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dydy|旅罗华侨史-中国制造在罗马尼亚

用罗马尼亚中国新移民自己的话说 , "当初本想到匈牙利 , 由于乘错火车到了罗马尼亚""出国前根本没想过到罗马尼亚 , 当年阴差阳错来到这个国家""本想以罗马尼亚为跳板 , 前往西欧或其他国家" , 没想到却成了"旅罗华侨" 。
当今活跃在罗马尼亚的华侨华人 , 基本上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伴随着东欧转型而进入罗马尼亚的 。 罗马尼亚中国新移民社群的形成 , 主要受三重因素的影响 。

Cindydy|旅罗华侨史-中国制造在罗马尼亚
文章图片
其一 , 罗马尼亚中国新移民社群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骤然涌起的朝向俄罗斯、匈牙利之移民潮的衍生品 。 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 , 20世纪90年代初最早落户罗马尼亚的中国新移民 , 基本上都是从俄罗斯或匈牙利转道而入 。 1988年10月 , 罗马尼亚的近邻匈牙利与中国签订了《中匈互免签证协议》 , 由此 , 从1989年下半年起 , 在中国大陆涌起一股奔向匈牙利的出国热潮 。 由于匈牙利从政局到市场变幻莫测 , 既有人点石成金 , 亦有人折戟沉沙、辗转他国 , 罗马尼亚由此意外地迎来了中国新移民 。

Cindydy|旅罗华侨史-中国制造在罗马尼亚
文章图片
其二 , 20世纪90年代初罗马尼亚急剧转型过程中呈现出的特殊机遇是吸引中国新移民前往谋生、创业的拉力 。 1989年柏林墙倒塌 , 东欧转型 。 是年12月 , 罗马尼亚发生了罗共控制的保安部队与反对派的武装冲突 , 关键时刻军队倒戈 , 支持反对派 , 罗共执政时代在枪声中结束 。 动乱中的政权更迭使罗马尼亚人民深受其害 。 国内生产大幅度滑坡 , 匆匆组建的新政府治国无策 , 只能开动印钞机救急 , 仅1990年就多发行了900亿列伊的货币 , 导致罗币急剧贬值 , 社会商品量只能满足居民货币拥有量的19% , 民众日常生活必需品如糖、食油、面包等一概凭证定量供应 , 而火柴、灯泡、洗衣粉、刀片、汽油、汽车配件、电池等样样缺货 , 甚至连醋、盐也无法保证供应 。 为扭转时局 , 罗马尼亚新政府实施对外国人尤其是有可能前来投资的外国人敞开欢迎大门之新政:
一是制定宽松的入境政策 , 例如 , 持第三国签证的外国人可免签入境罗马尼亚 , 对中国人直到90年代末仍实施"落地签证"
二是大力吸引外资 , 例如 , 在当地注册成立公司的最低投资额只需100美元 , 投资人在得到执照的同时 , 也就得到半年有效、到期可以续延的居留 。
如此"投资"要求 , 对于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中国人而言 , 并非难事 。 于是 , 一些原本只想借罗马尼亚"过道"的中国人 , 转而成为罗马尼亚社会转型后最早一批"外资公司"的"投资商" 。

Cindydy|旅罗华侨史-中国制造在罗马尼亚
文章图片
其三 , 中国自身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大量款式新颖、价格低廉的商品输出国门 , 填补了罗马
尼亚市场的巨大空缺 , 跨国贩运的丰厚利润成为中国新移民在罗马尼亚创业发展的原动力 。
那些"意外"来到罗马尼亚的中国人 , "意外"发现了罗马尼亚市场的巨大盈利空间 。 据当据华商介绍 , 20世纪90年代初刚到罗马尼亚时 , 从中国的皮大衣到打火机 , 都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 消息传开后 , 一批批中国货迅速从莫斯科转道而来 , 涌入当时布加勒斯特各周末跳蚤市场 。 一些心急的华商等不及周末 , 货物一到就干脆将货车直接开入城区 , 在大街旁支起架子叫卖 , 而罗马尼亚人见状会自觉排队购买 , 人多时警察还会前来义务帮忙维持秩序 。
【Cindydy|旅罗华侨史-中国制造在罗马尼亚】正是由于"中国制造"适应了转型期罗马尼亚民众的生活需求 , 早期华商从简单的贩运过程中赚取了难以想象的高额利润 , 成为罗马尼亚中国新移民社群的先驱 , 而罗马尼亚也因此成为中国新移民的又一个目的国 。

