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本古籍|活在书堆里


_本文原题:活在书堆里

善本古籍|活在书堆里
本文插图
读书不多 , 但从小活在书堆里 。 我的祖父是个乡村画匠 , 在县城的冷街开了一家书画店 , 名叫翰香斋 。 出售书籍和自己的山水画 。 闲着的时候 , 他就教我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包含着许多故事的《幼学琼林》 。 我对这些书一点兴趣也没有 , 那时我已经上了小学 , 只顾念自己的白话课本去了 。 我比较有兴趣、到今印象犹深的 , 是一本叫《玉历至宝钞》的书 。 书里有阴司的十殿阎君和近似外国什么乐园的地狱图 。 虽然看起来十分恐怖 , 但那种恫吓性的说教和神秘的预言 , 对少年儿童仍有吸引力 , 而且诱导我去寻找课本之外的知识 。 知道天外有天 , 世界之外还有个世界 。
这以后 , 是遍读说部 , 读剑侠小说、练武功 , 向往少林、峨眉、武当、崆峒的幼稚时期 , 以读张恨水的小说为过渡 , 又接触了张资平、郁达夫、鲁迅、周作人等走红作家的现代作品 。 因为吃过不少这些乱七八糟的“草料” , 加上又借阅了学校图书室和县民教馆藏书中的全部小说 , 所以小学毕业的时候 , 在亲友间渐渐有“神童”之称 , 都认为“前途未可限量” 。 没想到随之而来的却是科场失利——没有考上省立中学 。 我铩羽而归 , 大出祖、父两代人意外 , 当下请了祖母之兄、我舅公来家教我读《孟子》《论语》 , 直到第二年 , 我才考上杭州的省立中学 。
我的伯父是个老教员 , 从中小学教到大学 , 大半个世纪 。 曾在开明书店做过编辑 , 与夏丏尊、叶圣陶、宋云彬等同事多年 , 因此“开明”出的书 , 他的书斋都有 。 另外他还有二三十箱古籍善本 , 三四箱鲁迅、周作人、瞿秋白等人的著作 。 书斋壁上挂着一幅伯父自撰、丰子恺书的楹联:“已有一间半间屋 , 安得三日两日闲 。 ”但他嗜烟好酒 , 忙少闲多 , 在家的日子每日无醉不归 。 因此 , 这个时期成了我“乱读书”的日子 , 伯父的藏书室也就变成了我的第二个学校 。 没有人指导 , 也不受约束 , 翻到什么就读什么 。 后来我干脆打开了“翰香斋”遗留下来的两个大货柜 , 里面尽是旧的杂志 , 从《新青年》《语丝》《奔流》《东方杂志》到《小说月报》 , 有了这些宝贝 , 我就像耗子落进米囤 , 撑破肚子也不想出来 。
有一个时期 , 我甚至好奇地想啃啃“硬壳果” , 从《安那其主义》到《反杜林论》《国家与革命》……啃不动 , 但还是看了两本《新俄游记》 。 我也读《二十四史》 。 自然只拣“好看”的读 , 一目十行 , 一天能看两三本 , 《滑稽列传》《刺客列传》等等最先入目 , 一知半解 , 浏览一遍 , 看不懂的话 , 不认识的字 , 一跃而过 , 古书有何难哉 。
除了在乡下读小学 , 大半生我几乎没有好好读书 。 做功课 , 数理化一直考不及格 , 补考才勉强过关 。 一方面是生性顽劣 , 一方面也是因为国家多难 , 社会动荡 , 影响我读书 。 就中学而论 , 我先后上过四五个学校;如春晖中学、杭州市立中学、浙江省立一中 。 后来抗战爆发 , 我在丽水还上过战时设立的临时联合中学 , 分高、初、师范三部 , 后来四处逃难分散了 。 不满一学期 , 我就自请休学 , 参加救亡运动去了 。 当然也就失去了平静的书斋 。 书斋虽去 , 但读书的习惯却没有丢 , 相反读到了更多的好书 。 如《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记》《毛泽东自传》《朱德自传》 , 使我的生活发生了重大转折 。 后来才知道这三本油印小册子都是斯诺《西行漫记》中四五两篇 。 朱、毛之名 , 我也听说过 , 但对共产党、红军、延安等闻所未闻 。 这三个小册子 , 每本虽然只二万字 , 但却在我面前又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 一个充满希望、又有点神秘的世界 。 我是多么希望见到书中所写的那些令人景仰的人物 , 真希望跑到那个世界去 , 跟他们一起奋斗 。分页标题
从这时候起 , 我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少 , 我正在向愚昧无知的少年时代告别 。 我从个人的小小书斋来到了这火热的现实生活和斗争中 , 抗战期间 , 我也上过几天大学 , 但心静不下来 , 身在学校心在江湖 , 还是离开了 。
一晃就几十年过去 , 似乎也忘了还有读书这个念头 。 直到十年内乱 , 我才又有了自己的书斋 , 那就是“牛棚” 。 那些年 , 开始时也有“读书无用论”的思想 , 甚至觉得“读书有害” , 还是不识字好 。 我在批斗之余 , 倒是闹中取静 , 定下心来百无聊赖竟读了一点马克思、列宁和毛选等著作 。 不但读 , 而且还做笔记 。 背诵《毛选》 , 以表忠心 。 小说呢 , 百读不厌的似乎只有一种 , 那就是《红楼梦》 。 翻来覆去 , 看了好多遍 。 它也是部“红书” 。
【善本古籍|活在书堆里】十年噩梦醒来 , 我已进入暮年 。 书渐渐多了 , 旧的新的都摆满了书架 , 但人又瞎忙起来 , 顾不上读书了 。 后来更老 , 更懒 , 再加目力不济 , 白内障作祟 , 近视远逾千度 。 有时看到寂寞的书架 , 禁不住自怨自艾:“还不如去蹲牛棚 , 百事不管 , 静心读几本书 。 ”但我知道 , 那样的日子是再也不会有了 。 (张林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