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东野圭吾唯一一部女主视角的长篇,然而……|一周新书风向标


_本文原题:东野圭吾唯一一部女主视角的长篇 , 然而……|一周新书风向标
本期主持 | ***书评周刊编辑部
本周的“一周新书风向标”又与读者见面了 。 在这个栏目中 , 我们将不单单把好书列出来写一段推荐语 , 我们还会尽可能地在自己阅读效率允许的范围内 , 对读者们关注的或刚刚出版的书籍给出自己的看法 。 如果一本新书的内容非常精彩 , 我们会不遗余力地给出推荐 , 如果一本书的内容与其关注度不符 , 我们也将会在参考意见中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 为了更直观地看到我们对某本书的态度 , 我们还会增加一个“推荐指数” , 类似豆瓣评分 。
当然 , 任何阅读的判断都是个人的 , 我们的意见未必正确 , 甚至有可能是偏见 , 但它们一定是真诚的 。 我们只是提供一个参考意见 , 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份阅读指南(毕竟 , 这个事情可还要冒着得罪出版社的风险) 。 如果你有比较犹豫的、想要知道我们态度的新书 , 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我们也将尽快地给出自己的看法 。
热门

新京报|东野圭吾唯一一部女主视角的长篇,然而……|一周新书风向标
本文插图
《长长的回廊》 , [日]东野圭吾著 , 蓝佳译 , 新经典 | 南海出版公司 , 2020年10月 。
推荐指数:★★☆☆☆
推荐人:宫子
东野圭吾出版的小说太多了 , 其中也不乏佳作 , 不过以女主为第一视角的小说 , 只有这本写于1991年的《长长的回廊》 , 这本小说还曾被翻拍成电视剧《回廊亭杀人事件》 。 不过 , 这本小说的故事有些不尽如人意 。 倒不是东野圭吾无法把握女性视角的原因 , 而是在早期的创作中 , 东野圭吾对情节的处理还没有那么细腻 。
《长长的回廊》以一个扮演老太太的年轻女子桐生的复仇计划开始 , 其中夹杂了太多次反转 , 如果说主人公的易容和角色扮演还处于能接受的范畴 , 那么 , 后续故事中 , 不断发生的反转会让人感到故事里的每个人都具有魔法般的易容术 , 可以随意替代另一个人的身份 。 多次依靠同一种技巧来铺垫谜题 , 很容易让悬疑小说的读者丧失兴趣 。 另外 , 《长长的回廊》在结局选择了让两个人在大火中同归于尽 , 也多少有些草率 , 仿佛在无法收尾的最后不得已而交代了人物的最终命运 。 对一部悬疑推理类的作品来说 , 没有写出一个合乎逻辑与情理的结局 , 是一个致命的不足 。
随笔

