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文会|李小龙:“宝钗借扇机带双敲”的机锋丨【小说新话】


_本文原题:李小龙:“宝钗借扇机带双敲”的机锋丨【小说新话】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的机锋
文/李小龙
【京师文会|李小龙:“宝钗借扇机带双敲”的机锋丨【小说新话】】

京师文会|李小龙:“宝钗借扇机带双敲”的机锋丨【小说新话】
本文插图
小说艺术最神奇的地方在于造境 , 但这同时也是最难的 。 所谓造境 , 就是用文字营造一种全息的场景 , 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其中的气息 。 曹雪芹是最擅长造境的艺术大师 , 《红楼梦》也堪称作者构建的一场真实大梦 。 不过 , 有些情境中的信息过于微妙 , 加上前后勾连的线索颇为复杂 , 以至于理解起来颇有困难 , 还需要深细的分析 。
比如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 可以说是《红楼梦》中宝、黛、钗三人之间最为尴尬的一个场景了 。 凤姐感受到了 , 她说:“你们大暑天 , 谁还吃生姜呢?”周围人没明白她的意思 , 还老实回答:“没有吃生姜 。 ”凤姐便故意用手摸着腮 , 抖出她的包袱说:“既没人吃生姜 , 怎么这么辣辣的?”此语一出 , “宝玉、黛玉二人听见这话 , 越发不好过了 。 宝钗再要说话 , 见宝玉十分讨愧 , 形景改变 , 也就不好再说 , 只得一笑收住” 。 但是 , 凤姐所说的“辣”究竟指什么呢?这个问题可以分三个层次来看 。 一是作者笔下的人物并不了解 , 作者说“别人总未解得他四个人的言语 , 因此付之流水” 。 当然 , 这稍微有些奇怪 , 因为当时贾母那里可是“满屋子”人 , 尤其是迎、探、惜等也都聪慧绝顶 , 怎么会都“未解得”呢!之所以如此 , 可能是作者不想将宝、黛、钗三人的矛盾表面化 , 便恰如其分地让所有在场者闭目塞听了 。 二是由于读者可以看到作者在情节之外的叙述 , 比如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宝钗“大怒”之类)以及对一些人物态度的定性(宝玉“脸上没意思”、黛玉心中“得意”之类) , 所以在理解这一场景时 , 书外的读者比书中人物更有优势 。 三是读者是否真理解 , 还需要打个问号 , 因为上面说的优势有时候不过是一种可能性 , 匆匆浏览的读者未必能将其兑现:相信很多读者也与凤姐一样 , “于这些上虽不通达 , 但只见他三人形景 , 便知其意” , 也就是说 , 虽然可以感受到三人此时的尴尬 , 但并不清楚这三人的话中机锋究竟是什么 。 所以 , 我们有必要用细读的方式来寻绎语言交锋中的蛛丝马迹 。
此回之前恰是宝、黛二人最大的一次争吵 , 同时也是作品中对二人心理活动最深入、最丰富的一次展示 , 是文学史上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 。 此次吵架先因张道士提亲引起 , 黛玉担心宝玉见异思迁 , 宝玉担心黛玉对自己不放心 , 黛玉又认为宝玉这种担心本身便启人之疑……宝、黛二人虽均为真心 , 但由于陷入“猜疑链”中 , 结果两下误会;又因旁及“金玉良缘” , 火上浇油 , 遂大吵起来 。 这一架声势极大 , 阖府皆知 。 到了这回开始 , 依然是宝玉赔礼 , 二人和好 , 然后被凤姐抓住 , 直接拉到贾母面前 。这个场景本来就有点儿尴尬 , 更微妙的是 , 这时宝钗也在贾母这里:宝黛吵架本即因“金玉良缘”而起 , 于是 ,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 这几个人又同处一室 , 情形自然会比较异样 。

京师文会|李小龙:“宝钗借扇机带双敲”的机锋丨【小说新话】
本文插图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之“兄妹拌嘴同住上房”
