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医路黔行 | “三架马车”齐驱动 驶出扶贫加速度——番禺区医疗组团式帮扶威宁自治县医疗卫生机构纪实

2017年9月以来 , 番禺区卫生健康局与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签订了2017年—2020年医疗帮扶合作框架协议 , 通过“建机制、强技术、树品牌”“三驾马车”的共同驱动 , 有计划、有步骤、有实效地开展扶贫工作 , 在威宁自治县开展多项新技术新项目 , 让技术在当地落地生根 ,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
一、建机制 , 创新长效扶贫管理模式
精准施策 , 不走“过场” 。 按照健康扶贫目标任务和有关工作部署 , 番禺区卫生健康局将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和县内35家乡镇卫生院进行分组 , 按比例分配给番禺区内15家医疗单位进行结对帮扶 , 签订帮扶协议 , 从技术援助、人才培训、设备帮扶、资金帮扶四个方面落实 。 2020年6月 , 番禺区中心医院先后与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签订补充帮扶协议 , 明确对口帮扶总体目标、年度任务和量化考核指标 。 3年来 , 帮扶队走遍威宁自治县乡镇卫生院送医 , 举行免费义诊活动50余次 , 在家门口解决了很多群众的疑难疾病 。
精准发力 , 因需施援 。 番禺区卫生健康局对口医疗帮扶支援工作小组多次组织各医院专家前往威宁自治县深入调研 , 结合当地群众就医需求 , 适时调整驻点帮扶人员 。 2017年以来 , 番禺区卫健系统共选派23名医护骨干专家到威宁自治县开展帮扶指导工作 , 涵盖番禺区中心医院、区第二人民医院、区第五人民医院、区第八人民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 , 涉及神经外科、骨科、危重儿科、急诊科、妇产科、普通外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等多个专业 , 打造“一院帮扶一院”“多专科帮扶一院”的番禺帮扶模式 。 同时 , 多次组织番禺区医疗单位学科带头人以短期造访指导的模式 , 对相关专科的较高水平人员进行高层次授课以及手术指导 , 以培养更多威宁高尖医疗人才 。 除了人才方面的投入 , 番禺区卫生健康居还投入帮扶资金300万元用于“番禺楼”设备的采购;以捐赠形式把近100万的脊柱内镜设备捐赠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 。
二、强技术 , 多渠道全方位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互通培训模式 , 加强人才交流 。 人无志不立 , 贫无志难脱 , 人才队伍是边远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最大短板 。 番禺区卫生健康局通过多种形式为当地建立健全医疗技术培训体系 。 重点将番禺区已取得显著成效的“三基三严”培训模式引入威宁自治县 , 建立本土师资团队 , 推进全员培训 , 并赠送500名“三基三严”考核名额 。 同时 , 积极推动番禺区内三甲医院番禺区中心医院与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医院进行人才和学术交流 , 有计划地为威宁自治县县级医院培养业务水平较高的技术骨干 , 使其人才队伍更趋合理 。 截至2020年9月 , 番禺区中心医院共接收威宁自治县进修人员59人 。
全覆盖培训 , 全方位提升 。 威宁自治县是贵州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 , 乡镇间相距甚远 , 医疗水平参差不齐 。 进行全覆盖培训 , 是破题的关键 。 2020年4月——6月 , 番禺区卫生健康局采取“1+N”远程直播培训模式 , 每周一课对该县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进行培训;6月 , 派驻人员在威宁自治县开展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活动 , 对存在脊柱侧弯问题的学生登记建档 , 进行专业治疗 , 9月 , 派驻人员通过威宁自治县教育局远程会议中心 , 对全县538所各类学校的2000多名校医进行了脊柱脊柱侧弯初筛、心肺复苏和电除颤急救的教学培训;9月 , 派驻人员组织威宁自治县县直各医院医护人员以及各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约500医护人员 。 2020年 , 番禺区卫生健康局联合派驻帮扶人员开展不同规模、不同等级、不同专业的培训262场次 , 培训6263人次 。 除了培训 , 派驻团队还组织具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 , 提高当地医护人员的应急实操能力 。