新京报|东野圭吾唯一一部女主视角的长篇,然而……|一周新书风向标
本文插图
《残酷剧场:艺术、电影、战争阴影》 , [荷兰]伊恩·布鲁玛著 , 周如怡译 , 理想国 | 北京日报出版社 , 2020年6月 。
推荐指数:★★★★☆
推荐人:李夏恩
“解释过去 , 适应当代 , 开启未来” , 在序言中 , 勒高夫如此解释意象的历史意义 。 但这本书的内容远远超过了这个定义 。 意象既可以成为指引 , 也可以成为后世背负的历史负累 , 就像查理曼沉睡等待复活的传说 , 被巴巴罗莎皇帝的传说套用 , 既成为德意志民族国家兴起的象征人物 , 也成为希特勒建立的第三帝国 , 企图征服世界所套用的民族复兴神话 。 当他将突袭苏联的战略计划命名为“巴巴罗莎”时 , 就是在利用这种意象的力量来蛊惑人心 , 企图用虚构的传说来操控现实 。 从这个角度讲 , 或许有一天 , 我们今天创造的某些英雄和传说也会成为意象 , 被赋予意义 , 成为未来的指引 。
当然 , 也有可能这一切已经发生了 。
“恶趣味”这个词用来形容人类的某些怪癖 , 真是再恰当不过 。 譬如下面这个行为 , 恐怕大多数人小时候都曾有过:把身上小伤口结的血痂用手抠下来 。 虽然这样做往往会带来丝丝拉拉的疼痛 , 有时伤口尚未完全愈合 , 甚至会露出血肉模糊的一片 , 但每当看见这些血痂 , 手指还是忍不住痒痒想忍着痛把它抠下来 。 关于我们为何会这样做 , 心理学家自然有其专业上的解释 , 但这种行为也展现了一点:在人类的心灵潜层处 , 苦痛与折磨具有某种让人上瘾的魔力 , 而这种魔力 , 也让人类不仅可以直面某些残酷的场景 , 甚至还会感到某些快感 。分页标题
伊恩·布鲁玛的这本随笔集《残酷剧场》 , 就是对人类残酷性的一次碎片式的考察 。 布鲁玛在书中列举了多部表现“二战”的电影 , 《桂河大桥》《父辈的旗帜》《硫磺岛家书》等等 , 这些电影的共同处在于成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 。 从视觉效果来看 , 枪弹乱飞 , 弹坑遍地 , 残缺的尸体和血肉模糊的残骸 , 种种残酷场景 , 颇具视觉震撼效果 。 电影确实努力重建这些真实战争的残酷场面 , 但就像布鲁玛指出的那样 , 这种重建“越是努力 , 就越是徒劳无功” 。
关于这一点并不稀奇 , 纳粹德国的宣传机器一直灌输给民众的观念就是战争是必要的、正义的、高尚的 。 纳粹青年团的少年们必经的一场考验就是为国家元首去“牺牲”自己 。 在刻意安排的战争游戏中 , 孩子们模仿战争场景互相搏杀 , “牺牲”的孩子扮成尸体躺在战场上 , 被“战友”高高举起 , 成为纳粹瓦尔哈拉圣殿里年轻的英灵 。 经过虚拟的残酷洗礼的孩子会由此获得一种重获新生的荣誉感 , 为元首战斗终身 , 直至光荣牺牲 。

新京报|东野圭吾唯一一部女主视角的长篇,然而……|一周新书风向标
本文插图
德国军迷拍摄的微电影剧集《沾满灰尘的脸》中的一幕 。 这部微电影剧集是以二战中德军视角拍摄的 。 战争的发动者常常将战争本身的正义性与战场上士兵个体的英勇和牺牲捆绑在一起 , 士兵越是作战英勇、牺牲越大、战况越是惨烈 , 战争就越正义 。 但这一逻辑一如历史所展现的那样 , 实际上并不成立 , 但至今仍有许多人为之所惑 。
思想
《自由主义被遗忘的历史》 , [美]海伦娜·罗森布拉特 , 徐曦白译 , 甲骨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20年10月 。
推荐指数:★★★★★
推荐人:刘亚光
现如今 , “自由主义”虽然是一个舆论场中的热词 , 但可谓是最为含糊混乱的词汇之一 。 在许多人的理解中 , 自由主义的核心便是对个人权利的伸张 , 是一种对各种束缚的挣脱和超越 。 亦有人谈起自由主义言必称英美 , 仿佛自由主义只是英美特有的政治传统 。 然而 , 《自由主义被遗忘的历史》的出版打破了这些误解 , 作者海伦娜·罗森布拉特在书中通过对“自由”和“自由主义”从古罗马时期到21世纪词义流变的梳理 , 向我们揭示了最初的自由主义者都是道德主义者 , 自由主义所表达的不仅是一种对个人权利的伸张 , 更是一种道德的诉求 。 通过作者的精彩论述 , 我们会发现在自由主义思想整个发展历程中 , 将自由主义主要视为一种致力于个人权利保护的思潮是一个相当晚近的现象 。 20世纪中叶自由主义的美国化更遮蔽了许多其他的国家——比如德国——对这一思潮发展的重要贡献 。
除了勾勒出自由主义“被遗忘”的那些历史 , 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则是从历史维度充分呈现了这个词汇的复杂性 。 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段 , 成为一个自由主义者与成为一个殖民主义者甚至并不矛盾 。 可以说 , 虽然自由主义已有多年的历史 , 但有关这个词汇的理解却从来没有取得过稳定的共识 。 阅读这本自由主义的概念史让我们的认知变得更混乱了吗?恰恰相反 , 我们可以获得一个关键的“共识”是 , 对任何一个观念的理解都应该首先回到这个观念诞生的社会脉络中 , 以获得某种具有历史感的“同情之理解” 。 在今日的舆论场中 , “自由主义”动辄沦为简单粗暴的战斗口号和标签 , 通过阅读获得这种理解尤其珍贵 。
文学