作品是这样写的:“此时宝钗正在这里 。 那林黛玉只一言不发 , 挨着贾母坐下 。 宝玉没甚说的 。 ”这里用“正在”便透露出此中之信息 , 所以黛玉“一言不发” , 宝玉也“没甚说的” 。 但若不说话 , 场面会更难堪 , 宝玉只好硬着头皮与宝钗搭讪 , 说:“大哥哥好日子 , 偏生我又不好了 , 没别的礼送 , 连个头也不得磕去 。 大哥哥不知我病 , 倒像我懒 , 推故不去的 。 倘或明儿恼了 , 姐姐替我分辨分辨 。 ” 阅读《红楼梦》一定要对作品所描述的人物语言有所警惕 , 不能不假思考就全盘接受 , 因为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交际型语言 , 有礼仪与社交所限定的套路;再加上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面貌整体来说是展示型的 , 并无作者的背书 , 所以并不能因为作者这样说了 , 就一定是真的 。 比如宝玉所言 , 若不向前回溯我们可能会误以为真 , 但上回之末已经把真相说出来了:“至初三日 , 乃是薛蟠生日 , 家里摆酒唱戏 , 来请贾府诸人 。 宝玉因得罪了林黛玉 , 二人总未见面 , 心中正自后悔 , 无精打采的 , 那里还有心肠去看戏 , 因而推病不去 。 ”可见他不去是“推病” , 不是真病 。 所以这里说自己“不好了”完全是托词——当然 , 托词并不是撒谎 , 对于中国人来说 , 有时候拿个借口出来是为了顾全社交礼仪 , 不必上纲上线来深究 。分页标题
但宝玉从社交性套语中又延伸出来一些 , 他后半句说“大哥哥不知我病 , 倒像我懒 , 推故不去的 。 倘或明儿恼了 , 姐姐替我分辨分辨” , 很是不妥 。 前边用病作托词 , 双方心知肚明 , 作为社交的一部分 , 说者心安理得 , 听者也受之无碍 , 不来捅破 。 但宝玉却进一步要坐实这个托词 , 要宝钗替他分辨 , 其实是要宝钗在明知他以此为托词的情况下替他圆谎 。“圆谎”是作者在这几回情节中设置的关键所在:前文因为黛玉之病说到丸药 , 宝玉便想让宝钗为他圆谎;这里又想让宝钗为自己不存在的病再次圆谎 , 无怪乎宝钗会有情绪 。 我们先看一下前一例证 , 在说到黛玉之病时 , 宝玉诌出一个神异药方 , 还扯上薛蟠 , 并说“太太不信 , 只问宝姐姐” , 宝钗笑着摇手说:“我不知道 , 也没听见 。 你别叫姨娘问我 。 ”从这个回答可以看出宝玉所言可能是谎话 , 所以黛玉也“用指头在脸上画着羞他” , 这本来是个亲昵温馨的场景 , 但宝玉的解释却又不小心触怒了黛玉 , 他说:“宝姐姐先在家里住着 , 那薛大哥哥的事 , 他也不知道 , 何况如今在里头住着呢 , 自然是越发不知道了 。 ”也就是说宝钗不帮他圆谎 , 他却还在为宝钗圆场 , 这用脂批来说就是“不敢正犯” 。 所以黛玉便生气了 。 之后这个尴尬一直都在 , 连宝钗也不得不向黛玉说:“我告诉你个笑话儿 , 才刚为那个药 , 我说了个不知道 , 宝兄弟心里不受用了 。 ”而黛玉却把前边宝玉“理他呢 , 过会子就好了”的原话甩给宝钗 , 宝玉也直接向宝钗说:“老太太要抹骨牌 , 正没人呢 , 你抹骨牌去罢 。 ”这些话都很不客气 , 虽然宝钗笑着接话 , 但说的却是:“我是为抹骨牌才来了?”辞气已然不高兴了 。 更何况 , 前一事正是此节的滥觞 , 这里宝玉却又重蹈覆辙 。
所以 , 宝钗的回答也暗含了一点小刺 , 她说:“这也多事 。 你便要去也不敢惊动 。 ”这是不客气的,可能说完后自己也觉得有点直露 , 就又补了一句“何况身上不好” , 并继续补救:“弟兄们日日一处 , 要存这个心倒生分了 。 ”这些本来只是客气话 , 但在微妙的语境中就显得别有用意:“何况身上不好”似乎是在影射宝玉的谎言;“弟兄们日日一处 , 要存这个心倒生分了”又似乎是对宝黛二人存心调侃——姚燮就在此评了三个字“刺心语” , 可谓一语中的 。所以 , 宝玉搭讪本意是想化解尴尬 , 但宝钗这两句话中暗藏的芒刺却让他更坐不住了 。 此时宝玉究竟是什么感受 , 作品并没有描写 , 我们还需要从对话来推测:他听了此话后笑着说“姐姐知道体谅我就好了” , 这当然是给自己找台阶 , 但这个台阶还处于守势 , 他或许还是觉得未能化解 , 所以就赶快转移话题:“姐姐怎么不看戏去?”这个转折实在太生硬了 , 《红楼梦》向来秉承中国传统的叙事智慧 , 情节的转折都处理得如水流无痕 , 所以 , 只能认为这里的“生硬”是作者有意为之 , 就是描画宝玉急着岔开话题的窘况 。
