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清末、民初的天心阁长什么样?

阁 , 供远眺、休憩之用 ,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如此 , “四面云山皆入眼”的天心阁亦如此 。只是天心阁还兼有军事防御、消防瞭望、观星象、镇风水的多方用途 。隆起的龙伏山背着城墙逶迤而上 , 这里曾是长沙老城的最高处 。楚天一览 , 俯瞰万家灯火 , 天心阁已成为长沙人俯瞰人世的一道窗口 。

乾隆|清末、民初的天心阁长什么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天心阁楼层变化 , 各时期有差异 。①②是乾隆年间③是道光年间④是同治年间⑤是光绪年间

乾隆|清末、民初的天心阁长什么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928年天心阁一层建筑平面的推断 。清末天心阁一层建筑平面的推断 。

乾隆|清末、民初的天心阁长什么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初始建 明代万历四十一年(1613)正月 , 善化县知县唐源向长沙府报送的一篇请示报告《分地方中详》:“善化所辖域内之地 , 止一铺、二铺、三铺……南抵天星阁、东抵王府稻田、西抵王府大街而已……”由此可见 , 天星阁在明末确已存在 。
何时修建?
天心阁原是长沙古城东南角上一座角楼 。长沙话喊“角”为“阁” , 久而久之 , “角楼”就变身为“阁楼” 。
不过它已经从长沙众多门楼中逆袭出位 , 不仅建在长沙古城内最高的龙伏山上 , 还从单座阁楼 , 延伸出两个副楼来 。功能上也从最初的军事防御用途 , 分而承担了消防瞭望、上观星象、下镇风水的四个功能 。这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相关 。
天心阁向西正对岳麓山禹王峰 , 湘江东西这两个制高点之间 , 形成一条通透的视觉走廊 , 加之地势高峻 , “地脉隆起” , 立于上 , 可西瞰湘流、平瞻岳麓 , 东俯浏江、远眺罗霄 , 一时有“西南云气来衡岳 , 日夜江声下洞庭”之感 。天心阁自然成为老长沙城人的登高临望之处 。而此阁又修建于何时呢?
长沙文史专家陈先枢在整理前人的资料时发现 , 有关天心阁的最早记载是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善化县(明清两朝长沙、善化两县同城分治)知县唐源在《分地方申详》中阐述善化县在长沙城辖地范围时的一段话:“善化所辖城内之地 , 止一铺、二铺、三铺 , 不过自县治北抵织机巷 , 南抵天星阁 , 东抵王府稻田 , 西抵王府大街而已 。”
可见 , 天心阁早在明万历以前就存在了 。而天心阁城墙与阁楼的修建应该是同步进行的 , 因为城墙乃是阁楼的基础 , 城、阁实为一体性建筑 。据历史资料和城建勘测资料 , 天心阁段古城墙的基础远比其他地段乃至城门处的基础深厚和坚固 。此段城墙为内外双层 , 内外墙之间还建有大规模的双瓮城 , 没有坚固的基础是不可能的 。明初修筑长沙城墙时 , 东南角上并未设计城门和城楼 , 加深和加固该段城墙之基础 , 只能是为了在城墙上修建阁楼之需要 。按此推断 , 天心阁的历史极有可能已有600多年了 。

乾隆|清末、民初的天心阁长什么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928年重新修缮的天心阁主阁剖面结构图 。

