台城 , 美哉 。
《忆金陵》
宋 · 王安石
覆舟山上龙光寺 ,
玄武湖上五龙堂 。
想见旧时游历处 ,
烟云渺渺水茫茫 。

群学书院|行走札记 |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本文插图
城中央有一大片湖水 , 是极其美好的 。 湖水微漾 , 荷梗参差 , 远望紫山 , 清风拂面……每到此处 , 便觉开阔 。 玄武湖于南京北侧 , 东枕钟山 , 南倚覆舟山(九华山) , 位于山之阴 , 亦称“北湖”、“后湖” , 存在已有千年;另侧有“前湖” , 年少时亦曾时常结伴相游 。

群学书院|行走札记 |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本文插图
我们一行人在玄武门前驻留少许 , 袁导讲述了此门前生今世 。 清两江总督端方力主在玄武湖召开“南洋劝业会”(世界性博览会) , 为方便众人进出 , 于玄武湖西侧城墙开辟了新城门 , 称“丰润门” 。 民国改名为“玄武门” , 城门名为蔡元培先生书写 , 后添左右二门 。 巍峨之玄武城楼于84年建造 , 砖石已有年代 , 藤叶蜿蜒 。

群学书院|行走札记 |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本文插图
秋日逢重阳 , 登高择佳日 。 我们随袁导自玄武门北侧登城墙 , 去往南侧的解放门 。 行走在这600多年的明城墙上 , 一路天高云阔 , 旷远神逸 , 不同于往日在城市间辛苦穿行……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 , 举全国之力建造城墙 , 明砖多有当时筑造地之铭文 , 不多时 , 一块来自家乡扬州泰州府的明砖赫然在目、久难忘……一边是湖光山色 , 一边是各色建筑与道路 。 城市的发展也在诉说着历史 , 有远处剑指云霄的紫峰 , 有城墙下待修葺的民国别墅 , 有国子监旧址上的绿瓦中科院 , 有缓缓弯行的山道与居所……步移景异 , 斗转星移 。 城墙间远处吹来的一阵阵风似乎更透凉些 , 遥想当年驻守在此的将士 , 远离家人 , 美景如是 , 何种心情?

群学书院|行走札记 |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本文插图
明城墙依都城走势、山脉水系而立 , 现存有13座古城门 。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于明代曾至金陵 , 其《利玛窦中国札记》提到关于城墙的一个说法:“两个人从城的相反方向骑马相对而行 , 花了一整天时间才遇到一起 。 ”18~19世纪 , 很多西方人依次慕名而来 。 解放门台城段城墙有一明城垣史博物馆 , 袁导在这里为我们讲述了南京的四重城墙:明朝京师应天府(南京)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 , 各有城门 。 明太祖在应天府构建了固若金汤的屏障 , 可叹后世风云突起 , 燕王金川直入 , 浓墨染历史 。分页标题

群学书院|行走札记 |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本文插图
后期居住在金陵城的清吴敬梓先生 , 在《儒林外史》有关于城墙门的诗句:
三山聚宝临通济 ,
正阳朝阳定太平 。
神策金川近钟阜 ,
仪凤定淮清石城 。
六朝时 , 玄武湖是皇家园林湖泊 。 今天的城墙脚下 , 可看到玄武湖西南处有一重修六朝园林 , 名“玄圃” 。 “玄圃”是梁昭明太子萧统的私园 , 其建亭凿泉 , 邀士泛舟湖上 , 编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文集——《昭明文选》 。 南京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学之都”时 , 曾提到此《文选》 。 文选选录了先秦至南朝梁代800多年间千余篇文学作品 , 是中国文脉留存的重要一笔 。 晋永嘉之乱 , 衣冠南渡 , 中原文化自黄河流域往长江中下游即六朝所在地迁移 , 尤以金陵为重 。 汉文化在六朝得以持续发展 。

群学书院|行走札记 |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本文插图
【群学书院|行走札记 |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袁导一路讲述玄武湖的往事:北宋江宁府尹王安石主张“泄湖还田” , 玄武湖由此曾消失近300年;后两次疏浚 , 玄武湖重现;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 , 太祖朱元璋建都城 , 修城墙 , 重疏水道 , 改变了水域格局 , 湖面仅为六朝时期的三分之一 , 后又设黄册库(户籍档案处 , 皇家禁地) , 与外隔绝200多年 。 民国有电影在玄武湖取景拍摄 , 风景旖旎 , 冠绝东南……

群学书院|行走札记 |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本文插图
转眼来到台城 。 台城位于玄武湖南岸中部 , 北极阁北麓 , 解放门侧 。 关于台城 , 最有名的一首诗当属:
《台城》
唐 ·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 ,
六朝如梦鸟空啼 。
无情最是台城柳 ,
依旧烟笼十里堤 。
台城城墙肚子里有一家书房——“台城书房” 。 在这中国古典风格的书房茶室 , 诗人冯亦同老先生正等待着我们 。 端起一杯茶 , 一场关于南京诗歌文化的精彩讲座拉开——《山水城林诗: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

群学书院|行走札记 |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本文插图
冯老先生精心准备了讲义 , 从多个角度讲述如下:
天地有大美 , 蕴秀在金陵
山水有清音 , 六朝开新韵
领唱李太白 , 诗国怀古吟
后庭花无主 , 台城柳常青
山水城林诗 , 千秋寄深情
从谢朓《入朝曲》“江南佳丽地 , 金陵帝王州 。 ”到纳兰性德《金陵》“胜觉江南望 , 依然图画中 。 ”
从李清照《临江仙》“春归秣陵树 , 人老建康城 。 ”到顾炎武《白下》“清笳皓月秋依垒 , 野烧寒星夜出林 。 ”
从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 , 绕床弄青梅”到李商隐《南朝》“玄武湖中玉漏催 , 鸡鸣埭口绣襦回 。 ”
无数诗人在金陵驻留咏叹 , 留下千古佳作 。

群学书院|行走札记 |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本文插图
《江南春》
唐 ·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
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南朝四百八十寺 ,
多少楼台烟雨中 。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唐 ·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 , 独上高楼望吴越 。
白云映水摇空城 , 白露垂珠滴秋月 。
月下沉吟久不归 , 古来相接眼中稀 。
解道澄江净如练 , 令人长忆谢玄晖 。
南京是一座怎样的城?

群学书院|行走札记 |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孙中山先生这样评价:
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 。 其地有高山 , 有深水 , 有平原 。 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 , 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 。
历史学家朱偰先生说:
尝以为中国古都 , 历史悠久 , 古迹众多 , 文物制度 , 照耀千古者 , 长安、洛阳而外 , 厥推金陵……此四都之中 , 文学之昌盛 , 人物之俊彦 , 山川之灵秀 , 气象之宏伟 , 以及与民族患难与共、休戚相关之密切 , 尤以金陵为最 。

群学书院|行走札记 |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本文插图
诚如诗人所言 , 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 , 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 。 每当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 , 一江隔两岸 , 金陵提供了休养生息之处 , 华夏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 , 再统天下 。 南京 , 始终紧抱中华文化之命脉 , 延续民族之生存 , 影响五湖四海 。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里说:别的故都 , 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 , 把历史溶解于自然 。 诚如是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