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里陕西|一家3代人8人从医,他从医36年只钟爱“榆林中医院”


“我父亲是横山乡镇卫生院的一名基层医生 , 经常跑去农村给老乡看病 , 受到他的影响 , 我看到穷苦人看病就想给他讲的细一点 , 让老乡心里有个底 。 ”11月3日上午 , 榆林市中医医院磁共振室主任李玉智 , 正在给前来做磁共振检查的病人做初步的诊断检查 。 今年58岁的他从陕西省卫校毕业后 , 就一直在榆林中医医院工作 , 至今已有36年 。

二三里陕西|一家3代人8人从医,他从医36年只钟爱“榆林中医院”
本文插图
基层医生父亲的仁心接力 他毅然选择了医学专业
“我父亲是横山县(现横山区)基层卫生院的中医 , 在我小的时候经常见他上门去给人家看病 。 ”谈及自己从医的初衷李玉智说 , 受到父亲言传身教的影响 , 自家姐弟三人以及姐夫和嫂子都从事了医生这个神圣的职业 。
1975年李玉智从榆林第二中学毕业后 , 毅然报考了陕西省卫生学校 。 “我们学校是国内比较早开始接触影像专业 , 但所有人都只是在课本上见到对这些设备的描述 , 实际上操作的基本没有 。 ”李玉智说 , 不同于现在医院有这么多先进的医疗设备 , 当时在学校的时候 , 只能靠脑海里想象仪器的形状 。
“当时西京医院是全国最早开始运用CT的 , 后来我们去观摩的时候才第一次见到这个‘大家伙’ , 那时候受科技限制 , 一台仪器占用了几个房子 。 ”李玉智说 , 榆林市中医医院的第一台螺旋CT机是从2000年搬到新建路以后才开始运用的 。
李玉智告诉华商报采访人员 , 计算机的高速发展对医疗影像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二三里陕西|一家3代人8人从医,他从医36年只钟爱“榆林中医院”
本文插图
干一行就要专一行 , 李玉智一直也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 , 一定要精益求精 , 中专毕业后李玉智不断的进修学习 , 先后考取了西安医学院的专科、陕西中医药大学本科等学历 , 在学历不断增高的同时 , 他感觉自己在医学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36年只钟爱“榆林中医医院”
1978年 , 李玉智从陕西省卫校毕业后分配到榆林中医医院后 , 也许那时候的他并不知道他会在中医院待36年之久 。 “我这个人比较专一 , 进来中医院以后就没离开过 , 很多人打趣说我是医院的‘元老’ 。 ”李玉智说:“但我觉得我只是榆林中医医院最忠实的‘粉丝’ , 学医的人必须要一条路上专心的走出去 。 ”
“中医院在南郊办公的时候 , 我是普通医师 , 搬到现在新建路办公后才当了磁共振室的主任 。 ”谈及这些年在榆林中医院的工作 , 李玉智不禁有些感慨过往 。
“以前没有观片灯只能通过造影拍片是非常危险的 , 但现在在技术的不断更新下 , 观片灯就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 。 “李玉智说 , 磁共振只是一个医疗上的技术手段 , 通过拍片以后仔细辨认 , 然后结合申请单会诊后给出结论 , 最后在把结论反馈给病人的临床医生 , 由临床医生结合结论诊断出病情 。

二三里陕西|一家3代人8人从医,他从医36年只钟爱“榆林中医院”
本文插图
“在我的从业经历里 , 我觉得肿瘤良恶性诊断是最难的 , 要分辨良恶是非常难 , 需要通过多种影像的融合体 , 再进一步的打增强才能判断良性还是恶性的区分 。 ”李玉智说 , 现在的影像技术在不断的更新 。

二三里陕西|一家3代人8人从医,他从医36年只钟爱“榆林中医院”
本文插图
“到现在碰到一些难以辨别的片子 , 都会请教老师、同行 , 甚至有时候需要把病历传到北京、西安等大型医院让同行进行分析讨论 。 ”李玉智称 , 学医的人一定要精益求精 , 一生都得不断的学习 。
据了解 , 榆林中医医院磁共振室成立于2005年 , 是榆林市较早开展磁共振检查的科室 。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7名 , 其中副主任医师2名 , 主治医师2名 , 住院医师2名 , 副主任护师1名 , 其中科主任李玉智副主任医师先后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 尤其在颅脑、神经系统 , 骨运动关节及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学方面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分页标题
(ZH CP)
【二三里陕西|一家3代人8人从医,他从医36年只钟爱“榆林中医院”】

二三里陕西|一家3代人8人从医,他从医36年只钟爱“榆林中医院”
本文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