乾隆|清末、民初的天心阁长什么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城墙变化与长沙图对比图 。
有何功能?
天心阁下城墙虽然没有城门 , 但依靠挺拔的山势 , 在长沙城池的守备中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分页标题
天心阁下至今保留完好的瓮城和残留的地道遗迹 , 是天心阁军事壁垒作用的历史见证 。
瓮城又称月城或子城 , 本是筑在城门外用来屏蔽城门的小城 , 其目的是用以增强城池的防御力量 。在无城门处筑瓮城 , 更显示其地的军事地位 。
1933年 , 邹欠白所撰《长沙市指南》就说:“(天心)阁旁垣成二巨窟 , 左右各一 , 昔时藏兵之处也 。”天心阁下双瓮城面积各500平方米 , 可藏兵百人 , 战时可供临时调度 , 杀敌人个措手不及 。
此外城墙壁上设有8个大炮洞 , 火炮放在门洞内 , 可避免敌方的炮火袭击 。由于城下没有城门 , 又有龙伏山脉与高大的城墙隔绝 , 天心阁历来是瞭望守备 , 易守难攻之处 。
历史上数次武装斗争发生在天心阁城楼下 。1852年 , 太平军攻打长沙 , 从湘南涌来的数千太平军在天心阁段城墙与清军鏖战数日 , 西王萧朝贵不幸为炮火击中 , 负伤身亡 , 可见天心阁在守备长沙时的关键地位 。
而在和平年代 , 天心阁是长沙城南的文脉兴隆之地 。城南书院一度迁到此阁楼下 , 乾隆年间 , 天心阁是以文昌阁与魁星楼 , 两座阁楼的样貌出现的 。乾隆四十年的《长沙府志》所载的疆域图可见古城东南角上绘有“文昌”“天星”二阁 。乾隆年间人士李汪度在《重修天心阁记》中说天心阁是为了“振人文而答天心” 。
既然有振兴文脉的企图 , 众多文人骚客来此登高眺远 , 赋诗题词 , 天心阁自然成为一城之人文荟萃之地 。

乾隆|清末、民初的天心阁长什么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刘敦桢 , 与梁思成齐名的著名建筑设计师 , 湖南大学建筑学科创始人之一 , 负责设计1928年天心阁 。

乾隆|清末、民初的天心阁长什么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刘叔华,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组成员,参与1983年天心阁重建的设计工作 。
清末 , 天心阁什么样?
湖大建筑学院毕业的高雨寒就花了3个月的时间做了一件事——复原100年前的天心阁 。从一张张老照片分析 , 到数字建模 , 枯燥的练习摸索中 ,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让人惊喜的成果 , 她画出了清末至民国时期天心阁屹立城头的模样 。
通过实地考察与收集到的资料 , 高雨寒首先画出了天心阁下的城墙结构 。天心阁与城墙大约同建于明初 。其内部环绕式的阶梯与门洞是长沙城墙防御体系一部分 。
通过复原清代与民国时期的天心阁 , 高雨寒发现天心阁下的城墙布局是没有多少变化的 。主阁楼的样貌从1869年修葺以后就没有大改动 , 变化较大的是作为装饰性的副阁 。
城楼 , 城楼 , 当然是先有城 , 再有楼 。长沙城墙的出现可追溯到西汉建国初期的长沙王吴芮手中建立起来的土墙 , 经过隋、唐、宋、元历代扩建 , 到了明代才修到天心阁下的龙伏山 。
【乾隆|清末、民初的天心阁长什么样?】
乾隆|清末、民初的天心阁长什么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末建设 同治八年(1869)巡抚刘崐对天心阁进行了一次精心修葺 , 而现清末老照片中的天心阁即1869年改建后的面貌 。
明代之前都是土墙 , 明初洪武年间开始砌砖墙 , 并设有9个城门 。位于城东南的天心阁就是在此时修建的 。
初建时期的天心阁是个什么样 , 现在已无从得知 。仅从遗存的清末老照片上可推算1869年修建的天心阁样貌 。
城墙历久弥坚 , 其上的阁楼却常常倾圮 。1869年在湖南巡抚刘崐的主持下精心修建的天心阁 , 其主阁的风格样式一直延续至今 。分页标题
根据既有的古建筑知识 , 搭配湖南省遗存的古建筑信息 , 高雨寒推测清末天心阁主阁歇山的正身部分木排架与庆殿相同 , 均为尖山顶形式的屋顶结构 , 采用单脊檩 , 为七檩前后廊式构架 。山面部分构造为清制“歇山收山”,利用一个特殊构件“踩步金”来完成 , 踩步金下用“趴梁”承载 , 趴梁两端搭置在檐檩上 。副阁为尖山式硬山构架 , 木构架应为七檩中柱式硬山楼阁 。
她认为清末时期的天心阁主阁没有斗拱 , 下层檐柱支撑起二三层的平座 , 则主阁木构架为大式无斗拱七檩歇山楼阁的形式 , 可参考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里的相关图纸绘制 。
清末时期的天心阁屋面结构参考一般的古建筑屋面构造其中从下到上的构件分别有椽条、望板、飞椽、压飞尾望板 , 上铺底瓦和筒瓦 。檐口处木构件有大连檐、小连檐、闸挡板、瓦口木、封檐板等 。
复原后的效果图可分析为主阁石基高1.8米 , 比副阁高1.2米 , 主副阁之间通过天井相连接 , 主阁的一二层有着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围廊柱网 。主阁与副阁台基之间存在高差 , 通过楼梯进行连接 。复原后的外貌与1983年重建天心阁的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组成员刘叔华猜想的十分贴合 。
其搭建的顺序应该是先在城墙上起台基和柱子 , 然后搭建梁架与檩枋 , 接着是铺设楼板与墙壁 , 上椽子 , 铺木望板 , 最后铺瓦刷外墙 。
一些装饰性的小细节 , 如窗棂或望兽可参考长沙其他古建筑 , 应该以格栅窗和吻兽为主 。