“师带徒”教学 , 技术落得地长得好 。 派驻专家以威宁常见病、危重病例最多、最迫切需要提高的骨科、危重儿科、普外科为主攻点 , 提高威宁自治县乡两级本土人才学历、职称、执业资格、岗位技能等四项职业素质 。 其中骨科专家谢冠豪、梁和胜、谭三元亲自主刀完成的手术都必带上本土医师 , 在手术的过程中指导专业技术 , 共指导完成手术700余例(其中7例为毕节市首例 , 20例为威宁自治县首例) 。 通过理论及手术操作的传、帮、带 , 不少开展的新技术在威宁自治县落地生根 。 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骨科何大庆等骨干医生已经掌握了骨科外科常见病的手术操作 , 能独立完成大部分脊柱外科手术;威宁自治县中医医院胃肠镜室的郭敏等医生已经能独立完成常规的胃肠镜手术;帮扶队员李国学的浮针技术也带出了几个徒弟 。分页标题
三、树品牌 , 跨区域共建共享特色医疗服务资源
派驻专家成学科品牌代表 。 骨科医生梁和胜和护士王笑英创建了威宁自治县首个微创脊柱外科 , 脊柱月手术量较之前增长了6倍 。 儿科医生王金华以专治儿科急危重症为擅长 , 一年内分别在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创立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 , 实现了儿科急危重症治疗零的突破 。 消化内科医生关玉峰医生、护士黎志玲四个月完成威宁自治县中医院胃肠镜室的筹建 , 一个月开创两例毕业市首例术式;急诊青年力量温寅昇、黎进能推行毕节市首个“四级预检分诊制度” , 在最新一次贵州省对医院急诊科服务能力打分 , 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获得了全省第七名 。 妇产科医生区嘉敏、叶丽婵 , 重点协助县妇幼保健院完成二级医院验收 。 通过三年的建设 , 番禺区中心医院对口帮扶的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骨科、普外科、妇产科、儿科、心内科都达到贵州省重点学科建设考核标准 , 部分科室技术水平达到同级市级科室标准 。
推进番禺医疗区域品牌 。 2019年6月 , 番禺区卫生健康局和威宁自治县卫生健康局共商商定将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原有的放射科大楼改造成介入楼 , 并命名为“威宁?番禺楼” , 番禺区投入300万元购买一批微创设备 , 由番禺区中心医院负责推进微创介入技术 。 随后 , 番禺区中心医院微创介入科唐郁宽主任医师不定期到威宁自治县对介入手术室的建设及布局 , 设备、耗材及药品的准备进行指导 , 在该院全院范围介绍介入治疗项目及进行学术交流、会诊查房 。 同时 , 指导开展复杂脑血管造影术、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抽吸术、下肢静脉曲张硬化注射术等多项威宁自治县首例手术 。 介入技术的开展将极大补充现有传统治疗方法的不足 , 让更多当地群众尽早享受到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介入治疗 。
共建远程诊断平台 。 番禺区卫生健康局充分发挥远程医疗服务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 , 结合番禺区现有的区域影像系统优势 , 双方共建远程影像诊断平台 , 深入探讨共享远程影像诊断系统的合作模式 , 力争目前已实现威宁自治县群众在当地就医拍片 , 番禺区中心医院医学影像专家诊断的特色服务 。 此外 , 番禺区还搭建“威宁疑难病—番禺专家” 远程诊疗平台 , 充分利用“互联网+医疗”发展优势 , 下沉优质医疗资源 , 让威宁当地群众享受到三甲医院专家的诊治 。 截至2020年9月 , 开展远程医疗服务32次 。
山海相连 , 爱跨千里 。 威宁自治县卫生健康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 自开展医疗“组团式”帮扶以来 , 番禺区帮扶团队为威宁解决了多项医疗急需、突破了薄弱环节、带出了优秀医疗队伍、新增了服务项目 , 帮助威宁提升了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 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得上病 , 看得好病 。
来源:番禺区卫健局
编辑:洁妹 责编:邹向东

威宁|医路黔行 | “三架马车”齐驱动 驶出扶贫加速度——番禺区医疗组团式帮扶威宁自治县医疗卫生机构纪实
本文图片


【威宁|医路黔行 | “三架马车”齐驱动 驶出扶贫加速度——番禺区医疗组团式帮扶威宁自治县医疗卫生机构纪实】【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 ,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