Cindydy|旅罗华侨史-中国制造在罗马尼亚
文章图片
根据罗马尼亚官方统计 , 1990年共有8400名中国人入境 , 1991年增至14200人 , 1992年12100人 , 1993年虽有所回落 , 但仍有4267名中国人进入罗马尼亚 。 同期罗马尼亚官方数据还显示:1993年 , 共有1091家中国公司在罗马尼亚发展局(RomanianDevelopmentAgency)登记注册 , 1995年几乎翻了一番 , 达到2055家 。 罗马尼亚劳动部与海关总局(TheMinistryofLabourandtheGeneralDirectorateofCustoms)据此估计:在罗马尼亚的中国移民总数超过2万人 。
随着中国新移民总量不断上升 , 从1994年12月到1995年1月的短短两个月内 , 中国新移民就在罗马尼亚成立了三个社团组织 , 即罗马尼亚华商联合总会、旅罗浙江青田同乡会和罗马尼亚福建同乡会 。 这三个社团组织反映出罗马尼亚中国新移民构成的基本特点:一是以经商为主 , 二是以浙江和福建为主要原籍地 。

Cindydy|旅罗华侨史-中国制造在罗马尼亚
文章图片
罗马尼亚(罗马尼亚语:Lomania)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东北部 。 北和东北分别与乌克兰和摩尔多瓦为邻 , 南接保加利亚 , 西南和西北分别与塞尔维亚和匈牙利接壤 , 东南临黑海 。 面积238391平方公里 , 人口1994万(2014年12月) 。 首都布加勒斯特 。 官方语言为罗马尼亚语 , 主要民族语言为匈牙利语 。 主要流行的外国语为英语和法语 。 主要宗教有东正教(信仰人数占总人口数的86.5%) 。 中国与罗马尼亚自1949年10月5日建交以来 , 一直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 。 历届政府均奉行对华友好政策 ,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 , 不与台湾进行官方接触 。 分页标题

Cindydy|旅罗华侨史-中国制造在罗马尼亚
文章图片
罗马尼亚人主要信奉东正教 。
主要节日:新年(1月1日) , 复活节(4月) , 国庆节(12月1日) , 圣诞节(12月25日) 。
罗马尼亚人为罗马人和达契亚人的后代 , 热情、豪爽、待人随和 , 喜欢交朋友 , 交谈时喜欢直截了当 。 尊重女士 , 男子进门、上车要让女士先行 , 下楼梯时男子则在前护卫 。 亲友间见面拥抱、贴面很普遍 。 应邀作客时需向女士送鲜花 , 赠花总数应为单数 , 但不是13朵 。
罗马尼亚人视盐和面包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 。 客人到来 , 最隆重的礼节是由主人家的姑娘托着盘子向客人送上面包和盐 , 客人需拿一块面包蘸盐尝一下 。 早餐比较简单 , 对晚餐则很重视 , 讲究质好量多 , 请客吃饭时间较长 , 一般宴席约持续2-3小时 。 出席正式晚宴时 , 男士一般着深色西服 , 女士着裙装 。
罗马尼亚人能歌善舞 , 朋友间聚会、晚餐、出席婚礼时经常翩翩起舞 , 一些饭店在客人就餐时安排民间歌舞表演 。 在餐馆用餐、住宿、理发及坐出租车时 , 一般要加付10%左右的小费 。

Cindydy|旅罗华侨史-中国制造在罗马尼亚
文章图片
罗民族服装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 。 服装款式多样 , 色彩鲜艳镶有刺绣花边 。 大部分地区的男子喜欢穿白色的裤子 , 裤长至小腿 , 裤脚塞进黑色长筒靴里 。
罗马尼亚人饮食以肉、奶制品为主 , 蔬菜和豆类食品摄取量不大 。 视狗为人类的好朋友 , 不吃狗肉 。
主要禁忌:罗马尼亚人坐车和室内忌讳穿堂风 , 从不打开两边的窗子让空气对流 , 认为这样会使人生病 。 男子除服丧期间外 , 不佩戴黑色领带 。
生活在罗马尼亚应该也不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