宝钗回答说:“我怕热 , 看了两出 , 热的很 。 要走 , 客又不散 。 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 , 就来了 。 ”前半部分是正常的对答 , 后半句又不是了 。 所以“宝玉听说 , 自己由不得脸上没意思” 。 不过 , 对此句的理解也需要分析 。 清代评点家张新之评云“这意思没得古怪” , 可见他没看懂;姚燮又回答说:“宝哥哥没意思者 , 只因黛玉在旁也 。 ”更是八竿子打不着 。仔细揣摩即可知道 , 这句话对宝玉来说几乎是直接打脸的 , 因为前边宝玉托词正是“身上不好” , 宝钗却公然说自己“少不得推身上不好” , 不论宝钗如何想 , 在宝玉听来都是一种反讽 。
我们看到宝玉为了化解尴尬 , 一直在找话说 , 但此时的情势却更难堪了 。 所以他必须继续寻找摆脱的方法 , 于是在“脸上没意思”的同时便又搭讪着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 , 原来也体丰怯热 。 ”对于这句话 , 一般认为是宝玉说得冒失了 , 实际上也不完全是 。 我们需要仔细分析这话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 。 我们可以从宝钗的反应来看 , 宝钗是“不由的大怒”;还可从黛玉和宝钗的心理活动来看 , “黛玉听见宝玉奚落宝钗 , 心中着实得意” , “宝钗因见黛玉面上有得意之态 , 一定是听了宝玉方才奚落之言 , 遂了他的心愿”:可见由作者申明了宝玉所说的“体丰怯热”是对宝钗某种程度上的“奚落” , 说白了 , 就是表明宝玉在评骘宝钗的体态 。 当然 , 也有人认为这是对宝钗征采选落选的一种“奚落” , 虽稍觉求之过深 , 但在当时语境中 , 恐难免瓜田李下之嫌 。分页标题
接下来 , 是这段情节最难理解的地方 , 宝钗听到此语后 , 先是“不由的大怒 , 待要怎样 , 又不好怎样” , 回思了一下说道:“我倒像杨妃 , 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这句话说得极为突兀 , 中间似乎没有理路 , 虽然这里的“好哥哥”肯定与薛蟠无关 , 所以后边又多加了一个“好兄弟” , 应该是暗指宝玉 , 但这似乎也并不能对宝玉造成杀伤 。 张新之评云“元妃为之撮合 , 乃落痛骂” , 似乎抓到了一些影子 。 联想前文元妃端午节礼二宝相同的话头 , 且宝钗在出语之前先“脸红起来” , 则此说或不为无因 。 也就是说 , 宝钗在听到宝玉将她比作“杨妃”的奚落时 , 或许先由此及彼想到元妃及其节礼中的寓意 , 所以才会“脸红起来” , 否则此四字便无着落 。那么 , 这里很可能是以杨妃与杨国忠来类比元妃与宝玉 , 从而达到讥讽宝玉的效果 。
不过 , 此时宝钗一如宝玉挨打后表现的一样 , “说的话急了” , 无暇细思 , 所以姚燮评云:“隐以杨国忠比宝玉 , 虽拟不于伦 , 却是怒后吟吟 , 未暇细审话头 。 ”故反击的力量还不足 , 作者一定要给宝钗一个机会让她有发挥的空间 。 于是 , 小丫头靛儿便被作者推了出来 , 她不知高低地来找宝钗要扇子 , 还说:“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 。 好姑娘 , 赏我罢 。 ”这个情节其实是不真实的 , 一个小丫头不可能找不到扇子无缘无故跑来向宝钗要 , 宝钗虽然可能与小丫头关系不错 , 但也不会跟她玩这种藏别人扇子的促狭游戏 , 何况这还是一个从来没听过名字的小丫头——整个《红楼梦》里面她就出现这一次 。 作者为什么要在这儿设置这样一个人物呢?其实她就类似于说相声中的“捧哏” , 让她引出宝钗的反击——一如第八回黛玉拿雪雁送手炉之事发挥一样 。所以宝钗立刻就说:“你要仔细 , 我和你玩过 , 你再疑我 。 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 , 你该问他们去 。 ”这正是“宝钗借扇机带双敲”情节的核心与高潮 。 不过 , 这段话还有一处异文 , 程本作“我和谁玩过 , 你来疑我” , 意思是宝钗表示她和谁也不玩 , 不要怀疑她 , 这当然是程本的误解 。 其实在第五回中作者已经指出“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 , 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张新之的评语中也提出此语 , 但他说“今又如此说” , 则以其对宝钗的偏见而指宝钗说谎 。 