新京报|东野圭吾唯一一部女主视角的长篇,然而……|一周新书风向标
本文插图
《小花旦》 , 王占黑著 , 理想国 | 上海三联书店 , 2020年10月 。
推荐指数:★★★★☆
推荐人:王青
老城区、老小区、老弄堂、老爷叔......熟悉王占黑的读者一定对她笔下那些半新不旧的街道风物与市井生活留有印象 。 这一回 , 她带着小花旦(或是小花旦带着她) , 离开了熟悉的昨日世界 , 走进了簇新的城市“丛林” 。分页标题
《小花旦》收录了王占黑从2018年到2020年间创作的六部中短篇小说 。 在开场的中篇小说《小花旦》中 , 王占黑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不太一样的“爷叔”故事 。 主人公“小花旦”拥有复杂的身份——他是阮家阿婆最疼惜的七星 , 是妙口生花的剃头匠 , 也是隐身于城市歌舞厅的上海宝贝 。 随着故事的深入 , “小花旦”的身份渐次展露 , 在这场横跨十几年的生命交叠中 , “我”与“小花旦”一同走出家乡 , 去往远方 , 也一同经历与发现人心复杂幽深的各色曲径 。 而后的《大润发》里 , 王占黑调转笔头 , 描写了两个同龄人在夜间免费巴士上的一场偶遇 。 虽然这可能不是严格意义的爱情故事 , 但好歹也算是都市男女的一场夜间奇遇 。
一直以来 , 文学界对王占黑小说的评价总是逃脱不了“现实主义”、“地方文学”、“市井小说”等笼统定性之词 , 但在王占黑自己看来 , 她想讲的从来都不只是现实生活的经验 , 或是上一辈爷叔阿婆们的故事 , 她要像小花旦那样 , 走去更远、更新 , 也更曲折的地方 。 而这本《小花旦》可以算作是王占黑创作旅程中的一次中转尝试 。
传记
【新京报|东野圭吾唯一一部女主视角的长篇,然而……|一周新书风向标】

新京报|东野圭吾唯一一部女主视角的长篇,然而……|一周新书风向标
本文插图
《穿越小径分岔的花园》 , [美]亨特·克劳瑟—海克 , 何正云译 , 后浪|贵州人民出版社 , 2020年10月 。
推荐指数:★★★★☆
推荐人:李永博
这是一本传记 , 传主赫伯特·西蒙的大名引起了我的兴趣 。 几乎任何想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有所成就的人 , 都很难绕开赫伯特·西蒙 。 他在身前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 横跨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和信息科学等诸多领域;荣誉方面也是个“大满贯”得主 , 诺贝尔经济学奖、图灵奖、美国心理学学会终身成就奖……各学科领域的最高奖项 , 他几乎拿了个遍 。 可以说 , 赫伯特·西蒙是以一己之力重塑了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进程 。
给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写传不是一件容易事 , 光是盘绕于繁杂学科间的术语和概念可能就会劝退不少读者 。 得益于作者研究科学史的背景 , 这本传记读起来不晦涩 , 在回顾赫伯特·西蒙的多彩人生之余 , 还能在有限篇幅中 , 让读者对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等二十世纪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有所把握 。 在学科越加精细化、社会多元化的今天 , 理解赫伯特·西蒙如何在“小径分岔的花园”作出选择 , 应该也会有助于我们从容面对自己的人生迷宫 。
撰文 | ***书评周刊编辑部
编辑 | 李永博;王青
校对 |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