乾隆|清末、民初的天心阁长什么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928年民国时期的天心阁细节推测 。
民国 , 天心阁什么样?
说完了清末天心阁 , 再说民国天心阁的结构推测就简单一些 。
1928年重建后的天心阁拆除掉原来的围墙和副阁 , 主阁在原有基础上加以修缮 , 并未有大改动 。台基新修台阶和石栏杆 , 四角增加四个柱子 , 支撑起一层新修的屋顶 , 形成一个完整宏伟的三层城楼 。
主阁两翼增加两个副阁 , 通过廊道和楼梯相连 , 副阁前开辟花圃 。比较清末 , 重建后的天心阁占据城墙顶的面积加大 , 望向城内外的景观面也大大增加 , 更为壮观开阔 , 而今天的天心阁就是以这一版本为基础复原的 。

乾隆|清末、民初的天心阁长什么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民国修缮 至民国时期 , 长沙老城墙全部拆除 , 只剩余天心阁这一段城墙 , 著名建筑师刘敦桢设计重修天心阁 , 于1928年完成建设 。
结合照片 , 高雨寒认为天心阁主阁并未重建 , 只是在清末的基础上修缮改建、所以主要的木构架保持不变 , 只有一层外围和三层破风稍有变化 。
于是复原民国天心阁的效果图 , 可看到两个“肥皂”状的副阁左右拥抱着主阁 。主阁已与现在的天心阁十分相似 , 只是以前是木结构的 , 现在的一部分被混凝土代替 。
时光荏苒 , 几代人对于天心阁的记忆 , 在今天竟能拼凑出一幅完整的图卷 。虽然在高楼林立的现在 , 天心阁上的视觉走廊已经受到阻碍 , 但不妨碍我们以历史的眼光重新发现它的独到之美 , 它的历史遗音 。
大图模式

乾隆|清末、民初的天心阁长什么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夕大火”烧毁 1938年“文夕大火” , 天心阁作为举火点 , 也被完全烧毁 。
大图模式

乾隆|清末、民初的天心阁长什么样?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上世纪50年代 上世纪50年代在天心阁原基座上修建茶室 , 后因重建天心阁呼声愈高而拆除 。
大图模式

乾隆|清末、民初的天心阁长什么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现代重建 1983年 , 以民国时期为蓝本 , 设计重修天心阁 。
历代兴废
长沙城历史上屡遭战火 , 天心阁也同样经历数次荒废与兴建 , 现已看不到影像资料只有史料中的只言片语可考 。