事实当然并非如此 , 宝钗不大可能这样说话 , 也不至于像“鸳鸯女誓绝鸳鸯偶”那样说出如此决绝的话 。 周汝昌先生也有类似误解 , 他说:“‘再疑’与文意不通 , 但各本均是 。 疑为口语‘在意’之误 。 此话实在敲打宝玉 。 ”于是在《石头记会真》中直接把正文改为“你在意我” , 这个改动实在唐突 , 且校改之后语义不通 。 其实此处原意并不难索解 , 宝钗的话意思是我若与你玩过这样的把戏 , 你再来怀疑我;但我没跟你玩过这个 , 你就不要抓住我不放 , 应该跟那些“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说去 。这当然是借靛儿敲打宝玉的 , 若把这句话与湘云“说给那些小性儿、行动爱恼的人、会辖治你的人听去”的话对读 , 就更清楚明白了 。

京师文会|李小龙:“宝钗借扇机带双敲”的机锋丨【小说新话】
本文插图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之“贾宝玉初会林黛玉”
这段情节至此尚有馀波 。 黛玉听到宝玉奚落宝钗 , 便从前文的受挫中走出来 , 本来想趁势取笑的 , 但因靛儿的事 , 宝钗的话把火烧到她身上了 , 她只好如宝玉一样改变话题 , 甚至转得也同样生硬:“宝姐姐 , 你听了两出什么戏?”宝钗看黛玉有得意之态 , 便意在言外地说:“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 , 后来又赔不是 。 ”暗讽的意思已很明显 , 黛玉听出了话外之音 , 虽然是她发问 , 但她却不再接话了 。 这时反倒是宝玉又跳出来 , 他刚才非常别扭 , 全无招架之力 , 现在似乎又抓住了一个好机会 , 于是说:“姐姐通今博古 , 色色都知道 , 怎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字也不知道 , 就说了这么一串子 。 这叫《负荆请罪》 。 ”这种口气完全不是宝玉与宝钗对话的常态 , 因为语气中有些托大 , 其中所藏讽刺之义算是对宝钗的一个反击 , 但他完全没料到 , 自己反陷入圈套之中 , 引出了宝钗早就准备好的回答:“原来这叫作《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 , 才知道‘负荆请罪’ , 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 宝钗用这个世人皆知的典故嘲笑了宝、黛二人的误解与宽恕——那本来是木石前盟最激烈的争吵 , 却也是最动人的“心证” 。 但在宝钗的“恶机锋”(姚燮语)之下丢盔弃甲 , 只剩下了“脸红”和“讨愧”了 。 更重要的是 , 宝、黛的心证本可因此“你证我证”而至一新境界 , 但宝钗之嘲讽又为二人留下一丝未能清除的阴影——在宝钗等人走后 , 黛玉便对宝玉说:“你也试着比我利害的人了 。 谁都像我心拙口笨的 , 由着人说呢 。 ”而宝玉也没好气 , “待要说两句 , 又恐林黛玉多心 , 说不得忍着气 , 无精打采一直出来” 。 这种状态使木石前盟不得不继续寻找机会来完成他们的“意证” , 于是后文便有了“诉肺腑心迷活宝玉”的“加试” , 此“加试”还成为“宝玉挨打”的“帮凶”之一 。 最终 , 在狂风暴雨般的棍棒之后 , 木石前盟才真正达到“无可云证”之“足境” 。分页标题
转载自“文史知识”公众号
本文刊于《文史知识》 2020年第7期“小说丛谈”栏目
作者介绍

京师文会|李小龙:“宝钗借扇机带双敲”的机锋丨【小说新话】
本文插图
李小龙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 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古典文献学 。
著有
《中国古典小说回目研究》、《必也正名:中国古代小说书名研究》、《异闻集校证》、《书舶录:日本访书诗纪》、《红楼梦问思录》、《墨子》选注、《武林旧事》校注、《论语全解》、《西湖梦寻》注评、《夜航船》标校、《儒林外史》校注、《西游记》校注等 。
本文章由京师文会出品 , 转载需同意
WEN
HUI
jingshiwenhui
?
顾问
主编
图文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